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风电场协调控制架构及算法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韩佶 邓钰婷 +2 位作者 耿子越 吕文茜 苗世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框架的性能,探讨新型控制框架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接下来,综述风电集群协调控制实现算法,包括模糊算法、一致性算法、模型预测控制、交替方向乘子法、人工智能算法、群智能算法等,讨论不同算法的适用场景;最后,展望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跨学科融合的实现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协调控制 控制框架 算法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的匹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炳成 吴继飞 +1 位作者 于洪彦 陈建兰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3,共13页
可解释性是揭开算法决策“黑箱”的关键方法,也是提升消费者采纳及促进有效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从算法可解释性与购买情境匹配角度,通过四项实验探讨了不同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的匹配效应及其中介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 可解释性是揭开算法决策“黑箱”的关键方法,也是提升消费者采纳及促进有效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从算法可解释性与购买情境匹配角度,通过四项实验探讨了不同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的匹配效应及其中介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发现:(1)在不同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对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影响具有匹配效应,即对于体验购买,消费者更愿意采纳基于用户(vs.产品)的算法推荐解释框架;对于实物购买,消费者更愿意采纳基于产品(vs.用户)的算法推荐解释框架。(2)如上效应受到加工流畅性的中介作用,即购买情境与算法推荐解释框架匹配(vs.不匹配)时,能够诱发消费者更高的加工流畅性,进而导致更高的采纳意愿。(3)该匹配效应受到决策风格的调节作用,即对于最优型决策主导的个体,在实物(vs.体验)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的匹配效应存在(vs.被抑制);对于满意型决策主导的个体,在体验(vs.实物)购买情境下,算法推荐解释框架的匹配效应存在(vs.被抑制)。本文从可解释性与购买情境匹配角度丰富了算法推荐系统及体验购买与实物购买的理论研究,并为企业有效运用解释策略提升算法推荐效果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解释框架 体验购买 加工流畅性 决策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纱团外观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3
作者 李吉国 景军锋 +2 位作者 程为 王永波 刘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251,共9页
为解决玻璃纤维(简称玻纤)纱团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和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纤纱团外观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图像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首先使用传统方法预处理图像,减少玻纤纱团塑... 为解决玻璃纤维(简称玻纤)纱团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缺陷人工检测效率低和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纤纱团外观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图像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首先使用传统方法预处理图像,减少玻纤纱团塑料包装的反光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利用RGB与HSV色彩空间通道识别玻纤纱团型号标签;其次将疑似缺陷的玻纤纱团图像传入改进的MobileNetV2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缺陷判定。最后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玻纤纱团外观缺陷检测软硬件系统,以西门子S7-200 PLC作为硬件控制器,完成玻纤纱团检测过程中的自动传送与分拣,基于模型在线服务(EAS)架构设计了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检测准确率为97%,玻纤纱团品种分类正确率达99%,相机采集和检测处理速度满足工业实际需求,能够有效代替人工并提高质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玻璃纤维纱团 缺陷检测 图像处理 模型在线服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信任的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框架与实现
4
作者 王作广 李超 赵利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2-1240,共9页
为解决网络架构复杂化、动态化和碎片化演变导致的边界防护措施失效,应对非自主可控的系统、软硬件和密码算法不断呈现的脆弱性对网络数据安全造成的挑战,首先,基于零信任理念设计一个零信任网络架构实现模型;其次,提出一种零信任网络... 为解决网络架构复杂化、动态化和碎片化演变导致的边界防护措施失效,应对非自主可控的系统、软硬件和密码算法不断呈现的脆弱性对网络数据安全造成的挑战,首先,基于零信任理念设计一个零信任网络架构实现模型;其次,提出一种零信任网络安全保护框架,在身份管理与认证、授权与访问、数据处理与传输等环节融合利用零信任安全理念、国密算法体系和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国密证书申请与签发、业务数据安全处理与传输等框架流程,并设计与实现身份与访问管理模块、终端可信网络访问代理设备等功能组件;最后,构建基于安全保护框架的网络平台,从而为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零信任安全实践提供新框架、技术和工具。安全分析与性能测试的结果显示,所提平台对SM2的签名与验签性能分别平均达到了每秒1118.72次和每秒441.43次,对SM4的加密和解密性能分别平均达到了10.05 MB/s和9.96 MB/s,平台数据安全访问/响应性能为7.23 MB/s,表明所提框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数据安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信任 数据保护 安全框架 国密算法 可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平台的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方法
