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刘俊 薛宇泽 张廷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27-7533,共7页
深井换热技术是目前公认最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同轴套管换热井最常见,取热能力和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安草滩2500 m深同轴套管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 深井换热技术是目前公认最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同轴套管换热井最常见,取热能力和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安草滩2500 m深同轴套管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年可持续取热功率可达350 kW,平均延米140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3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年最大热影响半径可达1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中深层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2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U型对接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对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林 邹祖绪 龚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6-248,共3页
针对国内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的问题,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其传热模型的影响,这为土壤耦合热泵... 针对国内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的问题,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其传热模型的影响,这为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传热模型 地下水渗流 土壤耦合热泵 热渗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