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hno-medicinal study of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traditional Chinese/Mongolian medicine) extracts for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nasosinusitis
1
作者 XIAO Bin ZHANG Na +2 位作者 ZHAO Na HAN Xiao-yan DU Guan-hua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1-701,共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anti-inflammatory and allergic rhinitis(AR)alleviating effect as well as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AOK)extracts to verify its ethno-medicinal cl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anti-inflammatory and allergic rhinitis(AR)alleviating effect as well as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AOK)extracts to verify its ethno-medicinal claims.METHODS Crude extracts(methanol/95%-ethanol/ethyl acetate)of AOK root/stem/leaf and fractions(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n-butanol/aqueous)of AOK root extractwere prepared.Xylene-induced ear swelling model in mouse and ovalbumin(OVA)-induced AR model in guinea pig were established.Ear swelling degrees of mice were measured.The numbers of rubbing movement and sneezes of guinea pigs were counted to evaluate the symptoms of AR.The serum levels of histamine,INF-γ,IL-2/4/10,and VCAM-1 were measured by ELISA assay.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nasal mucosa were investigated by light microscope after H&E staining.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OK extracts were also tested.LC-MS/M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nstituents of active extract and molecular docking was conducted to predict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RESULTS In ear-swelling model,extract(100.00 mg·kg^-1)from the ethyl acetate layer of 95%ethanol(100.00 mg·kg^-1)showed better swelling inhibition in mice than positive control(dexamethasone,191.91 mg·kg^-1).In AR model,extract from the ethyl acetate layer of 95%ethanol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the AR symp⁃toms in guinea pigs,decreased the serum levels of histamine,INF-γ,IL-2/4/10,and VCAM-1,and reduced the infiltration of eosinophil in nasal mucosa.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AOK stem showed the highest inhibi⁃tion(MIC=1.25 g·L^-1),for Escherichia coli,n-butanol layer of 95%ethanol extract of AOK root showed the highest inhibi⁃tion(MIC=15.00 g·L^-1),for Candida glabrata,95%-ethanol extract of AOK stem showed the best inhibition(MIC=0.064 g·L^-1),while ethyl acetate and n-butanol layers showed similar inhibition on MRSA(MIC=7.50 g·L-1).LC-MS/MS characteriza⁃tion showed that dicaffeoylquinic acids account for more than 30%of ethyl acetate layer of AOK extract.Dicaffeoylquinic acids bind with histamine-1 receptor with high affinities and interesting modes.CONCLUSION Extracts from AOK had interesting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mice,alleviating effect against OVA-induced AR in guinea pigs,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in vitro,which support the ethno-medicinal use of it.The main constituents in ethyl acetate layer of AOK root extract are dicaffeoylquinic acids and could bind with histamine-1 receptor well.Thes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study of A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ANTI-INFLAMMATORY allergic rhinitis antimicrobial DO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hlorogenic acid in allergic rhinitis mice induced by OVA
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6-127,共2页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hlorogenic acid in allergic rhinitis (AR) mice. MethodsAR was induced in BALB/c mice according to a published method with ovalbumin (OVA). The AR model was de- veloped by ...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hlorogenic acid in allergic rhinitis (AR) mice. MethodsAR was induced in BALB/c mice according to a published method with ovalbumin (OVA). The AR model was de- velop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djuvant suspension on every other day for 7 times. Adjuvant suspension in- clude 50 μg of OVA and 2rag of AI(OH) s, which were combined in 2ml of normal saline (NS). Then, the mice received a nasal drip of 10% OVA daily for 10days, and in normal control were dripped NS. After administration with 50 mg· kg^-1, 100 mg · kg^-1 and 200 mg · kg^-1 of Chlorogenic acid for 30min, The mice were attacked lo- cally for 10 days. We observed behavior analysis, evaluated the weight of nosal draingage, related the index of thy- mus and spleen,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Chlorogenic acid on the contents of cytokines, IgE and histamine by ELISA in AR mice and analyz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4, IL-5, IL-10, IFN-y) in the nasal mucosa tissues samples by RT-PCR. Results Chlorogenic acid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nose-scratching events in 10min, the weight of nosal