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施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的测定及其抑菌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白若男 郭云清 +7 位作者 张睿 张腾飞 张文婷 卢琴 胡巧 邵华斌 罗青平 郭利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 为了测定产地湖北恩施黄连醇提液的生物碱含量,研究其抑菌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测定了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生长特性、胞外碱性磷酸酶含量、呼吸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醇提液主要成分为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汀和黄连碱,含量分别为7.48%±0.27%、3.52%±0.12%、2.21%±0.07%、2.48%±0.08%,且黄连醇提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125、0.5、0.5、0.125 mg/mL。MIC浓度的黄连醇提液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黄连醇提液还可增加胞外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湖北恩施5年生黄连醇提液含量均高于药典规定含量,且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通过破坏细菌膜的通透性、抑制呼吸系统代谢等发挥抑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醇提液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捕获黄连中的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
2
作者 司甜甜 赵薇 +4 位作者 王慧 张红玉 刘小烨 容蓉 冯娟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4,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锆基MOF-808,利用其结构优势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的富集与捕获,并结合其结构特点探讨了其协同低共熔溶剂捕获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孵育捕获等条件,对黄连粗提液中药根碱的回...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锆基MOF-808,利用其结构优势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药物活性成分的富集与捕获,并结合其结构特点探讨了其协同低共熔溶剂捕获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孵育捕获等条件,对黄连粗提液中药根碱的回收率达到85.78%,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检测黄连粗提液中5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0μg·L^(-1),检出限为0.02~0.05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40%~4.7%,加标回收率达到69.7%~128%。该研究实现了中药黄连中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高效、快速富集与捕获,为MOFs材料在选择性捕获与富集中药有效成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选择性富集 色谱分离 生物碱活性成分 黄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差异
3
作者 杨乐怡 林天凤 +7 位作者 黄蓉 蔡园 周昶 李煜苗 张颜 于密密 刘斌 姜艳艳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比较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出生物碱类差异性标志物,建立了荷叶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荷叶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生物碱类成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比较不同产地荷叶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出生物碱类差异性标志物,建立了荷叶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荷叶指纹图谱中确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生物碱类成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产地荷叶的质量较接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有5种生物碱类成分是造成不同产地间荷叶质量差异的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内陆省市的荷叶中生物碱类标志物含量较高。该方法可反映不同产地荷叶的质量差异,为荷叶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活性成分健康功能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曾鸿哲 文帅 +8 位作者 方雯雯 万丽玮 彭丽媛 杨小妹 白其娴 刘林美 饶慧 黄建安 刘仲华 《中国茶叶》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氧化聚合物、茶氨酸、生物碱、茶多糖等。2024年,茶叶活性成分健康功能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茶叶调节代谢、延缓衰老和提高免疫力三... 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氧化聚合物、茶氨酸、生物碱、茶多糖等。2024年,茶叶活性成分健康功能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茶叶调节代谢、延缓衰老和提高免疫力三大核心健康属性。文章综述了2024年度茶叶活性成分健康功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活性成分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活性成分 健康功能 儿茶素类物质 儿茶素氧化聚合物 茶氨酸 生物碱 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处理对天然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郭洁丽 高鑫 +2 位作者 杨立梅 林正山 潘革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选取新鲜的桑叶嫩芽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的红茶发酵工艺,以期通过发酵处理来提高天然桑叶中各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不同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发酵效果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确... 选取新鲜的桑叶嫩芽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传统的红茶发酵工艺,以期通过发酵处理来提高天然桑叶中各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不同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发酵效果的不同加工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70 h和发酵湿度85%的条件下,与天然桑叶相比,发酵后桑叶中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7.92%、28.71%和20.10%。综上所述,发酵处理有助于提升天然桑叶中各有效降糖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为促进天然桑叶的高效利用以及提高其附加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桑叶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生物碱 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距翠雀花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6
作者 余榕 林志达 何健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69,共5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直距翠雀花(Delphinium orthocentrum Franchet)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直距翠雀...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直距翠雀花(Delphinium orthocentrum Franchet)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直距翠雀花的全草分离和鉴定了9个生物碱类成分,包括7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swinanine A(1)、deacetylswinanine A(2)、tatsiensine(3)、elasine(4)、6-deoxydeltaline(5)、grandifloline C(6)、牛扁碱(7),1个阿朴菲类异喹啉生物碱:木兰碱(8),和1个酰胺化合物2-(acetylamino)benzoic acid,methyl ester(9)。其中化合物3~9首次从该种中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距翠雀花 毛茛科 二萜生物碱 阿朴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芯中生物碱的提取及其对睡眠干扰小鼠体力疲劳模型的影响
7
作者 孙建 康宗华 +3 位作者 郭焘 匡凤姣 李明丹 周雨洁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以副产物槟榔芯为原料,系统考察了不同溶剂对生物碱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并研究了超临界CO_(2)提取物对睡眠干扰小鼠体力疲劳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水、75%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超临界CO_(2)五种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四种主要... 以副产物槟榔芯为原料,系统考察了不同溶剂对生物碱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并研究了超临界CO_(2)提取物对睡眠干扰小鼠体力疲劳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水、75%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超临界CO_(2)五种溶剂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四种主要生物碱含量依次升高,均以槟榔碱为主要成分,其中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槟榔碱含量达到248.30 mg/g。由超临界CO_(2)提取物制备的供试样品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供试样品高剂量组血清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供试样品高剂量组动物游泳后血乳酸以及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供试样品中剂量组动物游泳后血乳酸极显著降低(P<0.01)、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5)。超临界CO_(2)槟榔芯生物碱提取物具有缓解睡眠干扰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为副产物槟榔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芯 生物碱 提取 含量测定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植物药酒中9种有毒生物碱
