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新 曲琳卓 +2 位作者 王勇 关宏锏 吴艳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指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而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与体征,与化疗药物呈剂量相关性。CI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因此探究CIPN的发病机制、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该文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阐述CIPN的发病机制,以及对CIPN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毒性 化疗诱导疾病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熏洗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对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的潜在评估价值
2
作者 高冬蕴 周雪峰 +2 位作者 曹美华 孙婷 张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3-1604,共12页
目的:探究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对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LUAD)疗效的潜在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东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铂类方案一线治疗的无常见靶点突变的晚期LUAD患者121例,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尿常规、... 目的:探究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对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LUAD)疗效的潜在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东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接受铂类方案一线治疗的无常见靶点突变的晚期LUAD患者121例,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尿常规、血管生成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与T淋巴细胞指标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收集统计。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完全缓解(CR)组与部分缓解(PR)组患者归为化疗敏感组;将病情稳定(SD)组与疾病进展(PD)组归为化疗不敏感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晚期LUAD患者铂类方案一线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y=1-1/(1+e^(-X))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对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LUAD疗效的潜在评估价值。结果: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EA、TNF-α、IL-6、IL-8、IL-18、IL-1β、hs-CRP仍是晚期LUAD患者铂类方案一线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②将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8、IL-1β、hs-CRP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校正混杂因素(模型5)后显示,较高水平的TNF-α、IL-6、IL-8、IL-18、IL-1β、hs-CRP同晚期LUAD患者铂类方案一线化疗后不敏感呈正相关(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显示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与晚期LUAD患者一线化疗后不敏感的关系均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随着TNF-α、IL-6、IL-8、IL-18、IL-1β、hs-CRP水平的升高,晚期LUAD患者一线化疗后不敏感的风险显著增加。③分层交互检验作用分析表明,校正因素前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炎症因子表达显著相关(均P<0.05,均Pinteraction<0.05)。④依据炎症因子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良好。炎症因子动态变化检测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LUAD患者化疗敏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内部验证前后分别为0.87(95%CI:0.81~0.93)和0.88(95%CI:0.82~0.95),灵敏度分别为89.69%和89.75%,特异度分别为91.77%和91.85%。结论:炎症因子动态变化为含铂类方案一线治疗晚期LUAD患者化疗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炎症因子指标的显著下降,患者化疗的敏感性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晚期LUAD 含铂化疗方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改善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及生活质量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3
作者 李红梅 张一民 +4 位作者 王勇 张育荣 贾潇 于晶晶 桑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 背景蒽环类药物是乳腺癌基础化疗药物之一,但化疗常伴随着体质改变如体脂增加和心肺功能下降,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运动改善以上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应用运动处方改善乳腺癌患者以上化疗毒副作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改善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及有氧运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3月—2023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的44例成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23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运动组患者在化疗住院期间在康复师监督下进行锻炼,在家时通过患者自我监督和试验人员远程监督进行个性化运动干预。在化疗前后收集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体质和生活质量,记录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次数、严重程度及运动相关不良事件。以化疗前数据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体质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干预、随访过程中共流失4例,最终纳入40例患者(运动组21例,对照组19例)。运动干预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运动干预期间,患者平均依从性为81.8%;每次运动时长的平均依从性为91.9%;运动强度平均依从性为92.5%。化疗后,运动组体脂重、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腰臀比低于对照组,惯用手握力、相对峰值摄氧量(VO_(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运动组患者功能性障碍发生率(7/20)低于对照组(12/16)(χ^(2)=5.707,P=0.017)。化疗后运动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得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生理状况分数(P<0.001)、运动组功能状况分数(P=0.017)高于化疗前。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分别共接受了84例次和94例次蒽环类药物化疗,对照组分别发生了8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71次骨髓抑制,运动组分别发生了54例次胃肠道反应和45例次骨髓抑制,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且有监督的有氧运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运动疗法 化疗反应 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 体质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用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分析的真实世界研究
