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沉积物中甾类化合物分布:古环境及生源意义
1
作者 王东勇 陈践发 +5 位作者 李美俊 王文强 肖洪 邹贤利 孙彪 秦慧强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6-1043,共18页
碱湖相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复杂,会形成丰富且复杂的甾类化合物。通过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17件代表性碱湖沉积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与单体烃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其中丰富的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主... 碱湖相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复杂,会形成丰富且复杂的甾类化合物。通过对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17件代表性碱湖沉积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与单体烃同位素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其中丰富的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风城组沉积物中含有极低丰度的C 27规则甾烷和极高丰度的C_(28)和C_(29)规则甾烷,这可能是由于沉积物中一些绿藻种属特殊有机质贡献的结果。所分析样品中的重排甾烷相对丰度较低,这可能与风城组沉积物中低含量的黏土矿物有关。风城组沉积物中低丰度的烷基甾烷可能与特殊的有机质来源有关,同时也可能是与高盐度的沉积环境有关,特别是相对于C_(29)4-甲基甾烷和C_(30)甾烷,含有低丰度的C_(28)4-甲基甾烷。来自于古湖泊边缘区的样品中,C_(30)24-正丙基胆甾烷丰度较高,可能指示着该地区风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中有红藻的生物来源贡献。此外,在风城组沉积物中检测并鉴定了高丰度的羊毛甾烷,表明风城组沉积时期高盐度的沉积水体条件,并推测其生物来源可能是蓝绿藻,但不排除其他特殊藻类的贡献。高丰度的C_(28)和C_(29)规则甾烷和β-胡萝卜烷可能也指示着特殊绿藻种属的贡献。特殊的有机质贡献造成了三芳甲藻甾烷的缺失。综上,高盐度的沉积水体条件、特殊的有机质来源及低含量的黏土矿物组成,导致风城组碱湖沉积物中丰富且复杂的甾烷类化合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类化合物 古环境 有机质 碱湖 风城组 二叠系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湖沉积物中解磷菌的解磷能力及其对硬毛藻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姜晓静 谢嘉慧 +1 位作者 马凯 高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3-644,共12页
沉积物是维持有害藻华的重要营养来源,其中解磷菌对水体磷的循环起着关键的驱动作用,研究藻华暴发过程中解磷菌与沉积物磷释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解磷菌对瀉湖沉积物磷释放以及绿潮硬毛藻(Chaetomorpha sp.)生长的影响,以前期... 沉积物是维持有害藻华的重要营养来源,其中解磷菌对水体磷的循环起着关键的驱动作用,研究藻华暴发过程中解磷菌与沉积物磷释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解磷菌对瀉湖沉积物磷释放以及绿潮硬毛藻(Chaetomorpha sp.)生长的影响,以前期从天鹅湖分离的2株解有机磷细菌(OPB)(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Bacillus pumilus)和藻华区沉积物为试材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OPB接种条件下上覆水总磷(TP)、可溶性磷(SRP)、硬毛藻生物量以及藻体磷含量等参数的差异,比较了试验前后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及磷赋存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不同处理水体TP和SRP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018-0.621 mg·L^(−1)和0.004-0.376 mg·L^(−1),解磷菌接种明显促进了沉积物磷的释放。无藻条件下,菌液量对水体TP和SRP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各接种组TP含量均表现为高菌量大于低菌量处理,SRP含量在G.stearothermophilus接种处理的高低菌量间差异较大。试验结束时,接种组沉积物中APA均高于未接种组(差值为0.01-0.81μmol·g^(−1)·h^(−1)),表明OPB可通过分泌碱性磷酸酶等来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在大多数处理中,沉积物NH4Cl-P和NaOH-P含量均较初始值有所降低。在G.stearothermophilus低菌量接种处理中,硬毛藻生长较好,藻体磷含量和磷富集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研究表明,OPB接种能明显促进天鹅湖沉积物磷的释放以及硬毛藻生长,其中G.stearothermophilus具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分泌能力,且对藻华区沉积物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从沉积物、解磷菌和大型藻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看,解磷菌对于近海水体绿潮硬毛藻暴发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解磷菌 沉积物 磷释放 碱性磷酸酶 硬毛藻 天鹅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的分布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易勇 李建秋 +2 位作者 张敏 陈旭东 张玉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东湖沉积物磷酸酶在较高的pH范围内表现出较高活性 ,故为碱性磷酸酶 .东湖与严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且与间隙水和表层水中正磷酸根浓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此外 ,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亦极具变化 ,除... 东湖沉积物磷酸酶在较高的pH范围内表现出较高活性 ,故为碱性磷酸酶 .东湖与严西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且与间隙水和表层水中正磷酸根浓度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此外 ,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亦极具变化 ,除在沉积物表面显示较高催化效率之外 ,较深层面 (约距表面 8- 12cm)亦有类似峰值 ,这一结果补充说明了湖泊沉积物磷循环的另一活跃区域以及相应的生物化学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碱性磷酸酶 分布 浅水湖泊 动力学参数 有机态磷 补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福保湾间隙水氮磷分布及其与底泥微生物和磷酸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宝 丁士明 +4 位作者 范成新 钟继承 张路 尹洪斌 赵斌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在滇池福保湾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分析了底泥间隙水NH4+-N、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近表层10cm内底泥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4+-N和PO43--P浓度自上... 