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能场作用下激光–液体耦合制造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孙俊杰 +7 位作者 张朝阳 王玉峰 薛伟 孟领超 朱浩 徐坤 王京涛 晏恒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8,共16页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和加工柔性大等特点,能够实现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多样化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激光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超快激光加工效率较低,常规激光加工表面有热...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和加工柔性大等特点,能够实现各种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多样化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激光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超快激光加工效率较低,常规激光加工表面有热影响或重铸层。为解决这些问题,激光与液体复合加工技术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液体的引入提高了激光加工效率,并显著改善了加工质量。在加工过程中,液体扮演了冷却剂、润滑剂及清洗剂的角色,有助于消除热影响区和重铸层。在液体冷却和冲刷作用下,加工产物被快速带离加工区域,加工表面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加工效率得到了提升。全面回顾当前激光与液体复合加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综述水辅助激光加工技术和电解液辅助激光加工技术,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能场 激光加工 液体辅助加工 先进制造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碳活化过硫酸盐选择性生成单线态氧降解水中氟苯尼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庄玲玲 姜瑞瑾 +5 位作者 陈斯 黄连杨 张梦露 刘常青 郑育毅 张伟芳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2-720,共9页
为实现养殖废水中的新污染物氟苯尼考(FLO)的高效降解,本研究制备了锰氧化物/碳材料(MnO/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FLO.首先,考察了PMS用量、MnO/C用量、溶液pH值等对水中FLO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0.3 mmol·L^(-1)... 为实现养殖废水中的新污染物氟苯尼考(FLO)的高效降解,本研究制备了锰氧化物/碳材料(MnO/C)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除FLO.首先,考察了PMS用量、MnO/C用量、溶液pH值等对水中FLO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S浓度为0.3 mmol·L^(-1)、MnO/C用量为0.2 g·L^(-1)、FLO浓度为10 mg·L^(-1),pH值为7时,15 min内降解了8.5 mg·g^(-1)(kvalue=23.83 min^(−1)·mol·L^(-1))的FLO.并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及电子顺磁共振测试(EPR)分析表明,MnO/C-PMS体系中主要以单线态氧(^(1)O_(2))的非自由基路径催化降解FLO,液质分析结果可知,MnO/C-PMS对FLO的降解机理主要包括脱卤和氧化.且该体系对磺胺类的磺胺甲氧嘧啶(SDM)、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ERY)和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OFL)等典型新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均>83%).因此,MnO/C在活化PMS上表现出对新污染物良好的降解能力,具有潜在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锰氧化物/碳复合材料 过一硫酸盐 非自由基路径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4
作者 方杰 刘彦强 +8 位作者 杨志宇 樊建中 刁恩泽 崔西会 黎康杰 彭颐豫 张坤 孔欣 杨博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5-1305,共11页
电子信息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无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电子封装持续减小尺寸、降低重量和减少功耗(SWaP,即Size,Weight and Power)。传统的基于可伐合金、铝合金和高硅铝的微电子封装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大跨度热匹配、良好的钎焊与... 电子信息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无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电子封装持续减小尺寸、降低重量和减少功耗(SWaP,即Size,Weight and Power)。传统的基于可伐合金、铝合金和高硅铝的微电子封装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大跨度热匹配、良好的钎焊与激光熔焊性能、高导热、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可制造性,无法适应SWaP要求。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铝合金与铝硅、碳化硅铝等先进复合材料的优点,既具备大跨度热匹配、高导热率的特点,又具备精细加工和良好的激光熔焊等工艺性能,是新一代微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的优势、制备方法和封装应用情况,并对该材料制备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 研究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及其智能化趋势
5
作者 杨露露 刘芮豪 +5 位作者 王志成 黄频波 赵云妹 王昌昊 仓钰 杨斌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2-66,共25页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该结构的应用既能实现飞行器轻量化设计,又能提高其损伤容限。苛刻的服役环境及复杂的载荷工况使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保障航空器在...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该结构的应用既能实现飞行器轻量化设计,又能提高其损伤容限。苛刻的服役环境及复杂的载荷工况使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保障航空器在役安全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机理和典型损伤模式,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监测需求进行了介绍;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宏、细观损伤、健康状态、寿命等的监测需求,总结了传统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柔性电子皮肤、自供电传感器等新型先进健康监测技术的进展,并探讨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简要概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工程实际应用,并讨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智能化的研究重点,为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 复合材料损伤模式 先进传感方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核能系统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6
