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征分析
1
作者 车荣杰 吕加华 +3 位作者 刘宏业 万一鸣 宋卫臣 姚登樽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探究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性,采用压痕试验、微剪切试验及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根焊层与热影响区呈现显著强度软化现象,其强度值低于母材,构成环焊缝系统的强度薄... 为探究X80管线钢半自动焊环焊缝强度匹配特性,采用压痕试验、微剪切试验及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根焊层与热影响区呈现显著强度软化现象,其强度值低于母材,构成环焊缝系统的强度薄弱区域。基于DIC试验结果,在低强匹配工况下,初始塑性变形集中于根焊与盖面焊趾的应力集中区,随后沿最大剪应力方向(45°)形成贯通壁厚的应变带扩展路径,与PRCI(Pipelin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提出的环焊缝软化模型预测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该模型在工程失效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建议环焊缝设计应遵循等强或高强匹配原则,并在现有焊接工艺评定体系中增补压痕硬度测试、微剪切强度评估及DIC等先进表征方法,以提升高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强度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环焊缝 半自动焊 强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IG锻件Arc 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开松 许昌军 +5 位作者 胡庆生 彭学兵 胡晓月 赵君煜 姜娟 任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7,141,共5页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产品生产提供可靠的焊接参数,采用7 mm厚316L(N)-IG(IG是ITER Grade的简写)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rc T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为单一的奥氏体相,并未发现裂纹缺陷;焊接接头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均大于316L(N)-IG锻件最低设计值,试样被弯曲180°后,焊缝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室温下焊缝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均大于60 J,断口呈现韧性断裂模式,且SEM分析发现断口处具有细小的韧窝,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316L(N)-IG 自动Arc TIG焊接 大焊接电流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关键部件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
3
作者 张丽攀 张敏 +3 位作者 鲍博轩 刘云程 陶宇 宋凯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以高速列车构架为检测对象,结合涡流与自动化设备检测技术,针对人工涡流检测效率低、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构架焊缝的涡流探头仿真模型,分析激励电流方向对检测信号... 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以高速列车构架为检测对象,结合涡流与自动化设备检测技术,针对人工涡流检测效率低、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构架焊缝的涡流探头仿真模型,分析激励电流方向对检测信号的影响,优化激励线圈相关参数并制作涡流探头;设计开发构架涡流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开展构架焊缝表面缺陷自动化检测试验。对比分析激励频率、激励电压等涡流检测工艺参数以及探头扫查速度、扫查轨迹间距等路径参数对缺陷涡流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涡流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可以对构架整车进行自动探伤,能够将构架焊缝处缺陷以图像形式呈现,可以有效检出0.3、0.5 mm深的人工缺陷,对构架批量产线化检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架焊缝 涡流成像 电磁场仿真 自动化检测 检测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点云的平面角接焊缝特征提取与运动跟踪
4
