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osting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arbon felt electrode towards redox reactions of vanadium ions by defect engineering 被引量:2
1
作者 XU Jian ZHANG Yi-qiong +8 位作者 ZHU Xiao-bo LONG Ting XU He LOU Xue-chun XU Zhi-zhao FU Hu XIANG Wei-zhe XIE Ming-ming JIA Chuan-k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956-2967,共12页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F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wing to their safety,efficiency,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VRFBs is still hindered by the ...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FBs)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owing to their safety,efficiency,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However,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VRFBs is still hindered by the low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available carbon-based electrodes.Defect engineering is a powerful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redox catalytic activity of carbon-based electrodes for VRFBs.In this paper,uniform carbon defects are introduced on the surfaces of carbon felt(CF)electrode by Ar plasma etching.Together with a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the Ar plasma treated CF offers additional catalytic sites,allowing faster and more reversible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of vanadium ions.As a result,the VRFB using plasma treated electrode shows a power density of 1018.3 mW/cm^(2),an energy efficiency(EE)of 84.5%,and the EE remains stable over 100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carbon felt defect engineering plasma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RLS-MIUKF算法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2
作者 郑涛 贾泽峰 +2 位作者 邱亚 李俊伟 侯谋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 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难度大、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和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multiple innovati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MIUKF)的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FFRLS在线辨识全钒液流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然后通过MIUKF进行荷电状态估计,从而达到准确估计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的目的。最后,利用实验平台对5 kW/30 kW·h的全钒液流电池采用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RLS-UKF算法和FFRLS-UKF算法,FFRLS-MIUKF算法在荷电状态估计中表现最优,其充电阶段与放电阶段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更低,均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在充电阶段分别为0.0037、0.0609,在放电阶段分别为0.0013、0.0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SOC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 多新息无迹卡尔曼滤波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道结构与电解液流动状态对VRB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顺泉 陈金庆 +1 位作者 汪钱 王保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考察了在平流和穿流情况下,电解液流动状态对全钒液流电池(VRB)性能的影响。改变电解液的循环流量,考察了活性物质的供应量和流动状态对充放电电压的影响。穿流结构的流道可增加电极的有效面积,改善电... 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考察了在平流和穿流情况下,电解液流动状态对全钒液流电池(VRB)性能的影响。改变电解液的循环流量,考察了活性物质的供应量和流动状态对充放电电压的影响。穿流结构的流道可增加电极的有效面积,改善电解液流动的均匀性,提高能量效率1.5%-5.0%。电解液流动状态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约在1.5%以内,弱于流动方式和流道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vrb) 流道结构 电解液 流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VRB-EC混合储能系统配置与控制的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军徽 朱星旭 +3 位作者 严干贵 穆钢 王芝茗 罗卫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1,78,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电化学电容器(VRB-EC)混合储能系统(HESS)的控制策略,分析了EC的最优配置数量及HESS的最小成本。根据风电预测数据设计HESS总充放电功率,通过设定EC的动作区间以降低对VRB的损耗,通过排序法实现对VRB各单...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电化学电容器(VRB-EC)混合储能系统(HESS)的控制策略,分析了EC的最优配置数量及HESS的最小成本。根据风电预测数据设计HESS总充放电功率,通过设定EC的动作区间以降低对VRB的损耗,通过排序法实现对VRB各单元充电任务的合理分配。