4
作者 色珍 次仁曲珍 +5 位作者 张梦婷 桑旦旺姆 索朗普赤 赵玉兰 马玉超 李逸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肿瘤分期Ⅰ、Ⅱ和Ⅲ期分别占1.41%、47.89%和50.7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HER2+和TNBC分别占46.48%(33例)、26.76%(19例)和26.76%(19例)。常用化疗药物中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紫杉醇及铂类的剂量强度均能达到各指南推荐的剂量,其中表柔比星的剂量强度较推荐剂量偏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63.39%)、肝功能损害(43.66%)、血小板减少(30.99%)及红细胞减少(23.94%)。结论 西藏地区乳腺癌Ⅱ~Ⅲ期的占比较高,后续需加强科普宣教及早癌筛查等,治疗方面整体方案基本符合指南规范,其中抗HER2治疗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方案应用未来可更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乳腺癌 辅助化疗 剂量强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婷婷 刘克 +3 位作者 陈丹 闫炳文 赵培娟 王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34-3538,共5页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食管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4)及对照组(n=94)。对照组接受帕博利珠单... 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应用于老年食管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94)及对照组(n=94)。对照组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F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及FP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蛋白通路、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PI3K、Akt、CD8^(+)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加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老年食管癌效果确切,可能通过降低PI3K/Akt信号蛋白通路活性抑制肿瘤进展,且可提高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 阿帕替尼 化疗 食管癌 老年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益气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状况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玉蓉 邵大畏 贺建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方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BC术后患者10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化疗方...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方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BC术后患者10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扶正益气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水平、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14])(FACT-B)]及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48/5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3%,40/51);两组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EA、CA15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CEA、CA15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ACT-B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69%,8/5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17/51)。结论扶正益气方可有效改善BC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控制肿瘤进展,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扶正益气方 不良反应 肿瘤标志物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珊珊 马珠月 +5 位作者 史妍妍 吴雨晴 张柳柳 陈明霞 吴冰 程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428-3434,共7页
背景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是乳腺癌幸存者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期风险评估发现心脏毒性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脏毒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缺乏公认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工具。目的编制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 背景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是乳腺癌幸存者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期风险评估发现心脏毒性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脏毒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缺乏公认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工具。目的编制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条目池,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10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选取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条目池,并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预调查与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将所有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分进行排序,以前27%为低分组,后27%为高分组。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采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与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进行效度检验,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评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预测效度。结果半结构式访谈纳入医护人员9名,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形成19个条目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量表。本研究患者低分组共79例,高分组共83例,两组吸烟史、内分泌治疗史、免疫治疗史临界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免疫治疗史与总分无相关性(P>0.05)。