作者 吴海彬 黄浯锴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01,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3D点云的平面角接焊缝特征提取与轨迹规划策略,用于解决焊缝的自动识别与机器人自动跟踪焊接.首先,基于差异点云分割方法提取待焊工件,并进行点云预处理.其次,为获得焊缝特征点,提出了工件结构分割特征提取算法.接着基于非... 提出一种基于3D点云的平面角接焊缝特征提取与轨迹规划策略,用于解决焊缝的自动识别与机器人自动跟踪焊接.首先,基于差异点云分割方法提取待焊工件,并进行点云预处理.其次,为获得焊缝特征点,提出了工件结构分割特征提取算法.接着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的路径拟合方法进行拟合.最后,提出一种焊接点位的机器人位姿估计方法,得到各路径点位姿以供焊接.该策略适用于直线与各种平面曲线焊缝.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精确地提取角接焊缝位置并生成所需的轨迹点位姿,各轴最大误差控制在1 mm之内,总耗时不超过18 s,为高效自动化焊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点云 角接焊缝 特征提取 位姿估计 自动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板用HJ58和WL510钢自动焊工艺及焊缝组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靖微 王小伟 +3 位作者 刘书明 邹文凤 张旗 杨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侧板主要由连接梁(HJ58高强钢)和槽钢(WL510低合金钢)组成,针对手工焊接侧板焊缝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摸索了侧板的最优自动焊接工艺参数,并对典型焊件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分析,验证了最优工艺... 侧板主要由连接梁(HJ58高强钢)和槽钢(WL510低合金钢)组成,针对手工焊接侧板焊缝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摸索了侧板的最优自动焊接工艺参数,并对典型焊件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分析,验证了最优工艺参数对高质量焊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19 cm/min、焊接电流为128 A、气体流量为18 L/min、摆幅为1.3 mm时,焊缝成形较好,抗拉强度平均值为587.5±2.5 MPa,弯曲后无裂纹产生;焊缝区柱状晶沿水平方向向外生长,熔合区两侧组织基本相同,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最佳;拉伸断口表面韧窝直径小且深,硬度较为稳定,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板 自动焊接 正交试验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钢管线全自动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崔成武 高雅楠 +2 位作者 吕振博 闫新宇 王俊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9-83,共5页
采用自研ER80S级焊丝进行了X80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全自动焊接试验,并对环焊缝的质量、宏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环焊缝外观成形较好,焊缝与母材之间、焊道与焊道之间熔合良好。根焊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体(... 采用自研ER80S级焊丝进行了X80钢级管道环焊缝的全自动焊接试验,并对环焊缝的质量、宏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环焊缝外观成形较好,焊缝与母材之间、焊道与焊道之间熔合良好。根焊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AF)+粒状贝氏体(GB)+侧板条铁素体(FSP),填充焊道组织为AF+GB,盖面焊缝组织为AF+GB+少量的FSP。横向拉伸与全焊缝金属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自研ER80S实心焊丝与X80管线钢可实现环焊缝的高强匹配。环焊缝冲击功稳定性较好,焊缝中心的冲击功最低值为127.5 J,且冲击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环焊缝不同位置焊缝中心与热影响区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均大于0.254 mm,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管线 自研ER80S焊丝 全自动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弧传感的弯曲角焊缝自动焊接系统设计
7
作者 张照 高延峰 +3 位作者 喻伟 彭勇 潘皓 龙志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6-12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电弧传感的空间弯曲角焊缝自动焊接系统,用于解决焊接机械手焊接效率低、非接触传感焊接实时性差、小电流焊缝跟踪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旋转电弧传感的焊炬,通过让电弧高速旋转引起焊接电流规律变化判断出焊炬... 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电弧传感的空间弯曲角焊缝自动焊接系统,用于解决焊接机械手焊接效率低、非接触传感焊接实时性差、小电流焊缝跟踪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旋转电弧传感的焊炬,通过让电弧高速旋转引起焊接电流规律变化判断出焊炬位置,从而实现焊缝的追踪。该系统具有X、Y、Z三个自由度,焊接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不同形状的弯曲角焊缝的自动焊接。该研究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也为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弧传感器 焊缝跟踪 自动焊接系统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结构光视觉检测的机器人焊缝铣削导引
8
作者 龚烨飞 程艳花 +4 位作者 赵广志 刘继承 谢雨欣 余明岭 谷心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16-2828,共13页
