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Allyl Ethers from Allyl Chloride with Alcohols Catalyzed by Copper-Zirconium Oxide Supported PdO
1
作者 Yuan Enxian Sang Ruishi Jian Panmi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4期65-74,共10页
A series of copper-zirconium oxides with the Cu/Zr ratio ranging from 2/8 to 9/1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The PdO/CumZrn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synthesis of allyl ethers via the ... A series of copper-zirconium oxides with the Cu/Zr ratio ranging from 2/8 to 9/1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The PdO/CumZrn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synthesis of allyl ethers via the etherification reactions of allyl chloride with alcohols.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ZrO_(2) phase not only can facilitate the high dispersion of Pd^(2+),but can also favor the formation of Cu^(+) v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O and ZrO_(2).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itially increases and then falls off with the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Cu/Zr ratio.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with a conversion of 53.2%along with a selectivity of 60.3%was achieved over the resulting PdO/Cu7Zr3 catalyst with the highest surface molar proportion of Cu^(+).Good catalytic activity was obtained,because the Cu^(+)-Oα-pairs could enhance the dissociative activation of the-O-H bond in alcohols compared with Cu^(2+)-O2-pairs,subsequently promoting the etherification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yl ethers copper-zirconium oxides PDO etherification rea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2Br_2-Al(i-Bu)_2OPhCH_3-Allyl-X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作者 王利峡 陈滇宝 +2 位作者 扈梅 方旺喜 唐学明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4期31-37,共7页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MoO_2Br_2-Al(i-Bu)_2OPhCH_3(-m)催化体系中添加第三组分-烯丙基卤(A11yl-X),对丁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MoO_2Br_2的乙酸乙酯溶液在340nm和780nm处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其中780nm处归属为Mo(V)的自旋允许d-d跃...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MoO_2Br_2-Al(i-Bu)_2OPhCH_3(-m)催化体系中添加第三组分-烯丙基卤(A11yl-X),对丁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MoO_2Br_2的乙酸乙酯溶液在340nm和780nm处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其中780nm处归属为Mo(V)的自旋允许d-d跃迁吸收峰.烯丙基卤能与Mo形成π络合物,随Al/Mo增加,其电荷迁移峰由340nm移向380nm,且烯丙基卤和丁二烯可分别与Mo(Ⅲ)形成的π络合物,其特征吸收峰均在380nm处.同时表明,Al(i-Bu)_2OPhCH_3(-m)易与烯丙基溴反应,可使烯丙基溴-Mo(Ⅲ)络合物解络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催化 紫外 光谱学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uranium(Ⅳ) coordinated with N,N'-bis(3-allyl salicylidene)-o-phenylenediamine 被引量:2
3
作者 Wen-Bo Lan Sha Gao +2 位作者 Ying-Wu Lin Guo-Wen Peng Chang-Ming Ni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47-254,共8页
We us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for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omplex formed when uranium(Ⅳ) coordinates with N,N'- bis(3-allyl salicylidene)-o-phenylenediamine(BASPDA)... We us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for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complex formed when uranium(Ⅳ) coordinates with N,N'- bis(3-allyl salicylidene)-o-phenylenediamine(BASPDA),i.e.,U(BASPDA)_2.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ordination complex of U(BASPDA)2 could form two different structures with a ratio of 1:2.One was a parallel dislocation structure(PDS-U),in which the two BASPDAs' middle benzene rings adopted a parallel dislocation with an angle of 56.64°,and the other was a staggered finger "+" structure(SFS-U),in which the two BASPDAs employed the staggered finger "+" shape.The binding energies,charge distribution,spectral properties,thermodynamic properties,molecular orbitals and Wiberg bond indices for both PDS-U and SFS-U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胺 烯醛 调理 位错结构 热力学性质 密度函数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交联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4
