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Structure and Crystallinity of A New Biodegradable Aliphatic-Aromatic Copolyester
1
作者 Wang Xiaohui Shi Jun +2 位作者 Chen Ying Fu Zhifeng Shi Ya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liphatic-aromatic copolyesters,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co-butylene adipate-co- ethylene terephthalate-co-ethylene adipate) (PBATE), were synthesized from terephthalic acid (PTA), adipic...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liphatic-aromatic copolyesters,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co-butylene adipate-co- ethylene terephthalate-co-ethylene adipate) (PBATE), were synthesized from terephthalic acid (PTA), adipic acid (AA), 1,4-butanediol (BG) and ethylene glycol (EG) through direct esterification and polycondensation. The sequence structure and crystallinity of the copolyester were investigated by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 wide-angle X-ray diffractometry (WAX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BATE copolyester was a random copolymer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BATE copolyester was al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feed molar ratio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BATE copolyester belonged to the triclinic crystalline system; The variation in melting point of the synthesized PBATE copolyester agreed well with the estimation obtained by the Flory equation and was applicable to the random co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sequence structure CRYSTALLINITY ALIPHATIC AROMA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etic organocatalysis for stereoregula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O-carboxyanhydrides to isotactic functionalized polyesters
2
作者 Luan Shifang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01-12002,共2页
Polyesters,such as polylactide(PLA),are a class of biodegra-dable and biocompatible polymers that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biomedicine,agriculture,and commodity thermoplastics[1-2].However,the lack of pen... Polyesters,such as polylactide(PLA),are a class of biodegra-dable and biocompatible polymers that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biomedicine,agriculture,and commodity thermoplastics[1-2].However,the lack of pendant functionality of conventional polyesters makes it difficult to modify and modulat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subsequent applications[3-4].Since 2006[5],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ROP)of O-carbox-yanhydrides(OCAs),which can be readily synthesized from amino acid or hydroxyl acid precursors,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promising route to functionalized polyesters[3-4].However,due to the increased methine C-H acidity,significant racemization of the stereogenic center and decreased stereoregularity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most OCAs,for instance,ManOCA[6](OCA from mandelic acid)and SerOCA[7](OCA from serine),when using typical 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as catalyst.To minimize epimerization,some classical metal-based catalysts of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mediate ROP of OCAs,furnishing isotactic polyesters[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estER polymerization ster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棉混纺织物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淑花 鲍站霞 +1 位作者 庞明科 史晟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为高值产品,获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材料,以涤棉织物为原料,ZnCl_(2)作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炭化,制备出活性炭;然后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活性炭上原位生成TiO_(2),获得了活性炭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 为了将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为高值产品,获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材料,以涤棉织物为原料,ZnCl_(2)作为活化剂,通过高温炭化,制备出活性炭;然后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在活性炭上原位生成TiO_(2),获得了活性炭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混纺比80/20的涤棉织物、800℃下制得的复合光催化材料,TiO_(2)在活性炭上分布均匀,具有无定形结构;该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达344 mg/g,对质量浓度60 mg/L的亚甲基蓝光照6 h后降解率可达98%,并且在循环5次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可达到80%,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织物 炭化 光催化材料 吸附性能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涤纶织物的溶剂萃取剥色及其对醇解的影响
