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人工湿地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靖元孝 杨丹菁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研究了风车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TN去除率及氮转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风车草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73.8%,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较,去除率提高了17.4%。风车草人工湿地氨化细菌为7.98×10~5cfu·g^(-1)(细砂),硝化... 研究了风车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TN去除率及氮转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风车草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73.8%,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较,去除率提高了17.4%。风车草人工湿地氨化细菌为7.98×10~5cfu·g^(-1)(细砂),硝化细菌为1.95×10~5MPN·g^(-1)(细砂),反硝化细菌为5.89×10~41.95×10~4MPN·g^(-1)(细砂)。与无植物系统氮转化细菌相比,氨化细菌无明显差异,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均高出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草 人工湿地 氮转化细菌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超兰 陈文慧 +2 位作者 韦必帽 刘小珍 吕沛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58-1461,共4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质最浓度的重金属镉(0、20、30、40、50、60mg·L^-1)胁迫对水牛美人蕉(Canna glauca)、红蛋(Eehinodorus osiri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彩叶草(Coleus blumeibenth)等湿地植物体内丙...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质最浓度的重金属镉(0、20、30、40、50、60mg·L^-1)胁迫对水牛美人蕉(Canna glauca)、红蛋(Eehinodorus osiri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彩叶草(Coleus blumeibenth)等湿地植物体内丙二醛、脯氨酸、镉的含量以及细胞膜的透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镉胁迫下不同湿地植物对镉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受能力,为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含镉废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4种供试植物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增加,并且试验条件下,培养液中镉质量浓度越高植物叶片中丙二醛细胞膜透性也越高;植物叶片中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则有所不同,培养液中镉质量浓度处于0-40mg·L^-1时,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镉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镉质量浓度高于40mg·L^-1,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湿地植物对镉胁迫响应也显著不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质量分数和细胞膜透性大小为:彩叶草〉风车草〉红蛋〉美人蕉。由此可见,4种供试植物耐受镉害的能力依次为:美人蕉〉红蛋〉风车草〉彩叶草。美人蕉和红蛋在含镉废水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Cannagtauca) 红蛋(Echinodorus osiris) 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彩叶草(Coleus blumeibenth)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草泡板型浮岛在污染河水中的脱氮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固源 吴松 +3 位作者 肖华 韩金奎 许晓毅 郑剑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介绍了泡板型浮岛在污染河水中的脱氮试验。实验表明浮岛植物的脱氮效能依次为:风车草>香根草>菖蒲。研究了去除负荷与覆盖率及进水负荷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以30%覆盖率为分界点,去除负荷与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变化;去除负荷... 介绍了泡板型浮岛在污染河水中的脱氮试验。实验表明浮岛植物的脱氮效能依次为:风车草>香根草>菖蒲。研究了去除负荷与覆盖率及进水负荷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以30%覆盖率为分界点,去除负荷与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变化;去除负荷与进水负荷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最后得出了实验条件下的最适宜的覆盖率和进水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岛 去除负荷 脱氮 风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对人工湿地风车草生长及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吕改云 何怀东 +2 位作者 杨丹菁 蔡信德 靖元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932-4939,共8页