作者 魏乐 马旭涛 +3 位作者 申帅 王建 杨士山 马晓燕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40.5%与204.4%,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降低了19.90%和55.70%,5份HAPPCP可使800℃的质量残留率提升由18.86%提升到30.15%;HAPPCP改性加成型硅橡胶的阻燃性能获得改善,使改性硅橡胶材料从易燃材料变为可燃材料,燃烧过程中总热释放速率下降、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释烟量下降,材料燃烧时的危险等级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烯丙基 环三磷腈 力学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5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酮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对大棚草莓炭疽病的防效研究
6
作者 李成 吴丹 +3 位作者 张停林 徐锦瑾 李涛 成玮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5-77,89,共4页
采用日光+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1000倍液)、日光+42%威百亩水剂(300倍液)、日光+清水对照(CK)3种方式进行草莓田土壤消毒,以期通过田间试验,明确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莓移栽7 d和14 d后,日光+20%异硫氰... 采用日光+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1000倍液)、日光+42%威百亩水剂(300倍液)、日光+清水对照(CK)3种方式进行草莓田土壤消毒,以期通过田间试验,明确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草莓移栽7 d和14 d后,日光+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处理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69.32%和73.66%,与常规土壤处理剂42%威百亩水剂处理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日光+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处理草莓植株死苗率降低,长势增强,株高、茎粗、冠幅增加,始收期提前8 d,产量增加22.8%。异硫氰酸烯丙酯来源于植物,成分安全,用于土壤消毒时操作简便、省时高效,可作为草莓大棚土壤消毒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 土壤消毒剂 草莓炭疽病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与烯丙基磺酸钠共聚物的聚合过程及阻垢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骏逸 邹金成 +2 位作者 李林 张熙 梁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2,共8页
为了分析马来酸酐(MA)与烯丙基磺酸钠(SAS)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在配方和工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两种变量:中和度和引发剂加量。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合成了一系列MA/SAS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 为了分析马来酸酐(MA)与烯丙基磺酸钠(SAS)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在配方和工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两种变量:中和度和引发剂加量。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合成了一系列MA/SAS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A与SAS共聚活性良好,中和度不超过100%时(相对于MA的物质的量分数),少量引发剂加量(2.4 g过硫酸钠)下就有较高的单体转化率,但仍有6%~8%的单体未聚合。剩余单体的种类和数量与中和度以及引发剂加量息息相关。MA在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成了马来酸,尽管马来酸数量较少,但其聚合活性相对较差,导致共聚物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添加碱可以中和马来酸,当中和度不超过100%时,马来酸主要变为具有较好聚合活性的马来酸单钠盐,间接促进了MA类单体的聚合;当中和度为200%时,马来酸主要变为马来酸二钠盐,其聚合活性相对较差,严重阻碍了聚合;未中和以及中和度为100%时,需7.0~7.2 g引发剂才能将单体全部转化,而在适当的中和度(约20%)下,用少量引发剂(4.0~4.2 g)就可以获得聚合较完全的共聚物,节约了大约40%的引发剂用量。用较佳条件下合成的MA/SAS共聚物对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的静态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共聚物表现出良好的阻磷酸钙垢和阻硫酸钙垢、较好的阻碳酸钙垢性能,对应的最大阻垢率分别为94.38%、100.00%、5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烯丙基磺酸钠 中和度 无机盐垢 阻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封装基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牛慧敏 李战胜 宗立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树脂,并采用与玻璃纤维布热压的方式制备出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同时,进行了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体系有宽温域(>100℃)加工窗口,5%热失重温度(T5%)高于395℃,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HPZBMI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树脂体系的耐热性,25%的DHPZBMI摩尔添加量使得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20℃,且随DHPZBMI的增加而升高,最高达288℃。复合材料的Tg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BDDB/GF-1的Tg高达314℃。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为821 MPa,弯曲模量达41.2 GPa,介电损耗低至0.011,热膨胀系数低于45×10-6K-1,与铜箔的剥离强度达1.025 N/mm。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封装基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烯丙基化合物 苯并噁嗪 共混改性 封装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书虱的毒力及其复配与联用增效作用