作者 翟亚中 车洪艳 +1 位作者 何西扣 包汉生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6,共13页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是当下各国的研究热点。传统锆合金已经无法适应第四代核能系统苛刻的服役环境,开发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成为核能工程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是当下各国的研究热点。传统锆合金已经无法适应第四代核能系统苛刻的服役环境,开发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成为核能工程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反应堆包壳的重要候选材料,是核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优异的性能源于其合理的成分设计及独特的显微组织,高数密度的弥散氧化物粒子极大地改善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及抗辐照性能。尽管世界各国围绕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成分设计-性能-制备工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批量生产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制约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工程应用。本文就国内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显微组织、成分设计及制备技术等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在核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核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核能系统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显微组织 成分设计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by CoFe_(2)O_(4)/MgAl-LDH Catalyst for the Boosted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7
作者 LI Jianjun CHEN Fangming +5 位作者 ZHANG Lili WANG Lei ZHANG Liting CHEN Huiwen XUE Changguo XU Liangji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8,I0022-I0024,共12页
Owing to outstanding hydrophilicity and ionic interaction,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arrier for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s.However,the synthesis of new specialized catalytic LDHs for d... Owing to outstanding hydrophilicity and ionic interaction,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arrier for high performance catalysts.However,the synthesis of new specialized catalytic LDHs for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still faces some challenges.In this study,a CoFe_(2)O_(4)/MgAl-LDH composite 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hydrotherm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reveals that the surface of MgAl-LDH is covered with nanometer CoFe_(2)O_(4) particles.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CoFe_(2)O_(4)/MgAl-LDH is 82.84 m^(2)·g^(-)1,which is 2.34 times that of CoFe_(2)O_(4).CoFe_(2)O_(4)/MgAl-LDH has a saturation magnetic strength of 22.24 A·m^(2)·kg^(-1) facilitating efficient solid-liquid separation.The composite catalyst was employed to activate peroxymonosulfate(PMS)for the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H).It is found tha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Fe_(2)O_(4)/MgAl-LDH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at of CoFe_(2)O_(4).The maximum TCH removal reaches 98.2%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TCH]=25 mg/L,[PMS]=1.5 mmol/L,CoFe_(2)O_(4)/MgAl-LDH=0.20 g/L,pH 7,and T=25℃).Coexisting ions in the solution,such as SO_(4)^(2-),Cl-,H_(2)PO_(4)^(-),and CO_(3)^(2-),have a negligible effect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Cyclic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Fe_(2)O_(4)/MgAl-LDH remains 67.2%after five cycles.Mechanism investigations suggest that O_(2)^(•-)and ^(1)O_(2) produced by CoFe_(2)O_(4)/MgAl-LDH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composite catalyst PEROXYMONOSULFATE CoFe_(2)O_(4)/MgAl-LDH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ntibio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与产业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化工研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新结构、新方法、新性能指标、新应用的化工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表现在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指在化学化工研发、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有新结构、新方法、新性能指标、新应用的化工材料,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新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表现在储能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催化材料、电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及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涂料和粘合剂等方面,已在风电光电、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封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将每年组织学会专家学者编写当年的化工新材料的科技产业进展情况,发表在《化工新型材料》杂志上与广大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新材料 储能材料 光电转换材料 光催化材料 电子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用树脂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O_(4)@rGO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