为满足焊缝铣削自动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结构光视觉检测的机器人焊缝铣削导引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面结构光视觉采集的点云数据和灰度图进行处理以提取视野中的3D和2D轮廓体,并通过结合2D/3D几何约束以及2D图像HOG+SVM方法完成焊缝... 为满足焊缝铣削自动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结构光视觉检测的机器人焊缝铣削导引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面结构光视觉采集的点云数据和灰度图进行处理以提取视野中的3D和2D轮廓体,并通过结合2D/3D几何约束以及2D图像HOG+SVM方法完成焊缝对接接头与焊缝本体的分割识别,进一步基于焊缝本体点云数据计算焊缝路径,并通过基于点集对应性计算的手眼标定关系和焊缝铣削的工艺要求生成最终机器人铣削路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接头错位和母材变形等多种不良工况下的焊缝检测,并能够较好的完成实际焊缝的机器人自动铣削,具有提取速度快,检测精度高,路径规划适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结构光视觉检测 焊缝检测 铣削路径规划 自动铣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前热处理对J55钢自动TIG焊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洪铎 周志勇 +4 位作者 常素腾 张国军 马青 王保国 刘彦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目的针对J55钢焊接性较差、接头热影响区(HAZ)易出现脆硬马氏体组织等问题,在焊前对J55钢母材进行热处理,研究其焊接接头。方法在焊前对J55钢母材进行了760℃与880℃的热处理,采用TIG焊方法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热处理前后TIG焊对接头显微... 目的针对J55钢焊接性较差、接头热影响区(HAZ)易出现脆硬马氏体组织等问题,在焊前对J55钢母材进行热处理,研究其焊接接头。方法在焊前对J55钢母材进行了760℃与880℃的热处理,采用TIG焊方法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热处理前后TIG焊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经焊前760℃热处理后,母材中的珠光体(P)含量显著减少并且发生细化,焊后接头HAZ组织转变为晶界铁素体(GBF)、针状铁素体(AF)和P;经焊前880℃热处理后,母材的显微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PF)和AF,在焊后接头的HAZ中形成了PF、贝氏体(B)和M-A组元。2种热处理接头焊缝区(WZ)的盖面层组织为GBF和AF,靠近和远离盖面层的打底层组织主要为PF和P;未热处理接头HAZ组织为PF、B和马氏体(M)。与2种热处理接头相比,未热处理接头的显微硬度居中,抗拉强度最高,延伸率最低,拉伸断裂位于熔合线与HAZ之间,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与760℃热处理相比,经880℃热处理的焊接接头HAZ显微硬度最高值达523HV,为760℃热处理的2.2倍,接头抗拉强度提高了2.2%,但延伸率降低了7.6%。2种热处理接头拉伸后均断裂在母材,断口均呈韧性断裂特征。结论先在焊前对J55钢母材进行热处理再采用TIG焊进行焊接,可获得力学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在焊前760℃热处理的条件下,得到的接头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55钢 焊前热处理 自动TIG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加速度计组件自动装配及焊接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正尧 罗怡 +1 位作者 王晓东 钱志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7,共9页
悬丝摆式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惯性导航等领域,其装配质量对加速度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其关键组件的装配涉及位置和姿态的调整,同时悬丝在装配中需要控制张紧力并完成焊接。针对悬丝摆式加速度计组件的精密装配,研发了集成... 悬丝摆式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惯性导航等领域,其装配质量对加速度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其关键组件的装配涉及位置和姿态的调整,同时悬丝在装配中需要控制张紧力并完成焊接。针对悬丝摆式加速度计组件的精密装配,研发了集成力、温度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精密装配及焊接系统。采用相机配合转台实现待装配零件视觉测量,完成零件特征点的识别定位;利用精密滑台和转台调整待装配零件位姿;直线电机运动结合力反馈实现装配过程中零件间隙调整以及张紧力控制;开发专用焊接单元,实现在紧凑空间内对微小器件的自动温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加速度计组件自动装配及焊接,装配结果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焊点无虚焊,摆组件内边缘相对于磁钢边缘间隙偏差小于10μm,悬丝中心相对于加速度计底座地面位置精度优于20μm,悬丝张紧力偏差控制在±5 mN之内,能够达到产品装配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精密装配 自动焊接 机器视觉 力反馈 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叶片角焊缝识别与跟踪视觉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浩东 韩建海 +1 位作者 王军华 刘继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工业风机具有叶轮结构和叶片型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一直以来实现叶片自动化焊接是个难题。