draingage, the index of spleen, the content of IL-4 in nasal lavage fluid(NLF) and the contents of cytokines, IgE and histamine in serum; while increased the index of thymus, the content of IFN-γ in NLF, the contents of IFN-γ in serum and the rate of IFN-γ/IL-4 ; The data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up-regulation of IFN-γ mRNA expressions and down-regulation of IL-4mRNA, IL-5mRNA, IL-10mRNA ex- pressions after adiminstr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Conclusion Chlorogenic acid might exert the effect in AR mic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balance of Thl and T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ogenic acid allergic rhinitis HISTAMINE IgE cytokine THL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PARP-1作为生物标志物在AR和CARAS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肖心儒 丁紫琪 +2 位作者 刘志光 毛正道 张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0-867,共8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microRNA(miR)-21、血浆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中的诊断... 目的:评估外周血microRNA(miR)-21、血浆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4例CARAS患者、31例AR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采用RT-qPCR法检测外周血中miR-21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PARP-1蛋白水平。应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miR-21和PARP-1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CARAS组患者外周血miR-21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升高。AR组患者血浆PARP-1的水平较CARAS组和健康对照组升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21的表达水平在AR患者中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在CARAS患者中与鼻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nasal nitric oxide,FnNO)水平相关;血浆PARP-1在AR患者中与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 percent predicted,FEV_(1)%_(pred))相关,在CARAS患者中与FEV_(1)%_(pred)及1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_(1)/FVC)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iR-21作为CARAS的诊断标志物时,灵敏度为51.35%,特异度为80.95%。血浆PARP-1作为AR的诊断标志物时,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54.76%。血浆PARP-1作为AR进展为CARAS的诊断标志物时,灵敏度为45.45%,特异度为90.32%。结论:AR和CARAS患者外周血miR-21、PARP-1存在差异表达,外周血miR-21可作为CARAS的诊断标志物,PARP-1可作为AR的诊断标志物及AR进展为CARAS的生物标志物。这对寻求AR和CARAS的诊治靶点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MICRORNA-21 ParP-1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藏魄”理论探析鼻鼽及所致不寐
4
作者 易欣 田理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58,共3页
鼻鼽也称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其临床症状包含鼻塞、鼻痒打喷嚏、鼻涕倒流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夜间睡眠中断、睡眠质量下降等,严重可导致不寐(失眠)。鼻鼽所致不寐是其临床常见伴随疾病,临床常以鼻塞为其不寐病因,而... 鼻鼽也称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其临床症状包含鼻塞、鼻痒打喷嚏、鼻涕倒流等,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夜间睡眠中断、睡眠质量下降等,严重可导致不寐(失眠)。鼻鼽所致不寐是其临床常见伴随疾病,临床常以鼻塞为其不寐病因,而未进行深入探讨,以致其背后发病之生理病理机制被忽略。肺主气,气是魄的物质基础,肺气充足,则魄的功能正常,人的感知和本能反应灵敏;肺气虚弱,则魄失所养,可能出现嗅觉减退、反应迟钝、睡眠不安等问题。该文以“肺藏魄”理论为指导出发,深入分析“肺藏魄”理论在鼻鼽之生理病理及鼻鼽不寐中的辨证论治意义,以期完善相关中医疾病生理病理机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藏魄 鼻鼽 不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5
作者 朱珊 赵文锦 +3 位作者 田新磊 周怡锦 祝志朋 胡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烟熏+寒冷刺激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合造模法构建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 目的:探讨益气温肺通窍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烟熏+寒冷刺激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合造模法构建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温肺通窍方低剂量组、益气温肺通窍方中剂量组、益气温肺通窍方高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次/d,持续14 d。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评分法分析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及肺指数;HE染色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FN-γ、IL-4、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bet、GATA-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第41、48、56天)、肺指数、IL-4、TNF-α水平、Th2、GATA-3蛋白表达升高,IFN-γ水平、Th1、Th1/Th2、T-be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温肺通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变应性鼻炎行为评分(第48、56天)、肺指数、IL-4、TNF-α水平、Th2、GATA-3蛋白表达降低,IFN-γ水平、Th1、Th1/Th2、T-bet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益气温肺通窍方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抑制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温肺通窍方 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炎症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在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李静 徐晖 +4 位作者 李红超 吴庆垠 崔冰漪 吕志超 孙惠敏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24例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 目的探究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24例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试验组予以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微量元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鼻痒、鼻塞、喷嚏、擤鼻及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锌(Zn)水平升高,铜(Cu)、锰(Mn)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Zn水平更高,Cu、Mn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剂炙甘黄白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内微量元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黄白汤 西替利嗪 脾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炎症因子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7
