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PSIS-AISM模型的黄土高原主推玉米品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帅 陈亚飞 +6 位作者 王辉 许吉利 王仕稳 孙笑宇 孙秋雨 殷俐娜 邓西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31,共13页
为构建黄土高原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评价体系,筛选与该地区气候条件相匹配的优良品种,通过2022年和2023年大田试验比较黄土高原50个主推玉米品种在两种降水状况下的产量和穗部性状,基于符合黄土高原气候特征的2023年试验数据,获取了以高... 为构建黄土高原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评价体系,筛选与该地区气候条件相匹配的优良品种,通过2022年和2023年大田试验比较黄土高原50个主推玉米品种在两种降水状况下的产量和穗部性状,基于符合黄土高原气候特征的2023年试验数据,获取了以高产、抗倒伏和高效为目的3大类共11个性状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别指标间的相关性,使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AISM模型得到各品种优劣排序。结果表明,拔节~抽雄期作物需水量和降水量的耦合度较低,导致玉米产量、穗粗、穗重的平均值下降,产量的变异系数增大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减小。TOPSIS-AISM联用筛选出‘陕科6号’、‘登海605’和‘正大12’为稳定较优品种。玉米品种对拔节~抽雄期的降水状况响应敏感,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系数为高权重指标,可较好地评价黄土高原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此外,TOPSIS-AISM联用较传统TOPSIS方法更具客观性和普遍性,判定结果排序稳定,可适用于作物品种评价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适应性评价 对抗结构解释模型(aism)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AISM的煤层CO_(2)封存施工过程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撒占友 张旭 +3 位作者 王君邦 卢守青 刘杰 王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6,共9页
CO_(2)煤层封存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之一,但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推广。通过对沁水盆地柿庄南15^(#)煤层的现场调研,结合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 CO_(2)煤层封存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之一,但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推广。通过对沁水盆地柿庄南15^(#)煤层的现场调研,结合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法辨识出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16个核心风险因素,获得了各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并通过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AISM)分析了各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熟练程度、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状态、CO_(2)气体压注装置、井筒装置、地层构造、煤层埋深、项目安全监管能力、安全责任与落实为关键风险因素,在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研究结果为我国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构建CO_(2)煤层封存项目风险分析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煤层封存 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AISM的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峰 李媛媛 +1 位作者 彭晓菁 古江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2-811,共10页
铁路工程建设大型化、复杂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潜在的风险因素日益繁多,铁路工程建设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对和控制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的关键,受到项目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现... 铁路工程建设大型化、复杂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潜在的风险因素日益繁多,铁路工程建设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充满挑战。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对和控制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的关键,受到项目内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现有实践中没有系统的指导,导致风险识别工作易存在疏漏。基于此,通过文献研究和因子分析,提取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核心影响因素,运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和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对抗多级递阶结构模型(DEMATEL-AISM),计算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效果受到直接层、间接层和根源层3层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危险源监测分析、人员风险意识、风险调查措施、风险应对能力、铁路建设目标、预期风险后果和风险识别技术是影响风险识别结果的关键因素,在铁路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重点关注和控制。基于模型结果,分析风险识别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因果关系,并从风险内部控制、项目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和动态风险预警机制设立3个方面,提出了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建议和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大型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对构建铁路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 风险辨识 风险识别影响因素 对抗多级递阶结构模型(DEMATEL-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系统关键零部件识别的Z-ELECTRE-AISM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卫东 秦斌 +3 位作者 石正攀 韩林翀 高鹏 姚艳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2-4054,共13页
关键零部件的识别是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制造和运维的基础。为客观准确地辨识关键零部件,提出将Z-选择与消去转换法(ELECTRE)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ISM)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算法。首先,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从零部件功能、结... 关键零部件的识别是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制造和运维的基础。为客观准确地辨识关键零部件,提出将Z-选择与消去转换法(ELECTRE)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ISM)相结合的多属性决策算法。首先,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从零部件功能、结构、安全和经济属性4个维度,构建关键零部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属性值为语言型Z-数的信息应用于专家权重与各指标权重的计算;最后,融合Z-ELECTRE过程与AISM形成Z-ELECTRE-AISM方法,通过比较两个相互对抗的解释结构模型得到零部件重要程度排序,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关键零部件。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辨识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Z-ELECTRE-AISM方法较现有方法更具区分度,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精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零部件辨识 Z-数 选择与消去转换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AISM的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