5
作者 叶祥龙 张柯 +2 位作者 宋程程 尹湘凡 梁琴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 针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的问题,对调频连续波体制下的微动目标回波特性理论建模,根据实际场景设置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仿真参数,通过模拟调频连续波体制雷达发射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旋翼无人机回波的过程对其回波微动特性仿真分析,并基于上述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在基于DSP平台的该算法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中值滤波的谱峰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估算旋翼无人机最大微多普勒频率的方法估算其旋翼转速,同时提出一种无人机旋转轴数量估计方法,由于无人机旋转轴转速之间存在细微差异,并且频谱上的二次谐波放大了该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求取频谱上二次谐波数量的方法来估计旋转轴的数量。整个算法框架在DSP平台运行时间维持在20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特性理论建模 回波微动特性仿真 微动特征提取算法框架 中值滤波 谱峰估计 旋转轴数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
6
作者 张永挺 韩彦微 +2 位作者 林永昌 冯一桐 刘剑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头的泛在物联的多视觉-惯导融合框架,针对室内光线情况对无人机摄像头图像进行强化,并与IMU数据结合得到初步的无人机位置数据。进一步通过在无人机上布设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码),应用改进后的PnP(perspective-n-point)算法优化无人机位姿数据。飞行结束后在无人机机巢对IMU的累计误差进行校验。实验证明:该方法布设与维护的工作量小,相较仅依靠搭载摄像头与IMU数据融合算法,飞行精度有较大提高,可满足变电站内无人机巡检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室内无人机 位姿估计 多视觉-惯导融合框架 改进Pn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2数字签名算法的两方门限计算方案框架
7
作者 刘振亚 林璟锵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8-2211,共24页
近年来,已有多种SM2数字签名算法的两方门限计算方案被提出,这些方案能够有效地增强SM2数字签名算法的私钥安全性.根据不同的密钥拆分方法,已有公开方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基于乘法和加法拆分,再根据不同的签名随机数构造方法,衍生出多... 近年来,已有多种SM2数字签名算法的两方门限计算方案被提出,这些方案能够有效地增强SM2数字签名算法的私钥安全性.根据不同的密钥拆分方法,已有公开方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基于乘法和加法拆分,再根据不同的签名随机数构造方法,衍生出多种两方门限计算方案.提出SM2数字签名算法的两方门限计算方案框架,所提框架给出安全的两方门限计算基本过程,又可以引入不同构造的签名随机数.利用提出的框架,结合随机数的不同构造,完成所提框架的多种实例化,即得到SM2数字签名算法多种不同的两方门限计算方案.所提框架的实例化,包括现有已知的23种两方门限计算方案,也包括多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签名算法 两方门限签名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D重用度的Spark自适应缓存优化策略
8
作者 潘顺杰 于俊洋 +2 位作者 王龙葛 李涵 翟锐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198,共9页
基于内存进行作业计算的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并不考虑作业的中间计算结果,容易造成高频访问的数据块丢失,在迭代作业类型中表现更为明显。Spark通过LinkedHashMap提供的哈希表实现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的缓存功能,最久未被使用的元素... 基于内存进行作业计算的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并不考虑作业的中间计算结果,容易造成高频访问的数据块丢失,在迭代作业类型中表现更为明显。Spark通过LinkedHashMap提供的哈希表实现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的缓存功能,最久未被使用的元素被移动到顶部并优先被删除,且造成数据重算。针对Spark使用的LRU缓存替换算法造成的高频访问但当前未被使用的热点数据被替换出缓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重用度的Spark自适应缓存优化策略(LCRD),该策略包括自动缓存算法和缓存自动清理算法。首先,自动缓存算法在作业执行前对Spark的有向无环图(DAG)进行分析,计算RDD的重用频率、RDD的算子复杂度等数据,并对影响执行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根据重用度模型进行计算,在作业执行中,应用程序将重用度较高的数据块进行缓存;其次,在发生内存瓶颈或RDD缓存无效时,缓存自动清理算法遍历缓存队列,并对低频访问的数据块进行清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取amazon0302、email-EuAll、web-Google、wiki-Talk等4种公开数据集执行PageRank迭代作业时,与LRU相比,LCRD的执行效率平均分别提升10.7%、8.6%、17.9%和10.6%,内存利用率平均分别提升3%、4%、3%和5%。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高Spark的执行效率,同时提升内存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Spark框架 缓存替换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设计的“开放框架”模型及其实践--基于两种结构范式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杨超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5,共12页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规划设计学科的经久命题,城市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基于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方法论研究,目前仍较为稀缺。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结构化原理...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规划设计学科的经久命题,城市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基于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方法论研究,目前仍较为稀缺。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结构化原理、空间发展模式、适用性及问题优势的系统剖析和比较,提出复杂系统视野下以自发性秩序构建为核心的规划设计观,进而初步建立起能融合两种范式的“开放框架”思维模型,包括其内涵本质、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的底层逻辑。最后结合若干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该模型在不同尺度和类型中的方法应用,以期为既有设计范式提供一种知识拓展和修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他组织 自组织 开放框架 设施与算法 底层思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CK的多维网络靶场属性刻画模型及其相似性算法