刈割对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净化作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实验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园进行。利用水池(2m×2m×0.6m)构建风车草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了刈割对人工湿地风车草生长和... 刈割对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净化作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实验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园进行。利用水池(2m×2m×0.6m)构建风车草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了刈割对人工湿地风车草生长和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组风车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保持着良好的生长态势,而对照组在11月以后生长减缓。刈割组风车草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的累积地上生物量、累积地上氮磷含量以及新增分蘖数均大于对照组,表现为超补偿生长。刈割组风车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传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刈割组和对照组的TN、TP、NH4-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4%、64%、72%和65%、67%、55%、63%,前者显著大于后者。刈割组和对照组的CODcr和BOD5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79%和54%、76%,两者差异不显著。总之,刈割对人工湿地风车草的生长和污水净化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为风车草人工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风车草 人工湿地 生长 污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Ⅵ)、Ni耐性植物筛选及其吸收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凌颜 张波 +1 位作者 赵慧敏 刘敏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3-1478,共6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和二因素完全实验设计,在5 mg.L-1Cr(Ⅵ)、Ni复合污染条件下对22种植物进行筛选实验,选取富集量较高且生长较快的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分析其对Cr(Ⅵ)、Ni的累积规律及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1)在Cr(Ⅵ)、Ni...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和二因素完全实验设计,在5 mg.L-1Cr(Ⅵ)、Ni复合污染条件下对22种植物进行筛选实验,选取富集量较高且生长较快的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分析其对Cr(Ⅵ)、Ni的累积规律及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1)在Cr(Ⅵ)、Ni复合污染胁迫下,旱伞草生长状况良好,对铬、镍具有较高的富集能力;(2)在Cr(Ⅵ)、Ni复合污染下,Cr(Ⅵ)抑制旱伞草对Ni的吸收,Ni促进旱伞草对Cr的吸收;(3)分别在单因素Cr(Ⅵ)、Ni的胁迫下,SOD和CAT活性随着Cr(Ⅵ)、Ni质量浓度(0~50 mg.L-1)的增加都是先上升后下降,MDA总体都呈增加的趋势;(4)在Cr(Ⅵ)胁迫下,旱伞草地上部富集总铬的含量较高,但六价铬含量较低,对Cr(Ⅵ)的转化率最大可达到97.00%。研究表明,旱伞草是一种修复Cr(Ⅵ)、Ni污染很有潜力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NI 旱伞草 生理生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草和香蒲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磷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长明 顾国泉 +1 位作者 邓欢欢 李建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研究了风车草和香蒲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差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风车草湿地为例,对养殖水体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溶解态正磷酸盐(DIP)、溶解态有机磷(DO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 研究了风车草和香蒲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差异,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风车草湿地为例,对养殖水体中总磷(TP)、颗粒态磷(PP)、溶解态正磷酸盐(DIP)、溶解态有机磷(DO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5%、92%和43%,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风车草湿地处理系统对TP和DIP的去除率显著(P<0.05)高于香蒲湿地.而对于DOP的去除效果,香蒲湿地处理系统要明显(P<0.05)优于风车草湿地系统.在运行80d后,风车草人工湿地出水DOP浓度要高于进水浓度,表明该湿地系统出现DOP净释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养殖水体 磷形态 去除效果 风车草 香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浮床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研究初报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彬 靖元孝 +1 位作者 王忠正 杨丹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5,共6页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为速生常绿木本植物,它产生的茶树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工业.该文研究了互叶白千层浮床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并与风车草浮床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12月,互叶白千层浮床系统对污水... 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为速生常绿木本植物,它产生的茶树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工业.该文研究了互叶白千层浮床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并与风车草浮床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12月,互叶白千层浮床系统对污水净化能力较强,TN、TP、BOD5、CODCr、NH4-N和NO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39%、83.32%、84.96%、69.91%、72.53%和76.23%,分别为风车草浮床系统的87.55%、95.03%、97.48%、98.24%、88.73%和89.37%;在温度较低的1月,互叶白千层浮床系统对污水净化能力明显下降,TN、TP、BOD5、CODCr、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29.83%、61.33%、70.53%、49.89%、39.03%和53.84%,分别为风车草浮床系统的38.67%、68.24%、86.77%、77.70%、64.20%和6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净化效果 浮床系统 互叶白千层 风车草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富营养河水脱氮效果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范洁群 邹国燕 +4 位作者 宋祥甫 吴淑杭 付子轼 潘琦 刘福兴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0-856,共7页