作者 丁虹 王雪可 +1 位作者 芦晓帆 许誉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刺芒柄花素+EX527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构建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鼻部症状(抓鼻、打喷嚏);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sIgE)和组胺水平。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Fe^(2+)水平;qRT-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活化的白细胞介素(IL)-1β(Cleaved IL-1β)、IL-18、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NLRP3乙酰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抓鼻和打喷嚏次数减少,血清OVA-sIgE和组胺含量降低,鼻黏膜受损程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减少(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ROS、MDA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以及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IRT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NLRP3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SIRT1抑制剂EX527减弱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调控SIRT1蛋白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 变应性鼻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变应性鼻炎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倩 茅光耀 +1 位作者 叶军 孔旭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改变对AR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非编码RNA在巨噬细胞极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AR发病...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改变对AR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非编码RNA在巨噬细胞极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AR发病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R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ar) 巨噬细胞极化 非编码RN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阳循行探讨生物钟基因对变应性鼻炎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曦 敬然 +4 位作者 李雨 尹漫 张慧 张建凤 李昕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6,共6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影响着全球10%-40%的人口,部分AR患者的症状具有夜暮加重、日中渐缓的日周期波伏样变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物钟基因Per2/Bmal1参与了AR昼夜节律的调控。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治疗AR具有其独特...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影响着全球10%-40%的人口,部分AR患者的症状具有夜暮加重、日中渐缓的日周期波伏样变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物钟基因Per2/Bmal1参与了AR昼夜节律的调控。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治疗AR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从时辰中医角度解析AR昼夜节律,并把控调节AR患者昼夜骤发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笔者认为,卫阳与AR的发病关系密切,且其独特的昼夜运行规律与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高度契合,因此以卫阳循行探究AR昼夜节律,能够为AR日周期的中医调控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昼夜节律 卫阳 生物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尘螨变应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鹏 谢晓凤 +4 位作者 罗雪梅 沈纳 戚颖 黄新生 王建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39,550,共7页
目的比较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接受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 96例尘螨过敏的中-重... 目的比较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接受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 96例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采用SCIT和SLIT方案,完成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其中SCIT组46例、SLIT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VAS评分)、药物用量评分以及疾病专用量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评价各组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年后,SCIT组和SLIT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VAS评分)、药物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SCIT治疗对减少药物使用的效果较显著,同SLI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均有下降,尤其在鼻部症状和实际问题这2个维度评分下降明显,与其他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采用SCIT或SLIT进行为期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均能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但是SCIT治疗能减少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ar) 免疫治疗 尘螨属变应原 治疗结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芽碱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彦 刘涛 +3 位作者 孙芳 黄家辉 毛书振 姚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研究大麦芽碱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构建AR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和AB-PAS染色检测大麦芽碱对鼻黏膜病理损伤的改善情况。采用ELISA检测大麦芽碱对大鼠血清中OVA-s... 研究大麦芽碱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构建AR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和AB-PAS染色检测大麦芽碱对鼻黏膜病理损伤的改善情况。采用ELISA检测大麦芽碱对大鼠血清中OVA-sIgE及鼻黏膜组织上清液中IL-4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麦芽碱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进行通路预测,并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大麦芽碱可以减轻OVA诱导AR大鼠的行为学表现,缓解AR导致的鼻黏膜病理损伤,减少OVA-sIgE及IL-4的分泌。此外,大麦芽碱可以调节Th1/Th2平衡。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麦芽碱作用于AR的潜在作用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PI3K)/磷酸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鼻黏膜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经过大麦芽碱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体外细胞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本研究提示,大麦芽碱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而发挥缓解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大麦芽碱 PI3K/AKT信号通路 TH1/TH2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酪杆菌HM126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缓解过敏性鼻炎