9
作者 陈雨昂 涂艳清 +2 位作者 冯华月 王进军 魏丹丹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共7页
为书虱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采用培养皿药膜法测定了4种储粮保护剂对5种书虱的触杀毒力,并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8种植物精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活性。同时,评估了药剂复配及其与辣根素精油联用对嗜卷书虱的协同毒力。结果... 为书虱的抗性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采用培养皿药膜法测定了4种储粮保护剂对5种书虱的触杀毒力,并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8种植物精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活性。同时,评估了药剂复配及其与辣根素精油联用对嗜卷书虱的协同毒力。结果表明,书虱对马拉硫磷、甲基嘧啶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均表现出较高敏感性,LD_(50)在0.041~0.977μg/cm^(2)之间,可作为敏感基线使用;辣根素精油对书虱的熏蒸活性最高。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复配体积比为4∶5时,增效作用最佳;而甲基嘧啶磷和高效氯氰菊酯配比在2∶1时,增效作用最佳。此外,辣根素与甲基嘧啶磷或高效氯氰菊酯联用均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害虫 储粮保护剂 熏蒸剂 辣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酰基封端烯丙醇聚醚F6的合成工艺
10
作者 刘博 王力军 +2 位作者 姚舒宁 汪锐 娄大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8-1293,共6页
以烯丙醇聚醚F6(AAP-F6)和碘甲烷为标准原料,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了实现AAP-F6封端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选用t-BuONa,n(AAP-F6)∶n(t-BuONa)=1∶2,n(AAP-F6)∶n(CH_(3)I)=1∶1.8,活化温度25℃,活化时间2 h,... 以烯丙醇聚醚F6(AAP-F6)和碘甲烷为标准原料,采用控制变量法探讨了实现AAP-F6封端的最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选用t-BuONa,n(AAP-F6)∶n(t-BuONa)=1∶2,n(AAP-F6)∶n(CH_(3)I)=1∶1.8,活化温度25℃,活化时间2 h,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 h,在该优化条件下,AAP-F6封端率为92.34%,双键保留率为83.94%。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不同的卤代封端试剂均可对AAP-F6实现较好的封端,其中,氯化苄的效果相对最好,AAP-F6封端率为97.51%,双键保留率为9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醇聚醚F6 碘甲烷 烷基、酰基封端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花精油主成分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
11
作者 吴澄宇 李迎秋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韭花精油两种主成分(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细菌细胞形态等研究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主成分的MIC均为1.0 mg/mL,MBC均为2... 以韭花精油两种主成分(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细菌细胞形态等研究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主成分的MIC均为1.0 mg/mL,MBC均为2.0 mg/mL,且当其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均会严重损坏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分别处理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其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质泄露量均显著上升,ATP酶活性(0.52 U/mg prot和0.55 U/m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5 U/mg prot,P<0.05);经两种主成分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DNA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两种主成分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ATP酶活性、降低DNA质量浓度等实现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活性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韭花 精油 烯丙基甲基二硫醚 二甲基三硫醚 单增李斯特氏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苯基醚Claisen重排反应的量化计算研究——介绍一个计算化学实验
12
作者 王廷博 罗垚 +3 位作者 胡冰艳 刘瑞苑 苗晶 路慧哲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278-285,共8页
烯基烯丙基醚或芳基烯丙基醚受热发生[3,3]-σ重排,生成γ,δ-不饱和醛酮或邻对位烯丙基酚,即为Claisen重排反应。本研究利用Gaussian 16程序的DFT方法对烯丙基苯基醚在加热条件的Claisen重排反应进行了量化计算研究。通过本实验的练习... 烯基烯丙基醚或芳基烯丙基醚受热发生[3,3]-σ重排,生成γ,δ-不饱和醛酮或邻对位烯丙基酚,即为Claisen重排反应。本研究利用Gaussian 16程序的DFT方法对烯丙基苯基醚在加热条件的Claisen重排反应进行了量化计算研究。通过本实验的练习,我们旨在加深学生对Claisen重排反应过渡态结构的认识,促进学生应用计算化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学生在学习、科研中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化学实验 Gaussian软件 Claisen重排反应 烯丙基苯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树枝状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忠飞 陈洪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以季戊四醇(PETP)、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种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GE-PETP-MDH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下测试产物的表面张力... 