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造模周期与抗氧化途径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郅果果 邵冰杰 +3 位作者 冯奕源 朱砂 穆杰 王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 目的:通过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并观察喂养周期与抗氧化通路的关联性。方法:此次研究共耗时16周,分4个周期。检测不同周期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量。结果:2~4周为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和炎症的早期阶段,4~8周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8~16周是肝纤维化进展阶段。机制研究表明,随着喂养周期的延长,NAFLD大鼠肝脏中抗氧化酶Nrf2、SOD和GSH-Px的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结论:不同造模周期能够成功诱导大鼠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炎症和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且病理变化与抗氧化酶的表达量呈现时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胆碱缺乏的高脂饮食(CDHFD) 动物模型 抗氧化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Parameters for Milk,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 of Chinese Holsteins in Heilongjiang 被引量:2
2
作者 Ding Ke wei,Takeo Kayaba (The United Graduate Schoo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Iwate Uniersity,Morioka Shi,020-8550,Jap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Genetic parameters for milk,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 of Chinese Holsteins in Heilongjiang were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trait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s with an animal model.Data consisted of ... Genetic parameters for milk,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 of Chinese Holsteins in Heilongjiang were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trait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procedures with an animal model.Data consisted of records of 2496 Chinese Holsteins first lactation cows collected from 1989 to 2000.The model included 21 herd effects,four calving season effects,nine age at first calving effects,6697 animal effects.(Co)variance components of milk yield,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 were estimated with the software package for variance component estimation(VCE) by an animal model. The heritabilities were 0.14,0.21,0.38 for milk yield,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respectively.The estimates of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milk yield and fat yield,age at first calving were 0.96,-0.29,respectively.The estimate of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fat yield and age at first calving was -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K fat age at first calving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anim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对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梓硕 朱玉光 +3 位作者 马燕山 李志伟 景永帅 谢英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3-553,共11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 目的:比较3种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差异,提高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成功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1组(HFD1组)、高脂饲料2组(HFD2组)、高脂饲料3组(HFD3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饲料8周。造模期间记录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喂养8周后,采用腹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大鼠肝脏进行检查。取血和肝脏,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症指标(IL-1β、IL-6、TNF-α)的变化。肉眼观察肝脏大体形态,计算其肝指数和Lee’s指数。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精神变差、活动减少、脱毛现象加重、摄食量减少、体质量明显升高,肝指数、Lee’s指数显著提高,肝脏体积增大,边缘较钝,可见脂肪变性和沉积,且以HFD3组大鼠变化最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且HFD3组更为明显;HFD1组、HFD2组、HFD3组大鼠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欠清,肝和脾的CT值比值明显降低,同/反相位图上肝脏实质信号差别明显,且HFD3组对于大鼠影像学变化影响更大。结论:三种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但HFD3组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优于其他两组,病变相对严重,预计维持时间也更长,更适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和降脂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高脂饲料 动物模型 放射学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7
4
作者 孙志 张中成 刘志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脂饲料配方对制造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16wk ,观察体重及肥胖指标 ,并与普食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分别为 (491 6 2± 4 6 89)g、(394 2 0... 目的 观察高脂饲料配方对制造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16wk ,观察体重及肥胖指标 ,并与普食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分别为 (491 6 2± 4 6 89)g、(394 2 0± 5 0 78) g ,Lees指数分别为 319 0 4± 9 4 9、30 4 6 3± 5 99,经统计学处理 ,高脂组优于普食组 (P <0 0 1,P <0 0 5 )。造模成功后 ,高脂组大鼠的附睾脂肪量、肾周脂肪量、心包脂肪量及肝、肾重量均大于普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含 12 %猪油、总油脂量为 18%的高脂饲料致肥效果较好 ,配方组成较为合理 ,致肥率达 5 8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肥胖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1