在滇池福保湾不同区域应用Peeper(渗析膜式)技术,分析了底泥间隙水NH4+-N、PO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近表层10cm内底泥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4+-N和PO43--P浓度自上覆水向下层间隙水呈先升后降趋势,反映它们有自间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潜在危害;底泥有机质(Loss-on-Ignition,LOI)、APA和FDA活性也有从表层底泥向下层逐步降低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NH4+-N、PO43--P浓度变化为河口区>湾心区>西部沿岸区>东部沿岸区,与沉积物中LOI、APA和FDA活性的大小顺序基本相同.间隙水NH4+-N浓度与表层10cm内底泥的APA和FDA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α=0.01),PO43--P浓度与底泥APA和FDA活性具有负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er 营养盐 沉积物 微生物活性 碱性磷酸酶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夏卓英 陈芳 +2 位作者 宋春雷 李建秋 周易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7,共9页
沉积物磷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恢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释放受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调节,而碱性磷酸酶催化有机磷的矿化,故当为促进沉积物磷循环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在磷释放过... 沉积物磷负荷在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恢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释放受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调节,而碱性磷酸酶催化有机磷的矿化,故当为促进沉积物磷循环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部分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分布及其在磷释放过程中的作用。五里湖疏浚与未疏浚区以及太湖、巢湖、龙感湖、东湖、月湖、龙阳湖、莲花湖等不同湖泊的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明显不同,这种空间异质性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相联系。此外,APA随沉积物的深度递减,或在中间与较深层次出现峰值,且具明显的季节性。上述事实以及APA对抑制剂的不同响应方式暗示酶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同工酶)。苯丙氨酸(Phe)明显提高月湖与五里湖沉积物APA,沉积物与Phe相互作用并静置一天之后,生物可利用性磷(SRP)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再者,Phe可抑制月湖沉积物APA,沉积物与Phe相互作用并静置一天之后,SRP释放量无明显变化,溶解有机磷(DOP)的释放量则明显增加。因此,释放的SRP部分来自某些活跃的有机磷的酶促水解,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在内源磷的释放以及富营养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湖泊沉积物 分布 磷释放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唐孟成 贾之慎 朱荫湄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碱度,不同搅动情况下西湖沉积物磷的释放情况.同时还测定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间隙水中可溶性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湖水的碱度提高可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在蒸馏水体系中,沉积物4小时的释放量小...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碱度,不同搅动情况下西湖沉积物磷的释放情况.同时还测定了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和间隙水中可溶性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湖水的碱度提高可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在蒸馏水体系中,沉积物4小时的释放量小于检测限;在碱度为10-1~10-4molL-1的Na2CO3/NaHCO3体系中,沉积物磷的释放量为8.0~9.0μg/g.在蒸馏水和NaHCO3体系中,沉积物磷的释放量均为:搅动沉积物>仅搅动上覆水>静止.间隙水中溶解态磷的含量是上覆水中的103倍,在碱性和搅动的情况下,磷迅速渗排入水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沉积物 磷释放 污染 碱度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和磷形态的垂向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30
7
作者 章婷曦 王晓蓉 金相灿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0,共5页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富营养程度不同的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的垂向变化,并同步测定了相应柱状沉积物中各磷形态的含量,分析了酶活力与各磷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湖泊,不同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大小不同,...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富营养程度不同的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的垂向变化,并同步测定了相应柱状沉积物中各磷形态的含量,分析了酶活力与各磷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湖泊,不同点位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力分布与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沉积环境有关,污染程度高、水动力条件差、水体交换能力弱的点位酶活力高。酶活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最大值出现在湖泊沉积物的最表层,且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酶活力大小与磷形态相关性表明,与碱性磷酸酶活力最具相关性的是总磷(P<0.05),其次是无机磷(P<0.1),其相关性在水动力条件差的点位尤为显著,与总有机磷的相关性在不同点位则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垂向分布 沉积物 磷形态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马湖东部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德兰 万蕾 +3 位作者 高明侠 宋新恒 董潇 韩宝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7-1392,共6页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淡水湖泊之一,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蓄水库。