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COAL DRY BENEFICIATION WITH AIR-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1
作者 Wei Lubin (Department of Miner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The mechanism of beneficiation with air dense fluidized bed has been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e paper.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misplacing resources in separation process, the misplacing effects are divided into t... The mechanism of beneficiation with air dense fluidized bed has been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e paper.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misplacing resources in separation process, the misplacing effects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alled respectively as misplacing effect of viscosity and misplacing effect of motion. The proposed separation theory can reasonably explain the results of separation in different fluidization state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pilot and commercial plants showed that the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is a high efficiency dry cleaning techniqu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fluidized bed density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fine coal content in fluidized bed and can be controlled in expected range through measurement of fluidized bed density and adjusting of split flow rate. With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various coals of size 50—6 mm can be efficiently beneficiated. The separation density can be adjusted between 1.2—2.2 g/cm 3, and the probable error E p value is about 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BENEFICIATION air dense medium fluidized bed separ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流程建模与动态仿真
2
作者 褚菲 朱安强 +2 位作者 冯浩彬 王建文 马小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具有用水量少、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选煤应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动态机理模型,导致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控制策略的开发与验证发展缓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质量...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具有用水量少、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选煤应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动态机理模型,导致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控制策略的开发与验证发展缓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质量守恒等原理建立了一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全流程仿真模型.首先,通过对流化床选煤过程各关键设备的机理分析,建立相应工艺环节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实现模块开发,根据工艺将各模块联结形成完整的工艺回路,通过参数辨识保证模型的准确度.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先进控制方法和优化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选矿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机理建模 仿真平台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冉 赵跃民 +6 位作者 赵鹏飞 骆振福 王厚坤 何录红 谭明兵 王辉 张玉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734,共8页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气速 细粒煤 流化特性 分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干法分选机分选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曾鸣 魏汝晖 +2 位作者 梁世红 王向浩 韦鲁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5-848,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利用振动反倾角工作面替代刮板排出矸石。采用正交法对影响新型干法分选机分选和输送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和振动频率对分选效果有高度显著的影响,风量、振动频率以及... 设计了一种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利用振动反倾角工作面替代刮板排出矸石。采用正交法对影响新型干法分选机分选和输送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和振动频率对分选效果有高度显著的影响,风量、振动频率以及实验时间对输送效率都有高度显著的影响,风量Q=160 m3/h、振动频率f=16.6 Hz、实验时间T=40 s时,可能偏差Ep=0.055 g/cm3、输送效率90%,取得了理想的分选和输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正交法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入料特性与操作参数的协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韦鲁滨 刘鹏 +4 位作者 李凌月 李大虎 朱学帅 王思文 李鑫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463,共6页