通过设施大棚内容积为1.5 m3的人工模拟池试验,研究了框式与传统旱伞草浮床对富营养河水氮素转化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传统浮床是以聚乙烯泡沫板为载体,栽植陆生植物来削减水体氮磷和有机物质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框式浮床是以塑... 通过设施大棚内容积为1.5 m3的人工模拟池试验,研究了框式与传统旱伞草浮床对富营养河水氮素转化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传统浮床是以聚乙烯泡沫板为载体,栽植陆生植物来削减水体氮磷和有机物质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框式浮床是以塑料镂空支架为载体,除种植陆生植物外还添加填料等组件的新型浮床.结果表明:①2种浮床对水体中TN,NH4+-N和NO3--N均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其中框式浮床和传统浮床的NH4+-N去除率分别高达91%和86%,TN去除率也分别达到74%和64%,NO3--N去除率分别为49%和31%.②2种浮床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水体中微生物和氮循环细菌总数和种群数量,尤其是框式浮床不同时期均比空白对照高出2~3个数量级.③氮循环细菌的数量跟水体氮素去除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水体ρ(NH4+-N)和氨化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ρ(NH4+-N)和硝化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ρ(NO3--N),ρ(TN)和反硝化菌数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④框式浮床的独特结构使之比传统浮床的去氮能力更强.其中,填料系统吸附贡献率为8%,植物吸收的去氮贡献为16.5%,微生物系统脱氮则为75.5%;而传统浮床植物系统吸收贡献率为31.8%,微生物系统脱氮贡献率为68.2%.说明浮床系统中植物吸收只是系统去氮的一种途径,微生物脱氮在2种浮床脱氮途径中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式浮床(FCEFB) 传统浮床(TFB) 旱伞草 富营养河水 氮循环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伞草与粉绿狐尾藻立体复合的抑藻效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松岩 吴波 +2 位作者 闫颖怡 周金喜 周启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为考察植物间组合的化感抑藻效能,将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旱伞草+粉绿狐尾藻在自然水体水样中对比种植,对藻密度、叶绿素a、群落变化及有机物组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水样中,藻类建群过程的延迟期最短,在第13天达到峰值... 为考察植物间组合的化感抑藻效能,将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旱伞草+粉绿狐尾藻在自然水体水样中对比种植,对藻密度、叶绿素a、群落变化及有机物组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水样中,藻类建群过程的延迟期最短,在第13天达到峰值2.4×107/L,而对照、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水样为4.48、1.15、2.03×108/L;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水样中群落的演替速度最快,有机物种类最少为75种,而对照、旱伞草、粉绿狐尾藻水样有机物种类数量为131、90及121种.旱伞草+羽毛组合水样中新生成丙酮氰醇、磷酸三乙酯、莰烯及4-甲基苯酚这4种物质,可能为潜在的化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伞草 粉绿狐尾藻 化感物质 抑藻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观赏草的持水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莹 彭正鑫 洪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6-1160,共5页
本研究以福建地区比较常见的3种观赏草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应用浸泡法分别测定3种观赏草根、茎、叶的持水量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3种观赏草的持... 本研究以福建地区比较常见的3种观赏草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应用浸泡法分别测定3种观赏草根、茎、叶的持水量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3种观赏草的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其中狼尾草的持水性能最强。观赏草的各部位持水性同样存在差异,浸泡时间与持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吸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3种观赏草均有良好的持水性能,对园林造景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率 吸水速率 旱伞草 狼尾草 麦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廉价吸附剂对低浓度氨氮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8,193,共5页
采用旱伞草为试验原料,通过简单的炭化处理工艺制取一种新型廉价的吸附剂.研究了炭化旱伞草在不同氨氮浓度下吸附时间、投加量、吸附温度、pH、粒径等因素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对该种吸附剂及吸附氨氮前后官能... 采用旱伞草为试验原料,通过简单的炭化处理工艺制取一种新型廉价的吸附剂.研究了炭化旱伞草在不同氨氮浓度下吸附时间、投加量、吸附温度、pH、粒径等因素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对该种吸附剂及吸附氨氮前后官能团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剂制取的最佳炭化温度为450℃,炭化时间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6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1.50 g,吸附温度30℃,pH为6~8,旱伞草粒径为420~841μ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炭化后旱伞草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氨基,并与水中氨氮发生氧化反应,使氨氮得到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伞草 氨氮 吸附 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和风车草对重金属镉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红梅 闫晓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226-227,共2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金属镉(0、10、30、40、50、60 mg/L)胁迫对2种植物体内丙二醛、脯氨酸、镉的含量以及细胞膜的透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镉胁迫下香根草和风车草对镉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受能力,为应用香根草修复含镉...