5
作者 孙林林 石军 +5 位作者 郝菁华 任万华 阎春英 张捷 林晓燕 崔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4-257,272,共5页
目的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8、12周末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 目的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8、12周末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血清学指标,取肝组织做HE染色及Masson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法对Masson染色进行纤维化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均增加,8周时肝指数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及总甘油三酯8周开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氨酶不同时间点均有升高,8、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饮食4周末,HE染色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病理性纤维化发生。8周末,达到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开始出现肝纤维化趋势。造模12周,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达重度,纤维化面积增大。结论经改良配方后,成功建立了大鼠NASH肝纤维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高脂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特征 被引量:122
6
作者 周迎生 高妍 +4 位作者 李斌 刘冬戈 迟家敏 王抒 黎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4-158,F0010,共6页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代谢特征、病理学以及胰岛分子生物学变化.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 Fat chow,HE)9只...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Sprague Dawley(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代谢特征、病理学以及胰岛分子生物学变化.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 Fat chow,HE)9只,高脂饲料喂养,为普通饲料中添加20%脂肪(猪油和蛋黄粉各50%)和20%蔗糖.(3)糖尿病组(DM)18只.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40 mg/kg).所有大鼠做灌胃葡萄糖耐量(OGTY)试验.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胰岛素表达量,RT-PCR测定胰腺β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HE组大鼠(P<0.01),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胰岛β细胞吸光度(A)显著低于高脂组大鼠(P<0.05),降低11.6%.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区占胰岛百分比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HE组,分别下降31.9%(P<0.05)和43.1%(P<0.01).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E组(P<0.05).STZ注射后48 h(基线值)大鼠FBG水平的分布情况为:A组(FBG<10.0 mmol/L)占7/18;B组(FBG 10~19.9 mmol/L)占5/18;C组(FBG≥20mmol/L)占6/18.STZ注射后9 d的0GTT结果与基线值相比,B组OGTT值总体变化最小,A组FBG的变异最大,达到25%.结论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模拟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血脂异常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高脂 ST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饲料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晓圆 郭成成 +2 位作者 玉应香 谢岚 常翠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7-563,共7页
目的:通过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探讨建立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适宜条件和时间。方法:将45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脂肪供能比为45%),喂养4周后剔除高脂饲料组肥胖抵抗(obesity resistance,OR)... 目的:通过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探讨建立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适宜条件和时间。方法:将45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脂肪供能比为45%),喂养4周后剔除高脂饲料组肥胖抵抗(obesity resistance,OR)大鼠,肥胖(obese,OB)大鼠继续喂养至12周。分别于4、8、12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12周末检测胰岛素释放、内脏脂肪、胰腺、肝脏等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高脂饲料组大鼠的体质量比对照组高17.8%(P=0.001),肥胖成模率为67.6%~78.4%,OB大鼠出现糖耐量降低,OGTT 120 min血糖比对照组高27.5%(P<0.00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对照组高8.3%(P=0.037),79.3%的大鼠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喂养8周时,OB大鼠体质量比对照组高30.4%(P<0.001),OGTT 60 min和120 min血糖分别比对照组高35.6%(P<0.001)和36.4%(P<0.001),AUC比对照组高21.7%(P<0.001),100.0%大鼠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喂养12周时,OB大鼠体质量比对照组高36.9%(P<0.001),OGTT 60 min和120 min血糖分别比对照组高24.8%(P=0.001)和34.6%(P<0.001),AUC比对照组高16.1%(P=0.019),93.3%的大鼠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高脂饲料组各时间点血清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120 min时胰岛素浓度是对照组的6.3倍(P=0.008),胰岛和肝脏出现病理改变。结论:使用脂肪供能比为45%的高脂饲料喂养6周龄SD大鼠4周后淘汰OR大鼠,OB大鼠中出现糖耐量异常,8~12周后成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肥胖症 膳食 高脂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加高热量膳食致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长海 傅继华 +2 位作者 单英 孔树佳 王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组(A组)、单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组(B组)、普通饲料喂养+应激组(C组)和高脂高糖喂养+应激组(D组)。C、D组每天上、下午应激刺激1次,每次2 h,连续刺激55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动物体重及食耗量,每周测量血压1次,45 d后检测血脂、血糖,继续刺激10 d后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在连续6周的训练过程中,D组血压明显升高,与C组血压升高相当;进食量明显增加;至第5、6周D组体重增长有所下降,而训练期间C组体重增长明显减慢。训练6周后D组血糖升高,而B、C组血糖均未见明显升高;D组血脂指标:TC、LDL、VLDL、TC/HDL、(LDL+VLDL)/HDL均显著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HDL明显下降,但TG升高幅度不及B组。至连续刺激55 d后,D组糖耐量异常最严重。