8
作者 郭文丽 牛建娜 +2 位作者 窦文卿 王欣 翟雨佳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4期202-206,共5页
本文建立植物药酒中9种有毒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实验优化了提取条件、仪器条件等参数,样品超声提取、离心后过滤。采用Waters BEH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各自范围内9种生物碱... 本文建立植物药酒中9种有毒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实验优化了提取条件、仪器条件等参数,样品超声提取、离心后过滤。采用Waters BEH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各自范围内9种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方法的定量限为2.5~25μg/L,总体平均回收率>80%,总体相对偏差<10%(n=6)。该方法对植物药酒中9种有毒生物碱快速、准确的测定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酒 有毒生物碱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inhibitory effect by total alkaloids in Capparis spinosa on SGC-7901 in vitro 被引量:1
9
作者 YU Lei1,2,JI Yu-bin1,2,MO Ke1,WANG Wei1,CUI Rong-tian1,ZOU Xiang1,2,3(1.Cente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76,China 2.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and Postdoctoral Programme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76,China 3.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Anticancer Drugs,Ministry of Education,Harbin 150076,China)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4-75,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effect of Total alkaloids 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SGC-7901 from Capparis spinosa(C.S)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it.Methods SGC-7901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effect of Total alkaloids 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SGC-7901 from Capparis spinosa(C.S)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it.Methods SGC-7901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in CS.MTT assay and SRB assay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Total alkaloids,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flow cytometry and used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he Total alkaloids on cell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changes of SGC-7901.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otal alkaloid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human gastric adenoma cells SGC-7901.Measurements using mononuclear cell direct cytotoxicity assay(the MTT method)shows that its cytotoxic effect on SGC-7901 is strong,with IC50 being 142.895 μg·mL-1,respectively.Results from SRB assay show that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Total alkaloids is cytostatic at low concentration,with LC50 for this cells being 41.271 μg·mL-1,respectively,but it becomes mainly cytotoxic at high concentration,with GI50 for SGC-7901 being 244·932 μg·mL-1,respectively.Total alkaloids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Forty-eight hours after they are treated with total alkaloid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SGC-7901 cells are stained with Hoechst33258 fluorochromes.Observation using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reveals that total alkaloids can cause the chromatin in tumor cell nuclei to condense and fragment.The nuclei condense into a uniform,dense mass and then break up.Sprouts keep on forming on the cell membrane and then dropping off,so that the cell breaks up into several apoptotic bodies of different sizes.As total alkaloids concentration is increased,these morphological changes under the microscop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ear,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undergoing apoptosi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After treating with 75,150 and 300 μg·mL-1 of the total alkaloids in C.S for 72 h,the apoptotic rates of SGC-7901 cells were 8.7%,14.309%,0.819%.Conclusions Inducing apoptosis is one of the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total alkaloids of 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aris spinosa alkaloids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hyperglycem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otal alkaloids from Catharanthus roseu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10
作者 Lin Zhang Gang Wei +3 位作者 Yang Liu Yuangang Zu Qinghui Gai Lei Y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7-174,共8页
We evaluated the hypoglycemic and antioxi- dant effect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of leaves and twigs of Catharanthus roseus Linn. (CTA) in streptozotocin (STZ)- induced diabetic rats.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was mea... We evaluated the hypoglycemic and antioxi- dant effect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of leaves and twigs of Catharanthus roseus Linn. (CTA) in streptozotocin (STZ)- induced diabetic rats.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was mea- sured by blood glucose and plasma insulin level. Oxidative stress was measured in heart, liver and kidney by levels of antioxidant markers,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and lipid peroxides i.