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安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刘俊
薛宇泽
张廷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27-7533,共7页
深井换热技术是目前公认最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同轴套管换热井最常见,取热能力和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安草滩2500 m深同轴套管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
深井换热技术是目前公认最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同轴套管换热井最常见,取热能力和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安草滩2500 m深同轴套管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年可持续取热功率可达350 kW,平均延米140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3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年最大热影响半径可达1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中深层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2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2 位作者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U型对接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水渗流对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建林
邹祖绪
龚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6-248,共3页
针对国内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的问题,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其传热模型的影响,这为土壤耦合热泵...
针对国内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的问题,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其传热模型的影响,这为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传热模型
地下水渗流
土壤耦合热泵
热渗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刘俊
薛宇泽
张廷会
机构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27-7533,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2022KXY-039)
陕西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022-10)。
文摘
深井换热技术是目前公认最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同轴套管换热井最常见,取热能力和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争议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安草滩2500 m深同轴套管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年可持续取热功率可达350 kW,平均延米140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3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年最大热影响半径可达110 m。
关键词
地热能
中深层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Keywords
geothermal energy
deep coaxial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heat
extraction capacity
heat
-
affect
ed radius
分类号
P6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2
作者
韩元红
张育平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机构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6,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M-717,2023-JC-QN-0631)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2020-YF-ZDCXL-ZDLSF-0114,2021ZDLSF05-12,2022ZDLSF07-06)。
文摘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关键词
地热能
U型对接换热井
取热能力
热影响半径
Keywords
geothermal energy
deep U-shaped borehole
heat
exchanger
heat
extraction capacity
heat
-
affect
ed radius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渗流对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建林
邹祖绪
龚静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6-248,共3页
文摘
针对国内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的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的问题,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其传热模型的影响,这为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换热器传热模型
地下水渗流
土壤耦合热泵
热渗耦合作用
Keywords
heat
transfer models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advection
affecting of ground-loop heat exchanger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安中深层同轴套管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韩元红
张育平
刘俊
薛宇泽
张廷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安中深层U型对接换热井取热能力及热影响半径
韩元红
张育平
张廷会
刘俊
薛宇泽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下水渗流对土壤耦合热泵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吴建林
邹祖绪
龚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