5
作者 晋良海 刘皓 +2 位作者 武帮杰 石辉 何诗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为深入挖掘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信息-行为的因果关系,结合ENDSLEY态势感知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方法,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首先,以起重作业任务为研究对象,使用态势感知理论分析驾驶... 为深入挖掘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信息-行为的因果关系,结合ENDSLEY态势感知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方法,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模型。首先,以起重作业任务为研究对象,使用态势感知理论分析驾驶员行为响应过程,获取信息要素;其次,基于DEMATEL法,量化研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综合影响矩阵,进而分析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值,确定模型的关键要素;最后,采用AISM获得原因-结果属性稳定的层级结构,据此构建起重驾驶员态势感知与行为响应信息模型。结果表明:得到包含轨迹预测与规划、避碰等关键要素的22个要素及影响关系构成的5层信息模型;而且,模型明确了信息要素属性特征、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较好地解释了驾驶员态势感知及行为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起重驾驶员 态势感知 行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M的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关键致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威君 朱明珠 +1 位作者 刘音 胡相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涉及燃烧、爆炸、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事故风险。结合三类危险源理论辨识出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爆炸、火灾、中毒、烫伤4种主要事故类型的25个事故致因因素;进而运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对因素间... 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涉及燃烧、爆炸、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事故风险。结合三类危险源理论辨识出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爆炸、火灾、中毒、烫伤4种主要事故类型的25个事故致因因素;进而运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对因素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到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关键致因。以某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为例,通过对比AISM模型的UP型和DOWN型有向拓扑层级图,确定出该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的5个根源性关键致因因素、5个敏感性关键致因因素、3组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致因因素。研究结果为制定更精准的预防事故措施提供了依据,为提高现代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 燃烧与爆炸实验室 事故致因分析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杨俊斌 杨荣山 +2 位作者 潘自立 姚远 刘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4-2596,共13页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将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材料、线下基础、病害及环境这7方面共计15个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系统转化成一个5级递阶有向图,构建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层次结构,明晰各因素对轨道板上拱影响的性质类别。在此基础上,建立几何尺寸表征各直接影响因素、计算结果可映射根本影响因素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二维数值模型;以伤损实际状态、现行的铁路规范为依据,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并拟定体现多因素不同状态相互耦合效果的210组计算工况;以各工况、各工况条件下数值模型计算的轨道板上拱2 mm时的计算结果构成样本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各直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根本影响因素为因变量的分析模型;提出仅将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即可判别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方法,并验证该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回归模型中的标准化系数,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窄接缝伤损及初始弯曲是直接因素,温度是根本因素;轨道板初始弯曲、窄接缝破损高度及宽度这3个因素对轨道板上拱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依次减弱的;提出的轨道板上拱稳定性判别方法的准确率达90%,说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板体上拱稳定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轨道板 上拱 稳定性 判别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研究
8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1 位作者 姬荣斌 李琼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3,共7页
为探究加氢站氢气泄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的问题,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构建1种事故地图-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cciMap-DEMATEL-AISM)模型,该模型利用AcciMap模型识别出30个影响因素,DEMATEL和AISM定量分析加氢站氢... 为探究加氢站氢气泄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的问题,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构建1种事故地图-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cciMap-DEMATEL-AISM)模型,该模型利用AcciMap模型识别出30个影响因素,DEMATEL和AISM定量分析加氢站氢气泄漏关键影响因素及层级结构,并确定关键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中心度数值与风险关联强度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层级结构为4层,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事故是由多主体因素共同引起,企业文化建设主导型的传导路径是关键致因链。研究结果可为加氢站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氢气泄漏事故 事故地图模型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物场模型影响度分析
10