基于某风电场30 d实测及预测数据,仿真分析了EC配置数量对HESS成本的影响,得到了HESS的最优配置及最小成本,为工程应用中VRB-EC混合储能系统运行方式的制定和配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预测 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 电化学电容器 分组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B用季铵化聚醚砜阴离子交换膜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守海 王璠 +1 位作者 邢东博 蹇锡高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对聚醚砜(PES)进行氯甲基化、季铵化改性,制备了季铵化PES(QAPES)阴离子交换膜,考察了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膜的含水率、面电阻(R)、化学稳定性及单体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的性能。IEC为1.47 mmol/g的QAPES膜的R为0.66Ω.cm2,在1.... 对聚醚砜(PES)进行氯甲基化、季铵化改性,制备了季铵化PES(QAPES)阴离子交换膜,考察了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膜的含水率、面电阻(R)、化学稳定性及单体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的性能。IEC为1.47 mmol/g的QAPES膜的R为0.66Ω.cm2,在1.5 mol/L VO2+溶液中浸泡30 d,质量损失为4.5%,单体VRB的能量效率可达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季铵化 阴离子交换膜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B电解液的高锰酸钾电位滴定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方磊 常芳 +1 位作者 李晓兵 何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分析钒离子的状态及浓度,可检测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的荷电状态、容量和充放电效率。采用KMnO4-(NH4)2Fe(SO4)2体系为滴定剂的电位滴定法来分析钒电解液,可测定电解液中V(Ⅱ)、V(Ⅲ)、V(Ⅳ)和V(Ⅴ)的单一价态、混合价态离子浓度... 分析钒离子的状态及浓度,可检测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的荷电状态、容量和充放电效率。采用KMnO4-(NH4)2Fe(SO4)2体系为滴定剂的电位滴定法来分析钒电解液,可测定电解液中V(Ⅱ)、V(Ⅲ)、V(Ⅳ)和V(Ⅴ)的单一价态、混合价态离子浓度及电解液的总钒浓度。结果表明:测得的各价态钒及总钒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不超过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电位滴定 高锰酸钾(KMn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B储能系统对风电场LVRT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白洁 晁勤 +1 位作者 衣海东 任天鸿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83,共6页
为满足电网规定的并网风电场必须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LVRT)要求,提出一种在风电场并网点加入直接功率控制的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来提高风电场LVRT。根据目前风电机组发展趋势风电场采用基于全功率双脉宽调制AC/DC/AC控制... 为满足电网规定的并网风电场必须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LVRT)要求,提出一种在风电场并网点加入直接功率控制的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来提高风电场LVRT。根据目前风电机组发展趋势风电场采用基于全功率双脉宽调制AC/DC/AC控制策略的逆变器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MSG),VRB储能系统逆变器采用DC/AC双向功率流动的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策略通过协调控制风电机组机侧整流器、网侧逆变器和VRB变换器,实现平抑风电场出力和电压跌落时PCC点电压稳定控制及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风速波动和系统电压跌落时,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平抑风电场出力波动,提高风电场LVRT能力,减小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钒液流电池 永磁直驱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B-Boost变换器系统非线性行为对储能系统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严豪杰 徐晔 +2 位作者 王金全 许磊 严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87,共6页
在钒液流电池Boost变换器系统中,系统参数尤其是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B)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负载对系统非线性行为影响较大,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基于VRB的电气特性建立其... 在钒液流电池Boost变换器系统中,系统参数尤其是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VRB)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负载对系统非线性行为影响较大,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基于VRB的电气特性建立其数学模型,采用频闪映射方法建立了电流型Boost变换器离散迭代映射模型,结合以上模型建立了VRB-Boost变换器系统统一模型。在系统统一模型基础上分析了SOC和负载R影响系统非线性行为的原因,编程仿真得到系统输出随钒电池SOC和负载R变化的分岔图,通过系统输出分岔图之间的对比,得出钒电池SOC和负载R对系统非线性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微电网 vrb BOOST变换器 SOC 混沌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振荡电路的串联型VRB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鑫 莫言青 邱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8-1103,共6页
针对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组(S-VRBs)在运行过程中会导致电池有效使用容量降低、循环寿命缩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振荡电路的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电容电感储能使能量由高SOC单体电池向低SOC单体电池转移,研究不同LC电路参数和开关... 针对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组(S-VRBs)在运行过程中会导致电池有效使用容量降低、循环寿命缩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C振荡电路的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电容电感储能使能量由高SOC单体电池向低SOC单体电池转移,研究不同LC电路参数和开关频率对均衡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参数,并与传统电容型电路比较。将基于LC振荡电路的电池组模型在静置工况、充电工况以及放电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均衡控制策略均衡速度快,能量转移效率高,在充放电过程中能使不同性能的VRB单体SOC趋于一致,S-VRBs电压保持在某一分散度之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利用率及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组(S-vrbs) LC振荡电路 能量转移 均衡控制 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容量衰减及草酸恢复研究
