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control of modulation-instability gain in photonic crystal fibres with two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s
1
作者 王河林 冷雨欣 徐至展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5375-5384,共10页
We design three kinds of photonic crystal fibres (PCF) with two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s (ZDWs) using the improved full vector index method (FVIM) and finite-difference frequency domain (FDFD} techniques. Ba... We design three kinds of photonic crystal fibres (PCF) with two zero-dispersion wavelengths (ZDWs) using the improved full vector index method (FVIM) and finite-difference frequency domain (FDFD} techniques. Based on these designed fibres, the effect of fibre structure, pump power and wavelength on the modulation instability (MI) gain in the anomalous dispersion region close to the second ZDW of the PCFs is comprehensively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an optimal MI gain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optimal pump wavelength (1530 nm) i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second ZDW (1538 nm) and the optimal pump power is 250 W. Importantly, the total MI gain bandwidth has been increased to 260 nm for the first time, so far as we know, for an optimally-designed fibre with ∧ = 1.4 nm and d/∧ = 0.676, and the gain profile became much smoother. The optimal pump wavelength relies on the second ZDW of the PCF whereas the optimal pump power depends on the corporate operation of the optimal fibre structure and optimal pump wavelength, which is important in design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PCF to attain higher broadband and gain ampl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tion instability gain broadband amplification optimiza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sensing with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based on auto gain control of electron multiplying CCD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召义 李大禹 +4 位作者 胡立发 穆全全 杨程亮 曹召良 宣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3-68,共6页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electron multiplying charge-coupled-device(EMCCD) applied in the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S–H WFS) in adaptive optics(AO).However,when the brightness ...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electron multiplying charge-coupled-device(EMCCD) applied in the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S–H WFS) in adaptive optics(AO).However,when the brightness of the target changes in a large scale,the fixed electron multiplying(EM) gain will not be suited to the sensing limitation.Therefore an auto-gain-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brightness of light-spots array in S–H WF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control value is the average of the maximum signals of every light spot in an array,whi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kept stable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me noise and turbulence,and sensitive enough to the change of target brightness.A goal value is needed in the control process and it is predetermin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EMCCD.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is auto-gain-control method is valid and robust,the sensing SNR reaches the maximum for the corresponding signal level,and especially is greatly improved for those dim targets from 6 to 4 magnitude in the visual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optics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electron multiplying charge-coupled-device(EMCCD) auto-gain-control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商巍 孟祥祥 张道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48,共4页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依据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同时以关节角加速度计算结果和期望关节角加速度之间的误差为约束,结合模糊算法设计模糊自适应增益调整的模糊控制器,结合自适应控制律实现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精准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并确保移动机器人运行轨迹能精准跟踪目标运行轨迹,令运行速度快速稳定至设定值附近,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关节角加速度 模糊控制 运动轨迹 自适应控制律 模糊增益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
4