以季戊四醇(PETP)、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种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GE-PETP-MDH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下测试产物的表面张力、铺展性能、乳化性能、消抑泡性能、增溶性能及其对聚醚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GE-PETP-MDH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8×10^(-4)mol/L,可降低水的最低表面张力至22.67 mN/m,接触角在石蜡表面由53.81°降至43.81°,乳化性能较差,具有不错的消抑泡性能和增溶能力,对聚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降黏率可达到3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七甲基三硅氧烷 环氧开环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电化学烯丙位4-吡啶化反应中的配体作用研究
14
作者 丁伟杰 杨春晖 +2 位作者 冯钟涛 陆仕荣 程旭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过渡金属络合物在电化学合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配体对于络合物在电场中稳定性、催化活性以及选择性的影响还了解有限。4-氰基-吡啶作为一种高效吡啶化试剂,在自由基化学中获得广泛应用。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 过渡金属络合物在电化学合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配体对于络合物在电场中稳定性、催化活性以及选择性的影响还了解有限。4-氰基-吡啶作为一种高效吡啶化试剂,在自由基化学中获得广泛应用。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手性双膦配体钯络合物催化4-氰基-吡啶与烯丙基醋酸酯反应,构建了多种手性烯丙基吡啶化合物。我们发现双膦配体对反应有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反应的活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在本工作中,我们系统性地研究了多种双膦配体钯金属络合物,在烯丙基醋酸酯与氰基吡啶的电化学还原偶联过程中的性质。通过控制实验,电化学分析以及理论计算等方法,我们揭示了双膦配体对于络合物稳定性及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进而,我们发现在电场条件下存在一个非稳定价态的过渡金属络合物。这个非稳定价态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中,双膦配体可以将电荷和自旋密度分散于整个络合物之中,而不是局限于金属离子之上。这样,络合物既可以作为电子转移催化剂,也可以作为过渡金属催化剂,同时控制整个电子转移过程以及成键过程。我们认为这种配体与金属在电场条件下的非稳定价态络合物,展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的独特能力,这有助于发展未来的新型的电化学催化体系。同时,我们还发现锌电极至关重要,其不仅可以活化4-氰基吡啶,还可以淬灭氰根离子,展现出Lewis酸性金属离子的特殊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钯催化 膦配体 吡啶化 烯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兰州百合枯萎病的防治
15
作者 贺甜甜 师桂英 +3 位作者 苏国礼 杨宏羽 李谋强 李天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 lisothiocyanate,AITC)熏蒸应用于百合土传病防治效果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对接种了尖孢镰刀菌的栽培基质进行AITC熏蒸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不接菌、不...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 lisothiocyanate,AITC)熏蒸应用于百合土传病防治效果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对接种了尖孢镰刀菌的栽培基质进行AITC熏蒸处理。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不接菌、不熏蒸处理(CK_(1)),接种镰刀菌、不熏蒸处理(CK2),接种镰刀菌、温度10℃、相对湿度13%、AITC熏蒸处理(LTLR,低温低湿处理);接种镰刀菌、温度10℃、相对湿度>16%处理(LTHR,低温高湿处理);接种镰刀菌、温度25℃、相对湿度13%、AITC熏蒸处理(HTLR,高温低湿处理);接种镰刀菌,温度25℃、相对湿度>16%、AITC熏蒸处理(HTHR,高温高湿处理) 6种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兰州百合植株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温度及湿度条件下进行AITC处理,对百合植株枯萎病发病程度均有显著影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AITC熏蒸处理可以有效缓解枯萎病的发生。与CK_(2)相比,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26.7%,26.5%;但AITC低温熏蒸处理却提高了枯萎病发病程度(P<0.05),且以低温低湿处理后发生程度最严重。与CK_(2)相比,低温低湿(LTLR)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266.3%,635.3%。与高温高湿处理(HTHR)相比,低温低湿处理(LTLR)百合株高茎粗的生长量、叶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9.20%、19.42%、85.10%、17.21%、83.75%、88.22%;植株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大。【结论】AITC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熏蒸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以有效缓解枯萎病的发生,在食用百合枯萎病防治及连作障碍治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异硫氰酸烯丙酯 尖孢镰刀菌 熏蒸作用 生理特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银杏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的内吸传导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龙 刘西莉 +3 位作者 李健强 孟昭礼 曲宝涵 张文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4-65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拟银杏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 (绿帝 )在小麦幼苗中的内吸传导及可能机制 .结果表明 ,绿帝的内吸传导是一种受体植物主动吸收的过程 .
