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菌对香蕉茎秆纤维素降解能力比较及菌群构建 被引量:14
1
作者 文少白 张桂花 +2 位作者 李勤奋 邓晓 侯宪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香蕉茎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一直以来却未得到较好的利用。由于纤维素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增大,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通过微生物对香蕉茎秆进行降解,可以实现香蕉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该研究通过CMC酶活、... 香蕉茎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一直以来却未得到较好的利用。由于纤维素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随着香蕉种植面积的增大,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通过微生物对香蕉茎秆进行降解,可以实现香蕉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该研究通过CMC酶活、FPA酶活及粗纤维降解率三个指标综合评定了五种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纯培养及组合培养时对香蕉茎秆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单独培养时,效果较好的菌种为无花果曲霉和康宁木霉,其CMC酶活、FPA酶活、粗纤维降解率分别为699.8 U/mL、30.48 U/mL、22.39%和332.02 U/mL、59.20 U/mL、20.89%。此外,通过菌群构建,得到一个效果较好的组合(康宁木霉和无花果曲霉组合)。该组合的三种指标测定值分别为:947.41 U/mL、115.27 U/mL和2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茎秆 粗纤维 cmc酶活 FPA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蛹虫草汁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双杰 潘见 +1 位作者 杨俊杰 周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明确超高压加工技术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加压次数和pH值等对蛹虫草汁中纤维素酶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C)和滤纸酶活(FPA)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适压力、保压时间、... 为了明确超高压加工技术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加压次数和pH值等对蛹虫草汁中纤维素酶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C)和滤纸酶活(FPA)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最适压力、保压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pH值和加压次数分别为:400MPa、10min、35℃、30%,pH4.0~7.0,加压1次,在最适条件下,CMC酶活比处理前分别提高了82.07%、52.41%、87.22%、54.48%、67.52%和66.67%;FPA酶活比处理前分别提高了97.37%、61.4%、69.4%、61.4%、1.31%和33.91%。因此,利用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提高蛹虫草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纤维素酶 蛹虫草 滤纸酶活性(FPA)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纤维素的真菌分离、筛选及其酶活测定 被引量:26
3
作者 林远声 列璞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82-85,共4页
在自然界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并将这4种菌株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_Na)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特性的研究。混合菌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44h后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 在自然界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4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并将这4种菌株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_Na)为惟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特性的研究。混合菌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44h后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可达到33μmol mL,超过菌种的单独培养。这4种菌均对李坑污水有一定的降解能力,若能继续进行研究,对实际应用有一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cmc-Na cmc酶活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系的筛选及降解稻草条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亚珍 马立安 +2 位作者 张建民 高展祥 董社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0-492,共3页
以已分离的11株纤维素降解菌为材料,采用滤纸崩解法和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4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将这4株单菌进行两两组合,研究混合菌系在9d内的CMC酶活和FPA酶活与单菌发酵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混合菌发酵CMC酶活和FPA酶活均... 以已分离的11株纤维素降解菌为材料,采用滤纸崩解法和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4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将这4株单菌进行两两组合,研究混合菌系在9d内的CMC酶活和FPA酶活与单菌发酵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混合菌发酵CMC酶活和FPA酶活均优于单一菌株;同时筛选出一组具有高降解能力的混合菌体系;并对该混合菌系降解稻草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初始pH值、产生还原糖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pH值4.5、发酵96 h时混合菌降解稻草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cmc酶活 FPA酶活 还原糖含量 降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碱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金珍 任俊 +1 位作者 杨文超 熊汉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64-4367,共4页