入料物性直接影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分选效果,为此进行了不同粒度和不同可选性煤样的分选特性研究,考察了抛射强度、风量与入料特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粒级对分选精度的影响显著,随粒级减小,Ep值变大,50~25,25~13和13~6 mm粒级... 入料物性直接影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分选效果,为此进行了不同粒度和不同可选性煤样的分选特性研究,考察了抛射强度、风量与入料特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粒级对分选精度的影响显著,随粒级减小,Ep值变大,50~25,25~13和13~6 mm粒级难选煤最小Ep值分别为0.06,0.07和0.11 g/cm3;可选性对Ep值略有影响,50~25 mm粒级不同可选性煤样,易选、中等可选和较难选煤样最小Ep值分别为0.035,0.040和0.045 g/cm3。通过优化风量和抛射强度,分选精度明显提高,不同粒级或可选性煤样优化后的风量和抛射强度相近,均分别在140 m3/h和1.46左右。分析了气泡生成频率与床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揭示了振动改善流态化分选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料特性 风量 抛射强度 协同作用 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 分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半工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韦鲁滨 李凌月 +4 位作者 万光显 刘道春 朱学帅 曾鸣 孙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09,124,共4页
为改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效果,采用反倾角振动方式替代原刮板输送方式排出重产物,研制了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并建立了半工业性试验系统,考察了风量、入料粒度、单元处理量、入料可选性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 为改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效果,采用反倾角振动方式替代原刮板输送方式排出重产物,研制了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并建立了半工业性试验系统,考察了风量、入料粒度、单元处理量、入料可选性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空气重介质干法分选机可对粒度80~6 mm的入选煤进行有效分选,随着入料粒度的增大,分选效果变好,分选室最大单位处理量为7 t/(h·m2);在合适的风量以及振动参数下,对可选性为易选的不黏煤可能偏差Ep为0.05 g/cm3,对可选性属难选的褐煤可能偏差Ep为0.07 g/cm3,实现了对不同可选性煤炭的高精度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空气重介质 流化床 原煤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流化床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牛慧娟 胡亚非 +1 位作者 熊建军 程晓峰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针对实验室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流化床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流化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在线监测原理及方法,重点阐述了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该实验装置实现了... 针对实验室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流化床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流化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在线监测原理及方法,重点阐述了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硬件、软件设计。该实验装置实现了分选过程中各个参数的自动测量及对测量数据的显示、处理与传输,为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提供了科学的实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选煤 空气重介 流化床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卫中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入手,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重新探讨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定位问题,并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该工艺的发展潜力,旨在推动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空气重介 流化床 选煤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加重质振动流化床的流化及分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伟 骆振福 +4 位作者 庄宏乾 王亚男 黄歌 刘付胜 曹小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81,共5页
