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1
作者 Yaoguang Wei Bingqian Zhou +3 位作者 Jialong Zhang Ling Sun Dong An Jincun Li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3期257-274,共18页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robotics,and it is also a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robots.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robotics,and it is also a prerequisite for the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robots.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utonomous navigation ability of mobile robots and their adaptability to different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real-time obstacle avoidance and dynamic path planning.Moreover,the application of SLAM technology has expanded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special operations and other fields to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such as autonomous navigation,independent weeding,three-dimen-sional(3D)mapping,and independent harvest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ys-tem framework,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LAM technology,especially in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s.Firstly,the system framework and theory of the SLAM algorithm are introduced,and the SLAM algorith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nsor types.The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LAM i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re summarized from two aspects:environment map construction,and localization and navigation of agricultural robots.Finally,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SLAM in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robots environment map construction localization and nav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农机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的背景和现状,详细描述了农机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并根据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最后从人机管理、作业管理及综合信息等3个方面实现了农机管理系统。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一... 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的背景和现状,详细描述了农机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并根据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最后从人机管理、作业管理及综合信息等3个方面实现了农机管理系统。系统在测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效农机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 人机管理 作业管理 综合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论文简评
3
作者 蔡祖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发表在土壤环境、面源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论文。结合自身对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1)我们应该重视不同监测体系获取的农业环境质量...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发表在土壤环境、面源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论文。结合自身对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1)我们应该重视不同监测体系获取的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融合,提高其利用率;(2)充分利用现有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利用项目等积累的数据,完善农业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3)加强对土壤农膜残留和环境多种农药残留长期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面源污染 农产品安全 农膜残留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 金课” 建设探索
4
作者 朱新萍 梁琼 +3 位作者 石生伟 刘云 王敬贤 华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77-279,共3页
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金课”的... 结合新农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从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课程“金课”的改革思路,以期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和新农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法规 金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融合路径探索
5
作者 彭丽媛 邢佳佳 +3 位作者 周燕 陈俊辉 徐秋芳 秦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80-282,共3页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 劳动是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农业资源与环境作为一门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完善劳动教育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高素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劳动教育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关系,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劳动观念、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和专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二者融合的路径,以期为该专业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劳动教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6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碳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地区盐碱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7
作者 梁英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滨州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沿海,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本文详细论述了滨州地区盐碱地的概况、成因、危害。然后结合当前盐碱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实践研究,总结了滨州地区盐碱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 滨州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沿海,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本文详细论述了滨州地区盐碱地的概况、成因、危害。然后结合当前盐碱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实践研究,总结了滨州地区盐碱地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工程治理技术、综合性土壤改良技术、耐盐碱作物种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盐碱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州 盐碱地 生态修复 农业生产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是否降低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
8
作者 王琼 肖华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2,共10页
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1年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数据,考察社会信用环境完善对农业龙头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显著抑制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 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21年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数据,考察社会信用环境完善对农业龙头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显著抑制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这一抑制作用对于运营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更低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规模更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更为明显;第三,社会信用环境的完善通过减轻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约束来有效抑制农业龙头企业的违规行为。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并抑制涉农企业的违规行为提供了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环境 企业违规行为 农业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论文简评
9
作者 蔡祖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农业环境问题,重点介绍了《学报》新视角与前沿、专论与综述、环境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和水产环境栏目发表论文的情况,并展望了这些...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农业环境问题,重点介绍了《学报》新视角与前沿、专论与综述、环境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和水产环境栏目发表论文的情况,并展望了这些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健康 农产品安全 土壤环境 水体环境 水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0
