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蔡和 程天君 郭筱琳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体系转型。基于一项覆盖全国120个区县的大规模测试数据,采用SBM模型对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质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但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突出问题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滞后。此外,区县教育督导质量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强化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统筹规划,健全义务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管机制,构建义务教育资源的互融共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乡一体化: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然走向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天平 潘勤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3,共13页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还具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实践意义,并呈现和谐共生的城乡义务教育优质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城乡义务教育在地特色化及合而为一的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协同化的理想样态。然而,在迈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主体思想的滞后性、资源配置的失调性、文化发展的同质性、治理主体的分裂性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树立互惠共生理念、联合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等方面努力,以促进新时代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城乡一体化 理想样态 教育治理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水平测度与均衡演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和 牛颖楠 罗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52,共17页
新时代以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现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区内省际和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基于2012—2020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M... 新时代以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实现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地区内省际和地区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基于2012—2020年全国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方法实证考察我国城乡总体、城镇和乡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地区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全国及各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从低水平非均衡向高水平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和“中部塌陷”特征;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但东部地区内城乡普通初中、城镇普通小学,东-中、东-西、东北-中部地区间城乡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异仍然较大,且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存在显著的高水平趋同特征和惯性增长趋势。据此,推动广及省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弥合地区内和地区间差异的必然路径,应在确保义务教育资源投入量质齐升的同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结构,加强薄弱地区优质资源的供给,以及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省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布局,从而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教育公平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化育人的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创新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珏 宫义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6-50,共5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是关键因素。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在教育宏观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化育人实践应当以满足多元育人需求、完整建构师者形象、强化人际群组互助、全面提升职...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是关键因素。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在教育宏观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化育人实践应当以满足多元育人需求、完整建构师者形象、强化人际群组互助、全面提升职业认知为目标和方向。育人实践中存在着主体自适性、学科同向性、资源匹配性、评价导向性等多方面的短板,需构建以共同学习为核心的项目团队,打造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项目文化,形成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项目运维,建设以过程质效为核心的项目考评,真正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时代需要、高校需求、人民诉求的好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教育实践 项目化育人 实践育人 共同学习 知识创新 资源配置 过程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少梅 黄怡冰 +2 位作者 康康 张玉 殷鹏霞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教师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目前陕西省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公办幼儿园、城市幼儿园拥有比民办幼儿园、县城幼儿园更多更优质的教师资源。造成... 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中教师资源配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目前陕西省幼儿教师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其中公办幼儿园、城市幼儿园拥有比民办幼儿园、县城幼儿园更多更优质的教师资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相差太大,致使更多更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为促进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办幼儿园与县城幼儿园给予直接与间接的支持,保证教师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与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工作都能获得大致相当的生存环境与待遇收入,从而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乔锦忠 沈敬轩 +1 位作者 李汉东 钟秉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80,共22页
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有前瞻性,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指引下,有必要对2020—2035期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情况及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Leslie矩阵的队列要素法和实地访谈法,对2020—2035年... 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有前瞻性,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指引下,有必要对2020—2035期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情况及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Leslie矩阵的队列要素法和实地访谈法,对2020—2035年期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学校数、教师数和所需经费等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下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与2020年预测值相比,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将下降约3000万;按现行学校规模计算,2026年(峰值年份)城区需新建小学4000所,2030年(峰值年份)城区需新建初中4000所,农村地区将有大量小学校舍闲置(3.73万);按现行师生比计算,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的需求量在下降,与2020年相比,2035年小学教师过剩约150万,初中过剩约37万。2031年,我国城区义务教育学生数将超过镇区,义务教育将总体进入以城市教育为主体的时代,教育资源配置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充分考虑学生由农村向镇区和城区的转移。建议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适当提高办学标准,降低生师比,缩小班级规模,及时补充优秀教师;统筹优化学前、托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洋 韩增林 +1 位作者 彭飞 刘天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塞尔系数计算方法,从整体差异、地市间差异和地市内部差异研究2005—2012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整体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资... 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塞尔系数计算方法,从整体差异、地市间差异和地市内部差异研究2005—2012年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整体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资源配置方面考虑,地市间差异贡献率大于地市内,地市间发展不平衡是造成辽宁总体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办学条件差异是造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主要体现。2从时空演变分析看,辽宁省各地市间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差异在8年间变化不大,办学条件和资源配置变化趋势一致,呈"N"型;辽宁省各地市内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呈现出东南部和西部(丹东、本溪、鞍山、锦州、葫芦岛、朝阳)减弱、北部和南部(铁岭、大连)平稳、中部(沈阳、抚顺、辽阳)倒"U"型变化以及西北部(阜新)和辽东湾东北岸(盘锦、营口)扩大的时空演变特征。3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平衡区域教育资源发展,加大对薄弱地区、学校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深造,实现教师流动是合理发展辽宁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差异 义务教育 塞尔系数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倩茹 胡志强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共7页
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 为了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省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情况,通过构建投入导向型的DEACCR&BCC模型,对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较高,但省际差异较明显;从区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配置效率优于中部及东部地区;从教育阶段上看,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略高于小学阶段;教育资源投入存在冗余,东部地区尤为明显;高学历教师数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配置效率 DEA T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佳宏 彭慧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对桂林市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配置存在明显的城乡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大、公共教育政... 通过对桂林市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配置存在明显的城乡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大、公共教育政策的“城市中心”取向、现行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义务教育国有产权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等。要解决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偏差问题,必须坚持合理的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原则,建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互动与共享的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中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规定及其他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义务教育 财力资源 偏差状况 平衡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视野下我国幼儿教师的配置与流动 被引量:63
10
作者 姜盛祥 胡福贞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31,共6页