将振动能量引入到二元加重质气固流化床中,将一定粒度组成的磁铁矿粉和石英砂按照不同质量配比形成的混合物作为加重质,对床层进行流化及分选特性研究。研究了二元加重质振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并在不同流化气速、振动强度、加重质配比... 将振动能量引入到二元加重质气固流化床中,将一定粒度组成的磁铁矿粉和石英砂按照不同质量配比形成的混合物作为加重质,对床层进行流化及分选特性研究。研究了二元加重质振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并在不同流化气速、振动强度、加重质配比条件下,对6~3mm、3~1 mm两个粒级细粒煤进行分选试验,确定了最优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临界流化气速随石英砂质量配比增大而减小。当气速为7.37 cm/s时,床层稳定性良好,压降标准差为4.08 Pa;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对6~3 mm和3~1 mm两种粒级煤样分别进行分选试验,分选精度(可能偏差值E_p)分别达到0.09 g/cm^3和0.13 g/cm^3,分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加重质 振动流化床 分选试验 细粒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选煤的空气重介流化床分选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骆振福 陶秀祥 陈清如 《洁净煤技术》 CAS 1996年第1期17-19,24,共3页
简述了空气重介流态化过程,分析了适合于煤炭分选的空气重介流化床的分选性能。模型机的流化特性试验及半工业和工业性试验系统上的分选试验结果表明,空气重介流化床具有良好的分选性能,可有效地分选50 ̄6mm的煤炭。
关键词 空气重介质 流化床 分选 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干法分选的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思维 常博 +4 位作者 刘昆轮 周晨阳 董良 段晨龙 赵跃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国家型战略资源,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低品质煤潜在储量可观,已成为实现我国能源保障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选煤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源头技术,传统的湿法选煤技术严重依赖水资源,干法选煤技术...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国家型战略资源,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低品质煤潜在储量可观,已成为实现我国能源保障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选煤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源头技术,传统的湿法选煤技术严重依赖水资源,干法选煤技术因其不用水、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为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分选提质和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方法。详细分析了风力分选、复合式干法分选、光电分选、重介干法分选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进展,并对国内外煤炭干法分选技术的进展进行梳理。在理解分选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干法分选技术入料粒级窄、水分要求高、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局限性,对煤炭干法分选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指出了下一步研究重点,包括突破细粒煤分选的理论瓶颈,实现全粒级煤炭的干法分选、开发高效的煤炭分选与干燥协同技术,破解原煤水分限制的难题、加快干法精选技术攻关,降低炼焦煤等高品质煤的加工成本、开展分选机放大的理论研究,实现分选设备的持续大型化及煤系共伴生矿物、煤系固废资源化利用等,为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分选 干法分选 风力分选 复合式干法分选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稳定性与操作因子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云萧 赵杰 +2 位作者 王英伟 梅丽 贺靖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为定量研究振动能量的引入对普通空气重介流化床流化特性、分选效果的具体影响,在实验室振动空气重介流化床(直径120 mm,高度350 mm)上,对宽粒级(0.3~0.074 mm)磁铁矿粉加重质进行流化特性研究,试验表明:在最优操作条件下实验室振动空... 为定量研究振动能量的引入对普通空气重介流化床流化特性、分选效果的具体影响,在实验室振动空气重介流化床(直径120 mm,高度350 mm)上,对宽粒级(0.3~0.074 mm)磁铁矿粉加重质进行流化特性研究,试验表明:在最优操作条件下实验室振动空气重介流化床与普通流化床相比,振动能量的引入降低了分选床体内加重质的起始流化气速,床体密度波动标准差由0.045 9 g/cm3减小到0.028 1 g/cm3。利用响应面法结合正交试验得到振幅A、频率f、流化气速V、加重质静床高H四种操作因子对振动流化床的密度波动影响显著性为:A>V>f>H。在A=1 mm、V=1.2Umf(Umf为流化床起始流化气速)、f=10 Hz、H=80 mm的最优操作条件下对细粒(6~1 mm)永城烟煤进行分选试验表明,与普通流化床相比,振动空气重介流化床可能偏差由0.141 g/cm3减小为0.111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介流化床 振动能量 流化特性 密度分布 分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煤炭颗粒受力特性与分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林 房淑海 +4 位作者 李思维 吕冠男 柴学森 段晨龙 周恩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近年来,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干旱缺水地区的煤炭洁净分选提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中,上升气流驱动加重质颗粒流化形成具有似流体性质的气固两相流床层,营造了适合煤炭分选的均匀稳定的流态化... 近年来,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干旱缺水地区的煤炭洁净分选提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中,上升气流驱动加重质颗粒流化形成具有似流体性质的气固两相流床层,营造了适合煤炭分选的均匀稳定的流态化环境。入选煤炭颗粒在床层中迁移、浮沉,受到自身重力、气流曳力、介质阻力、床层浮力等综合作用按密度进行分选。