最终删除“吸烟史”“内分泌治疗史”“免疫治疗史”3个条目,形成含有16个条目的量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9;重测信度为0.983;评定者间信度为0.984。本量表内容效度结果示:I-CVI为0.83~1.00;S-CVI为0.98。预测效度结果示:量表的AUC为0.887(95%CI=0.827~0.947,P<0.001),截断值为32.50分,约登指数为0.649,特异度为89.1%,灵敏度为75.9%。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700,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值为1037.898(df=120,P<0.001)。本研究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991%。危险程度分级结果显示,得分为32~38分为低危,39~56分为中危,≥57分为高危。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较好预测心脏毒性的高危人群,可为临床医生护士有效识别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疗反应 心脏毒性 质性研究 信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裴晓杭 张丽娜 +5 位作者 周盼 王同保 连成 张萍 雷平冲 朱尊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FLC-κ、...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等差异性,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SS)、不同化疗疗效及不同预后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sFLC-κ水平[(98.39±21.19)对(12.01±4.45)mg/L]、sFLC-λ水平[(210.20±45.54)对(14.10±5.11)mg/L]、低钙血症比例(65%对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FLC-κ/λ比值[(0.44±0.10)对(0.87±0.12)]、血清钙离子[(1.98±0.46)对(2.42±0.4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SS分期Ⅲ期患者sFLC-κ、sFLC-λ浓度、低钙血症比例和低钙血症病程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而sFLC-κ/λ、血清钙离子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观察组有低钙血症患者sFLC-κ水平[(107.76±21.22)对(94.67±20.11)mg/L]、sFLC-λ水平[(245.54±41.12)对(205.54±50.22)mg/L]明显高于无低钙血症患者(P<0.05),而sFLC-κ/λ比值明显低于无低钙血症患者[(0.42±0.04)对(0.47±0.06);P<0.05]。化疗无效患者sFLC-κ水平[(107.29±20.14)对(91.11±18.92)mg/L]、sFLC-λ水平[(247.98±42.26)对(179.29±39.32)mg/L]明显高于化疗有效患者(P<0.05),而sFLC-κ/λ比值明显低于化疗有效患者[(0.43±0.10)对(0.50±0.09);P<0.05]。sFLC-κ、sFLC-λ、sFLC-κ/λ预测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93和0.699,P<0.05。存活和死亡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低钙血症比例和低钙血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FLC、血清钙离子与MM患者ISS分期有关,sFLC水平在预测MM患者化疗疗效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sFLC与血清钙离子在判断MM患者预后方面暂未发现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钙离子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疗效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湘君 任建琳 +5 位作者 袁晨越 陆鑫熠 刘怡 黄人可 储金砚 吴杏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6月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82例Ⅲ期术后接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 目的观察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6月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82例Ⅲ期术后接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对照组给予单药卡培他滨,经过8个疗程(6个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终点指标、中医证候疗效、肿瘤指标(CEA、CA199)、生活质量评分、化疗不良反应等指标,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及中医治疗的优势。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但治疗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为26.83%(11/4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1)。③治疗后,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症状领域:排尿问题、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排便问题、造瘘相关问题、体质量下降方面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领域:在性功能、性快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⑤治疗后,治疗组Ⅱ-Ⅳ级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药卡培他滨疗法,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可更好改善Ⅲ期术后CRC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降低肿瘤指标水平,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脾复方 维持化疗 卡培他滨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宇飞教授防治结直肠癌化疗副反应常用对药、角药总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春晖 闫蕴孜 +1 位作者 孙凌云 杨宇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26-2731,共6页
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中医“肠覃”“锁肛痔”“肠癖”等范畴。杨宇飞教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同创制了“两阶段三部曲”疗法,并且在诊疗过程中善于辨证论治加强西医常规治疗的作用并减轻其副反应。... 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中医“肠覃”“锁肛痔”“肠癖”等范畴。杨宇飞教授根据化疗期间不同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同创制了“两阶段三部曲”疗法,并且在诊疗过程中善于辨证论治加强西医常规治疗的作用并减轻其副反应。杨宇飞教授中药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副反应,药物加减合理,用药剂量精当,疗效显著,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副反应 两阶段三部曲 用药经验 配伍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志强 冯敬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生存率、免疫功能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5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6,P=0.02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48.08%(χ^(2)=5.751,P=0.016)。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水平(CD_(3)^(+)、CD_(4)^(+)、CD_(4)^(+)/CD_(8)^(+))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肺解毒益髓汤对晚期肺癌化疗增效减毒作用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宣 闫红倩 裴玉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究理肺解毒益髓汤对晚期肺癌化疗增效减毒作用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第八医院2020年6月—2022年7月接受化疗的102例肺癌晚期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周期... 