作者 董大朋 许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11-214,237,共5页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阶段发展为良好协调阶段,虽存在市(地区行署)间的发展差异,但整体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耦合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佘丽敏 袁程程 李晓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生态规划 农业规划 黄河流域(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春华 王玉 +1 位作者 张恒 白秀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推动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5-2020年沿黄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WEE)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 推动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5-2020年沿黄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WEE)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探析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及障碍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在2005-2020年呈不同程度波动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WEE复合系统处于高耦合状态,协调度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迈进并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且农业生态环境滞后型省区最多,农业用水效率滞后型省区最少;(3)各子系统对应的主要障碍因子对农业用水效率子系统阻滞程度最强,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子系统阻滞程度最弱。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打破省区壁垒促进农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等是加强黄河流域及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优质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生态毯制备以及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3
作者 郑松 李学斌 +2 位作者 陈林 张变第 庞丹波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92-98,共7页
【目的】对椰糠基质、稻草秸秆、麦草、芦苇秸秆和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粉碎处理,制作成一种新型的生态毯,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经前期试验筛选出材料,设计制作了12种生态毯配置,T1(麦草+椰糠)、T2(玉米秸秆+椰... 【目的】对椰糠基质、稻草秸秆、麦草、芦苇秸秆和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粉碎处理,制作成一种新型的生态毯,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方法】经前期试验筛选出材料,设计制作了12种生态毯配置,T1(麦草+椰糠)、T2(玉米秸秆+椰糠)、T3((稻草、玉米秸秆、麦草)+椰糠+玉米秸秆)、T4(玉米秸秆+(椰糠、麦草)+(稻草、玉米秸秆、芦苇))、T5(玉米秸秆+椰糠+芦苇)、T6(椰糠+麦草+芦苇)、T7((玉米秸秆、椰糠)+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椰糠))、T8(稻草+椰糠+麦草)、T9(玉米秸秆+麦草+芦苇)、T10(玉米秸秆+椰糠+麦草)、T11(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椰糠、麦草)+玉米秸秆)、T12(玉米秸秆),分析铺设生态毯对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生态毯对土壤含水率有非常好的保持作用和抑制土壤水蒸发的作用。在与人工林下的枯落物比较中生态毯的最大平均持水率达到人工林最大平均持水率的2.07倍。【结论】总结了生态毯的现实应用场景与方法,在荒漠化和沙漠的治理中,选择配置T4、T5、T12配合草方格使用防止风力搬移的同时并在表面覆土。在一般地区没有特殊生态治理要求时可采用配置T12、T4来保持土壤含水率。山林裸地的恢复建议选择配置T1、T4、T8。在平均降水量大且易发洪水的地区建议选择配置T1、T4、T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毯 农业废弃物 土壤含水率 生态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农业机械交互展示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203,217,共6页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项进入21世纪以来才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新型实用技术,可以对现实场景进行全面仿真,在农业机械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业机械设计搭载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精准且有效地掌握客户实际需求,缩短机械设计方案周期,在...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项进入21世纪以来才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新型实用技术,可以对现实场景进行全面仿真,在农业机械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业机械设计搭载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精准且有效地掌握客户实际需求,缩短机械设计方案周期,在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设计质量最优化目标,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与直观的设计方案。为此,以农业机械设计为主体,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农业机械设计相互结合,基于沉浸式、交互式和构想式原则,在交互展示系统的设计上构建农机的三维模型,并利用Web 3D实现了农业机械网络化在线展示。研究结果可为推动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对于扩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交互展示 虚拟仿真 虚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戴清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22-226,235,共6页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稳步超过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该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9-2012年表现为中度协调;2013-2014年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5-2019年耦合协调度迅速提升,从基本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呈现出稳定状态。整体上,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度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路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海艳 罗付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89-93,97,共6页
为了明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攻关路径,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简要归纳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3个研究方向在农业节水、土壤改良、农村新能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防灾减灾5个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为了明确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攻关路径,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本文简要归纳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3个研究方向在农业节水、土壤改良、农村新能源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防灾减灾5个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研究认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以生物技术、农业技术与机械化为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与加强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立农业科技攻关的新路径,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科技攻关 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作用机理与多维效益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文浩 宋长兴 齐秀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8,共14页
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厘清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 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厘清数字农业与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存在多维效益。第一,多层面效益。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在数字化政策、数字化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人才四个方面。第二,多区域效益。从省份划分看,影响的显著性呈现“中—东—西”分布。同时在邻近区域间呈现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多水平效益。数字农业对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影响强度呈现“低—高—低”分布。在数字农业发展契机下,要提高对数字农业的重视程度,形成区域协作发展模式,制定符合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特点的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村环境 环境可持续发展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培蕾 焦小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高质量...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特征,考察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前者的区域格局以“上下游高,中游低”为主,后者的区域格局以“中下游高,上游低”为主;二者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下游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中上游,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科技创新、农产品贸易对本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具有显著作用,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各因素的空间影响程度不同。应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协同合作,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全方位促进耦合协调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广西涉农科研院所实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培军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9-253,共5页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政策环境,设计了包括评价机制、使用机制、培训机制等6个维度27个细分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影响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制约因素、成因及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政策环境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工作单位及人才自身层面提出了优化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外部政策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成长环境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
作者 郭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80-182,186,共4页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 宁夏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化肥农药滥用、养殖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以宁夏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推广有机农业、加强养殖场管理、采用多样化种植模式以及开展环保教育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促进宁夏绿色食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生态环境保护 有机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