煤颗粒物性特征、床层密度分布、流化床操作参数等是影响煤颗粒受力特征、沉降特性及分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重点研究了加重质颗粒在流化过程中的迁移过程和床层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估了床层密度的均匀稳定性;研究了颗粒粒度、密度、浸没深度与流化气速对入选煤炭颗粒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影响因素的扰动规律与影响程度,建立了表征各影响因素与煤炭颗粒综合受力关系的关联式;确定了入选煤颗粒各密度组分的迁移路径与稳定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以磁铁矿粉(0.300~0.074 mm,2.36 g/cm^(3))与玻璃微粉(0.300~0.074 mm,1.14 g/cm^(3))组成二元加重质作为流化介质颗粒,可形成密度均匀的气固流化床层,二元加重质颗粒混合均匀稳定,床层密度波动控制在±0.01 g/cm^(3)以内;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入选颗粒受力影响显著性程度依次为粒径、浸没深度、流化气速;入选煤颗粒给入床层后,各密度组分快速松散、沉降、分层,分选时间≤8 s,高于床层密度的煤颗粒快速下沉,沉降于床高40 mm以下区域;低于床层密度的煤颗粒沿床层表面附近区域松散、横向迁移,分布在床高160 mm以上区域;中间密度颗粒松散、沉降并行,整体分布于45 mm床高以上的床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 受力特性 密度离析 流化介质 迁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多元加重质流化特性与低质煤高效分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永宁 齐健 +4 位作者 巴玉龙 王庆飞 张真兴 郭君伟 张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6,共7页
煤炭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是干旱缺水及高寒地区细粒煤分选提质、矿物加工以及固废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工业应用潜力大。目前,用于分选的流化床已有较多研究,其基础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研究领域包括流化床的形成、流化床空气动力学以及流化... 煤炭气固流态化干法分选是干旱缺水及高寒地区细粒煤分选提质、矿物加工以及固废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工业应用潜力大。目前,用于分选的流化床已有较多研究,其基础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研究领域包括流化床的形成、流化床空气动力学以及流化床流动模型与模拟等,但干法重介质流化床的低密度分选技术和密度调节范围仍待完善。加重质的合理选择对干法重介质流化床选煤具有重要意义,其与流化床干法选煤系统的净化回收流程、分选机的操作参数及分选效果密切相关。采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对二元加重质单一组分、窄粒级、宽粒级以及三元加重质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磁铁矿粉、硼铁矿粉流化特性、膨胀率与粒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磁铁矿粉和硼铁矿粉均能达到良好的流化状态。随加重质粒度的减小,起始流化气速显著降低,膨胀性能逐渐增强。与150~125μm硼铁矿粉和74~45μm磁铁矿粉混合相比,125~74μm硼铁矿粉与74~45μm磁铁矿粉混合后的床层压降波动较大。300~74μm粒级硼铁矿粉与74~45μm粒级磁铁矿粉在9种不同质量配比下,床层压降均无明显波动。随加重质粒度的减小,膨胀性能逐渐增强;窄粒级二元加重质混合均匀程度随硼铁矿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宽粒级二元加重质混合时,稳定流化后的流化曲线随细粒级的增多而波动加剧,难以形成稳定的分选环境;随着煤粉含量增加,三元加重质的流化效果逐渐变差。为保证流化床床层密度较好的均匀稳定性,三元加重质中煤粉含量不宜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重介流化床 多元加重质 低质煤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分层规律研究
15
作者 刘付胜 骆振福 +2 位作者 蒋勇 邵换男 陈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0-204,共5页
为了研究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分层规律以及其分选粒度下限,对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在转速为100 r/min时有较为稳定的流化特性;6-3 mm粒级的原煤灰分随着流化... 为了研究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分层规律以及其分选粒度下限,对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在转速为100 r/min时有较为稳定的流化特性;6-3 mm粒级的原煤灰分随着流化床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表现出良好的密度分层规律和分选特性。原煤分级分选结果表明:普通流化床对13-6 mm粒级有较为明显的分选效果,灰分离析标准差达到1.56;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13-6、6-5、5-4 mm三个粒级都有明显的分选效果,灰分离析标准差分别为1.74、1.36、1.35。气固搅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细粒煤的下限介于4-3 mm,且对3-1 mm的细粒煤没有分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流化特性 细粒煤分选 干法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促进干法选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夏云凯 刘建荣 +3 位作者 王寅林 樊瑞康 李磊 王新华 《中国煤炭》 2022年第7期22-26,共5页
干法选煤技术适合高寒干旱地区煤炭的分选加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干法选煤技术的新方向和新进展,介绍了复合式干法选煤、风力分选、光电分选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等干法选煤技术和分选原理,阐述了新形势下干法选煤技术... 干法选煤技术适合高寒干旱地区煤炭的分选加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干法选煤技术的新方向和新进展,介绍了复合式干法选煤、风力分选、光电分选和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等干法选煤技术和分选原理,阐述了新形势下干法选煤技术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着力突破细粒煤分选、干法选煤智能化以及高精度和宽粒级入选等技术难点;认为促进干法选煤技术应用可助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有效应对“双碳”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选煤技术 复合式干法选煤 光电分选 风力分选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