关键词 拟银杏杀菌剂 邻烯丙基苯酚 内吸传导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 绿帝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烯烯丙位氧化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谦 黎耀忠 +2 位作者 程溥明 胡家元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59,共3页
The complex of Bis(2,4 pentanedionato) Cobalt has been synthesized.The structure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and element analysis.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in the cyclohexene allylic oxidati... The complex of Bis(2,4 pentanedionato) Cobalt has been synthesized.The structure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a and element analysis.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in the cyclohexene allylic oxidation by oxygen molecule has been studied.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time,solvents and additives on the oxidation have been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oxidation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70~80℃,4~10h and 2.0Mpa/O 2,the main product is cyclohexene 2 one.The conversion of cyclohexene in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time and polarity of solvent.Some additives,such as imidazole,could improve the selectivity of cyclohexene 2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环已烯 烯丙位氧化 医药中间体 乙酰丙酮钴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SM-5分子筛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成华 吕绍洁 +1 位作者 邓桂英 邱发礼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研究了以用TiCl4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的Ti-ZSM -5分子筛作催化剂 ,以 3 0 %H2 O2 为氧化剂的氯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H2 O2 用量、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与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升高反应温度... 研究了以用TiCl4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的Ti-ZSM -5分子筛作催化剂 ,以 3 0 %H2 O2 为氧化剂的氯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H2 O2 用量、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与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催化剂用量、采用适量小分子质子性物质 (如甲醇 )作溶剂、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环氧化反应中反应物氯丙烯的转化率与H2 O2 的有效利用率 ;同时增大氯丙烯 /H2 O2 比对提高Ti-ZSM -5分子筛催化环氧化性能有利 ,在氯丙烯 /H2 O2 摩尔比分别为 3 0 0和 1 89时 ,H2 O2 的有效利用率可达到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SM-5分子筛 催化 氯丙烯 环氧化 制备 环氧氯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戴祖贵 张永强 +1 位作者 刘易 杜泽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8-743,共6页
介绍了环氧氯丙烷的用途和生产技术概况,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缺点,开发新工艺制取环氧氯丙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以不同氧化剂为氧源,不同催化体系下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和甘油经氯化、环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研究进... 介绍了环氧氯丙烷的用途和生产技术概况,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缺点,开发新工艺制取环氧氯丙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以不同氧化剂为氧源,不同催化体系下氯丙烯直接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和甘油经氯化、环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研究进展。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合成环氧氯丙烷的难点和发展趋势,指出甘油法合成环氧氯丙烷将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氯丙烯 甘油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洪云 陈璐 +2 位作者 高焕新 金国杰 丁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2-1175,共4页
以 H_2O_2为氧化剂,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氯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氯丙烷,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催化剂回收困难,而在氯仿溶剂中,催化剂容易回收。在氯仿溶剂中环... 以 H_2O_2为氧化剂,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氯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了环氧氯丙烷,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催化剂回收困难,而在氯仿溶剂中,催化剂容易回收。在氯仿溶剂中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较低,通过加入适量的助剂 K_2HPO_4能抑制环氧氯丙烷的水解而提高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氯丙烯环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以氯仿为溶剂,K_2HPO_4用量(相对于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0.04%,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m(氯内烯):m(H_2O_2)=5.0,m(催化剂):m(H_2O_2)=1.0。在此条件下,H_2O_2的转化率为96.4%,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9.4%和86.2%。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回收的催化剂性能接近新鲜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 氯丙烯 环氧化 环氧氯丙烷 过氧化氢 氯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