结论:应激伴高热量膳食喂养的大鼠可引起脂质异常、高血压、轻微高血糖及明显糖耐量异常,具备MS特征的动物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单因素致病模型的简单相加,而具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物模型 应激 高脂高糖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剑明 王丙信 +6 位作者 伏爱国 李琳 郭乾坤 吴镇宇 谭洪玲 马增春 赵映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9-2712,I0008,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2、4、6、8、10、14周将模型1—6组依次全部处死,正常组于第14周处死,观察各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于造模第4周时开始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于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有降低趋势。在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造模组大鼠于第2周肝脏开始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于造模第6周开始有大鼠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呈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变化。而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自然愈合在组织病理学上不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8—10周内可以成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且模型在停止造模4周内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饮食 动物模型 动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实验性糖尿病模型血糖血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楠 孙云峰 +3 位作者 范颖 贾旭鸣 林庶茹 吴志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与高脂高糖饲养配合小剂量STZ两种方法建立的糖尿病模型在血糖与血脂方面的特点。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采用STZ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模型1组)和高脂...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与高脂高糖饲养配合小剂量STZ两种方法建立的糖尿病模型在血糖与血脂方面的特点。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采用STZ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模型1组)和高脂高糖饲料配合小剂量STZ(模型2组)两种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血糖仪检测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两种方法复制的模型在注射STZ第7天随机血糖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1组与模型2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均升高(P<0.01),模型2组血脂水平高于模型1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所复制的糖尿病模型均出现血糖、血脂异常,其变化趋势一致,仅血脂改变的轻重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模型 链脲佐菌素 高脂高糖 血糖 血脂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验证及规律探讨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燕萍 彭丹虹 +2 位作者 刘晓琪 谢蓉 李先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建立高脂血症,验证该造模方法的可行性,并探究大鼠在不同时点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正常雄性8周龄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 目的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建立高脂血症,验证该造模方法的可行性,并探究大鼠在不同时点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正常雄性8周龄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2组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时间为8周,每日计量各组饮食、饮水,4 d更换垫料并称重。分别在第4周、6周、8周末,动物禁食过夜并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各组血脂四项水平。8周末动物处死,收集各组大鼠肝脏、主动脉进行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1组的日平均饮食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2组的日平均饮食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饮水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饮水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明显增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的体重增加,但只有模型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方面,与对照组相比,4周末、6周末模型组2组T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8周末模型1组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HE染色示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正常,染色均匀,而模型组2组肝细胞大面积脂肪变,少数肝血窦内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主动脉HE染色示3组主动脉结构正常。结论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血成立,所造模型为高胆固醇血症并伴有严重的脂肪肝。同时,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SD大鼠形成高脂血症实验过程中,血脂波动呈现一个升高-内适应-升高的状态。在造模过程中,如何克服动物厌食并胆固醇代谢内调节这个问题,是高脂饲料喂养成模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高脂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可靠性的再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洁 王亮 +6 位作者 李娟 孔银 赵睿 何晶晶 李光明 王娟霞 张岭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研究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7只,体重(170±15)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所有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同时应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喂养模型组大鼠,而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 目的研究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7只,体重(170±15)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所有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同时应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喂养模型组大鼠,而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替代。