从采集的造纸厂土样中,筛选出l株产碱性纤维素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经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1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pH 9.0,温度为37℃,此条件下的酶活力可达8.69 U/mL,是... 从采集的造纸厂土样中,筛选出l株产碱性纤维素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经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1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pH 9.0,温度为37℃,此条件下的酶活力可达8.69 U/mL,是初始酶活力(2.93 U/mL)的3倍。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 9.0。在25~55℃,pH 7.0~11.0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能较好地满足日常洗涤的环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纤维素酶(cmc酶) 菌株筛选 发酵条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剂预处理原料对沼气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来航线 杨兴华 +1 位作者 焦延雄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9-202,共4页
采用酶活快速筛选法进行菌株水解性能初筛,获得纤维酶水解圈≥3 cm的菌株共35株,对这35株菌进行CMC酶活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高水解性能菌株Z026和Z027,初步鉴定为曲霉属;以菌株Z026和Z027制成发酵菌剂与市售菌剂A和B进行发酵效果对比... 采用酶活快速筛选法进行菌株水解性能初筛,获得纤维酶水解圈≥3 cm的菌株共35株,对这35株菌进行CMC酶活测定,最终得到2株优良高水解性能菌株Z026和Z027,初步鉴定为曲霉属;以菌株Z026和Z027制成发酵菌剂与市售菌剂A和B进行发酵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自制菌剂具有优良发酵性能;对发酵试验pH及总糖、总酸、固形物质量浓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证明发酵菌剂对沼气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cmc酶活 原料预处理 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粉基混合菌发酵产纤维素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段学辉 胡明明 +3 位作者 熊福星 吴量 陈加利 王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24-227,250,共5页
以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对白腐菌(White-rot fungi)NS75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S83进行固态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进行研究。混合菌固态发酵与单菌固态发酵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混合菌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总体酶活明显高于单菌种发酵,其β-... 以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对白腐菌(White-rot fungi)NS75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S83进行固态混合发酵产纤维素酶进行研究。混合菌固态发酵与单菌固态发酵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混合菌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总体酶活明显高于单菌种发酵,其β-葡萄糖苷酶(β-G)酶活较白腐菌NS75单菌发酵提高了120.9%;葡聚糖内切酶(CMC)酶活比黑曲霉NS83单菌发酵提高了140.8%。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稻草粉麸皮质量比为9∶1,料水比为1∶2,白腐菌NS75与黑曲霉NS83的接种比例为1∶1(v∶v)时,培养第3d开始搅拌,每天搅拌一次,于30℃,培养5d,稻草粉基混合菌发酵产纤维素酶中CMC酶活达到16650U/g,β-G酶活为16108U/g、滤纸酶活(FPA)酶活为3164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发酵 固态发酵 cmc β-G酶 稻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培养基分离高温纤维分解菌及其酶活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湛方栋 何永美 +1 位作者 陈建军 刘仙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71-6172,6232,共3页
[目的]为高温纤维分解菌的有效分离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3种培养基在50℃下从新鲜马粪、新鲜牛粪和陈垃圾土中分离高温纤维分解菌,研究不同样品中高温纤维分解菌的分离情况,分析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CMC酶活力。[结... [目的]为高温纤维分解菌的有效分离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3种培养基在50℃下从新鲜马粪、新鲜牛粪和陈垃圾土中分离高温纤维分解菌,研究不同样品中高温纤维分解菌的分离情况,分析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CMC酶活力。[结果]3种样品中,牛粪的高温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多于马粪和陈垃圾土。从3种样品中均能分离到CMC酶活力较高的高温纤维分解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分离的高温纤维分解菌数量最多,其培养高温纤维分解菌的能力最强。赫奇逊滤纸培养基分离到CMC酶活力较高的高温纤维分解菌的比例最大。[结论]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和赫奇逊滤纸培养基是分离纤维分解菌较好的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 数量 cmc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养羚牛胃肠道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鑫 祝辉 +4 位作者 王剑 倪学勤 严慧娟 王强 牛李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8,24,共5页
为揭示羚牛对纤维素的利用机理,筛选出高效的益生菌株,首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唯一碳源对羚牛粪样悬液进行涂布培养,从中分离到29株菌;然后,对其中刚果红染色后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率较大的18株,进行摇瓶复筛,通过CMC酶活力... 为揭示羚牛对纤维素的利用机理,筛选出高效的益生菌株,首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唯一碳源对羚牛粪样悬液进行涂布培养,从中分离到29株菌;然后,对其中刚果红染色后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率较大的18株,进行摇瓶复筛,通过CMC酶活力测定得到6株酶活较高的菌;最后,对挑选到的6株菌进行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6株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菌株F、20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Ⅰ、1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18为短小芽孢杆菌,J为芽孢杆菌属下一未知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纤维素分解菌 cmc酶活性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牛酶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固定化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月文 罗宣干 卓仁禧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23-531,共9页
将蜗牛酶固定到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上得到一种热可逆的固定化酶。研究了固定化酶的性能和对几种不同底物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蜗中酶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壳胺和可溶性棉花都有较好的降解活性。