2008年6月、10月及2009年4月对骆马湖东侧10个采样点的沉积物分层采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中,不同深度总氮含量变幅在0.13~2.91mg.g-1,平均(0.86±0.5...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淡水湖泊之一,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蓄水库。2008年6月、10月及2009年4月对骆马湖东侧10个采样点的沉积物分层采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中,不同深度总氮含量变幅在0.13~2.91mg.g-1,平均(0.86±0.50)mg.g-1,季节变化不显著;总磷含量变幅为0.03~0.41mg.g-1,平均(0.19±0.10)mg.g-1,春季>夏季>秋季,季节变化显著;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为592.39mg.kg-1.h-1,最低为44.59mg.kg-1.h-1,平均(233.83±132.70)mg.kg-1.h-1,春季>夏季>秋季,季节变化显著,与总磷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初步揭示骆马湖沉积物中氮、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为骆马湖的治理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南水北调过水湖泊的水质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湖 沉积物 氮磷 碱性磷酸酶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菹草对湖泊沉积物磷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兵钦 王万贤 +2 位作者 宋春雷 曹秀云 周易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394-399,共6页
武昌野芷湖湾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生物量较高位置的沉积物显示明显较高的磷吸附指数,以及据Langmuir方程:C/X=C/Xm+K×1/Xm导出的最大吸附量与吸附强度,这一结果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采样深度均有体现,故提高沉积物磷的吸附能力... 武昌野芷湖湾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生物量较高位置的沉积物显示明显较高的磷吸附指数,以及据Langmuir方程:C/X=C/Xm+K×1/Xm导出的最大吸附量与吸附强度,这一结果在不同时期与不同采样深度均有体现,故提高沉积物磷的吸附能力应为菹草维持水体较低营养水平的重要机制。铁结合态磷是沉积物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吸附能力的提高可由有机质及其与铁的相互作用部分地得到解释。不同时期菹草生物量较高的沉积物表现明显较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最大反应速度,降低沉积物有机磷的酶促分解速率应为菹草维持水体低营养水平的另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 沉积物 磷的分级 有机质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尾藻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海超 王圣瑞 +1 位作者 金相灿 焦立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6-1262,共7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栽培狐尾藻,通过对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酶学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栽培狐尾藻使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栽培狐尾藻,通过对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酶学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栽培狐尾藻使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均有所降低;狐尾藻对上覆水和底质中碱性磷酸酶反应速率及亲和力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间隙水主要是抑制溶解性碱性磷酸酶的Vmax;狐尾藻对土壤中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比同一营养水平的沉积物大,与沉积物相比,土壤作底质时上覆水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和Km(米氏常数)高,底质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和Km低;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呈上升趋势,与上覆水相反,间隙水中碱性磷酸酶的Vmax季节性变化明显,其最高值出现在7—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藻 沉积物 水体 碱性磷酸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龙湖沉积物中氮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翠英 徐德兰 +2 位作者 万蕾 宋新恒 董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9-215,共7页
徐州市云龙湖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浅水型湖泊,对云龙湖环湖20个取样点的沉积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其氮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龙湖沉积物中,不同深度总氮含量变幅在0.063~1.62 mg/g,秋季>夏季>春... 徐州市云龙湖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浅水型湖泊,对云龙湖环湖20个取样点的沉积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其氮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龙湖沉积物中,不同深度总氮含量变幅在0.063~1.62 mg/g,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季节变化显著;总磷含量变幅为0.005~0.92 mg/g,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季节变化显著;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为554.03 mg/(kg.h),最低为43.90 mg/(kg.h),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季节变化显著,与总磷含量呈正相关。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区域的沉积物氮磷含量较高,微生物对沉积物氮磷含量影响与不同季节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湖 沉积物 氮磷 碱性磷酸酶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草对湖泊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亚朋 章婷曦 +3 位作者 魏宏农 王国祥 张丁予 李振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栽培苦草,通过对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理化参数的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酶学机制。