目的探究理肺解毒益髓汤对晚期肺癌化疗增效减毒作用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第八医院2020年6月—2022年7月接受化疗的102例肺癌晚期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周期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周期结束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54.90%,高于对照组的35.29%(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IL-2、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IL-6、IL-10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_(3)^(+)、CD_(4)^(+)、CD_(4)^(+)/CD_(8)^(+)、NK水平较治疗前上升,CD_(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NK高于对照组(P<0.05),CD_(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FACT-L)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对照组FACT-L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FACT-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失眠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肺解毒益髓汤辅助治疗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有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有助于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化疗 理肺解毒益髓汤 增效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化疗对兔腹主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策 刘皓 +2 位作者 左强 张军一 杨金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比较短期化疗前后兔腹主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了解化疗药物对血管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15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5组,其中4组接受1周期化疗(卡铂100mg/m2,第1、3、5天;异环磷酰胺1500mg/m2,第1、3、5天;足叶乙甙100mg/m2,第1 ̄3天),另... 目的比较短期化疗前后兔腹主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了解化疗药物对血管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15只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5组,其中4组接受1周期化疗(卡铂100mg/m2,第1、3、5天;异环磷酰胺1500mg/m2,第1、3、5天;足叶乙甙100mg/m2,第1 ̄3天),另1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各组兔腹主动脉比顺应性(化疗组分为化疗后第2、7、14、21天进行观察)。结果短期化疗前后兔腹主动脉顺应性显著变化,化疗后第14天下降最明显,而第21天则基本恢复。结论短期化疗能够降低兔腹主动脉比顺应性,降低的程度与化疗后时间相关,并具有可逆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副作用 顺应性 腹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5
14
作者 杨晟 何小慧 +7 位作者 刘鹏 周生余 董梅 秦燕 杨建良 张长弓 韩晓红 石远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6-631,共6页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 目的:比较每周期l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每日1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癌症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合并分析PEG—rhG—CSF的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的单中心数据,比较疗效与安全性指标。两项研究均为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56例初治恶性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常用化疗方案治疗,且化疗方案相同,其中试验周期给予PEG—rhG—CSF100批舢g皮下注射,每个周期1次;对照周期皮下注射rhG—CSF5Ixg/kg,每日1次。结果:2个研究单中心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53例可进行疗效评价,PEG—rhG—CSF和rhG—CSF各使用53个周期。在使用PEG—rhG—CSF的周期和使用rhG—CSF的周期中,4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未发生率均为94-3%(50/53),均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5%(4/53)和3.8%(2,53,P=0.678)。全组患者中位应用rhG—CSF天数为10(3~14)天。此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为骨痛、注射部位疼痛、心悸、发热和乏力等。结论:1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与连续10剂常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和替吉奥作为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树滨 吴煊 +3 位作者 陈晓秋 彭安 申东兰 童刚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对比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1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经XELOX或SOX方案诱导治疗4~6个周期,或m FOLFOX6方案诱导治疗6~8个周期,... 目的:观察对比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诊治的1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经XELOX或SOX方案诱导治疗4~6个周期,或m FOLFOX6方案诱导治疗6~8个周期,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1 000 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替吉奥维持治疗组:1)体表面积≤1.25 m^2,40 mg/次;2)体表面积1.25~1.5 m^2,50 mg/次;3)体表面积≥1.5 m^2,60 mg/次,2次/d,早晚口服,d1~14,21 d为1个周期,或观察组维持化疗持续到PD或出现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为止。结果:130例患者中采用XELOX、SOX和m FOLFOX6方案治疗的例数分别为44、33和53例,总体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3.1%。82例患者中采用卡培他滨、替吉奥维持治疗和观察的例数分别为35、28和19例。卡培他滨组与替吉奥维持治疗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678)。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分别为8.5个月和9.0个月(P>0.05),均优于观察组的6.0个月(P<0.001)。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和观察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显著性差异(14.5 vs.15.0 vs.14.0,P=0.188)。