10
作者 杨望 马鸣宇 卞郡菁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3-1073,共11页
网络靶场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入侵检测和漏洞识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网络靶场构建方法存在参数建模效率低、人工参与度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需求。为提升网络靶场构建效率,研究者们尝试改进现有模型并提出新... 网络靶场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入侵检测和漏洞识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的网络靶场构建方法存在参数建模效率低、人工参与度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需求。为提升网络靶场构建效率,研究者们尝试改进现有模型并提出新方案,但仍面临系统化建模方法欠缺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基于ATT&CK的多维网络靶场属性刻画模型及其相似性算法。首先,改进并扩展ATT&CK框架,提出多维靶场属性刻画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靶场安全属性多维矩阵及相似性表示方法,通过形式化手段实现属性系统化建模;最后,在仿真环境中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靶场构建效率并降低人工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CK框架 网络靶场 相似性算法 属性刻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
11
作者 杨涛 王鹏起 +3 位作者 李庆春 霍科宇 李伟 何煦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203,共12页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将多目标的全局优化算法与纵横波联合反演相结合,可同时对PP和PS波两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完全非线性参数反演。为解决传统PP-PS波联合反演中PS波地震资料权重系数给定困难的问题,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了PP-PS波联合反演的多目标函数,并引入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SPEA2求解构建的反演多目标函数。单井合成地震记录、Marmousi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以及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地层的弹性参数,在处理复杂地层和大入射角地震数据时反演效果优于传统的AVO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Zoeppritz 方程 叠前AVO 反演 SPEA2(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2) PP-PS 波联合 反演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sity-based trajectory outlier detection algorithm 被引量:10
12
作者 Zhipeng Liu Dechang Pi Jinfeng J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335-340,共6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wireless technology and location aware services,it is possible to collect a large quantity of trajectory data.In the field of data mining for moving objects,the p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wireless technology and location aware services,it is possible to collect a large quantity of trajectory data.In the field of data mining for moving objects,the problem of anomaly detection is a hot topic.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omalous trajectory detection of moving object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cal trajectory outlier detection(TRAOD) algorithm,and then proposes a density-based trajectory outlier detection(DBTOD) algorithm,which compensat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OD algorithm that it is unable to detect anomalous defects when the trajectory is local and dense.The results of employ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o Elk1993 and Deer1995 datasets are also presented,which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based algorithm trajectory outlier detection(TRAOD) partition-and-detect framework Hausdorff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
13