优质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现实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师流动严重失范。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不完善,... 优质均衡发展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内容。然而现实中,我国幼儿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师流动严重失范。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不完善,教师管理的不科学与教师职业选择的多元化是造成幼儿教师配置和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合理分配学前教育经费,合理配置幼儿教师编制资源,完善幼儿教师流动制度,加强教师职业规划等措施来促进幼教师资在城乡幼儿园、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 教师资源配置 幼儿教师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分析——基于重庆和全国的数据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宋乃庆 朱亚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共7页
通过与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在2008年统筹城乡教育以来,1.师生比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全国,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小学段重庆为8.1%,全国为1.9%);教师中高级职称和提高学历城乡差距大于全国,且城乡差距变... 通过与全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在2008年统筹城乡教育以来,1.师生比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全国,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小学段重庆为8.1%,全国为1.9%);教师中高级职称和提高学历城乡差距大于全国,且城乡差距变化率仍低于全国(如教师提高学历比,小学段重庆为0.2%,全国为3.6%;初中段重庆为1.9%,全国为3.1%);2.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多数指标城乡差距变化率高于全国(如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段重庆为10%,全国为6.7%),但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为此,对该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出了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城乡间 教育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文全 夏茂林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机制。均衡城乡师资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竞争力,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应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促进存量师资的均衡配置与素质提高。最后应利用计划市场双重手段,调节增量师资的城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1——基于DEA-Tobit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刚 邓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7,共6页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义务教育办学品质与活力,同时还是保证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采用DEA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我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并进一步结合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义务教育办学品质与活力,同时还是保证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采用DEA分析方法对2012-2014年我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并进一步结合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效率较高,但不同区域省份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趋势;第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而地方经济实力、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TOBIT模型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范莉莉 方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22-24,共3页
现阶段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教育资源配置有待均衡;教育质量薄弱,支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师资水平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等困境。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均衡地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融合发展的... 现阶段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面临教育发展结构性失衡,教育资源配置有待均衡;教育质量薄弱,支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师资水平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等困境。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均衡地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多渠道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现代职业教育 资源配置 师资队伍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社会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场域中的集体非理性及其治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泽意 宁芳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1,共9页
“双减”背景下,社会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场域中存在着学生家庭、校外培训机构及学校之间的集体非理性现象,这种集体非理性具有双重隐蔽性和分段发展性,其主体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一些治理行动存在着法理性的困境。突破治理行... “双减”背景下,社会性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场域中存在着学生家庭、校外培训机构及学校之间的集体非理性现象,这种集体非理性具有双重隐蔽性和分段发展性,其主体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一些治理行动存在着法理性的困境。突破治理行动的法理困境和消解集体非理性现象应当在“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政府“同辈中的长者”的治理角色定位,降低学生家庭对自身“集体非理性”参与行动合法性的认可度,明确认定校外培训机构的“公共企业”法律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非理性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 元治理 教育培训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巩固成就与跨越陷阱 被引量:31
16
作者 秦玉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5,共6页
从师生比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可以发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师班比和校均班级数量不难看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水平仍然不高。师生比均等在师资配置政策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停留... 从师生比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可以发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师班比和校均班级数量不难看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水平仍然不高。师生比均等在师资配置政策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停留在师生比均等就会误入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陷阱。师资配置政策取向直接影响师资分配状况,师班比重点校取向、师班比向城取向、师生比向城取向、师生比城乡统一取向的师资配置政策无疑对城乡师资配置产生了不同影响,从师资配置政策并结合城乡学龄人口变动情况可以对城乡师生比变化与差异进行解释。为跨越陷阱,需要探索体现积极差异原则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24
17
作者 文东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8-30,共3页
公平性是义务教育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政策分析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实现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各科可能的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可行性以... 公平性是义务教育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政策分析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实现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各科可能的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可行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公平性 师资配置 均衡化政策 执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工具的动态演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国 张振改 严绍龙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4-37,共4页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实现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选择适宜的工具是达到师资均衡的必要保障。自2000年至今,我国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历了鼓励引导阶段、鼓励与强制双管齐下阶段、强制规范阶段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实现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选择适宜的工具是达到师资均衡的必要保障。自2000年至今,我国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历了鼓励引导阶段、鼓励与强制双管齐下阶段、强制规范阶段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总体上看,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工具的选择受政府意志、政策问题及政策工具本身三种主要因素的影响。未来,在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工具有效使用的路径探索中,不同的政府层面应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 政策工具 动态演变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视角下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及改革对策——小规模和大规模学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163,共8页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学校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大规模学校之间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差异,成为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对西北四县的调查显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县镇大规模学校在教师数量...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学校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大规模学校之间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差异,成为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本研究对西北四县的调查显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县镇大规模学校在教师数量配置、年龄结构、专业匹配程度、培训机会、教师流失率、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差异显著。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推拉合力"对教育领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编制及管理制度脱离小规模学校实际、教师调配和交流政策不合理,以及教师激励政策虚化等多方面制度性和政策性问题。由此,教育决策者应创新农村教师供给形式、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调配和激励政策,探索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的创新机制,确保城乡教师资源的质量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村教师资源配置 小规模和大规模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教师交流轮岗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素敏 牛蒙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教师交流轮岗是均衡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间和校际互动、互促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就现实情况看,教师交流轮岗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行政体制不完善、保障制度建设滞... 教师交流轮岗是均衡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间和校际互动、互促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就现实情况看,教师交流轮岗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行政体制不完善、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交流轮岗意愿偏低、政策监督问责不到位等。破解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困境,亟待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统一调配机制;建立合理、有吸引力的补偿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健全监测评价与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资源均衡 教师交流轮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