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金属镉(0、10、30、40、50、60 mg/L)胁迫对2种植物体内丙二醛、脯氨酸、镉的含量以及细胞膜的透性变化的影响,探讨了镉胁迫下香根草和风车草对镉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受能力,为应用香根草修复含镉土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香根草植物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增加。镉质量浓度为0-40 mg/L,脯氨酸质量分数随着镉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高于该阈值则降低。风车草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大于香根草,香根草脯氨酸质量分数大于风车草,因此香根草耐受镉害的能力较强,其在含镉土壤生态工程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根草 风车草 镉胁迫 丙二醛 细胞膜透性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不同时期浮床植物旱伞草和美人蕉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13
作者 潘琦 刘娅琴 +4 位作者 邹国燕 周文宗 付子轼 刘长娥 宋祥甫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70-76,共7页
在夏季6—8月,收集浮床陆生植物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比较这3种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结束(8月10日)时,3种植物干重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生物量干重分别是开始(6月15日)时的... 在夏季6—8月,收集浮床陆生植物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比较这3种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结束(8月10日)时,3种植物干重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生物量干重分别是开始(6月15日)时的6.9倍、4.6倍和5.3倍,根系干重分别为7.5倍、2.5倍和3.0倍。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与藻类培养时间越长,对藻类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最高可达64.2%和67.7%,二者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旱伞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最高抑制率为56.3%。随着植物的生长,旱伞草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逐渐减弱,美人蕉则保持稳定的抑制效果。3种植物不同时期的种植水,均在10—15 d后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率达到最高值。第一期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旱伞草、美人蕉和黄花美人蕉种植水的1.47倍、1.98倍和2.53倍。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显示,旱伞草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棕榈酸等11种化合物,美人蕉根系分泌物中有硬脂酸等10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 旱伞草 铜绿微囊藻 化感作用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草对低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云潇 徐佳敏 +4 位作者 卢少勇 李锋民 张亚茹 王永强 刘晓晖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5-745,共11页
为探讨湿地水生植物对低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挺水植物风车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低污染水中氮、磷削减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风车草对低污染水的氮、磷去除过程符... 为探讨湿地水生植物对低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挺水植物风车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低污染水中氮、磷削减的日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风车草对低污染水的氮、磷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常温下(24~30℃)对TN、TP去除的一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493、0.5028,70 h后对TN、TP的去除率高达82.87%、72.40%,日变化率分别为48.52%、40.31%,而低温(4~8℃)下风车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受到抑制且根系活力显著降低;系统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紫外类腐植酸和类色氨酸)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均利于水中氮磷的去除。研究表明,风车草对低污染水体中氮磷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其净化效能受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污染水 风车草 温度 降解动力学 日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生植物根系泌氧能力与其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权 杨柳燕 +2 位作者 高燕 甘琳 宋晓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17-121,141,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湿生植物对湿地基质供氧能力,对西伯利亚鸢尾、风车草、芦竹和腺柳根系泌氧能力进行研究,并计算湿地植物泌氧能力,为人工湿地不同植物选择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在26℃、3000 lux光照的水培条件下,芦竹根系干重泌氧率最... 