维持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疲乏、手足综合征和口腔炎等为主,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和替吉奥作为晚期胃癌一线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疗效相当,均可延长患者TTP,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卡培他滨 替吉奥 维持化疗 疗效 不良反应 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OP联合平阳霉素治疗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紫敏 朱海平 +3 位作者 修冰 付建非 薄兰君 顾凤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TCOP-P(TCOP联合平阳霉素)方案治疗中、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OP-P方案35例(A组)和CHOP方案31例(B组)。每21天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接受6~8个周期治疗。结果:A组完全缓解(CR)、总有效率、3... 目的:探讨TCOP-P(TCOP联合平阳霉素)方案治疗中、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COP-P方案35例(A组)和CHOP方案31例(B组)。每21天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接受6~8个周期治疗。结果:A组完全缓解(CR)、总有效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88.5%和73.5%,均明显高于B组(P<0.05);3年复发率和心肌损害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TCOP-P方案治疗中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明显优于CHOP方案,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9
17
作者 钟亚娟 张蔚 +4 位作者 易跃雄 周琦 张文婷 李兰玉 郭婉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21例同步放化疗,21例新辅助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鳞癌:顺铂(DDP)+博来霉素;腺...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21例同步放化疗,21例新辅助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鳞癌:顺铂(DDP)+博来霉素;腺癌:DDP+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同步放化疗组化疗期间配合放疗,采用腔内近距离放疗。同步放化疗、新辅助化疗结束后选择合适时间手术。观察两组间的近期疗效、手术率及手术切缘阴性情况、毒副反应、远期疗效(1、3、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率及手术切缘阴性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和胃肠道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年、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高于新辅助化疗组(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术前用药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优于新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2
18
作者 董雯 林静 饶本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97年至 2 0 0 0年对 80例化疗性静脉炎分组应用新鲜芦荟与硫酸镁外敷 ,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 (芦荟组 ) 80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9例 ,有效率 91.7... 目的 观察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97年至 2 0 0 0年对 80例化疗性静脉炎分组应用新鲜芦荟与硫酸镁外敷 ,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 (芦荟组 ) 80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9例 ,有效率 91.75 % ;对照组 (硫酸镁 ) 74例 ,显效 16例 ,有效 37例 ,有效率 71.6 2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新鲜芦荟具有散瘀止痛、抗炎解毒、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 ,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化疗 芦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在淋巴瘤化疗中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敬新 吴顺荣 +5 位作者 吴传宗 郭春苗 蔡英英 骆炯民 张少安 林天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5-338,共4页
为了评估高压氧在淋巴瘤化疗中的作用,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加高压氧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化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淋巴瘤的疗效和血象、骨髓象变化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瘤块消退速度分别为23.8... 为了评估高压氧在淋巴瘤化疗中的作用,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加高压氧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化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淋巴瘤的疗效和血象、骨髓象变化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瘤块消退速度分别为23.85±3.22cm2/疗程、10.81±2.31cm2/疗程(P<0.01),诱导CR时间分别为23±8.31天、49±8.81天(P<0.01),CR率分别为90%、60%(P<0.05),CR持续时间分别为24.5个月,14.5个月(P<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个月、16个月(P<0.01)。1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高压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更明显,高压氧治疗可使在化疗中的淋巴瘤患者血象中粒细胞、血小板、骨髓象中粒细胞,巨核细胞,增生度,分裂指数等观察项目下降率明显减低。显然,高压氧可提高淋巴瘤化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并可能有增强骨髓巨核系,粒系造血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药物疗法 高压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无呕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成效 被引量:38
20
作者 谭蕾 刘翔宇 +5 位作者 韦迪 曹文辉 谌永毅 张秋娥 李晓兰 毛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 :建立减轻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构建化疗无呕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对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呕吐控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无呕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认知水平的得分高于建立前(P<0... 目的 :建立减轻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构建化疗无呕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对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呕吐控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无呕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认知水平的得分高于建立前(P<0.001)。患者呕吐控制评分、呕吐程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无呕病房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无呕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无呕控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呕吐分级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