12
作者 袁雪萍 赵育瑾 +9 位作者 李先平 张宇 李肖静 姚春宇 唐蜜 刘璐 赵军英 乔为仓 高子晴 陈历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7-167,共11页
本实验通过给予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HM126研究其对AR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利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研究L.rhamnosusHM126干预后AR症状的改善状况,并采用16S rRNA测序... 本实验通过给予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HM126研究其对AR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利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研究L.rhamnosusHM126干预后AR症状的改善状况,并采用16S rRNA测序和非靶代谢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及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AR小鼠经L.rhamnosus HM126干预后鼻部症状显著减轻,鼻功能恢复正常。肠道菌群与代谢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促使代谢物奎宁酸、氨苯砜、来普霉素B、酮洛芬、18α-甘草次酸、积雪草酸增加,从而缓解AR症状。结果表明,L.rhamnosus HM126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及产生免疫调节物质改善过敏性炎症反应,本研究可为益生菌改善AR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益生菌 鼠李糖乳酪杆菌 非靶代谢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对Foxp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陈聂 吴坚 +1 位作者 胡志邦 徐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RT-q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21及Foxp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21对Foxp1的靶向调控作用;将miR-21 inhibitor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miR-21干扰组细胞,RT-qPCR检测Foxp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将Foxp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Foxp1过表达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结果:与AR相比,CARAS肺功能指标中FEV1%pred及FEV1/FVC%均下降;CARAS患者PBMC中miR-21水平较高,Foxp1水平较低;CARAS患者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均较高;miR-21结合Foxp1的非翻译区对其进行负向调控;miR-21的抑制、Foxp1表达水平的提高,可降低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释放水平。结论:miR-21可通过负向调控Foxp1进而促进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炎症因子 MIR-21 Fox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肽对小鼠免疫应答和过敏性鼻炎的改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韩晓峰 姚孟丽 +7 位作者 韩小伟 战鑫 刘士伟 张美娜 王成祥 苑鹏 柳嘉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乳清蛋白肽(whey hydrolyzed peptides,WH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乳清蛋白肽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对照组(灌胃乳清蛋白溶液)、实验组(灌胃不同... 该研究旨在探究乳清蛋白肽(whey hydrolyzed peptides,WH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乳清蛋白肽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对照组(灌胃乳清蛋白溶液)、实验组(灌胃不同剂量的WHPs溶液),观察WHPs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第二部分设置空白组(正常小鼠,灌胃无菌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过敏性鼻炎小鼠,灌胃无菌蒸馏水)、实验组(过敏性鼻炎小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WHPs),观察WHPs对小鼠过敏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WHPs干预可以显著增大小鼠足跖厚度(P<0.05),上调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P<0.05),增加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浓度(P<0.05),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等,并且在增大小鼠足跖厚度、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浓度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方面的作用显著优于乳清蛋白(P<0.05)。对于过敏性鼻炎小鼠,WHPs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和鼻腔灌洗液组胺水平(P<0.05),有效调节IL-4、IL-12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且其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效果优于乳清蛋白。WHPs对小鼠的免疫反应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WHPs较乳清蛋白对免疫功能的提高和过敏性鼻炎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肽 乳清蛋白 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型AR大鼠鼻黏膜白介素mRNA的活性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文洋 谢慧 熊大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486-2489,共4页
目的:观察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4,6(IL-2,4,6,)mRNA的表达,探讨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法和卵清蛋白加饮食不节法分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模型组)和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虚A... 目的:观察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4,6(IL-2,4,6,)mRNA的表达,探讨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相关性。方法以卵清蛋白法和卵清蛋白加饮食不节法分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模型组)和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虚AR模型组),分别取鼻黏膜组织,RT-PCR检测IL-2,4,6,mR-NA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L-2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IL-4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4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IL-6mRNA的表达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模型组鼻黏膜组织IL-6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但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IL-2表达明显降低,IL-4,6表达明显升高,脾虚AR模型组升高更明显。说明IL-2,IL-4,IL-6活性表达水平可能是脾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2 4 6 mRNA 脾气虚证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丹 李姗姗 +1 位作者 王毅力 高斐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10,共19页
