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络合组分对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1
作者 孙振平 葛宇龙 +2 位作者 田俊涛 杨海静 李志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3-1101,共9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甲酸、草酸和磷酸3种络合组分对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LA)储存稳定性、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借助水化热、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G)分析手段表征掺硫酸铝型LA的水泥浆体的水化... 通过试验研究了甲酸、草酸和磷酸3种络合组分对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LA)储存稳定性、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借助水化热、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G)分析手段表征掺硫酸铝型LA的水泥浆体的水化进程、物相组成和物相微观形貌,以探明络合组分对硫酸铝型LA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3种络合组分均能提高硫酸铝型LA的储存稳定性,磷酸效果最佳,甲酸次之,草酸最弱。在硫酸铝比例相同的条件下,3种络合组分对于提升硫酸铝型LA促凝效果的能力依次为甲酸>草酸>磷酸。草酸作为络合组分可以提高硫酸铝型LA的早强作用,而磷酸作为络合组分则使硫酸铝型LA的早强作用变差,但对提高砂浆28d抗压强度有利。络合组分提供的酸根离子能够与硫酸铝型LA中促凝离子Al^(3+)形成稳定络合物,不仅对提高硫酸铝型LA的储存稳定性有利,同时还增加了Al3+的含量,使水泥浆体中钙矾石(AFt)的生成量显著增加,增强硫酸铝型LA的促凝作用和早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 络合组分 储存稳定性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凝汽器加药防腐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园园 胡振华 +3 位作者 李俊菀 姬定西 李健博 刘焕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5,共7页
为了解决直接空冷凝汽器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腐蚀模拟实验装置模拟初凝液实际运行工况,选取汽液分配系数低的碱化剂和氧化剂对碳钢进行流动加速腐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碱化剂和氧化剂均能有效抑制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加速腐蚀;... 为了解决直接空冷凝汽器腐蚀问题,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腐蚀模拟实验装置模拟初凝液实际运行工况,选取汽液分配系数低的碱化剂和氧化剂对碳钢进行流动加速腐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碱化剂和氧化剂均能有效抑制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加速腐蚀;水流方向的急剧改变对流动加速腐蚀速率影响较小;同等条件下,碳钢在氧化剂环境中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远低于碱化剂环境中的流动加速腐蚀速率;向直接空冷凝汽器中加入氧化剂进行防腐时,单台机组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52.3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碱化剂 氧化剂 初凝液 流动加速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渣改性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远 刘孝通 +2 位作者 杨安旭 张远永 杨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5-2011,共7页
本文采用氟硅渣对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进行了改性,并测试了氟硅渣改性后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指标。采用XRD、TG-DTG和SEM表征手段分析了氟硅渣改性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氟硅渣用量的增加... 本文采用氟硅渣对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进行了改性,并测试了氟硅渣改性后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指标。采用XRD、TG-DTG和SEM表征手段分析了氟硅渣改性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水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氟硅渣用量的增加,砂浆的快凝效果和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用氟硅渣改性无碱液体速凝剂时,氟硅渣的掺量以5.0%(质量分数)为宜,此时掺改性速凝剂水泥试件的初凝时间为1 min 20 s,终凝时间为5 min 20 s,1 d抗压强度为13.8 MPa,28 d抗压强度为52.4 MPa。氟硅渣中的二氧化硅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水化硅酸钙,有利于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但氟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氟化钙沉淀,阻碍水泥水化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液体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 氟硅渣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协同增效组分对铝酸钠液体速凝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国新 宋学锋 +2 位作者 周文英 伍勇华 张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1,76,共4页
在本文中针对铝酸钠液体速凝剂的适应性较差这一特点,进行了复配研究。试验证明: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三乙醇胺、重铬酸钾等均能与铝酸钠溶液形成稳定均一的溶液,并能对促凝效果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液体速凝剂 作用效果 协同增效 组分 聚丙烯酰胺 铝酸钠溶液 部分水解 三乙醇胺 重铬酸钾 增效作用 适应性 配研 促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液体速凝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及水化促凝机理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力冉 王栋民 +3 位作者 张述雄 刘辉 李娟 逄建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5-1371,共7页
通过微、宏观测试分析,研究了无碱液体速凝剂与水泥基材料的适应性及其水化促凝机理。结果表明:自制无碱液体速凝剂对实验中的三种水泥初凝时间均小于3 min 31 s,终凝时间均小于7 min 35 s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聚羧酸超塑化剂或萘系超... 通过微、宏观测试分析,研究了无碱液体速凝剂与水泥基材料的适应性及其水化促凝机理。结果表明:自制无碱液体速凝剂对实验中的三种水泥初凝时间均小于3 min 31 s,终凝时间均小于7 min 35 s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聚羧酸超塑化剂或萘系超塑化剂复掺时,降低水灰比至0.32时,水泥凝结时间均可达到JC477-2005要求;通过XRD、TG/DTA与SEM分析微观结构得出,速凝剂对1~28 d的水化产物的类型基本没有影响。在掺入速凝剂的水泥-速凝剂-水体系中,速凝剂的主要成分硫酸铝与CH生成微细针柱状AFt,其主要是通过液相反应-沉淀过程形成。结晶水化产物的生长、发展,在水泥颗粒间交叉连续生成网络型结构,而加速凝结;水泥水化早期生成的CH被速凝剂消耗,且形成钙矾石加速了硅酸二钙(C_2S)、硅酸三钙(C_3S)的水化进程,使水泥快速凝结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液体速凝剂 微观结构 水化 促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液体速凝剂性能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2
6
作者 赵苏 郭兴华 +1 位作者 夏义兵 左明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量比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其促凝机理及存在最佳掺量的原因.方法测试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面电镜手段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量比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其促凝机理及存在最佳掺量的原因.方法测试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面电镜手段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物质的量比为1.2时,铝酸钠液体速凝剂放置1 d便产生大量的沉淀.增大物质的量比时,稳定性也增加.不同物质的量比的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均存在最佳掺量,其凝结时间和强度都符合JC477-2005标准.结论铝酸钠液体速凝剂并不是靠生成大量钙矾石相互搭接实现速凝,而是促进各水泥矿物的反应形成大量的凝胶,并有一定量的板状晶体氢氧化钙和柱状晶体钙矾石(AFt)分布在其中.当掺量过大时,形成大量的六方片状晶体水铝石和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C-S-H凝胶和柱状钙矾石相对较少,导致结构不密实,速凝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 液体速凝剂 作用机理 最佳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铝酸钠液体速凝剂作用效果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国新 李春梅 +1 位作者 周文英 伍勇华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58,共5页