作者 沙文瀚 刘琳 +4 位作者 庄伟超 徐利伟 沈童 任彦君 殷国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574,共9页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 驱动防滑系统是保障车辆主动安全的重要组件,通过全电控方式实现防滑控制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独特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车轮滑转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时变模型参数(车速、侧偏刚度等)和外部噪声(滚阻等),对控制器的鲁棒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鲁棒最优保性能驱动防滑控制算法。充分考虑了纵向刚度摄动以及外部噪声的作用,构建了参数不确定滑移率跟踪模型。同时设计了鲁棒H_(2)/H_(∞)最优保性能滑移率跟踪算法来抑制模型中侧偏刚度不确定的影响,并通过增益调度算法实现了车速对反馈控制律的自适应调度。仿真对比和实车试验证明,所设计的防滑控制算法的鲁棒性与自适应性均满足要求,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驱动防滑控制介入时的纵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驱动防滑控制 鲁棒控制 增益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频视角的频率增益控制方法
5
作者 刘玉萍 张宝金 +2 位作者 彭科 张衡 张浩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征目标地质体的特点,需对目标体的物性进行突出显示。传统的振幅增益控制(AGC)仅从振幅属性角度调整数据显示效果,不能满足地震数据解释工作中更加精细化的显示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频率增益控制(FGC)...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征目标地质体的特点,需对目标体的物性进行突出显示。传统的振幅增益控制(AGC)仅从振幅属性角度调整数据显示效果,不能满足地震数据解释工作中更加精细化的显示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频率增益控制(FGC)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时窗内的地震数据计算一个实际的平均振幅谱,同时构建一个主频可控的期望振幅谱,将二者进行匹配以计算出增益因子,并将其应用到地震数据,达到自适应频率增益控制的目的。在保持数据频带范围不变的前提下,该方法通过调整数据中不同频率成分的能量关系,可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既能突出地震数据的低频成分,用于整体地质构造趋势显示;也能突出地震数据的高频成分,用于局部地质构造细节刻画。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程 频带 倍频子波 增益控制 地震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悬架的Gain-Scheduling H_∞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光信 陈虹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702-706,共5页
当汽车悬架的某些参数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时,仅通过一个鲁棒控制器有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为此,基于LM I(L inearM atrix Inequalities)优化方法,根据参数变化范围设计多个H∞控制器,并根据实时测得的参数通过内插进行平滑切换,... 当汽车悬架的某些参数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时,仅通过一个鲁棒控制器有时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为此,基于LM I(L inearM atrix Inequalities)优化方法,根据参数变化范围设计多个H∞控制器,并根据实时测得的参数通过内插进行平滑切换,以协调相互冲突的诸性能要求,获得汽车系统的最佳总体性能和在多变的不确定的环境中行驶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线性矩阵不等式 gain-Scheduling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GAIN-SCHEDULED飞行控制器设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胡剑波 褚健 《航空计算技术》 1999年第2期30-34,共5页
采用神经网络设计GAINSCHED-ULED控制器,给出神经网络GAIN-SCHEDUL-ING控制器的实现方法,这样做可以简化控制器的SCHEDULING参数,并且能够区分不同条件下的控制器结构。将其用于飞行控制器... 采用神经网络设计GAINSCHED-ULED控制器,给出神经网络GAIN-SCHEDUL-ING控制器的实现方法,这样做可以简化控制器的SCHEDULING参数,并且能够区分不同条件下的控制器结构。将其用于飞行控制器的设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G-S飞行控制器 神经网络 飞行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劣海况下闭环增益成形算法在渔船航迹保持控制的应用
8
作者 隋江华 郭特尔 宋纯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7,共6页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 [目的]为解决渔船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迹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分离式航迹保持控制器。[方法]采用非线性反馈法对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进行改进,并引入反正切函数以有效解决系统控制能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通过积分分离式设计,以解决常规PID控制器中积分项对系统暂态性能的影响。[结果]SDB8102型32.98m玻璃钢拖网渔船在蒲氏7级风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航迹保持算法的稳态误差小于3m,验证了其实用性与稳定性。[结论]该研究成果可为渔船航迹保持控制以及渔船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运动控制 航迹保持 反馈控制 非线性反馈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恶劣海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加时延自抗扰控制调参方法及其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应用
9
作者 朱晓瑾 钟金辉 +2 位作者 林伟 孙雨歌 苏志刚 《节能技术》 2025年第1期41-45,87,共6页
如今,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燃煤电厂的湿式电除尘器可降低烟尘排放,但其烟尘排放过程存在系统时延、干扰等因素往往出现排放超标等问题。本文针对湿式静电除尘器展开闭环控制方法研究,提出一种简单直观的一阶加时延自抗扰控制调参方法,所... 如今,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燃煤电厂的湿式电除尘器可降低烟尘排放,但其烟尘排放过程存在系统时延、干扰等因素往往出现排放超标等问题。本文针对湿式静电除尘器展开闭环控制方法研究,提出一种简单直观的一阶加时延自抗扰控制调参方法,所提出的调参法基于带宽参数化技术,进一步使用缩放技术简化增益整定规则和稳定性分析过程,并且详尽地分析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性度量,揭示了相对时延裕度在调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一类一阶加时延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的控制问题,其闭环系统的鲁棒性、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静电除尘器 一阶加时延动态 时延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分析 调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桥式吊车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10
作者 曹鹏程 徐为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模算法采用自适应增益技术,即使精确扰动边界未知,也可以调整切换增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通过迭代学习控制可以对系统未知动力学进行估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一种非线性动态学习增益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应用产生指数衰减曲线的参考模型来跟踪位置误差,通过修改参考模型的衰减率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 迭代学习控制 动态学习增益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型模糊推理软切换的列车速度复合控制方法
11