为了更好地了解湿生植物对湿地基质供氧能力,对西伯利亚鸢尾、风车草、芦竹和腺柳根系泌氧能力进行研究,并计算湿地植物泌氧能力,为人工湿地不同植物选择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在26℃、3000 lux光照的水培条件下,芦竹根系干重泌氧率最高,达到0.201 mmol/(g·h)。湿生植物植株干重泌氧速率与根重-根长比及植株-根系干重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也与根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除木本植物腺柳外,西伯利亚鸢尾、风车草和芦竹单植株干重的泌氧率与通气组织面积占比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系表皮层平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和根系表皮层厚度也是影响湿生植物根系泌氧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试验条件,湿地芦竹泌氧率为38.4 g/(m^2·d),湿地腺柳泌氧率为98.3 g/(m^2·d),都高于西伯利亚鸢尾和风车草泌氧率。因此,腺柳和芦竹有利于提高湿地基质中氧含量,其根际易于形成好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植物 根系泌氧 根系结构 西伯利亚鸢尾 风车草 芦竹 腺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浮床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风车草生长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婵枝 靖元孝 +3 位作者 杨丹菁 王忠正 吴方猛 吕改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塑料水箱(67 cm×51 cm×40 cm)中分别构建风车草浮床和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研究2个系统中风车草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植物浮床和人工湿地系统中风车草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在4—8月生长较快,9—12月生长较慢.... 在塑料水箱(67 cm×51 cm×40 cm)中分别构建风车草浮床和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研究2个系统中风车草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植物浮床和人工湿地系统中风车草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在4—8月生长较快,9—12月生长较慢.整个实验过程中,植物浮床中风车草的分蘖数、一级侧根的数量和孔隙度大于人工湿地,而株高、基径、叶长和叶宽、一级侧根的长度和直径小于人工湿地.8月收获植物时,植物浮床风车草的生物量大于人工湿地,当12月收获植物时,前者小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草 植物浮床 人工湿地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伞草水热炭的稳定性特征及固碳潜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雨婷 陈冠益 +1 位作者 李磊 崔孝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9-647,共9页
为探究湿地植物旱伞草水热炭的稳定性特征与固碳潜能,分别在200、220、240℃和260℃下制备旱伞草水热炭,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及化学氧化分析等方法分别探究了水热炭的理化性质及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为探究湿地植物旱伞草水热炭的稳定性特征与固碳潜能,分别在200、220、240℃和260℃下制备旱伞草水热炭,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及化学氧化分析等方法分别探究了水热炭的理化性质及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对不同温度水热炭的固碳潜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水热碳化温度升高,水热炭产率下降,pH值和灰分含量上升,H/C和O/C降低,-OH、-C-O等不稳定含氧官能团减少,芳香化程度增加。热重分析和稳定性系数(R_(50))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制备的水热炭的R_(50)值为0.47~0.59。H_(2)O_(2)氧化试验表明,中低温(220℃)制备的水热炭的抗氧化性能最好,其氧化后稳定碳含量为54.14%。此外,固碳潜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旱伞草水热炭的固碳系数在30.21%~31.54%范围内波动,长期固碳潜能的CO2当量为2.76~2.88 Mt·a^(-1)。研究表明:200℃和220℃制备的中低温水热炭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且在短期固碳效果上具有优势;而260℃制备的高温水热炭具有最佳的热稳定性和长期固碳潜能,在固碳减排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伞草 水热炭 稳定性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植物品种净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秀 杨立君 +1 位作者 彭立新 王小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229-231,共3页
在5个人工湿地试验单位中分别种植象革、风车草、芦苇、再力花和香根草,分析不同单元对污水中COD、TP、NH3-N的去除效果。阐述了植物对人工湿地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风车草、象草和芦苇的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种植香根草和再... 在5个人工湿地试验单位中分别种植象革、风车草、芦苇、再力花和香根草,分析不同单元对污水中COD、TP、NH3-N的去除效果。阐述了植物对人工湿地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风车草、象草和芦苇的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好于种植香根草和再力花的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风车草 芦苇 再力花 香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竹家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静艳 张爱英 +1 位作者 宝旭梅 杨瑞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9期22-22,51,共2页
着重介绍了台湾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几种不同的台湾竹的繁殖方法,如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扦插繁殖,提供了家庭种植台湾竹的基本技术。
关键词 台湾竹 繁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