本文设计了由机器人本体、移动导轨和变位机组成的多轴联动机器人风机叶片焊接工作站,通过激光视觉传感器扫描定位焊缝位置实现高精度... 工业风机具有叶轮结构和叶片型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一直以来实现叶片自动化焊接是个难题。本文设计了由机器人本体、移动导轨和变位机组成的多轴联动机器人风机叶片焊接工作站,通过激光视觉传感器扫描定位焊缝位置实现高精度自动焊接。采用一种新的相机标定方法,计算特制标定板上标定点在图像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系下的位置得到标定矩阵。编写LoG滤波和形态学运算图像处理算法,消除反射光及噪音点,采用几何中心法和改进的灰度重心法得到亚像素级激光条纹中心点;通过RANSAC算法拟合直线,根据直线相交法得到焊缝特征点;最后根据手眼标定矩阵得到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引导机器人实现自动焊接。焊接实验结果表明,焊缝成型良好,无明显缺陷,焊点位置误差控制在±1.5 mm以内,满足实际焊接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轮 自动焊接 焊缝识别 相机标定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头接管移栽夹持机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毅 梁家炜 +2 位作者 王俊威 冯康 高志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72,共7页
在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领域中,实现对焊接工件夹持与焊枪协同焊接的移栽夹持机构在焊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在工业领域中,焊接工件的形状与焊接情况不同,因此需要设计专用夹具。针对一种圆柱形工件夹持问题,设计一个内壁柔性夹... 在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领域中,实现对焊接工件夹持与焊枪协同焊接的移栽夹持机构在焊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在工业领域中,焊接工件的形状与焊接情况不同,因此需要设计专用夹具。针对一种圆柱形工件夹持问题,设计一个内壁柔性夹持移栽机构,应用于视觉辅助多机械臂焊接工况中,将焊接零件准确移栽到指定焊接位置上,与焊接机器人协同实现自动焊接。设计移栽夹持机构,展开静力学仿真验证模型正确性,最后搭建实物验证环境进行夹持实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实验放置成功率达到100%,第二阶段实验移栽机构满足焊接距离2 mm精度要求,为封头接管的移栽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封头接管自动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夹持机构 圆柱形工件 自动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感的焊接电流及电压检测控制方法
13
作者 乐健 李发园 +2 位作者 束志恒 曾明如 张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
焊接电流及电压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参数,为了提高焊接质量,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传感技术的焊接电流及电压在线检测及精确控制方法.首先,分析焊接电流及电压图像的预处理,分割出了焊接电流及电压对应的字符图像;然后,使用了一种基于投... 焊接电流及电压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参数,为了提高焊接质量,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传感技术的焊接电流及电压在线检测及精确控制方法.首先,分析焊接电流及电压图像的预处理,分割出了焊接电流及电压对应的字符图像;然后,使用了一种基于投影特征的焊接电流及电压对应字符的识别方法,并进一步实现了焊接电流及电压的识别;最后,研究了基于专家控制的焊接电流及电压自动控制方法,可提高焊接电流及电压自动调节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结果表明,利用文中的方法,在线识别焊接电流及电压的准确度高于99.75%,可实现焊接前及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及电压的自动检测控制,而且焊道尺寸根据需要在线调整,有助于提高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及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感技术 焊接电流及电压 在线检测 自动控制 焊接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超声波金属焊接电源的研究
14
作者 刘强 莫康信 +1 位作者 吴小玲 苏桂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6-79,84,共5页