10
作者 叶涛 王怡君 +1 位作者 唐子龙 潘国梁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6,共10页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易于规模化、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一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储能技术。然而,长期循环使用中出现的容量衰减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电池循环前后的电化学特性变化曲线,并结...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易于规模化、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一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储能技术。然而,长期循环使用中出现的容量衰减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电池循环前后的电化学特性变化曲线,并结合高锰酸钾滴定的结果,确定了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即电解液失衡和电极退化导致的负极活性物质减少和极化加剧。此外,采用草酸还原的方法将电解液的放电比容量恢复至初始的92.7%,并通过互换正负电极缓解了电池的极化加剧,证实了通过电极交换可以有效恢复并稳定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最后,采用恒压充电的方法解决了草酸残留问题,并制定了一种草酸恢复电解液的工艺路线,成功将已用电解液的平均价态从3.580价恢复至3.508价。该研究全面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容量衰减的深层次原因,为电解液的恢复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针对草酸恢复过程中的残留问题提出了简便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电解液的恢复和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恢复 草酸还原 化学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纤维素纳米晶掺杂混合基质膜
11
作者 刘鑫 郑皓仁 +3 位作者 陈强 丁静怡 黄康 徐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4-2303,共10页
设计了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纤维素纳米晶(CNC)掺杂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混合基质膜,CNC表面大量的羟基和磺酸基团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这些基团的存在也能改善填料和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此外,CNC的高结晶度和高纵横比确保了膜在... 设计了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纤维素纳米晶(CNC)掺杂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混合基质膜,CNC表面大量的羟基和磺酸基团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这些基团的存在也能改善填料和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此外,CNC的高结晶度和高纵横比确保了膜在强酸性和强氧化性条件下高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活性离子阻隔能力。同时其表面丰富的—OH基团与水分子以及SPEEK中丰富的—SO_(3)H基团构建了高度互连的亲水离子纳米团簇,实现高达0.073 S·cm^(-1)的质子传导率。使用其组装的电池在12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压效率(VE)可达88.7%,远远超过SPEEK膜(78.3%),表明SPEEK/CNC膜在全钒液流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混合基质膜 纤维素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液流电池用双侧链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刘阿满 张晓静 +3 位作者 陈可欣 李坚 任强 汪称意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6-1523,共8页
采用1-(6-溴己基)-1-甲基哌啶离子盐(Br-6-Pip)和1-溴十八烷对聚(联苯哌啶)(PBP)共接枝,制备了一系列同时含有长疏水侧链(十八烷基接枝度30%)和柔性亲水侧链[烷基哌啶接枝度(x)]的阴离子交换膜(x Pip-30%18PBP膜)。通过^(1)HNMR、SEM、... 采用1-(6-溴己基)-1-甲基哌啶离子盐(Br-6-Pip)和1-溴十八烷对聚(联苯哌啶)(PBP)共接枝,制备了一系列同时含有长疏水侧链(十八烷基接枝度30%)和柔性亲水侧链[烷基哌啶接枝度(x)]的阴离子交换膜(x Pip-30%18PBP膜)。通过^(1)HNMR、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物性测定和TGA、力学性能、离子传导率、钒离子渗透率测试,考察了烷基哌啶接枝度对x Pip-30%18PBP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 Pip-30%18PBP膜具有良好的微相分离结构,随着烷基哌啶接枝度从40%增至70%,膜内微相分离结构显著提高,x Pip-30%18PBP膜的理论离子交换容量从2.26 mmol/g提升至2.88 mmol/g;20℃下,吸水率从53.8%提高到82.6%,溶胀率从9.9%提高至23.4%;离子传导率从28.9 mS/cm增至41.9 mS/cm,膜面电阻从0.76Ω·cm^(2)降至0.39Ω·cm^(2);拉伸强度从9.6 MPa逐渐降至5.7 MPa,而断裂伸长率从19.8%逐渐提高到35.5%;钒离子渗透率为1.32×10^(–6)~2.16×10^(–6)cm^(2)/min。60%Pip-30%18PBP膜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将其组装钒液流单电池。在电流密度40 mA/cm^(2)下,该电池的能量效率高达80.0%;在电流密度100 mA/cm^(2)的充放电循环200次测试中,库仑效率维持在91%~92%,而能量效率仅下降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超强酸催化 柔性哌啶阳离子 长疏水侧链 微相分离 钒液流电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VRB-UDVR提升1 MW光伏发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能力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永峰 布赫 +1 位作者 薛宇 邱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10-3117,共8页
