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流性云火箭增雨试验效果的数值模式评估
被引量:
18
1
作者
孙海燕
肖辉
+1 位作者
王振会
张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9,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具有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数值模式(IAP CSM3D),对2003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对流性云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式评估,并就火箭催化的时间、部位和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具有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数值模式(IAP CSM3D),对2003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对流性云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式评估,并就火箭催化的时间、部位和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火箭在对流云中适宜的部位进行人工播云催化作业是有正效果的;在云发展阶段进行催化,增雨效果较好;火箭发射仰角对增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给出了火箭最佳发射仰角的选取原则,并分析了火箭催化增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
火箭催化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小敏
邹倩
廖向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26,共14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业务模式耦合混合相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12月15日的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催化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出:GRAPES模式基本能给出正确的中低层天气形势场和降水的动力结构,较大降水的落区和范围...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业务模式耦合混合相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12月15日的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催化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出:GRAPES模式基本能给出正确的中低层天气形势场和降水的动力结构,较大降水的落区和范围基本可信,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小;按照作业实况进行催化模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实况降水在较强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性;两次播撒都取得了增加降雨量的效果,24h平均增雨量在3~5mm,最大增雨量达7mm,两次播撒后增雨作业区的累计降水总量较未播撒时增加约一倍;播撒有效时段在4h内,播撒后1~2h雨量增加最大,增雨区域初期与播撒区域一致,随时间延长而在播撒区附近扩散;第一次播撒时,播撒冰晶消耗液态水,转化成固态水,水汽流人速度加快,向液态水转化加快,液态水迅速恢复,未出现减雨现象;第二次播撒时,云中固态水争食水汽增长,液态水得不到补充,云中上升运动减弱,自然降水阶段出现减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增雨
数值模拟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态致裂作用下低渗厚煤层瓦斯增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新丰
刘文港
+2 位作者
王龙
韦友玉
张乔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为提高煤层静态致裂井下作业效率,优化致裂布孔参数,以中煤华晋王家岭矿12316综采工作面胶带巷为实验背景,结合煤层变形破坏方程、瓦斯扩散渗流方程和煤层渗透率演化方程,构建煤层破坏及渗透率演化模型;采用FlAC^(3D)-COMSOL Multiphys...
为提高煤层静态致裂井下作业效率,优化致裂布孔参数,以中煤华晋王家岭矿12316综采工作面胶带巷为实验背景,结合煤层变形破坏方程、瓦斯扩散渗流方程和煤层渗透率演化方程,构建煤层破坏及渗透率演化模型;采用FlAC^(3D)-COMSOL Multiphysics对煤体静态致裂增透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揭示静态致裂作用下煤层应力分布、塑性扩展与瓦斯压力传递演化规律。通过优化选取致裂工艺参数开展现场试验,定量分析不同孔距下静态致裂过程中煤层瓦斯抽采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静态致裂过程中膨胀应力在煤体内部沿致裂孔半径方向向四周均匀传递,单孔致裂过程中形成圆环状应力圈和塑性区;在双孔致裂条件下,两致裂孔内膨胀应力的水平叠加效果优于竖直叠加效果,使煤体水平方向破坏效果较竖直方向显著,且两致裂孔中间区域的煤层先于其他区域破坏。受静态致裂作用范围的限制,增透促抽后煤层内瓦斯压力大小与孔距呈正相关关系,煤层渗透率与孔距间呈负相关关系;现场试验表明,将孔距设为1.6 m以内进行静态致裂增透,在抽采负压为20 kPa条件下抽采30 d,测得致裂后瓦斯抽采纯量提升1倍左右,说明静态致裂对瓦斯抽采具有显著的卸压增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静态致裂
煤层增透
扩散渗流
数值模拟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流性云火箭增雨试验效果的数值模式评估
被引量:
18
1
作者
孙海燕
肖辉
王振会
张蔷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33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175001 )