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glutathione (GSH) and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e. aspar- 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lkaline phosphate (ALP) were observed in diabetic control and treated rat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TA for 30 days was followed by a significant (P 〈 0.05) decreas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increase in insulin level as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diabetic rats. Also it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ALT, AST and ALP. The treatment also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 〈 0.05) reductions in GSH, SOD, CAT, and decrease in TBARS in the heart, liver and kidney of diabetic ra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TA can effectively normalize the impaired antioxidant status in STZ-induced diabete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CTA exerted rapid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lipid peroxi- dation by scavenging of free radicals 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y Antioxidantactivity Catharanthus roseus Streptozotocin-induceddiabetic rats Total alkalo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s of Veratrum nigrum L. Var. 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 on the hypertrophy of cardiomyocytes from neonatal rat
11
作者 WANG Li,LI Shu-yuan,LI Hua,ZHOU Qin(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 Lian 116044,China)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1-92,共2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eratrum nigrum L.Var.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VnA)on angiotensin Ⅱ(AngⅡ)-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nd to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 The cadiocytes were ind...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eratrum nigrum L.Var.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VnA)on angiotensin Ⅱ(AngⅡ)-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nd to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 The cadiocytes were induced by AngⅡ to set up myocardial hypertrophy model,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control group,model group,positive control group,VnA group(low,middle and high dose).The cell protein content,the cell diameter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lcineurin(CaN)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by BCA method,the micrometer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Results VnA(middle and high dose)and Captopril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the increase in the protein content induced by AngⅡ(P<0.01).VnA and Captopril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the increase in the diameters induced by AngⅡ(P<0.01).By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the expression of calcineurin(CaN)was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AngⅡ-induced model group.VnA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aN significantly.Conclusions VnA could inhibit the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induced by AngⅡ significantl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possibl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CaN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atrum nigrum L. VAR. ussurience Nakai alkaloids angiotensin cardiac HYPERTROPHY CALCINEU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生物碱对TGEV诱导的ST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红梅 朱买勋 +1 位作者 邓小龙 徐登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μg/m L的黄连生物碱(ACC)处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00、50、25μg/m L的黄连生物碱(ACC)处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猪睾丸细胞(ST),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00、50μg/mL的ACC可极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的存活率,25μg/mL的ACC可显著提高TGEV感染的ST细胞存活率;TGEV感染后ST细胞NO含量急剧升高,100、50μg/mL的ACC可极显著降低ST细胞TNOS和i NOS活性,25μg/mL ACC可显著降低TNOS和i NOS活性;ACC可极显著下调ST细胞TNF-α、IL-1β、IL-6、IL-10m RNA的表达水平。表明黄连生物碱可以降低TGEV诱导的ST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病毒对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生物碱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睾丸细胞 炎症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复配对4种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晓静 梁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25-127,170,共4页
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 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性比例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棉花枯萎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拮抗或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苹果轮纹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48.7的混剂对棉花立枯病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6;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0.2的混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生物碱 茶皂素 植物病原菌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降毒增效炮制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文燕 刘宸 +2 位作者 张国彦 黄壮壮 刘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目的: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白附片规范化炮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煮制时间、浸漂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穷举寻根法开展试验设计,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 目的: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白附片规范化炮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煮制时间、浸漂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穷举寻根法开展试验设计,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水分、灰分和胆巴残留量为评价指标,以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计算权重系数,通过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结果:白附片最优炮制工艺参数为煮制20 min、浸漂48 h、蒸制3 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白附片的规模化加工炮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附片 炮制工艺 灰分 胆巴 单酯型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克咳片中麻黄类生物碱和吗啡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鹏 向超群 +5 位作者 陈启文 贾彬 李欣怡 陈炜璇 乔卫林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含量对评价克咳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快速、无损、高效的克咳片质量评价方法,采用NIR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了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不同预处理方... 