4
作者 朱琳 王展鹏 +4 位作者 吴宝宅 汪少朋 刘一鸣 代成娜 陈标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剂)中筛选出性能优异的乙酸和氯苯2种溶剂,系统探究了剥色温度、固液比和剥色时间等条件对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剥色温度为130℃,固液比为1∶30,剥色时间为20 min时,乙酸和氯苯对9种市售涤纶织物都有较好的剥色效果,最佳剥色率分别为82.9%和88.4%。剥色前后对废旧涤纶织物进行乙二醇醇解实验,结果表明,乙酸和氯苯的使用能够普遍提高醇解产物的回收率,最高可使回收率分别增加11.44%和12.48%,且回收产物的纯度均高于90%,有助于废旧涤纶织物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涤纶织物 溶剂萃取 剥色 乙酸 氯苯 醇解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叠层数对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紫外线防护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孟少妮 张才前 孛佩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76,共6页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层叠加条件下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面料在双层及以上的铺叠情况下均能满足防紫外面料的标准要求;经纬密度较大的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具备好的防紫外线性能,面料不同位置对长波紫外线(UVA)透射率标准偏差随铺叠层数增加而减小,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变异系数(CV)则无减小趋势;单层面料的UVA透射率与总密度呈负线性相关,UPF值与总密度和紧度乘积呈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锦复合 超纤人造革 紫外防护 多层铺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整加工对Polyester/Lyocell混纺织物强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荣丽 梁高勇 +1 位作者 张建春 刘吉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研究了Polyester/Lyocell混纺交织织物的耐氧化性、耐碱性、耐高温性能,通过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优化了该织物在印染过程中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
关键词 聚酯纤维 混纺织物 LYOCELL polyestER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1 位作者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复合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水分传递性能
8
作者 林万里 吴是甬 +2 位作者 祝成炎 田伟 李雅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了改善涤纶的疏水性,拓展涤纶织物的应用场景,采用静电纺纱技术在涤纶芯纱外包覆聚丙烯腈(PAN)亚微米纤维以构建多尺度复合涤纶纱,进而织造成多尺度复合涤纶机织物;同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涤纶织物一侧沉积PAN亚微米纤维,并通过热压... 为了改善涤纶的疏水性,拓展涤纶织物的应用场景,采用静电纺纱技术在涤纶芯纱外包覆聚丙烯腈(PAN)亚微米纤维以构建多尺度复合涤纶纱,进而织造成多尺度复合涤纶机织物;同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涤纶织物一侧沉积PAN亚微米纤维,并通过热压技术将纤维和织物进行一体化处理,得到多层级多尺度复合涤纶织物。随后对多尺度复合织物的水分传递性能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多尺度复合涤纶纱的力学性能主要由芯纱涤纶决定,其芯吸能力和浸润速率均优于传统涤纶纱线,在线密度为28.12 tex时芯吸高度达到51 mm,在59.05 tex时60 s内即可达到浸润平衡状态。此外,机织多尺度复合涤纶织物均可在15 s内实现浸润平衡,而多层级多尺度复合涤纶织物则能在38 s内完成液体的单向传输,展现了良好的反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多尺度 复合纱 纳米纤维 水分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复杂条件煤巷快速掘进网的可替代性实验研究与应用初探
9
作者 刘乐枝 刘华举 +3 位作者 陈登红 华心祝 杨理想 鲁德沛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聚酯纤维网和菱形金属网的单位质量、延伸率、单根破坏应力、网状破坏应力、网兜状压断破坏应力来验证聚酯纤维网替代菱形金属网的可行性,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实验室相关网力学试验的测试数据可靠性,并在顾桥煤矿1211... 通过实验研究聚酯纤维网和菱形金属网的单位质量、延伸率、单根破坏应力、网状破坏应力、网兜状压断破坏应力来验证聚酯纤维网替代菱形金属网的可行性,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实验室相关网力学试验的测试数据可靠性,并在顾桥煤矿1211(1)工作面运输顺槽开展了现场试验,替代后应用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在深井复杂条件下聚酯纤维网可以替代菱形金属网进行支护,为类似复杂条件的快速掘进工程网的更新替代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金属网 聚酯纤维网 替代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涤纶织物精练染色一浴加工工艺
10
作者 朱雅静 侴远航 +3 位作者 杜金梅 许长海 李彬善 陈森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耐碱分散染料对再生涤纶织物分别进行精练染色一浴法加工和传统精练染色两浴法加工,通过对比两浴法与一浴法加工织物的各项性能,探究再生涤纶织物精练染色一浴法加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讨论染色温度、保温时间以及... 采用耐碱分散染料对再生涤纶织物分别进行精练染色一浴法加工和传统精练染色两浴法加工,通过对比两浴法与一浴法加工织物的各项性能,探究再生涤纶织物精练染色一浴法加工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讨论染色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处理过程中烧碱浓度对织物K/S值及匀染性的影响,优化的织物精练染色一浴法加工工艺为:染色温度130℃,保温时间30 min,烧碱质量浓度1 g/L。