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表层0~2 cm沉积物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种植苦草的高于无草组(p〈0.05),且随培养时间...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栽培苦草,通过对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理化参数的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的酶学机制。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表层0~2 cm沉积物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种植苦草的高于无草组(p〈0.05),且随培养时间的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苦草的生长指标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与磷含量呈负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总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评价沉积物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碱性磷酸酶 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池塘实验围隔生态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张美昭 张兆琪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1-248,共8页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 0 73~ 1 2 4 5 83g/ (m2 ·d) ,沉降速度为 0 70~ 30 86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 0 73~ 1 2 4 5 83g/ (m2 ·d) ,沉降速度为 0 70~ 30 86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围隔显著大于无鱼围隔。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新生态颗粒有机物的沉积量变化范围为 0 43~ 94 2 2 g/ (m2 ·d)。下层沉积物收集器中悬浮底泥含量大于表层。养鱼与否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颗粒物沉降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养鱼池颗粒物质的沉积量是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沉积量 沉降程度 围隔 盐碱池塘 生态系统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微生物活性对蓝藻水华水柱及沉积物间隙水氮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芳 郑忠明 +2 位作者 陆开宏 翟海佳 邵路路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比较研究了蓝藻水华暴发水体与无蓝藻水华暴发水体的沉积物间隙水NH_4^+-N、NO_3^--N和。PO_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_4^+-N含量在... 比较研究了蓝藻水华暴发水体与无蓝藻水华暴发水体的沉积物间隙水NH_4^+-N、NO_3^--N和。PO_4^(3-)-P的垂向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活性(FDA)、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NH_4^+-N含量在两类水体中,都呈现出表层水<底层水<间隙水的趋势,表明其有从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风险;而PO_4^(3-)-P、NO_3^+-N浓度则呈现表层水>底层水>间隙水的趋势;沉积物有机质(LOI)、APA和FDA活性也都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APA与FDA活性之间相关性极显著,暗示碱性磷酸酶的分泌主要受微生物活性的影响。间隙水NH_4^+-N含量与表层10 cm内底泥的APA和FDA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a=0.01),表明在厌氧环境中,微生物对氮素的分解和矿化作用主要受二者活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营养盐 微生物活性 碱性磷酸酶活性 蓝藻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丰昌 万国江 黄荣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6-71,共6页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覆水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覆水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相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通量 碱度 沉积物水界面 云贵高原 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沉积物界面磷、pH及碱性磷酸酶的时空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福芳 屈建航 胡元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7-912,共6页
于2011年3、6和9月通过对太湖不同营养化湖区的5个标准采样位点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界面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磷含量、pH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覆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总磷(TP)、可溶性正磷酸盐(SAP)... 于2011年3、6和9月通过对太湖不同营养化湖区的5个标准采样位点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界面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磷含量、pH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覆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总磷(TP)、可溶性正磷酸盐(SAP)、pH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季节变化趋势。间隙水总磷(PW-TP)、间隙水可溶性正磷酸盐(PW-SAP)高于上覆水,分别最高高出0.082、0.042 mg·L-1;上覆水pH值高于间隙水pH值,最高高出0.35个单位;间隙水中碱性磷酸酶(PW-ALP)活性高于上覆水中碱性磷酸酶(W-ALP)活性,最高高出13.244μg·mL·h-1。TP、SAP、pH及ALP活性在3、6、9月份中均以16#样品最高,其中6月份16#样品PW-TP、PW-SAP、上覆水pH及PW-ALP活性分别0.527、0.132、7.46和61.090μg·mL·h-1。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W-TP与W-SAP、W-pH显著相关。W-SAP与PW-TP、PW-SAP、W-ALP、PW-ALP均显著相关。