为改善1 MW光伏发电系统(PVG)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基于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相解耦型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拓扑结构。在对并网型PVG系统、VRB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充放电特性、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和UDVR的... 为改善1 MW光伏发电系统(PVG)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基于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相解耦型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拓扑结构。在对并网型PVG系统、VRB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充放电特性、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和UDVR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VRB储能三相解耦UDVR与2路500 k W PVG并网系统仿真模型。PVG正常运行时UDVR处于旁路备用,检测到公共耦合点(PCC)电压故障时UDVR投入运行。依据国家最新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最严重电压故障边界条件,设计了6类代表性电网对称/不对称跌落/骤升故障工况,分别对投入UDVR时PVG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各类PCC电压故障,三相解耦型UDVR均可灵活地向电网注入相应的补偿电压,维持了负荷端电压稳定,在宽电压故障范围实现了1 MW PVG系统FFRT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 柔性故障穿越 光伏发电 小信号模型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结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跃林 刘祉妤 +5 位作者 郭森 刘晓君 张蓬亮 王程程 梁原 王锐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1-612,共12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运行效率是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极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核心场所,电极材料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直接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池内阻和电... 全钒液流电池(VRFB)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运行效率是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极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核心场所,电极材料的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直接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池内阻和电解液传输过程,从而影响电池性能。通过开发宏观、微观有序的电极结构,达到电极传输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协同提升的目的。本文全面综述了对电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的结构设计及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在宏观尺度上,总结分析了电极压缩比、电极流场结构、电极几何形状等结构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微观尺度上,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构建了多级孔分布的单层电极结构和具有梯度分布的多层电极结构,可以增大电极比表面积,促进电化学反应,同时改善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扩散。最后,对电极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林友斌 陈蒙蒙 杨霖霖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9-1285,共7页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义,为系统性能评估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此外,分析了液流电池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效率 能流表 能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和温度对VRB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晨曦 陈剑 +1 位作者 张华民 杨振坤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7-300,共4页
利用千瓦级全钒液流电池(VRB)模块,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因素对VRB输出性能的影响。在1.000~1.550V的单体电池工作电压区间内,充电电流密度对容量的影响比放电电流密度大。随着温度从25℃降低至-5℃,VRB的极化从20mV/20mA... 利用千瓦级全钒液流电池(VRB)模块,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因素对VRB输出性能的影响。在1.000~1.550V的单体电池工作电压区间内,充电电流密度对容量的影响比放电电流密度大。随着温度从25℃降低至-5℃,VRB的极化从20mV/20mA·cm^2增加到40mV/20mA·cm^2;以80mA/cm^62和40mA/cm^2循环时,能量效率降低率分别约为0.32%/℃和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vrb) 放电特性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系统中VRB储能型网侧九开关变换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廉茂航 任永峰 +2 位作者 韩鹏 任宇 胡志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7-1207,共11页
双馈感应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定子侧直接挂网运行,使故障穿越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多种故障电压补偿方案与九开关变换器脉宽调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采用九开关变换器替代双馈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实现并网控制与电压串补一体... 双馈感应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定子侧直接挂网运行,使故障穿越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多种故障电压补偿方案与九开关变换器脉宽调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采用九开关变换器替代双馈风电系统网侧变换器实现并网控制与电压串补一体化方案。在对九开关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调制方法、工作状态、网侧九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直流侧电压分配以及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环节电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网侧采用九开关变换器的DFIG风电系统仿真模型。设计多种并网点电网电压短路故障工况,分别对风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和运行特性进行深入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开关变换器能维持DFIG机端电压稳定,使双馈风电机组在对称与不对称电网电压故障下实现柔性故障穿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开关变换器 双馈感应电机 全钒液流电池 电压补偿 控制策略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diverse vanadium ions at modified graphite felt electrode in sulphuric solution