研究发现,再生涤纶精练染色一浴法工艺与传统两浴法工艺处理的织物在染色效果、失重率、色牢度和纤维表面形貌方面相差不大,但一浴法工艺由于降低了碱用量,织物断裂强力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耐碱分散染料 一浴法 精练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华虎 任文君 +2 位作者 蔡英 张佳文 易玲敏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3-20,30,共9页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涂覆量为11.55 mg/cm^(2)时,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平均太阳光反射率可达92.56%,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平均发射率达91.36%,在太阳光直照下相对于原始涤纶织物可降温5.2℃,且整理后的辐射降温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及力学性能。此外,经24 h的紫外加速老化后,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K/S值几乎不变,且UVA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1.8%、UPF值可达387.03,显示出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该涂层织物在户外降温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降温 涤纶 耐紫外老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2 位作者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催化醇解酯交换再生DMT的制备及减压升华提纯
13
作者 李小军 官军 +1 位作者 吕维扬 姚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醇解-酯交换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过程中,重金属盐类醇解催化剂易引发环境污染,且强碱性酯交换催化剂NaOH易引起设备腐蚀。为了改善该问题,采用K_(2)CO_(3)催化醇解废旧聚酯纺织品制得醇解产物,以K_(2)CO_(3)为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将醇... 在醇解-酯交换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过程中,重金属盐类醇解催化剂易引发环境污染,且强碱性酯交换催化剂NaOH易引起设备腐蚀。为了改善该问题,采用K_(2)CO_(3)催化醇解废旧聚酯纺织品制得醇解产物,以K_(2)CO_(3)为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将醇解产物转化为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通过单因素实验协同响应面法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酯交换反应时间、甲醇与醇解产物投料比、催化剂K_(2)CO_(3)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再生DMT收率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参数组合,并采用减压升华法对含杂再生DMT进行提纯。结果表明:醇解产物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伴含微量BHET低聚体及对苯二甲酸单羟乙酯;酯交换最佳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18 min、甲醇与醇解产物质量投料比2.13∶1、K_(2)CO_(3)添加量为醇解产物质量的0.94%,该工艺条件下再生DMT实际收率为88.50%;经3次减压升华提纯,再生DMT中2-羟乙基甲基对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单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杂质均得到有效去除,再生DMT纯度高达9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 醇解 酯交换 再生DMT 减压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r Microstructure and Pyrolysis Pathway of Polyester-Polyether Multiblock Copolymer
14
作者 罗爱芹 叶玲 +2 位作者 傅若农 谢桂阳 王显伦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1年第1期45-50,共6页
The composition and sequence distribution of monomeric units in polyester polyether multiblock copolymer were studi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PGC) and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GC/M... The composition and sequence distribution of monomeric units in polyester polyether multiblock copolymer were studied by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PGC) and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GC/MS). PGC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F t curve of the multiblock copolymer and PGC/MS was used to separate and identify the pyrolyzates. DTA experi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ginning point of elastomer’s decomposition was about 300?℃ and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most of the sample was 550?℃. Many pyrolyzates were produced because of the breaking of weak bonds in the sample. The possible microstructure was verified and the pyrolysis pathway of the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ester polyether multiblock copolymer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opolymer pyrolysis pathway MICROSTRUCTURE pyrolyz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端羧基聚酯协同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5
作者 辛颉 罗旭 +1 位作者 霍天宇 李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4,共11页
以增韧脆性环氧树脂为目的,系统研究了端羧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TPBA)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粘接性能、热力学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能够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 以增韧脆性环氧树脂为目的,系统研究了端羧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TPBA)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粘接性能、热力学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能够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 phr时达到最大值,较未添加时分别提高了6.96%、56.62%、68.22%。SEM冲击断面形貌分析表明,增韧机制为CTPBA引起的剪切形变及纳米SiO_(2)引起的第二相增韧。纳米SiO_(2)的加入能缩短凝胶时间,提高体系的剥离强度和耐热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 phr时达到最小值,耐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端羧基聚酯 环氧树脂 胶粘剂 硅烷偶联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铋-硅橡胶基X射线防护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6