PW-TP与PW-pH显著相关性,与PW-ALP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PW-SAP与PW-ALP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沉积物界面 PH 碱性磷酸酶 时空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碱消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硅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志方 路波 +2 位作者 于心科 翟滨 李铁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湿碱式化学提取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优化样品碱式消解方法,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含量级别生物硅的方法。结果表明,仪器检出限为0.724μmol/L,方法检出限为0.942μmol/L。用于测定硅酸盐-... 利用湿碱式化学提取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优化样品碱式消解方法,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不同含量级别生物硅的方法。结果表明,仪器检出限为0.724μmol/L,方法检出限为0.942μmol/L。用于测定硅酸盐-硅溶液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8648和GBW 08649,标准值分别为50.0μmol/L和100.0μmol/L),测定值分别为(49.888±0.275)μmol/L、(99.578±0.651)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443%、0.527%;对于不同生物硅含量级别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平行、独立测量,其相对标准偏差<8.9%。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满足古海洋学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和环境分析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海洋沉积物 湿碱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媛 王国芝 李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660,共1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内的云质岩、硅质岩是致密油藏重要的储集岩,目前对云质岩和与之伴生的硅质岩成因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岩心观察和对硅质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及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硅质岩的成因。研究表明,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内的云质岩、硅质岩是致密油藏重要的储集岩,目前对云质岩和与之伴生的硅质岩成因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岩心观察和对硅质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及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硅质岩的成因。研究表明,风城组中的硅质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为55.15%~85.61%,为不纯的云质硅质岩,其内含有较多热水沉积矿物和碱湖沉积成因的盐类矿物。云质硅质岩主要围绕热液喷口分布,它们常与白云岩呈纹层状、条带状互层。云质硅质岩中硼异常富集,硼含量介于90×10^-6~10000×10^-6之间,平均680×10^-6,与盐类矿物硅硼钠石有关,反映了碱湖沉积成因;Sr/Ba值均大于1,Th/U值多在0.62~2.06之间,Sm/Nd值多在0.20~0.24之间。云质硅质岩的稀土配分显示出Eu负异常、Ce负异常或弱正异常及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的特征。δ^30Si值介于0.39‰~1.88‰之间,其δ^30Si和微量元素特征不反映典型热水成因。云质硅质岩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风二段和风三段云质硅质岩主要为热水和碱湖的混合沉积成因。硅质岩形成受喷口的位置、热水喷流期和各喷口喷流热水的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硅质岩形成时存在多个喷口,在相对封闭的高盐度—碱性还原环境下的热水喷流期,热水与碱湖湖水混合,混合水沉积形成硅质、盐类矿物及白云石,最终形成含盐的云质硅质岩;热水喷流间歇期形成碱湖成因的含盐云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喷流 碱湖沉积 二叠系风城组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雄志 洪华生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厦门西港和香港维多利亚港近岸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水体受污染程度的多项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如水体中BOD5、无机氮、COD、无机磷等的含量及采样点离陆源排放点的距离等相关性较大,其相关性在水动力条件差的水域尤为显著... 厦门西港和香港维多利亚港近岸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水体受污染程度的多项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如水体中BOD5、无机氮、COD、无机磷等的含量及采样点离陆源排放点的距离等相关性较大,其相关性在水动力条件差的水域尤为显著。从整体水平分析,香港维多利亚港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水平比厦门西港高出一个数量级左右,这也与维多利亚港在日接纳污水总量及接纳污水的历史均远超过厦门西港之事实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污染物质 沉积物 海洋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钛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燕 王霞 +1 位作者 张竹青 万立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08-211,共4页
ICP-AES是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理想的分析方法,很多元素通过四酸法全消解后,用其测定都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但在用该方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钛含量时,结果严重偏低。调整前处理方法为碱熔法,选用性质较温和的熔剂,引入内标,优化实... ICP-AES是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理想的分析方法,很多元素通过四酸法全消解后,用其测定都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但在用该方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钛含量时,结果严重偏低。调整前处理方法为碱熔法,选用性质较温和的熔剂,引入内标,优化实验条件后,样品经ICP-AES测定钛可得到理想的测定结果,检出限为10 mg/kg,标准偏差0.47%~1.93%(n=6),土壤回收率为84.9%,沉积物回收率为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碱熔 土壤和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