超声波焊接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焊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金属、塑料、无纺布焊接等领域。在金属焊接时,需要精确控制摩擦时间、功率、能量等参数,因此电源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本文设计了一款数字式超声波金属焊接电源,系统采用直接... 超声波焊接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焊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金属、塑料、无纺布焊接等领域。在金属焊接时,需要精确控制摩擦时间、功率、能量等参数,因此电源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本文设计了一款数字式超声波金属焊接电源,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根据采集输出端的电压电流相位差,自动追踪换能器工作的谐振频率。该电源实现了实时自动调节焊接电源的发波频率,使系统输出功率最大,并保持每次工作时输出功率恒定。同时该系统采用首个焊接振幅补偿的方式弥补因频率变化导致能量减小的问题。系统可以采用外控、时间、能量三种焊接模式,满足不同焊接工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金属焊接 数字电源 自动追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X70管线钢全自动外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彬 高建章 +5 位作者 周聪 贾彦杰 刘雪光 谢斐 牛盛源 李立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3,共9页
采用全自动外焊工艺对坡度为25°的X70管线钢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观察,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硬度、冲击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等试验。结果表明:上下坡口的粗晶区宽度和焊... 采用全自动外焊工艺对坡度为25°的X70管线钢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对焊接接头组织进行观察,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硬度、冲击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等试验。结果表明:上下坡口的粗晶区宽度和焊接残余应力不同,上坡口粗晶区宽、残余应力大;焊接位置明显影响内表面熔合线冲击功,平焊和立焊位置内表面熔合线冲击功远低于仰焊位置,是接头的韧性薄弱区;焊缝冲击功较高而CTOD值较低,建议评定焊接接头韧性应同时考虑冲击功和CTOD值;根焊区是焊接接头的危险区,易引起环焊缝失效,建议采用等强或高强匹配,焊接工艺评定应区分山区和平原地区,对山区条件下接头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一定要重点关注根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坡度 X70管线钢 全自动焊 显微组织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M钢管道全自动焊接接头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差异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学 汪宏辉 +3 位作者 李熙岩 钱建康 毕思源 雷正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I0008,I0009,共9页
针对不同预热条件下X80M钢管道全自动焊接接头,开展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CTOD)的差异性研究.采用单边缺口3点弯曲试样进行CTOD试验,按照GB/T21143-2014标准和ISO15653-2018标准推荐的公式分别进行CTOD值... 针对不同预热条件下X80M钢管道全自动焊接接头,开展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CTOD)的差异性研究.采用单边缺口3点弯曲试样进行CTOD试验,按照GB/T21143-2014标准和ISO15653-2018标准推荐的公式分别进行CTOD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两种计算公式结果不同,采用ISO 15653-2018标准推荐公式计算CTOD值结果与GB/T21143-2014标准相比平均偏高35%,差异出现的原因是两种标准的修正方式侧重点不同,即GB/T21143-2014标准针对裂纹长度变化进行修正,而ISO15653-2018标准针对测试温度的影响进行修正.预热温度为80℃的接头试样CTOD值整体较低,其中按GB/T21143-2014标准计算有3个试样低于标准,最低为0.16 mm,按ISO 15653-2018标准计算有1个试样低于标准,最低为0.20 mm;预热温度为120℃时,所有试样在两种标准下计算的CTOD值均满足标准要求,焊接接头断裂韧性更好.相同预热条件下,熔合区试样CTOD值整体高于焊缝区试样,且CTOD最大值均出现于熔合区,具有较好的断裂韧性,熔合区CTOD值受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不同位置间存在较大差异,存在性能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M管线钢 全自动焊 预热温度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自动焊焊缝冲击能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涛 温晓峰 +2 位作者 刘宇 尹长华 王金环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针对X80管线钢实心焊丝自动焊的焊缝金属,采用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焊缝金属冲击能量分配和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工程常用测试温度(-10℃)条件下,X80管道实心焊丝自动焊的焊缝金属冲击韧性(128~195 J)良好;总冲击吸收能量数据波... 