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监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东 李相坤 姜琦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7-885,共9页
本研究将吉林西部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R语言为平台,编写了逐像元计算的变异分析算法,将变程作为分析变量并以影像数据形式输出,得出地表覆被时序变化的区域性特点:1)本研究区地表覆被的时序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镇赉... 本研究将吉林西部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以R语言为平台,编写了逐像元计算的变异分析算法,将变程作为分析变量并以影像数据形式输出,得出地表覆被时序变化的区域性特点:1)本研究区地表覆被的时序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镇赉县(研究区北部)地表覆被的变程(13~14.5个旬值,195~220 d)明显低于通榆县(研究区南部)的地表覆被变程(15~16个旬值,225~240 d);2)时序变化因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镇赉县的地表覆被生长变化更有规律,通榆县的地表覆被生长变化状况相对复杂,波动振幅较大;3)湿地这类特殊的地表植被类型在变异分析中具有特殊的变程。湿地是小变程数值(小于12个旬值,180 d)集中分布的区域,值域范围与周围其他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变程有明显区分。本研究用半方差函数提取了地表植被的物候信息,分析了地表覆盖的时空分布特点,希望能为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遥感分类解译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函数 变程 农牧过渡带 区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过渡带典型地区农牧业生产系统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樊江文 梁飚 霍桂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对北方农牧过渡带典型地区 (内蒙古赤峰市 )农牧业生产系统的资源特点、生产效率和能量物质输出输入状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该地区农牧业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性限制因素 ,进而提出了农牧业生产系统改良建议和促进农牧... 在对北方农牧过渡带典型地区 (内蒙古赤峰市 )农牧业生产系统的资源特点、生产效率和能量物质输出输入状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该地区农牧业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性限制因素 ,进而提出了农牧业生产系统改良建议和促进农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措施。表 6 ,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过渡带 赤峰市 农牧业生产系统 资源特点 生产效率 能流分析 物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错地区秋收后农田放牧利用的潜力和途径
3
作者 韩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对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农牧交错地区秋收后农田放牧利用的潜力和途径。结果表明:(1)农田放牧利用的潜力比较大,但目前仅利用了可利用饲草总量的30%左右;(2)农田杂草与作物残茬(尤其是玉米和高粱)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 通过对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农牧交错地区秋收后农田放牧利用的潜力和途径。结果表明:(1)农田放牧利用的潜力比较大,但目前仅利用了可利用饲草总量的30%左右;(2)农田杂草与作物残茬(尤其是玉米和高粱)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均适于放牧;(3)放牧应以牛和羊为主,在时空上合理配置,并且要适时补饲;(4)农作物宜适时收获,家畜要适时适地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地区 农田杂草 放牧 潜力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宁夏盐池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
4
作者 麻高云 赵文象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是作者最近十多年对盐池县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专题报告。作者在对盐池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阐明了该县大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重点论证了盐池县这个我国农牧过渡地带之典型的分区分类发展方向,以... 本文是作者最近十多年对盐池县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的专题报告。作者在对盐池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阐明了该县大农业生产现状和问题,重点论证了盐池县这个我国农牧过渡地带之典型的分区分类发展方向,以及进一步改造被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大农业生产体系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环境整治 农牧过渡 综合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过渡区犏牛短期育肥研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3期48-51,共4页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过渡地带,与辽阔的青海、甘南牧区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草原牧区进入枯草期,大量牲畜从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当地群众利用秋收丰富农作物秸秆进行阶段性育肥,实现了草原牧区和农耕区饲草料和...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过渡地带,与辽阔的青海、甘南牧区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草原牧区进入枯草期,大量牲畜从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当地群众利用秋收丰富农作物秸秆进行阶段性育肥,实现了草原牧区和农耕区饲草料和草食畜资源的互补性,做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项目组通过现场入户、问卷调查、样本试验等方式,对犏牛育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和认真分析,提出了农牧过渡地区犏牛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过渡 犏牛育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