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Ge核壳颗粒的结构设计及红外光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1
作者 王新飞 刘东青 程海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88,共6页
为获得符合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需求的颗粒,利用Mie散射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对Ag/Ge核壳结构的红外光学特性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Ag内核和Ge外壳尺寸组合下颗粒消光效率峰值随波长的变化。在6.5μm等值线上等间隔的选取不同尺寸组合... 为获得符合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需求的颗粒,利用Mie散射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对Ag/Ge核壳结构的红外光学特性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Ag内核和Ge外壳尺寸组合下颗粒消光效率峰值随波长的变化。在6.5μm等值线上等间隔的选取不同尺寸组合,通过对比消光效率曲线确定了0.3/0.848μm的核壳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计算方法获得的消光效率曲线形状十分近似,消光峰均位于6.5μm处,消光效率峰值分别为16.6和16.1,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对比颗粒在不同波长入射场下的三维远场辐射及电磁功率损耗情况,发现其在6.5μm处具有更强的辐射强度和功率损耗密度,说明此时颗粒与入射场能够发生强烈的共振作用,可用于该波段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e核壳结构 光谱选择性辐射红外隐身 MIE散射理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与记忆中的“积极效应”——“老化悖论”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2
2
作者 伍麟 邢小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2-369,共8页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有密切关联,当控制加工时,"积极效应"出现;而自动加工时,"积极效应"消失。"积极效应"受到时间认知的控制,也受到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设备与仪器研究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效应"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老化悖论 积极效应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老化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被引量:8
3
作者 伍麟 邢小莉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50,共3页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老化研究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基于老化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理论。总结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并对目前有关此理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老化研究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基于老化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理论。总结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并对目前有关此理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概括,最后指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老化悖论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来自跨年龄比较和繁衍情境的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卫海 谢斯 +2 位作者 刘玉霞 白学军 刘希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3-513,共11页
本研究考查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的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是否可行。实验1选取8岁、10岁、12岁、21岁和64岁年龄组个体为被试,考查了生存加工优势在各年龄组的表现。实验2通过比较繁衍情境(择偶、怀孕和抚育)与生存、自我联想情境的回忆成绩,考... 本研究考查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的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是否可行。实验1选取8岁、10岁、12岁、21岁和64岁年龄组个体为被试,考查了生存加工优势在各年龄组的表现。实验2通过比较繁衍情境(择偶、怀孕和抚育)与生存、自我联想情境的回忆成绩,考查了繁衍加工的记忆优势。结果发现:(1)不同年龄组个体均表现出生存加工优势效应,但生存优势效应量是否存在年龄差异还需进一步验证;(2)择偶和抚育情境表现出繁衍加工优势。这一结果支持了生存加工优势效应的自然选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加工优势效应 自然选择理论 年龄 繁衍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研究——以成功老龄化群体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卉宇 文吉 +1 位作者 林珊珊 郑丽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5,共15页
旅游已逐渐成为应对老龄化的积极方法,有利于促进成功老龄化的实现。然而,现有的老年人旅游决策研究多关注外部资源、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因素,忽略了老年人对时间概念认知的特殊意义。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未来时间洞察力,以1946—1963... 旅游已逐渐成为应对老龄化的积极方法,有利于促进成功老龄化的实现。然而,现有的老年人旅游决策研究多关注外部资源、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因素,忽略了老年人对时间概念认知的特殊意义。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未来时间洞察力,以1946—1963年出生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为中介变量,通过定性(访谈)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老年人旅游意向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有限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均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旅游意向;(2)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老年人旅游意向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即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老年人旅游意向。文章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老年人旅游决策的内在影响机制,以期丰富老年人旅游决策机制和成功老龄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为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和实现成功老龄化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功老龄化 老年旅游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 未来时间洞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在Ag(111)和Ag(110)表面环氧化反应结构敏感性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晨 魏子章 +2 位作者 吕永康 邢斌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3-73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苯乙烯在Ag(110)表面和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经计算,在Ag(110)表面预吸附氧原子更易吸附在3重穴位(3h),吸附能为-3.59eV;在Ag(111)表面预吸附氧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是fcc位,吸附能为-3.69eV....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苯乙烯在Ag(110)表面和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经计算,在Ag(110)表面预吸附氧原子更易吸附在3重穴位(3h),吸附能为-3.59eV;在Ag(111)表面预吸附氧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是fcc位,吸附能为-3.69eV.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过程首先经过一个金属中间体,然后再进一步反应变为产物,其中经过直链中间体较支链中间体更加有利.Ag(110)面的反应活化能一般大于Ag(111)面的,并且微观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Ag(111)表面生成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要明显高于Ag(110)表面(0.38与0.003),原因是Ag(111)面环氧化反应活化能小于苯乙醛及燃烧中间体的活化能,而在Ag(110)上正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选择性氧化 结构敏感 银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