+2 种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BA10A 06 05)
"奥运科技"专项(2001BA904B0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新项目(8 4605)
文摘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具有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数值模式(IAP CSM3D),对2003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对流性云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式评估,并就火箭催化的时间、部位和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火箭在对流云中适宜的部位进行人工播云催化作业是有正效果的;在云发展阶段进行催化,增雨效果较好;火箭发射仰角对增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给出了火箭最佳发射仰角的选取原则,并分析了火箭催化增雨的机理。
关键词
对流云
火箭催化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数值模拟
Keywords
convectional cloud
seeding with AgI-loading rockets
evaluation
of
rain
enhancement
eff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小敏
邹倩
廖向花
机构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重庆市气象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26,共14页
基金
重庆市气象局科技攻关项目(ywgg201207)资助
文摘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业务模式耦合混合相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12月15日的两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催化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得出:GRAPES模式基本能给出正确的中低层天气形势场和降水的动力结构,较大降水的落区和范围基本可信,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小;按照作业实况进行催化模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实况降水在较强降水区域有较好的对应性;两次播撒都取得了增加降雨量的效果,24h平均增雨量在3~5mm,最大增雨量达7mm,两次播撒后增雨作业区的累计降水总量较未播撒时增加约一倍;播撒有效时段在4h内,播撒后1~2h雨量增加最大,增雨区域初期与播撒区域一致,随时间延长而在播撒区附近扩散;第一次播撒时,播撒冰晶消耗液态水,转化成固态水,水汽流人速度加快,向液态水转化加快,液态水迅速恢复,未出现减雨现象;第二次播撒时,云中固态水争食水汽增长,液态水得不到补充,云中上升运动减弱,自然降水阶段出现减雨现象。
关键词
飞机增雨
数值模拟
效果评估
Keywords
aircraft rain enhancement
,
numerical simulation
,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态致裂作用下低渗厚煤层瓦斯增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新丰
刘文港
王龙
韦友玉
张乔
机构
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4266,5210422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3JJ40634)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1B0144)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YBSYS2018203)。
文摘
为提高煤层静态致裂井下作业效率,优化致裂布孔参数,以中煤华晋王家岭矿12316综采工作面胶带巷为实验背景,结合煤层变形破坏方程、瓦斯扩散渗流方程和煤层渗透率演化方程,构建煤层破坏及渗透率演化模型;采用FlAC^(3D)-COMSOL Multiphysics对煤体静态致裂增透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揭示静态致裂作用下煤层应力分布、塑性扩展与瓦斯压力传递演化规律。通过优化选取致裂工艺参数开展现场试验,定量分析不同孔距下静态致裂过程中煤层瓦斯抽采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静态致裂过程中膨胀应力在煤体内部沿致裂孔半径方向向四周均匀传递,单孔致裂过程中形成圆环状应力圈和塑性区;在双孔致裂条件下,两致裂孔内膨胀应力的水平叠加效果优于竖直叠加效果,使煤体水平方向破坏效果较竖直方向显著,且两致裂孔中间区域的煤层先于其他区域破坏。受静态致裂作用范围的限制,增透促抽后煤层内瓦斯压力大小与孔距呈正相关关系,煤层渗透率与孔距间呈负相关关系;现场试验表明,将孔距设为1.6 m以内进行静态致裂增透,在抽采负压为20 kPa条件下抽采30 d,测得致裂后瓦斯抽采纯量提升1倍左右,说明静态致裂对瓦斯抽采具有显著的卸压增透效果。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静态致裂
煤层增透
扩散渗流
数值模拟
效果评价
Keywords
gas extraction
static fracturing
penetration
enhancement
for coal seam
diffusion and seep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effect
evaluation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流性云火箭增雨试验效果的数值模式评估
孙海燕
肖辉
王振会
张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陈小敏
邹倩
廖向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静态致裂作用下低渗厚煤层瓦斯增透数值模拟研究
王新丰
刘文港
王龙
韦友玉
张乔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