关键词 异丙基丙烯酰胺 蜗牛酶 固定化酶 甲壳胺 PN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伟 邵淑丽 +3 位作者 徐兴军 王昌河 韦仕救 齐诗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096-8098,共3页
[目的]探讨饥饿对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NS法,测定自由进食和饥饿组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并研究了pH和温度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结果]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麻雀胃和肠道内CMC酶活先迅速下降后有部分上升,但未... [目的]探讨饥饿对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NS法,测定自由进食和饥饿组麻雀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并研究了pH和温度对纤维素酶活的影响。[结果]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麻雀胃和肠道内CMC酶活先迅速下降后有部分上升,但未达到对照组的水平。饥饿组BG酶的活性持续下降。肌胃、腺胃、前肠、后肠和直肠中CMC酶活的最适pH分别为3、4、4、6和5。肌胃、腺胃、后肠和直肠的最适温度均为50℃,前肠的最适温度为40℃。BG酶活的最适pH均为4,最适温度为40℃。[结论]饥饿使麻雀消化道内CMC酶活先下降后上升,BG酶的活性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 cmc酶活 BG酶活 饥饿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洁丽 王靖 李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54-56,共3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首次从被微生物蚕食的柠檬叶样品上,筛选得到一株对木质纤维素具有明显降解效果的细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L13;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首次从被微生物蚕食的柠檬叶样品上,筛选得到一株对木质纤维素具有明显降解效果的细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L13;并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50℃的最佳产酶条件下,CMCase酶活最高达到5.21 U.mL-1。对扩大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降解 羧甲基纤维素钠 酶活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半亲和双单杂交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明 王岚岚 +2 位作者 叶生梅 马桂荣 潘迎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1,24,共3页
选用一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自交后代作双核体亲本 ,与相应的孢子单核体进行半亲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能力 ,说明半亲和双单杂交后代可以用于育种研究。大多数杂交菌株 (核基因相同 )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 选用一栽培株苏香两种孢子单核体自交后代作双核体亲本 ,与相应的孢子单核体进行半亲和双单杂交 ,得到 6个杂交后代 ,均具有结实能力 ,说明半亲和双单杂交后代可以用于育种研究。大多数杂交菌株 (核基因相同 )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方面显示出不同程度遗传差异 ,其中 3号与 4号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方面呈现明显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半亲杂交 双单杂交 液体出菇 菌丝生长速率 cmc酶活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青霉PT95和Q1菌株产酶活力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文婧 乔宏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5-1822,共8页
为探讨汤姆青霉菌株产酶活力以及抑菌性能。实验采用Folin酚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进行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探讨汤姆青霉菌株产酶活力以及抑菌性能。实验采用Folin酚法、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进行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测定;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PT95菌株产蛋白酶活力为230.473 U、纤维素酶活力为3.463 U,产淀粉酶活力为1.679 MMU、脂肪酶活力10.793 U;Q1菌株产蛋白酶活力为167.247 U、纤维素酶活力为2.147 U,产淀粉酶活力为1.402 MMU、脂肪酶活力为6.350 U;PT95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率分别可以达到53.73%和19.47%,Q1菌株对三种待测菌都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是56.37%(枯草芽孢杆菌)、26.8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9.47%(大肠杆菌),两株菌株发酵液中均存在抑菌物质,且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最高,两株菌的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64和0.3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青霉 消化酶 Folin酚法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力法 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 对硝基苯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x酶酶活力表征方法的改进
15
作者 刘健 李冬兵 杨基础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7-99,共3页
Cx酶酶活力的传统测定方法由于底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浓度低、粘度大且是变量等原因造成了较大的系统误差。本研究是在不同底物浓度下测定了康宁木霉AS3.4262表达的Cx酶酶活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多项式回归,测算出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 Cx酶酶活力的传统测定方法由于底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浓度低、粘度大且是变量等原因造成了较大的系统误差。本研究是在不同底物浓度下测定了康宁木霉AS3.4262表达的Cx酶酶活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多项式回归,测算出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的初速度,求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νmax)值。研究发现传统测定方法使用的底物浓度与Km在一个数量级上,难以合理测定酶活性,而底物物性限制了底物浓度提高。作者采用多项式回归测定νmax来表征酶活力,优点是结果不受检测过程中底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酶 酶活力 羧甲基纤维素钠 康宁木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酶活性提高机理研究
16