作者 董红生 史永伟 董煜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列车速度控制是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系统的核心,研究有效的列车速度控制算法对于提高列车调速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基于T-S型模糊推理软切换的列车速度复合控制方法:将模糊控制和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 列车速度控制是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系统的核心,研究有效的列车速度控制算法对于提高列车调速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基于T-S型模糊推理软切换的列车速度复合控制方法:将模糊控制和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PID(Proportional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相结合,构成一种列车速度的复合控制方式;基于T-S型模糊推理实现2种控制的动态软切换。仿真测试表明,该方法充分发挥了2种列车调速控制的优势,且实现了平滑过渡,有效改善了列车调速响应的快速性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运行(ATO)系统 调速控制 增益自调整单神经元 T-S型模糊推理软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ler Design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Navigation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相勤 曲镜圆 +1 位作者 严浙平 边信黔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1期87-92,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navigation, an H∞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after analyzing variations in state-feedback gain Operating 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navigation, an H∞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after analyzing variations in state-feedback gain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design method were then analyzed so that the control problem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 This permitted the use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 to solve for the Hv controller for the system. When considering different actuator failures, these conditions were then also mathematically expressed, allowing the H∞ robust controller to solve for these events and thus be fault-tolerant.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 robust fault-tolerant controller could provide precise AUV navigation control with strong robust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navigation control robust H∞ fault-tolerant control gain variations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ulsive stabilization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 with bounded gain error
13
作者 马铁东 赵飞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Considering mechanical limitation or device restric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mpulsive stabilization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impulsive gain erro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mpulsive an... Considering mechanical limitation or device restric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mpulsive stabilization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impulsive gain erro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impulsive analytical approaches,the proposed impulsive control method is more practically applicable, which includes control gain error with an acceptable boundary. A sufficient criterion for global exponential stability of an impulsive control system is derived, which relaxes the condition for precise impulsive gain efficient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nfirm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Chua's circu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ed gain error impulsive control exponential stability Chua's circu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for Tubular Heat Exchanger
14
作者 周清泉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2年第4期13-19,共7页
This Paper has first studied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2,a new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 This Paper has first studied the simplified model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and other field.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2,a new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of pro-cess control system with derivative control action is found.For the above system,the method and the for-mation which calculate the feedback matrix K and gain matrix L is given,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is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ular heat exchange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pole assignment design method feedback matrix gain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修饰和零阶保持器的船舶航向保持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显库 洪皓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控制器舵角输出大、打舵频率高、控制速度较慢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方法]首先,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出线性鲁棒控制器,然后,在控制策略中加入双曲... [目的]为了解决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控制器舵角输出大、打舵频率高、控制速度较慢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方法]首先,利用三阶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出线性鲁棒控制器,然后,在控制策略中加入双曲正切非线性修饰以及零阶保持器,在不同海况下对该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非线性修饰的传统PID控制器,在一般海况下,所提控制器在延迟时间、控制精度以及能量输出上分别改进了36%,14%和32%;在恶劣海况下,分别改进了27%,7%和16%。此外,不同海况下该控制器的仿真结果都具有稳定的舵角输出,并可以较快地稳定在临界值附近,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论]改进的控制器符合工程实践,对于智能船舶的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零阶保持器 非线性修饰 航向保持控制 航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航天器模糊自适应增强耦合姿态控制