本文以雁塔水泥熟料、三种石膏和一种铝酸钠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影响铝酸钠液体速凝剂的作用效果的一些因素:掺量、掺入时间、水灰比及水泥中石膏的种类和含量。经过试验及分析发现:(1)速凝剂存在最佳掺量,且最佳掺量与水泥中石膏的含量及... 本文以雁塔水泥熟料、三种石膏和一种铝酸钠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影响铝酸钠液体速凝剂的作用效果的一些因素:掺量、掺入时间、水灰比及水泥中石膏的种类和含量。经过试验及分析发现:(1)速凝剂存在最佳掺量,且最佳掺量与水泥中石膏的含量及速凝剂的掺入方式相关。(2)减水剂能协同提高速凝剂的促凝效果,且能提高砂浆的强度对比率。(3)掺入速凝剂后,砂浆的早期强度得以提高,但后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均能满足JC477-1992标准要求。(4)铝酸盐液体速凝剂对含不同种类石膏的水泥的促凝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 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无碱速凝剂性能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正安 丁向群 +1 位作者 潘阳 魏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无碱液态速凝剂对基准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龄期水化浆体中钙离子浓度、结合水和水化样品中氢氧化钙浓度进行了测定,利用XRD、SEM观察了水化产物特征,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速凝剂掺量的增... 研究无碱液态速凝剂对基准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龄期水化浆体中钙离子浓度、结合水和水化样品中氢氧化钙浓度进行了测定,利用XRD、SEM观察了水化产物特征,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速凝剂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显著降低,1 d的抗压强度也降低,28 d强度在速凝剂6%掺量时出现最小值,强度随着掺量变化异常,可能是由于速凝剂的掺加既促进水泥水化,有利于提高强度,但同时也破坏了水泥的正常水化,反而降低强度,所以速凝剂的掺加应该存在最佳掺量。相同条件下,与未掺加速凝剂的试样相比,掺加速凝剂的试样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而结合水含量和氢氧化钙含量升高。速凝剂促进水化早期大量短柱状、相互交错钙矾石的生成,可能是水泥快速凝结和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无碱速凝剂 水化机理 钙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2005)标准检测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国新 杨秦莉 +1 位作者 伍勇华 何廷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32,49,共5页
综述了我国液体速凝剂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现行行业标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2005)对检测液体速凝剂的局限性,提出了在使用该标准对液体速凝剂进行测试时的几点修订建议。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液体速凝剂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基质中4种典型化学毒剂的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冲林 陈志升 +1 位作者 徐士成 魏崇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37-1240,共4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土壤基质中的4种典型化学毒剂,萃取液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分析。当土壤中4种化学毒剂含量均为10 mg/kg时,用含5%三乙胺的二氯甲烷作萃取溶剂,在加压15 MPa,室温下提取7 min的条件下,沙林、梭曼、维埃克斯...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萃取土壤基质中的4种典型化学毒剂,萃取液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分析。当土壤中4种化学毒剂含量均为10 mg/kg时,用含5%三乙胺的二氯甲烷作萃取溶剂,在加压15 MPa,室温下提取7 min的条件下,沙林、梭曼、维埃克斯的回收率均超过80%,芥子气为73%。方法对土壤中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的检出限分别为1.8、1.4和70 ng/g(磷模式),对芥子气的检出限为500 ng/g(硫模式)。并与传统液-固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法 液-固萃取法 化学毒剂 气相色谱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速凝剂在铁路隧道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富民 孙成晓 +4 位作者 仇鹏 张雯 何军利 闫俊洁 李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7,共4页
为研究无碱液体速凝剂和碱性液体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掺加两种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和快速冻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可大幅度提高喷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保... 为研究无碱液体速凝剂和碱性液体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掺加两种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和快速冻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可大幅度提高喷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保有率达到106.8%,而掺加碱性液体速凝剂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比仅为57.5%;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试件在各龄期的收缩率均小于掺加碱性液体速凝剂的混凝土试件;掺加无碱液体速凝剂可有效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混凝土试件经受300次冻融循环未破坏,而掺加碱性液体速凝剂的混凝土试件在进行冻融循环125次时已完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液体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 抗压强度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液质联用测定二苯甲酮类中防紫外整理剂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刚 虞慧芳 +2 位作者 何坚刚 王力君 张明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7-41,共5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和测定纺织品中8种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浓缩,甲醇定容,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柱分离,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和测定纺织品中8种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浓缩,甲醇定容,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柱分离,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5~0.7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在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和2.0 mg/kg时,棉布样品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9.53±2.20)%^(99.52±4.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3%~5.46%;涤纶样品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6.74±6.33)%^(107.23±7.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1%~7.69%;尼龙样品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3.99±5.45)%^(111.33±3.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7%~7.11%,方法检出限(LOD)为0.24~3.43μg/kg,方法定量限(LOQ)为0.80~11.44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加速溶剂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