作者 陈燕勤 曾宪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17,共4页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其余组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经 N+ 处理后各酶组分与 DEAE- Sephadex A- 5 0胶结合能力发生了变化 ,Hy2 所需Na Cl浓度主要为 0 .5 0 mol/ L ,而经 N+ 处理后变为从 0 .30~ 0 .5 0 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纤维分解细菌 酶活性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酶 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自青海湖的三株耐盐菌及嗜盐菌的鉴定及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分离自青海湖的耐盐菌(G5、G7)和嗜盐菌(G8)都具有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这三株菌对滤纸纤维素和棉花纤维素的降解率以及产木聚糖酶和内切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并比较了不同阳离子对三株菌降解滤纸纤维素... 分离自青海湖的耐盐菌(G5、G7)和嗜盐菌(G8)都具有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这三株菌对滤纸纤维素和棉花纤维素的降解率以及产木聚糖酶和内切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并比较了不同阳离子对三株菌降解滤纸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G5为芽孢杆菌,G8为盐单胞菌,G5,G7,G8均有较高的胞内酶活,其胞内木聚糖酶酶活和CMC酶酶活分别为24.93U/m L,25.78U/m L,15.79U/m L和12.32U/m L,14.67U/m L,12.04U/m L;G7对滤纸纤维素和棉花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培养15d后的滤纸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54.01%和38.90%;镁离子对三株菌降解滤纸纤维素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锌离子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耐盐嗜盐菌 纤维素降解率 木聚糖酶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纤维素酶对不同底物下土壤原生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飒 聂俊华 韩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81-1383,1563,共4页
研究了分别以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作底物情况下,土壤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对土壤原生酶活性及其底物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MC为底物时,加酶处理的各项酶活与酶解率一直明显高于不加酶处理,加酶处理总的最大酶解... 研究了分别以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作底物情况下,土壤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对土壤原生酶活性及其底物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MC为底物时,加酶处理的各项酶活与酶解率一直明显高于不加酶处理,加酶处理总的最大酶解率与其土壤部分的最大酶解率分别为1.39%和1.22%,不加酶处理的为0.73%。在以玉米秸秆与小麦秸秆为底物时,加酶处理的总酶活与总酶解率一直明显高于不加酶处理,而加酶处理中的土壤自身酶活与酶解率在前2d明显高于不加酶处理。两种秸秆加酶处理的酶解率均在第2天达到最高值,不加酶处理的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玉米秸秆加酶处理总的最大酶解率与其土壤部分的最大酶解率分别为0.45%和0.28%,不加酶处理的为0.26%;小麦秸秆加酶处理总的最大酶解率与其土壤部分的最大酶解率分别为0.49%和0.33%,不加酶处理的为0.28%。3种底物下土壤酶活与酶解率大小顺序为CMC>小麦秸秆>玉米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c 玉米秸秆 小麦秸秆 外源纤维素酶 酶活性 酶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巴西蘑菇菌糠制备嗜热霉菌菌剂
19
作者 刘艺 翟飞红 韩建荣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054-1059,共6页
为了将巴西蘑菇菌糠作为嗜热霉菌菌剂的主要培养基质,比较了8株嗜热霉菌在巴西蘑菇菌糠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M2,M22,M28菌株在巴西蘑菇菌糠培养基上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过氧化物磷化酶(MnP)酶活较高,有效活菌数较... 为了将巴西蘑菇菌糠作为嗜热霉菌菌剂的主要培养基质,比较了8株嗜热霉菌在巴西蘑菇菌糠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M2,M22,M28菌株在巴西蘑菇菌糠培养基上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过氧化物磷化酶(MnP)酶活较高,有效活菌数较多。培养基的初始水分含量和pH值对这3株嗜热霉菌菌剂的CMC酶活、MnP酶活和有效活菌数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比较小麦麸皮、小米粉和玉米粉3种辅料及其不同添加比例对3株嗜热霉菌的影响,确定了小麦麸皮为最适辅料。M2菌株在pH值为7、初始水分含量为24%、添加5%小麦麸皮的菌糠培养基上,M22菌株在pH值为9、初始水分含量为24%、添加10%~15%小麦麸皮的菌糠培养基上,M28菌株在pH值为9、初始水分含量为32%、添加10%小麦麸皮的菌糠培养基上的CMC酶活和MnP酶活最高,有效活菌数目最多,培养时间最短。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M2,M22,M28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9,初始水分含量24%,小麦麸皮添加量15%,培养时间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嗜热霉菌 cmc MnP酶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严文岱 周东凯 杨翔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玉米秸秆是纤维组分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残留物,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生产发酵饲料是当前饲料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牲畜可利用的糖,同时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试验从微生物丰富的土壤中分离到10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测... 玉米秸秆是纤维组分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残留物,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生产发酵饲料是当前饲料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牲畜可利用的糖,同时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试验从微生物丰富的土壤中分离到10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测定滤纸分解度、CMC酶活、FPA酶活和天然纤维素酶活,筛选出6株对天然秸秆纤维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改变其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的含量,发现随着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酶活力也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玉米秸秆 cmc酶活 FPA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