针对X80管线钢实心焊丝自动焊的焊缝金属,采用仪器化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焊缝金属冲击能量分配和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工程常用测试温度(-10℃)条件下,X80管道实心焊丝自动焊的焊缝金属冲击韧性(128~195 J)良好;总冲击吸收能量数据波动显著大于裂纹形成能量,主要原因是裂纹扩展过程吸收能量波动较大引起的;系列温度冲击试验的总吸收能量和裂纹形成能量均具有上平台特征,但裂纹形成能量数据曲线的上平台温度范围(-40~20℃)更大,且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裂纹形成能量占比表现出非线性降低特性。长输管道工程设计温度范围(-40~20℃)内,焊缝金属裂纹形成能量测试结果具有温度无关性特征,依据上平台温度试验结果制定验收指标,可能不利于对焊缝金属裂纹萌生的控制,建议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制定焊缝金属起裂韧性指标,从根本上控制焊缝金属裂纹的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实芯焊丝 自动焊 焊缝金属 仪器化冲击试验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钢管片自动焊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83-2289,共7页
为解决人工焊接隧道钢管片存在的焊接质量不可控、效率低等问题,对钢管片自动焊接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自动焊接技术的基础上,引入3D机器视觉传感技术对钢管片角接缝进行识别,实现焊接路径的补偿和纠偏;同时,结合钢管片焊缝特征数字模... 为解决人工焊接隧道钢管片存在的焊接质量不可控、效率低等问题,对钢管片自动焊接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自动焊接技术的基础上,引入3D机器视觉传感技术对钢管片角接缝进行识别,实现焊接路径的补偿和纠偏;同时,结合钢管片焊缝特征数字模拟、接缝识别编码与焊接工艺,对钢管片自动焊接成型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3D机器视觉传感技术辅助下,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管片角接缝的准确识别,与人工焊接相比,自动焊接得到的焊缝外观连续、美观、均匀性好,且焊缝内部无微观裂纹、微气孔等缺陷;钢管片腹式结构底部角焊缝交叉顶角过渡圆滑美观,经0.6 MPa加压保压后焊缝未出现渗水。2)自动焊接试验效率为单工位45 h/块,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焊接工艺优化与多机械手协作,自动焊接效率有望提升到20 h/块甚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钢管片 自动焊接 3D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冶金复合直缝焊管制造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6,共8页
针对钛和钢不能用常规熔化焊方法直接焊接的问题,钛-钢复合材料的焊接多采用钛与钢互不直接相熔的接头形式。但对于采用在线自动焊装置焊接的直缝焊管而言,常规的管道焊接装置和焊接工艺无法完成其对接接头的施焊。本文介绍了钛-钢爆炸... 针对钛和钢不能用常规熔化焊方法直接焊接的问题,钛-钢复合材料的焊接多采用钛与钢互不直接相熔的接头形式。但对于采用在线自动焊装置焊接的直缝焊管而言,常规的管道焊接装置和焊接工艺无法完成其对接接头的施焊。本文介绍了钛-钢爆炸复合板经JCO折弯制管工艺成型,通过钛盖板预制,采用内伸自动焊装置对盖板双纵向缝同时施焊,实现钛-钢冶金复合直缝焊管对接缝的自动焊接。采用该技术制造的复合管各项检验与试验数据优异,样管剪切强度达到267 MPa,耐压试验压力5 MPa,达到合格要求,且质量符合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可为钛-钢复合管制造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直缝焊管 自动焊接装置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架轨式自动焊接设备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才洋 于功志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1,共10页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领域中T型材严重依赖传统人力加工所造成的技术、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问题,对架轨式自动焊接设备进行设计与分析,为自动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实现批量和连续焊接的设备。该设备在恶劣工况下依然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且实... 为了解决船舶制造领域中T型材严重依赖传统人力加工所造成的技术、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问题,对架轨式自动焊接设备进行设计与分析,为自动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实现批量和连续焊接的设备。该设备在恶劣工况下依然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且实现了多类型焊接路线的自动焊接功能,可进行快速组装与连接,具备免人工搬运、安装稳定和移动灵活的特点。贴合工况进行了全局与限定工作空间分析,设备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可根据不同工况与技术需求进行设备选型或对其基本单元功能进一步定制开发,应用至更多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轨式自动焊接设备 机械臂 机械设计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