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向文本的过渡--春秋赋诗的诗学传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彦青 张新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8,共9页
在西周时期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成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诗的传播呈现仪式的一致性。由西周仪式中歌诗发展到春秋时期的赋诗,诗的仪式性逐渐淡化,文本意义逐渐凸显。诗的传播经历了由重仪式到重文本的转变过程。在春秋赋诗中,诗... 在西周时期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成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诗的传播呈现仪式的一致性。由西周仪式中歌诗发展到春秋时期的赋诗,诗的仪式性逐渐淡化,文本意义逐渐凸显。诗的传播经历了由重仪式到重文本的转变过程。在春秋赋诗中,诗仪式一致性逐渐解体,而文本的一致性尚未产生。这导致了关于诗文本意义的多义性解读,从而使得诗所承载的西周宗法观念与文德武功思想面临传承上的断裂危险,恰恰是赋诗中遵循的"赋诗观志""歌诗必类"等原则,暂时承担了文化传承的责任。直至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诗文本进行经典化阐释,诗变为《诗经》,形成了诗的文本一致性,保障了中华文化的一致性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仪式 文本 春秋赋诗 经典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先秦盟誓依照参加人员可分为天子与诸侯间、诸侯国间、诸侯国君与本国卿大夫间、诸侯与少数民族间、诸侯国君与国人间、卿大夫与卿大夫间等种类的盟誓 ;依照盟誓性质可分为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等种类 ;依照盟誓的仪式可分为血盟和非... 先秦盟誓依照参加人员可分为天子与诸侯间、诸侯国间、诸侯国君与本国卿大夫间、诸侯与少数民族间、诸侯国君与国人间、卿大夫与卿大夫间等种类的盟誓 ;依照盟誓性质可分为政治性、军事性和经济性等种类 ;依照盟誓的仪式可分为血盟和非血盟两种 ;还有伪盟、重盟、强盟、改盟、和匮盟等情况。盟誓的仪程则可分为征会与定期、排序、商讨盟辞、歃血、拜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盟誓 政治性 军事性 经济性 盟拆仪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会盟文化与盟书的文体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董芬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随着会盟的频繁,盟书的创作和应用在春秋时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以会盟日期、与盟成员、会盟缘起、盟首及诅辞五大要素为基础的文体结构。春秋盟书是记录春秋会盟制度的活化石,流传下来的那些片言只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春秋盟书奠... 随着会盟的频繁,盟书的创作和应用在春秋时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以会盟日期、与盟成员、会盟缘起、盟首及诅辞五大要素为基础的文体结构。春秋盟书是记录春秋会盟制度的活化石,流传下来的那些片言只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春秋盟书奠定了供后世袭用的文体结构,也产生了一些套语,成为盟辞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盟书 文体 会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之失与《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我国现存隋以前经、史、子之外散文文献的总集。但今天看来 ,问题很多 ,而先秦一段问题最为突出。本文是正在编辑中的《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该书对严书除补阙、删伪、正误之外 ,无论在收录时间...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我国现存隋以前经、史、子之外散文文献的总集。但今天看来 ,问题很多 ,而先秦一段问题最为突出。本文是正在编辑中的《全先秦文》的编辑体例。该书对严书除补阙、删伪、正误之外 ,无论在收录时间上限、收录范围、编排顺序还是校勘、作者小传等方面 ,都有大的改进 ,使之更加科学 ,能更好地反映先秦史、先秦文献、先秦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该书将完全以作者时代先后为序编排 ,一般以最早记载文本为底本 ,加以校勘 ,并对真伪、作者、时代等加以考订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上古三代文 全先秦文 严可均 编辑体例 先秦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牍的普遍应用与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转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伦信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共7页
从媒介演进的视角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变革学界鲜有关注。虽然简牍作为书写材料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简牍的流行则是在铁器普及从而提高了简牍制作效率以后。简牍的普遍应用促进官藏典籍向民间扩散,也将原来局限于贵族阶层的读书活... 从媒介演进的视角考察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变革学界鲜有关注。虽然简牍作为书写材料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但简牍的流行则是在铁器普及从而提高了简牍制作效率以后。简牍的普遍应用促进官藏典籍向民间扩散,也将原来局限于贵族阶层的读书活动带到民间,促进教学内容由技能形态向文本形态的过渡,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文本阅读和讲述为主的书本教育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春秋战国 文本 读书 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晋国后期的大都耦国局势
6
作者 尉博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晋国后期,公室衰落,晋政自六卿出。六卿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主线,大都耦国的局势因而得以充分体现。赵氏的根据地晋阳,赵午所据之邯郸,范氏盘踞之朝歌,皆为晋国后期的大都,更是世卿大族所仰仗的政治、经济后盾。太原晋国... 晋国后期,公室衰落,晋政自六卿出。六卿之间的斗争成为晋国后期政治生活的主线,大都耦国的局势因而得以充分体现。赵氏的根据地晋阳,赵午所据之邯郸,范氏盘踞之朝歌,皆为晋国后期的大都,更是世卿大族所仰仗的政治、经济后盾。太原晋国赵卿墓和侯马盟书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晋国后期的大都耦国局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晋国 大都耦国 赵卿墓 晋侯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与春秋易学二题
7
作者 杨学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4,共6页
由于时历久远,文献不足,人们对西周、春秋时期《周易》文本流传、易学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所论主要及于两个问题:西周时期《周易》文本流传的问题和由《易象》引发的鲁国史官易学问题。笔者以为,西周时期《周易》即... 由于时历久远,文献不足,人们对西周、春秋时期《周易》文本流传、易学发展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所论主要及于两个问题:西周时期《周易》文本流传的问题和由《易象》引发的鲁国史官易学问题。笔者以为,西周时期《周易》即应有所流传,不仅止于周、鲁有之;《易象》应为鲁国史官易学之成果,而《左传》记载穆姜言"元亨利贞"一节也应是其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文本流传 《易象》 西周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