16
作者 孟中杰 卢俊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 在快速轨道机动期间,针对固体推进作用下推力偏心、安装误差等因素带来的姿态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航天器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输入的欠驱动特性。然后,考虑强干扰不确定性和滚转通道耦合弱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增强耦合策略与自适应模糊观测器的欠驱动智能控制律,结合模糊逻辑函数逼近强干扰不确定项并引入控制律中,实现航天器的姿态欠驱动智能控制,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与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法能够使得三轴姿态稳定时间缩短14%,滚转通道耦合弱产生的静差被有效消除,为快速轨道机动期间的强干扰抑制技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机动 欠驱动控制 智能控制 增强耦合 自适应模糊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器的SPICE仿真及其在气体传感系统的应用
17
作者 丛梦龙 周昆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2,共6页
为了提高激光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借助TINA-SPICE软件对其驱动电路进行辅助设计,并通过电调制和光电检测系统实验检验设计效果。对驱动器的恒流输出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瞬态响应进行仿真,预测潜在的电流振荡现象,并提出一种用于补偿环... 为了提高激光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借助TINA-SPICE软件对其驱动电路进行辅助设计,并通过电调制和光电检测系统实验检验设计效果。对驱动器的恒流输出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瞬态响应进行仿真,预测潜在的电流振荡现象,并提出一种用于补偿环路增益的易用方案。通过对比补偿前后的仿真曲线,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STM32H743作为中央处理核心,通过触摸屏图形化设置和监测驱动电流参数,从而调度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运行。在296 K环境温度下,利用该电路进行半导体激光器电调制特性实验,通过拟合波长与电流得到调制系数为0.045 cm-1/mA。进一步地,将该控制器引入基于红外光谱吸收技术的气体传感系统,完成了对甲烷气体的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能稳定地驱动激光器并实现对波长的精准调制,获得的气体传感系统的检测下限低于8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驱动电路 压控电流源 SPICE仿真 气体传感器 电调制 环路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饱和下广义多智能体系统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18
作者 王志文 王玉莹 +2 位作者 卢延荣 杜楠 栗小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于分布式状态观测器和输出调节器,构造了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协议,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证得在所设计的控制协议下,所有跟随者的输出能够收敛到由领航者所形成的凸包内.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 输入饱和 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低增益反馈 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步优势演员-评论家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宝林 孙瑞涛 +2 位作者 吴维敏 陈滨 姚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71-1680,1703,共11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的模型学习和决策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异步优势演员-评论家(A3C)算法的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在模型输入端分别从交叉口和车道2个不同维度构建车辆权重增益网络,对采集的车辆状态信息...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的模型学习和决策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异步优势演员-评论家(A3C)算法的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在模型输入端分别从交叉口和车道2个不同维度构建车辆权重增益网络,对采集的车辆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设计新的奖励机制,提出融合车辆权重增益网络的A3C算法.基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SUMO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和基准强化学习方法,所提方法在低、中、高3种不同的交通流量状态下,均能够取得更好的交通信号控制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A3C 权重增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飞行包线限制的飞翼无人机鲁棒自适应容错姿态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禹志龙 李颖晖 +3 位作者 裴彬彬 徐文丰 段效聪 宋可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飞翼无人机姿态的精确跟踪控制,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外部扰动、执行器故障及飞行包线限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Nussbaum增益的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在受扰动的飞翼无人机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执行器故障...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飞翼无人机姿态的精确跟踪控制,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外部扰动、执行器故障及飞行包线限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Nussbaum增益的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在受扰动的飞翼无人机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执行器故障与系统不确定的影响,建立面向控制的姿态控制模型。通过引入时变障碍Lyapunov函数,在保证飞行包线限制的同时确保姿态跟踪误差的瞬态与稳态性能。通过自适应的有界估计与Nussbaum增益,补偿总的不确定项与执行器故障的影响。通过稳定性分析严格证明新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能够确保飞行包线限制,同时保证预设的瞬态与稳态性能,实现飞翼无人机高精度的姿态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无人机 飞行包线限制 NUSSBAUM增益 自适应控制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