作者 毛伊敏 刘绍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针对并行深度森林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冗余及无关特征过多、两端特征利用率过低、模型收敛速度慢以及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PDF-SNRSCA。首先,该算法提出了基于邻域粗糙集和Fisher ... 针对并行深度森林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在冗余及无关特征过多、两端特征利用率过低、模型收敛速度慢以及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和NRSCA策略的并行深度森林算法——PDF-SNRSCA。首先,该算法提出了基于邻域粗糙集和Fisher score的特征选择策略(FS-NRS),通过衡量特征的相关性和冗余度,对特征进行过滤,有效减少了冗余及无关特征的数量;其次,提出了一种随机选择和等距提取的扫描策略(S-RSEE),保证了所有特征能够同概率被利用,解决了多粒度扫描两端特征利用率低的问题;最后,结合Spark框架,实现级联森林并行化训练,提出了基于重要性指数的特征筛选机制(FFM-II),筛选出非关键性特征,平衡增强类向量与原始类向量维度,从而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同时设计了基于SCA的任务调度机制(TSM-SCA),将任务重新分配,保证集群负载均衡,解决了级联森林并行效率低的问题。实验表明,PDF-SNRSCA算法能有效提高深度森林的分类效果,且对深度森林并行化训练的效率也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深度森林算法 Spark框架 邻域粗糙集 正弦余弦算法 多粒度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建宏 刘烈鑫 朱立青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54,共8页
为提升压电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将压电堆栈耦合到力放大框架结构中,构建了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基于压电效应本构方程,对单独压电堆栈进行了理论建模、有限元仿真与分析。基于欧拉-伯努利梁原理,建立了框架结构的力放大系数... 为提升压电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将压电堆栈耦合到力放大框架结构中,构建了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基于压电效应本构方程,对单独压电堆栈进行了理论建模、有限元仿真与分析。基于欧拉-伯努利梁原理,建立了框架结构的力放大系数理论模型,采用Sobol’s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敏感力放大系数的框架几何参数,应用遗传算法结合有限元建模对力放大框架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最优结构的力放大框架,建立了压电俘能器的集总参数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非谐振激励下该压电俘能器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和输出功率最大值分别为3.022 V和543.375μW,分别是单独压电堆栈输出电压有效值和输出功率最大值的7.74倍和58.5倍。相比于单独压电堆栈,该压电俘能器能显著提升非谐振激励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俘能器 压电堆栈 力放大框架 Sobol’s敏感性分析方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Boost算法结合Optuna框架预测砂土液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家智 冯现大 刘天琦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为了解决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部分砂土液化预测模型仅在特定地区实现高精确预测而泛化能力减弱的问题,从而扩大砂土液化预测模型适用范围,准确预测砂土液化,以更好地防治地震灾害,基于类别型特征提升算法CatBoost并结合自动超参数优... 为了解决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部分砂土液化预测模型仅在特定地区实现高精确预测而泛化能力减弱的问题,从而扩大砂土液化预测模型适用范围,准确预测砂土液化,以更好地防治地震灾害,基于类别型特征提升算法CatBoost并结合自动超参数优化框架Optuna进行调参训练,建立CatBoost-Optuna砂土液化预测模型;将标准贯入试验的地震液化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5个评估指标评估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测试集中多层感知机和支持向量机砂土液化预测模型的评估结果相比较,并以地震液化案例数据作为验证集,对比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与多层感知机和支持向量机砂土液化预测模型相比,所建立的模型在测试集中评估指标较大,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在验证集中,所建立模型的评估指标只有精准率略微减小,其他评估指标都保持稳定,而对比模型的评估指标只有召回率保持稳定,其他评估指标都有所减小,只有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在测试集中的预测效果保持一致,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泛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砂土液化预测 机器学习 CatBoost算法 Optuna框架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国庆 李雪琪 +3 位作者 陈玥丹 唐卓 姜文君 李肯立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71,共24页
图神经网络凭借其处理非欧氏空间数据及其复杂特征方面的优越性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知识图谱、交通道路分析等场景中.面对大规模数据,图结构的不规则性、节点特征的复杂性以及训练样本之间的依赖性对图神经网... 图神经网络凭借其处理非欧氏空间数据及其复杂特征方面的优越性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知识图谱、交通道路分析等场景中.面对大规模数据,图结构的不规则性、节点特征的复杂性以及训练样本之间的依赖性对图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效率、内存管理以及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开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应对和缓解以上问题,研究者从应用场景、算法模型、编程框架和硬件结构等多个层面对其进行了优化.本文主要回顾和总结了算法模型及编程框架方面的优化,为读者了解面向大规模数据的图神经网络采样算法以及框架优化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为未来算法-框架协同优化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图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消息传递机制,分类介绍常见的图神经网络模型,并分析其在大规模数据训练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后对面向大规模数据的图神经网络算法模型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包括基于节点、边和子图的采样算法;接着介绍图神经网络编程框架加速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主流框架的介绍以及优化技术的分类总结和分析;最后对未来面向大规模数据的图神经网络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大规模数据 算法优化 框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钩力约束的重载列车运行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咪 王青元 +3 位作者 孙鹏飞 冯晓云 饶煜 王开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4,共7页