在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段,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别检测各组体重和肝脏湿重,计算肝指数(LI);检测大鼠空腹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12周LI显著增大(P=0.000);12周时,血清ALT(P=0.030)及AST(P=0.000)较同期对照组升高;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4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少量脂肪空泡形成;模型组8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12周肝小叶腺泡3区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符合NAFLD典型的病理特征。本实验大鼠死亡率2%,模型构建成功率98%。结论脂肪乳剂灌胃12周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相似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动物模型 高脂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朱磊 路瑛丽 +1 位作者 冯连世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2-64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C组(SPF级繁殖鼠料),H1组(40%自配高脂饲料)、H2组(45%高脂饲料)、H3组(60%高脂饲料),每组10只。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饲养11周后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高脂饲料对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40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C组(SPF级繁殖鼠料),H1组(40%自配高脂饲料)、H2组(45%高脂饲料)、H3组(60%高脂饲料),每组10只。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饲养11周后大鼠麻醉处死,测量每只大鼠的体长、脂肪重量(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计算其脂体比、BMI和Lee’s指数;检测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综合评估不同配方饲料对SD大鼠肥胖的影响。结果:(1)H2组大鼠自第8周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建模效率最高;(2)45%高脂饲料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C、TG和LDL-C浓度,而显著降低HDL-C浓度(P<0.05);(3)60%高脂饲料极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C和TG浓度(P<0.01),显著升高LDL-C浓度(P<0.05),而极显著降低HDL浓度(P<0.01);H2和H3组大鼠肾周脂肪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和Lee’s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1)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成功的判断标准: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增加,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脂体比显著增加,Lee’s指数显著升高;且个体体重超过对照组平均体重20%。(2)喂饲6周是利用45%脂供能高脂饲料构建SD大鼠肥胖模型最经济的建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高脂饲料 肥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园园 龙民慧 +4 位作者 邹民吉 刘深 徐涛 王嘉玺 徐东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21-423,I0002,共4页
目的利用免疫损伤和高脂喂养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物模型。方法5周龄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佐以灌喂维生素D3,高脂饲料喂养大鼠,FeSO4加入到饮水中。检测大鼠不同时间... 目的利用免疫损伤和高脂喂养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物模型。方法5周龄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佐以灌喂维生素D3,高脂饲料喂养大鼠,FeSO4加入到饮水中。检测大鼠不同时间的血脂水平、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结果(1)AS模型组的TC、HDL、LD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1±2.52比1.3±0.10;2.46±1.01比1.02±0.13;3.76±1.67比0.52±0.063;P<0.05)。(2)模型组的C反应蛋白(CRP)、心肌激酶(CK)、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99±2.26比0.183±0.160;996.3±82.8比293.8±167.1;669.5±128.1比177.5±86.5;P<0.05)。(3)采用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的主动脉出现斑块的沉积,而正常大鼠无病变的产生。结论该方法能够诱导大鼠产生高血脂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肌发生损伤,同时出现炎症症状,并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高脂 免疫损伤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复制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 被引量:43
15
作者 穆松牛 高云 +2 位作者 万福生 许宝华 康路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 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 目的链尿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按25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3 d后,行糖耐量实验,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在第2、第4周再两次采血检测糖尿病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喂养大鼠血清胰岛素明显上升(P<0.01),但血糖无变化(P>0.05),糖尿病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致大鼠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辅以小剂量一次性注射链尿佐菌素而造成的糖耐量异常,可成功复制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糖尿病 2型 高糖高脂饮食 链尿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鼠高脂血症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争荣 马志刚 +2 位作者 董永喜 黄金程 贺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建立高脂血症实验动物模型新型方法。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喂饲标准饲料,阳性对照组喂饲高脂饲料;模型组饲以标准饲料和牛奶,30d后检测血清和肝脏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 目的建立高脂血症实验动物模型新型方法。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喂饲标准饲料,阳性对照组喂饲高脂饲料;模型组饲以标准饲料和牛奶,30d后检测血清和肝脏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脏指数(LI),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I及血液和血清中TC、TG、LDL-C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光镜下模型组肝脏均出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病灶。结论小鼠喂饲30d标准饲料和牛奶,可建立理想的高脂血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动物模型 小鼠 高脂饲料 牛奶 血清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红波 曹浩强 +2 位作者 华志元 李相成 倪全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4周,B组(模型组)给予高脂脂饲料喂养4周;4周内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4周后取材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4周,B组(模型组)给予高脂脂饲料喂养4周;4周内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4周后取材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水平,肝脏HE染色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肝指数。结果:模型组肝指数、TG明显高于对照组,AST、AL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证实模型组肝脏呈轻中度脂肪肝变性。结论:成功建立适用于脂肪肝供肝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非酒精性脂肪肝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5