作者 刘永旭 高常青 +3 位作者 杨波 任升峰 段德荣 杨雪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当技术系统中存在多个需解决的问题物场模型时,确定问题物场模型的解决次序对标准解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技术系统中物场模型影响度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问题物场模型排序的数字化计算,提出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 当技术系统中存在多个需解决的问题物场模型时,确定问题物场模型的解决次序对标准解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技术系统中物场模型影响度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问题物场模型排序的数字化计算,提出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相结合的物场模型影响度排序算法。将功能分析与物场模型相结合,以消除问题物场模型间的不良作用为目标,提出问题物场模型的作用链简化规则,计算出问题物场模型间不良作用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并实现问题物场模型的排序。以变速箱的轴承监测系统为例,为系统的多个问题物场模型排序提供参考,依次解决问题物场模型,验证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物场模型 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 解释结构模型 轴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江萍 黄国平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识别并分析影响应急物流能力的关键因素,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采用文献研究法和spyd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的初始...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识别并分析影响应急物流能力的关键因素,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采用文献研究法和spyd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的初始影响因素,筛选出17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确定发展环境、救援效率和管理能力3个维度。通过决策实验室-对抗解释结构模型-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method-cross-impact matrix multiplication applied to classification,DEMATEL-AISM-MICMAC),明确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它们在应急物流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和层级结构。DEMATEL分析表明,应急响应时间、物流网络优化、多方式联合运输以及统筹与指挥能力等4个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最高,处于核心地位;AISM分析表明,应急物资供给、物资配送速度和救援队伍到达时间属于根源层因素,具有根本性作用;MICMAC分析表明,政策保障、物流网络优化、信息反馈速度、多方式联合运输、统筹和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是具有高驱动力、低依赖度的独立因素,对其他因素有较大影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的物资调配和救援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因素识别 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12
作者 刘婧蕾 彭其渊 陈锦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宏观层、中间层及微观层分析影响韧性的因素,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利用敏感度分析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成都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从概率角度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进行评估,还可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相关部门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高效提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贝叶斯网络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多维度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立伟 贺雨 +3 位作者 侯智 张瑞杰 陈琛 刘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为有效降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率,以2016—2021年云南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集成决策实验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AISM),筛选识别山区高速公路交通风险要素,从人-车-路-环境-管理时空全维度出发,分析风险要素因... 为有效降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率,以2016—2021年云南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集成决策实验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AISM),筛选识别山区高速公路交通风险要素,从人-车-路-环境-管理时空全维度出发,分析风险要素因果并绘制UP和DOWN型有向拓扑层级图,最终确定19种风险因素;构建N-K-耦合度模型量化风险因素,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间进行时空全维度耦合,探究风险因素间的关系,并提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全维耦合交通风险弹性解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维度中,人因的跟车太近与疲劳驾驶耦合值为0.741,路因长大下坡与急弯耦合值为0.816,为单维度中对系统影响较大的2种作用情况;双维度下,较大的作用情况为人-车及人-路,耦合值为0.157、0.124,其中,路因的长大下坡、人因的跟车太近与其他要素易形成强耦合;多维度下最大的作用情况为人-路-环,耦合值为0.891,其中,驾驶人的不良驾驶行为、道路的急弯与长大下坡、环境的雨天、雾天、冰雪天极易与其他因素耦合结果超过70%,构成强耦合关系,发生交通事故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风险因素 多维度耦合 耦合度模型 集成决策实验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华 孙林霞 +1 位作者 张宇荣 益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2,共7页
准确识别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因素,并客观系统分析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应急疏散至关重要。基于密室逃脱类场所行业规范和现状,从人员、建筑结构、环境、消防管理4个维度提取了26个... 准确识别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因素,并客观系统分析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应急疏散至关重要。基于密室逃脱类场所行业规范和现状,从人员、建筑结构、环境、消防管理4个维度提取了26个影响因素,采用AISM(对抗解释结构模型)及MICMAC(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构建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影响因素3级递阶结构模型,综合分析因素间作用关系,并分析因素与管理层、运营层、玩家层3类主体对应责任关系,然后联合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深层根本因素主要为制度与规程编制完备性、密室剧情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空间嵌套层数等,其可通过驱动密室场所经营位置、门锁联动性、空间内部昏暗度、道具种类与数量、NPC(非玩家角色)疏散引导能力等中层特性影响因素优化,规范消防设施完备性、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安全教育与培训情况等关键共性影响因素,最终提升玩家应急疏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室逃脱类场所 人员疏散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曳引电梯部件故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盼盼 张林鍹 +2 位作者 陈飞 邱朝洁 李名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30-3938,共9页