花粉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通常发生在风媒植物的花粉散播期。在过去的30年里,SAR的发病率已增加了一倍多。SAR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花粉变应原... 花粉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通常发生在风媒植物的花粉散播期。在过去的30年里,SAR的发病率已增加了一倍多。SAR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花粉变应原的种类、环境气候因素、遗传因素、人体免疫状态等。动物模型是理解AR发病机制和推动有效防治策略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花粉诱导AR动物试验的文献,系统阐述了影响模型效果的因素,包括动物品系、致敏材料(花粉抗原的制作及存在问题、佐剂的使用及存在问题)、造模的步骤和效果评价。这些内容旨在为建立合适的花粉诱导AR动物模型及其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花粉变应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变应性鼻炎病人中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董妞妞 韩世范 +5 位作者 王倩 潘梦怡 宋杰 赵瑜 赵奕雯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78-2686,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构建的饮食方案在变应性鼻炎病人中的抗炎症、抗氧化、调节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9月—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66例变应性鼻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构建的饮食方案在变应性鼻炎病人中的抗炎症、抗氧化、调节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9月—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门诊就诊的66例变应性鼻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护士■5·20代用茶联合饮食护理,干预组给予家庭护士■5·25代用茶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6周后体重、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和代谢指标。结果:干预6周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效果优于干预组(P<0.05);干预组鼻部症状总评分量表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重、体质指数、内脏脂肪面积和体脂肪量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饮食方案对变应性鼻炎病人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以及代谢指标均有改善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家庭护士食疗理论在变应性鼻炎干预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士食疗理论 变应性鼻炎 炎症 氧化应激 免疫调节 非营养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颗粒改善大鼠寒湿型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杨盈欣 闫莹 +6 位作者 牟艳芳 牛德军 潘丽红 赵云 程国良 孔慧 赵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05-1712,共8页
目的:制备寒湿型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观察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低温... 目的:制备寒湿型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观察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情况,并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大鼠的改善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低温高湿环境饲养联合卵清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寒湿型AR病证结合模型。最后一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鼻炎症状并评分,测定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卵清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IgE)、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鼻腔黏膜损伤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螯合体(p62)以及线粒体外膜转运酶20(TOM20)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明显鼻炎症状,脾指数明显升高,鼻黏膜损伤明显,OVA-sIgE、IL-4、IL-5、IL-13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颗粒给药组大鼠鼻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HE染色镜下结果显示鼻黏膜上皮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大鼠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鼻黏膜组织PINK1、Parkin、LC3 mRNA水平升高,p62、TOM20 mRNA水平降低。结论:荆防颗粒可改善寒湿型AR,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表达,增强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过敏性鼻炎 寒湿型变应性鼻炎 鼻鼽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 E3泛素连接酶 线粒体自噬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经》“燥胜则干”理论探讨秋燥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娜 汤玲玲 吴晓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4,共4页
过敏性鼻炎是秋季高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虽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为主症,但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临床上鼻干、鼻痒症状也异常突出。该文从探析秋燥之源流入手,以《黄帝内经》“燥胜则干”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于... 过敏性鼻炎是秋季高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虽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为主症,但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在临床上鼻干、鼻痒症状也异常突出。该文从探析秋燥之源流入手,以《黄帝内经》“燥胜则干”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过敏性鼻炎的研究,笔者将探讨秋燥与过敏性鼻炎发生的相关性,并列举由肺导致的其他脏器病变所致的肺—脾—过敏性鼻炎、肺—肾—过敏性鼻炎以及肺—肝—过敏性鼻炎之间发生的相关性。以期为现代临床防治此病提供可行的中医学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进而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此病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燥胜则干 秋燥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通窍丸对AR模型大鼠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云 王进军 +1 位作者 胡锡元 陈丽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通窍丸 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