18
作者 董世芬 洪缨 +2 位作者 樊江波 于海食 何瑞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5-251,共7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2型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模型,探究高糖脂饮食在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高糖高脂膳食诱导11周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 目的建立和评价2型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模型,探究高糖脂饮食在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高糖高脂膳食诱导11周负荷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建立DC模型,并观察糖代谢、脂代谢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大鼠经高糖高脂饲料诱导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胆固醇(TCH)和甘油三酯(TG)均显著增高(P<0.05),血糖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②大鼠注射30 mg/kg STZ后72 h,血糖水平开始升高,继续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脂饮食组和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TG、TCH维持高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血糖值持续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心功能测量结果显示,高糖脂饮食组大鼠出现温和的心脏功能异常(左心室收缩压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高糖脂负荷小剂量STZ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出现异常(LVSP、每搏输出量、心排量降低,LVEDP、左心室最大舒张速率升高),但以舒张功能异常为主。结论大鼠高糖脂饮食诱导负荷小剂量STZ可建立类似临床症状的2型DC模型,高糖脂饮食在糖脂代谢紊乱和心脏功能损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结合糖、脂代谢指标和心脏功能指标可以有效简便评价糖尿病心肌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心肌病 大鼠模型 高糖脂饮食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大鼠高住高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路瑛丽 张漓 +2 位作者 冯连世 徐建方 何子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建立高脂饮食致肥胖大鼠的高住高练0~4周动物模型,观察高住高练对肥胖大鼠的时序性影响。方法:出生21天离乳SD雄性大鼠280只,体重(42.7±4.7)g,随机选20只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60只高脂饲料喂养,自由饮食饮水。饲养10周后,随机... 目的:建立高脂饮食致肥胖大鼠的高住高练0~4周动物模型,观察高住高练对肥胖大鼠的时序性影响。方法:出生21天离乳SD雄性大鼠280只,体重(42.7±4.7)g,随机选20只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60只高脂饲料喂养,自由饮食饮水。饲养10周后,随机选取普通饮食大鼠和高脂饮食大鼠各10只,称重、量身长,计算体重指数;取肾周和附睾脂肪垫称重计算脂体比;取血测血脂;从体重、体脂和血脂角度验证肥胖与否。验证肥胖后从高脂饮食组挑选出160只肥胖大鼠,进行适应性训练,确定常氧下训练强度为26 m/min。根据适应训练的情况保留130只大鼠进行正式实验,分成对照组,低住低练1、2、3、4周组,低氧安静1、2、3、4周组,高住高练1、2、3、4周组,保证各组间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持续运动1 h/d,6 d/w,1~4 w。低氧氧浓度为13.6%(约相当于3500 m高度)。根据血乳酸确定低氧下训练强度。结果:饲养10周后,普通饮食大鼠体重(425.1±54.2g)和身长(24.0±1.3cm)均显著(P<0.05)高于高脂饮食大鼠(362.7±37.9 g;22.3±0.7 cm),两组大鼠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重绝对值之间无显著差异,高脂饮食大鼠体重指数(320.39±13.55)和脂体比(0.99±0.15)%均高于普通饮食组(305.48±11.49,0.61%±0.29%),且具有显著性(P<0.05)和高度显著性(P<0.01)差异。高脂饮食大鼠胆固醇(1.91±0.26 mmol/L)、甘油三酯(0.59±0.25mmol/L)水平显著性(P<0.05)和高度显著性(P<0.01)高于普通饮食组(1.58±0.21 mmol/L、0.40±0.14 mmol/L),高脂饮食组大鼠低密度脂蛋白(0.20±0.04 mmol/L)与普通饮食组大鼠(0.15±0.03mmol/L)比较,高度显著性升高(P<0.01)。常氧26 m/min与低氧21 m/min运动后大鼠血乳酸较为接近。结论:(1)高脂饮食大鼠具有体脂比例、大鼠体重指数和血脂代谢紊乱的多重表现,可视为肥胖造模成功。(2)常氧下25~26 m/min的训练强度和13.6%低氧下20~21 m/min的训练强度相对于高脂饮食大鼠的代谢反应来说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大鼠 高住高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邢玉娟 赵尉丹 +3 位作者 朱浩 秦俊杰 侯晓礁 王秀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1-1407,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理模型。选取5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公雏2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3个模型组(A、B、C组),试验第1~10天给模型组饲喂不同配比的高脂饲料,第11~20天饲喂常规基础日粮,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鸡精神状态... 试验旨在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理模型。选取5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公雏2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3个模型组(A、B、C组),试验第1~10天给模型组饲喂不同配比的高脂饲料,第11~20天饲喂常规基础日粮,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鸡精神状态、外观体征、饮水量和食欲情况,试验第0、10、20天从各组随机抽取15只鸡进行翅静脉采血并剖取肝脏和腹脂,测定肝脏系数、肝脂率、腹脂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第10天,3个模型组剖检时可见腹腔和肠系膜有大量的脂肪沉积,肝脏系数、肝脂率和腹脂率,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指标均符合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诊断标准;试验第20天,模型A、B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有所恢复,其他指标仍高于对照组,而模型C组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仍符合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诊断标准。因此采用连续饲喂高脂饲料C(74.5%基础日粮、6%胆固醇、14%猪油、5%蔗糖、0.5%丙基硫氧嘧啶)可成功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模型建立 高脂饲料 肝脂率 腹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