作者 李鑫 叶培培 +3 位作者 赵晓曼 王鸿博 杨国荣 洪剑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为研发质轻、无毒的X射线柔性辐射防护材料,采用涂层法制备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涤纶织物,研究氧化铋含量对其刚柔性、密度、力学性能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每100 g硅橡胶中氧化铋含量为240 g时,防护材... 为研发质轻、无毒的X射线柔性辐射防护材料,采用涂层法制备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涤纶织物,研究氧化铋含量对其刚柔性、密度、力学性能及其X射线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每100 g硅橡胶中氧化铋含量为240 g时,防护材料的刚柔性最优;不同氧化铋含量的柔性防护材料的密度为0.8~1.6 g/cm^(3),显著低于常规含铅防护材料(3.79 g/cm^(3));当氧化铋含量为180~240 g时,防护材料的强伸性更好,并且其断裂伸长率优于未处理涤纶织物;综合考虑氧化铋-硅橡胶基无铅X射线柔性防护织物的X射线防护性能、柔软性和力学性能,每100 g硅橡胶中含240 g氧化铋为最优方案,涤纶织物单位体积的X射线防护比例为2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 功能纺织品 涤纶织物 氧化铋 硅橡胶 X射线防护 涂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纺比对涤棉平纹面料导湿排汗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才前 孟少妮 麻海燕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面料的原材料和组分对服装导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为探究面料混纺比与导湿、排汗性能间的关系,选择不同混纺比的涤棉平纹面料,通过电阻法评估汗液在各面料上的扩散及蒸发行为,采用动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和织物透湿量仪分别对面料水分扩... 面料的原材料和组分对服装导湿、排汗性能影响较大。为探究面料混纺比与导湿、排汗性能间的关系,选择不同混纺比的涤棉平纹面料,通过电阻法评估汗液在各面料上的扩散及蒸发行为,采用动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和织物透湿量仪分别对面料水分扩散速率和透湿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纺面料经纬向紧度是影响汗滴在面料经纬方向上扩散速率的主要因素,两者呈线性正相关;混纺面料中涤棉纤维混纺比、织物紧度和厚度影响面料的导湿及排汗性能,混纺面料中棉纤维含量越大,面料紧度值和厚度越大,则面料中汗液扩散速率和蒸发速率越小;随着混纺面料中棉纤维含量增大,面料的透湿性也会增大。研究结果对开发导湿、排汗面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为夏季服装产品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比 涤棉面料 导湿排汗 电阻测试 滴液法 夏季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增强再生复合龙骨抗弯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涛 任向阳 +1 位作者 钱如胜 聂海波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解决现有复合龙骨存在的抗弯性能较差、破坏过程多为脆性、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等问题,结合新型工艺,采用废旧木材、纤维材料、高强涤纶纱、聚丙烯等制备新型增强再生复合龙骨,并开展抗弯试验,研究复合龙骨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现有复合龙骨存在的抗弯性能较差、破坏过程多为脆性、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等问题,结合新型工艺,采用废旧木材、纤维材料、高强涤纶纱、聚丙烯等制备新型增强再生复合龙骨,并开展抗弯试验,研究复合龙骨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纤维带与聚丙烯的复合带代替原有聚丙烯作为外壳增强了复合龙骨抗弯性能,环向缠绕高强涤纶纱提高了复合龙骨抗弯强度与抗弯刚度;新型增强再生复合龙骨受弯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延性,再生木材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骨 聚丙烯纤维 涤纶纱 抗弯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与原生涤纶纤维的特征分析
19
作者 张瑞芝 梁帅童 +1 位作者 张红娟 王际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再生涤纶纤维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再生涤纶纤维经热重分析的第二段质量损失率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同时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在再生涤纶纤维样品中检出苯甲醛和正辛醛,上述结果可作为再生涤纶纤维的检测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在后续的研究中可累积样本量并建立数据库,为再生涤纶纤维的追溯体系提供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特征分析 红外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热重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MMA-AA)液体光子晶体在不同织物表面的结构生色
20
作者 代朋岩 邹笑笑 +2 位作者 李帅 肖远淑 贾丽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液体光子晶体(LPCs)的应用研究以涤纶长丝织物基底为主。选用棉织物、蚕丝织物和涤纶织物为基材,通过棒涂法制备结构色织物,探究不同材质的织物对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P(St-MMA-AA)LPCs的自组装的影响。结果表明:P(St-MMA-... 液体光子晶体(LPCs)的应用研究以涤纶长丝织物基底为主。选用棉织物、蚕丝织物和涤纶织物为基材,通过棒涂法制备结构色织物,探究不同材质的织物对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P(St-MMA-AA)LPCs的自组装的影响。结果表明:P(St-MMA-AA)微球均可在织物表面获得明亮的结构色,但具有较好亲水性的棉织物和蚕丝织物消耗的LPCs用量高于表面平整光滑的涤纶织物;此外,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反射率略高于蚕丝织物。与此同时,通过调节P(St-MMA-AA)粒径可以实现对结构色色相的调控,并且随着粒径增加,结构色出现红移。P(St-MMA-AA)微球在不同织物表面均以面心立方结构规则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光子晶体 蚕丝 涤纶 结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