18
作者 李晓刚 黄可龙 +1 位作者 刘素琴 陈立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PAN-based graphite felt (PGF) treated in 98% sulphuric acid for 5 h and then kept at 450 ℃ for 2 h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electrodes of vanadium redox battery (VRB). Structure and ... PAN-based graphite felt (PGF) treated in 98% sulphuric acid for 5 h and then kept at 450 ℃ for 2 h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electrodes of vanadium redox battery (VRB).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reated PAN-based graphite felt (TPGF)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i-ared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Brunauer-Emmett-Teller surface area analysis and VRB test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id and heat synergistic effec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OH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PGF surface, and the PGF is eroded by sulphuric acid oxidation, resulting in the surface area increases from 0.31 m^2/g to 0.45 m^2/g. The V( Ⅱ )/V(Ⅲ) redox reaction is electrochemically reversible on the TPGF electrode, while the V(Ⅳ)/V(Ⅴ) couple is a quasi reversible process.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oxidation for V(Ⅳ)/V(Ⅴ) obtained from the scope of peak current Ip vs scan rate v^1/2 is 4.4×10^-5 cm^2/s. The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for the electrode is mainly ascribe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COOH groups on the TPGF, which behaves as active sites catalyzing the vanadium species reactions and accelerating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 and oxygen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graphite felt diffusion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爱芳 魏邦达 +8 位作者 李卓昊 杨洋 杨添强 姚俊 张杰 刘飞 李浩秒 王康丽 蒋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6-1049,共14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仿真模型、模型参数辨识、SOC监测与在线估计,以及全钒液流电池特有的SOC估计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电化学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2类仿真模型,分析比较了几种用于VRFB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法和光学分析法,以及更具工程应用前景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总结了全钒液流电池模型参数离线与在线辨识技术,介绍了基于滤波算法与数据驱动算法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SOC估计特异性影响因素方面,讨论了包括钒离子的跨膜迁移、负极氧化副反应、负极析氢反应和温度对参数辨识与荷电状态估计的影响规律,总结展望了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仿真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荷电状态 在线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磺化聚芴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洲麟 熊雷 +1 位作者 林起浪 陈栋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7,380,共11页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为溴甲基;然后,通过4-羟基苯磺酸钠的SN2亲核取代制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芴醚酮(SPFEK-x);最后,通过溶液浇铸法成膜并酸化,制得新型低成本质子交换膜(PEMs)。采用^(1)HNMR、FTIR、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PFEK-40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及离子选择性、较低的钒离子渗透率及面电阻,综合性能优异。以SPFEK-40膜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VRFB)在电流密度为80 m A/cm^(2)时的能量效率为88.2%,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的84.8%。此外,以SPFEK-40膜组装的VRFB在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4.3%,远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66.1%)。该合成路线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涉及危险的磺化反应,易于工业放大。制得的SPFEK-x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质子交换膜 聚芴醚酮 质子传导率 能量效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