针对电梯部件之间的故障影响,提出将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结合建立电梯部件故障层次结构模型,并改进直接影响矩阵的确定方式。首先从多方面获取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评价,其次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的权重并计算直接影响矩阵,... 针对电梯部件之间的故障影响,提出将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结合建立电梯部件故障层次结构模型,并改进直接影响矩阵的确定方式。首先从多方面获取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评价,其次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的权重并计算直接影响矩阵,最后使用建立的电梯部件故障相关模型得到电梯部件故障因果关系和故障传递规则。结果表明:电动机、制动器、限速器为强原因部件,曳引钢丝绳、轿厢以及导向系统的部件为强结果部件;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规则体现为同层级或跨层级传递。通过分析部件故障机理,所提方法得到的部件故障传递规则与电梯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引电梯 故障关联 熵权法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对抗解释结构建模方法的房建施工安全管理CSFs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文涛 霍金海 杨志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9-1476,共8页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 为了研究房建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房建工程施工项目为基础,综合运用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和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otal Fuzzy Reachable 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T FR AISM)方法识别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的CSFs,并进一步解析这些CSFs的结构层次,以挖掘影响因素的驱动结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体系完备性、安全资金投入、主体结构标准层安全管理、二次结构安全管理、经济环境、业主的支付能力和合作企业的资源条件是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分析CSFs的特征进一步构建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应对以后房建施工工程出现的更复杂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房建施工 安全管理 关键成功因素(CSFs) 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MATEL) 全模糊可达对抗解释结构模型(T FR 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y-DEMATEL-ISM法的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验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奔 张洪铭 +3 位作者 冯祥瑞 谢恬 赵兰明 窦佳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6-274,共9页
为预防和减少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验安全事故,综合分析了2012—2022年间发生的66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致因,并参照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共提取出实验不安全行为的17个影响因素;应用基于灰色理论的决策试验评价与解释结构模型(Grey-D... 为预防和减少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验安全事故,综合分析了2012—2022年间发生的66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致因,并参照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模型,共提取出实验不安全行为的17个影响因素;应用基于灰色理论的决策试验评价与解释结构模型(Grey-DEMATEL-ISM)法对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评估和判断,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实验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的组织制度和组织过程是影响学生实验不安全行为的本质因素;物理环境、监督检查、技术环境、精神状态、实验指导、资源管理、管理计划、问题纠正和生理状态是造成学生实验不安全行为的过渡因素;学生的偶然性违规、认知偏差、习惯性违规、机体活动能力、决策偏差和技能偏差是导致实验不安全行为的表层因素,对不安全行为有直接影响。各种影响因素的属性分类可为有效防控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安全 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 不安全行为 决策试验与评价(DEMATEL)法 解释结构模型(ISM)法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SM-FRAM-AHP的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
19
作者 王涵宇 谭钦文 +3 位作者 刘娟 李爽露 田忠伟 陈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73,共9页
为解决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交互关系模糊和不良耦合影响的问题,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优化改进层次结构和判断方式,通过划分风险层次结构,将系统功能耦合变异性的影响... 为解决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交互关系模糊和不良耦合影响的问题,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优化改进层次结构和判断方式,通过划分风险层次结构,将系统功能耦合变异性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并计算功能单元和层级结构的重要度,通过功能可变性和耦合损失度结果,确定上下游功能变化输入输出表型,理清系统功能要素间耦合作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改进ISM-FRAM-AHP的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模型,能够得到23个功能单元和10层风险层级功能网络;功能可变性数值和耦合损失度最大值为4.36(外部环境F_(23))和0.8084(制定作业方案F_(2)),作业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顺序、目标和控制,针对8条失效链路设置物理、象征、功能、隐形4种有效屏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结构模型(ISM) 功能共振分析模型(FRAM) 层次分析法(AHP) 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过程 风险防控 层次结构 耦合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优化FFR-BN法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评价
20
作者 康鸣雷 赵本超 +3 位作者 叶伟 李迎春 张卢笑 董朝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2,157,共9页
梁式渡槽运行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联系及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因素认知的局限性常常造成风险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对此提出基于熵权优化的FFR-BN法开展梁式渡槽运行风险分析。此方法采用熵权法对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融合优化,有... 梁式渡槽运行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联系及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因素认知的局限性常常造成风险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对此提出基于熵权优化的FFR-BN法开展梁式渡槽运行风险分析。此方法采用熵权法对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融合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专家打分低精度及强主观性问题。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将梁式渡槽复杂系统拆分为各种子系统(因素、要素),随后分析风险因子之间的直接二元关系,从而构建复杂系统内风险因子、风险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因子的模糊失效概率,运用贝叶斯网络的反向推理技术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最大可能路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中决定性风险因子。通过此方法计算得出实例梁式渡槽综合风险等级为Ⅰ级,关键致灾风险因子为设计洪水增加、钢筋失效、表层混凝土剥蚀、材料特性等,受所处区域地形及地质条件影响,裹头边坡防护问题导致的风险致因链是最大可能风险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贝叶斯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梁式渡槽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