重载列车具有超长编组、超大载重、运行线路复杂等特点,不合理的操纵易引起车钩力过大,甚至造成断钩或脱轨。为实现重载列车操纵在线优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车钩力精细化解算的速度曲线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寻优算法。框... 重载列车具有超长编组、超大载重、运行线路复杂等特点,不合理的操纵易引起车钩力过大,甚至造成断钩或脱轨。为实现重载列车操纵在线优化,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一种考虑车钩力精细化解算的速度曲线优化分层框架与迭代寻优算法。框架顶层基于等效的列车运行线性模型,将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实现操纵工况序列的快速求解;框架底层采用纵向动力学模型,刻画列车运行中的车钩力分布特征。迭代寻优算法将列车纵向冲动作为迭代终止判断条件,针对不满足车钩力约束的局部区段,对多目标优化模型中的牵引/电制动力约束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得到列车优化操纵曲线。采用实际线路2万t重载列车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分层框架和迭代算法可实现重载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车钩力约束 分层框架 迭代寻优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群混合迁移策略的并行量子遗传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涛 管荑 +2 位作者 贾鹏 曲志坚 王子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6-2392,共7页
针对量子遗传算法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存在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改进量子遗传算法。设计一种种群混合迁移机制促进算法的种群多样性,采用仿TriBA种群结构、双精英种群、重生种群、自适应迁移算子、个体竞争排挤算子以及... 针对量子遗传算法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存在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改进量子遗传算法。设计一种种群混合迁移机制促进算法的种群多样性,采用仿TriBA种群结构、双精英种群、重生种群、自适应迁移算子、个体竞争排挤算子以及随机失活机制,提高算法的局部勘测能力和全局寻优能力。利用Spark框架实现算法在分布式集群环境下的运算。改进2-opt&R优化算法,通过引入高斯变异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缩小算法的搜索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收敛速度、运行速度和求解稳定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遗传算法 种群迁移 Spark框架 并行计算 收敛速度 全局优化 搜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调度框架的麻雀搜索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毅 郑宏志 +2 位作者 黄欣 洪国栋 闫小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86-3096,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多阶段调度框架,实现对麻雀种群的初始位置、觅食、侦查与反捕食不同阶段的多策略调度.利用Halton序列与Tent映射提升种群个体质量与初始位置的分布均匀性.在觅食阶段,针对发现者与加入者因位置争夺导致种群质量劣化,设计... 本文提出一种多阶段调度框架,实现对麻雀种群的初始位置、觅食、侦查与反捕食不同阶段的多策略调度.利用Halton序列与Tent映射提升种群个体质量与初始位置的分布均匀性.在觅食阶段,针对发现者与加入者因位置争夺导致种群质量劣化,设计最佳适配比调控二者数量关系,对超出适配比的加入者采用碰撞反弹算子改变其优化轨迹.满足适配比后则通过侦查判断是否存在天敌,若有则进入反捕食阶段,并利用Levy飞行并结合指数分布设计随机迁移机制,生成潜在的全局最优解区域;当连续多次没有发现天敌时为避免种群陷入局部极值,建立模拟预警机制并采用蝗虫算法进行多路径开发,避免寻优方向单一化.不同策略与机制的交替运行、协同调度,平衡了算法的多样性与收敛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最近麻雀变体算法和元启发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寻优效率与收敛精度上显著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多阶段调度框架 最佳适配机制 模拟预警机制 随机迁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多模态俘能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建宏 刘烈鑫 朱立青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0-955,共6页
为提升压电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将压电堆栈耦合到力放大框架结构中,构建了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对该力放大框架进行了力学分析及其力放大系数的理论建模,并对框架结构参数进行了Sobol’s敏感性分析及遗传算法优化。基于最优... 为提升压电俘能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将压电堆栈耦合到力放大框架结构中,构建了具有力放大功能的压电俘能器。对该力放大框架进行了力学分析及其力放大系数的理论建模,并对框架结构参数进行了Sobol’s敏感性分析及遗传算法优化。基于最优结构的力放大框架,建立了压电俘能器的集总参数理论模型,对该压电俘能器在非谐振激励下及多模态谐振激励下的俘能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压电俘能器在第三阶和第四阶固有频率激励下的开路输出电压峰值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55.07 V、124.19 V和1.63 W、14.97 W,分别是10 Hz非谐振低频激励下的开路输出电压峰值和最大输出功率的12.9倍、29.1倍和2999.77倍、27550倍。相较于非谐振激励模式,该压电俘能器在谐振激励频率下工作时的输出电压与输出功率有显著提升。对压电俘能器附加质量块可有效降低其谐振频率并提高输出电压,实现压电俘能器的低频扩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俘能器 力放大框架 多模态分析 低频扩展应用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