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含量对评价克咳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快速、无损、高效的克咳片质量评价方法,采用NIR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了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变量选择方法优化了模型性能。将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验证集决定系数(R_(p)^(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方法结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变量选择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优。克咳片中麻黄类生物碱及吗啡近红外光谱模型的R_(c)^(2)、R_(p)^(2)及RPD分别为0.91、0.93、4.00和0.92、0.94、4.24,说明模型性能较好。该研究基于NIRS和CARS实现了克咳片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克咳片的质量快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咳片 近红外光谱 麻黄类生物碱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桑菊中药渣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可心 周庆雯 +4 位作者 张俊豪 舒志恒 胡超 兰时乐 曾卓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该研究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从长期堆积的夏桑菊中药渣中分离筛选提高夏桑菊中药渣生料发酵中总生物碱含量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 该研究以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从长期堆积的夏桑菊中药渣中分离筛选提高夏桑菊中药渣生料发酵中总生物碱含量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出6株可提高夏桑菊中药渣中总生物碱的菌株(L-1~L-6),其中菌株L-1发酵物料中总生物碱含量最高(24.89 mg/g),其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最优发酵条件为:物料(夏桑菊中药渣80 g+麦麸10 g+豆饼粉10 g)与水的固水比1∶1(g∶mL),装料量50 g/250 mL,接种量6.7%,发酵时间6 d,初始pH值6.5。在此优化条件下,总生物碱含量达31.1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枯草芽孢杆菌 夏桑菊 总生物碱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兰天 段国珍 +1 位作者 祁有朝 樊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8,共7页
目的:全面分析和鉴定枸杞果实中的代谢物,比较不同品种间代谢物的差异,为深入挖掘和利用不同品种枸杞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干果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和比较两种枸杞的代谢... 目的:全面分析和鉴定枸杞果实中的代谢物,比较不同品种间代谢物的差异,为深入挖掘和利用不同品种枸杞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干果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和比较两种枸杞的代谢物。结果:两种枸杞果实中共检测出1098种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黄酮、生物碱、脂质等12类,其中酚酸、黄酮和生物碱3类代谢产物占比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黄果枸杞与黑果枸杞相比,存在235种差异代谢物上调和252种差异代谢物下调。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发现,不同品种枸杞间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黄酮生物合成,托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ABC转运等途径。结论:不同品种对枸杞代谢物的含量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对黑枸杞和黄枸杞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枸杞 黄枸杞 代谢组学 代谢物 黄酮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鳖虫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潇 文敏 +2 位作者 郑沛 刘秋叶 左亚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33-940,共8页
土鳖虫是我国传统中药,分布于河南、河北、江苏、湖南等地,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土鳖虫中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蛋白质及多肽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生物碱、无机元素、核苷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鳖虫具备抗凝血并... 土鳖虫是我国传统中药,分布于河南、河北、江苏、湖南等地,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土鳖虫中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蛋白质及多肽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生物碱、无机元素、核苷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鳖虫具备抗凝血并防止血栓形成、调节血脂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土鳖虫等动物类中药在临床应用方面备受关注。本文对土鳖虫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功效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发现蛋白质及多肽类成分与抗凝血、调血脂作用关联紧密,生物碱类成分与抗菌抗炎作用相关。并从传统功效、现代药理、化学成分可测性、中药配伍等角度预测分析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初步确定土鳖虫活性肽组分、纤溶活性蛋白、脂肪酸类成分、生物碱、核苷类成分等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为鉴定土鳖虫的真假优劣提供依据,也为后续开发土鳖虫新剂型、制定质量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酸 生物碱 调血脂 抗肿瘤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娜 马丽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314-321,共8页
目的建立QuEChER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方法。方法甘草样品经0.05mol/L硫酸水QuEChER... 目的建立QuEChER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方法。方法甘草样品经0.05mol/L硫酸水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振荡提取后,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PCX SPE)进行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含0.1%甲酸)-5 mmol/L甲酸铵甲醇为流动相,Agilent Proshell 120EC-C18柱进行分离,利用三重四极杆检测器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利用建立的前处理方法对甘草中34种PAs做添加回收实验,在10、20和50μg/kg 3个浓度下的回收率为71.3%~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29%~8.18%,满足检测要求。利用建立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对172个甘草样品中34种PAs进行监测,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2.1%,PAs总含量在9.5~118.0μg/kg之间。其中石松胺、石松胺N-氧化物、天芥菜碱和大尾摇碱N-氧化物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开发的甘草中PAs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甘草中34种PAs阳性。所有监测的甘草样品中PAs总量低于欧盟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糕点中14种生物碱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莹偲 郑倩清 +1 位作者 刘国平 卢丽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25-132,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糕点中14种常见有毒生物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加水超声处理后,在碱性条件下(pH=11),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盐析分层。取乙腈相氮吹至干后用40%甲醇...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糕点中14种常见有毒生物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加水超声处理后,在碱性条件下(pH=11),用乙腈提取,加入氯化钠盐析分层。取乙腈相氮吹至干后用40%甲醇水溶液复溶,使用0.1%甲酸-5 mmol/L甲酸铵的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在C18色谱柱(100 mm×2.1 mm,2.5μm)上通过梯度洗脱实现目标物分离,在串联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溶剂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14种生物碱在0.5~100.0 n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1~2.2μg/kg和0.3~7.1μg/kg。在8.00、50.00和200.00μg/kg的加标浓度下,14种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1.2%~9.8%(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能满足糕点中14种生物碱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可用于疑似生物碱中毒的应急事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析辅助液液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物碱 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