9
作者 韦浩桐 陈文凯 +2 位作者 吴丹 刘宇琪 赵焕新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 将高级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耦合,制备具有催化降解污染物功能的复合分离膜,能有效提高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MoO_(4)@rG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抽滤和高压固定方式制备了CoMoO_(4)@rGO复合膜。通过SEM可以观察到CoMoO_(4)纳米棒分散在薄片状rGO中,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均证实了复合膜的成功制备。进一步研究了复合膜在过一硫酸盐(PMS)辅助下对亚甲基蓝(MB)的处理性能。结果表明,在rGO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PMS浓度为0.3 mmol/L,催化功能层负载量为79.37 g/m^(2),操作压力为5.00×10^(-3) MPa以及pH为3~7条件下,复合膜在2 min内对MB的去除率达到100%。同时,催化功能层通过活化PMS对污染物的分解可有效缓解膜污染。10次连续循环使用后,该复合膜仍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了非自由基(^(1)O_(2)与表面介导氧化)和自由基(O_(2)^(·-))协同机制均对CoMoO_(4)@(1%)rGO复合膜去除MB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O_(4) rGO 高级氧化 复合膜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研究进展
10
作者 脱锦鹏 陈安琦 +4 位作者 姚富升 徐俊杰 李响 董龙龙 杨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4,共10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及高推比发动机等装备的开发应用,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热、高强、加工变形性能优异等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向钛合金基体中添加多元、多尺度的颗粒增强相,以控制其形成特定构型的微观组织结构是提高该类材料耐热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钛合金基体选择、增强相调控方式、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颗粒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先进制造技术提出该类复合材料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服役性能 构型设计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材料在机械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屠祎琦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120-123,共4页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模具设计对材料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传统的模具材料已无法满足现代模具设计对高强度、耐磨性、耐高温等性能的需求,该文主要探讨高性能合金、复合材料在机械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高模具强度、耐磨...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模具设计对材料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传统的模具材料已无法满足现代模具设计对高强度、耐磨性、耐高温等性能的需求,该文主要探讨高性能合金、复合材料在机械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高模具强度、耐磨性、抗热疲劳性和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特性,提出了先进材料在模具设计中的选材原则,研究结果可以为模具设计的创新和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材料 机械模具设计 材料性能 模具寿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树脂基复材在热压罐成型航空构件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尚达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6期6-11,共6页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APMCs)凭借轻质高强、耐疲劳等特性,已成为航空构件轻量化的核心材料,而热压罐成型工艺是其高质量制造的关键技术。系统梳理APMCs的定义分类、性能优势及热压罐成型原理,结合机身、机翼、发动机、进气道/进气管等典...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APMCs)凭借轻质高强、耐疲劳等特性,已成为航空构件轻量化的核心材料,而热压罐成型工艺是其高质量制造的关键技术。系统梳理APMCs的定义分类、性能优势及热压罐成型原理,结合机身、机翼、发动机、进气道/进气管等典型航空构件的应用案例,分析其技术突破与工程价值,并针对成本高、工艺复杂等挑战,展望低成本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可为复合材料航空构件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压罐成型 航空构件 轻量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法隧道超小净距穿越既有地铁结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胡瑞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51,共10页
以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新建矿山法隧道超小净距上、下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矿山法隧道近接施工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受力特性,并辅以现场实测手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超前大管棚+复合式三层衬砌... 以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新建矿山法隧道超小净距上、下穿越既有运营地铁线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矿山法隧道近接施工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受力特性,并辅以现场实测手段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超前大管棚+复合式三层衬砌结构型式+洞内夹土体注浆加固的技术方案,新建矿山法隧道开挖卸荷后下卧盾构隧道“横鸭蛋”变形趋势减小,竖向沉隆极值分别为2.62 mm和3.77 mm,水平向位移极值为1.81 mm和1.06 mm,变形极值和径向收敛均小于安全控制指标值;既有线盾构隧道轴线变形呈“驼峰状”,采用三点定圆法计算的曲率半径远大于15000 m的安全控制指标值,开挖影响范围沿隧道纵向约85 m;既有线出入口竖向沉隆极值分别为3.31 mm和1.55 mm,小于地下结构竖向位移允许值,开挖影响范围主要为出入口过街通道,施工期间应加强监测;新建矿山法隧道开挖卸荷后,下卧既有线盾构隧道竖向水土荷载减小导致衬砌结构内力减小,而既有线出入口受开挖影响,沉降变形较大导致板墙内力增加。通过在既有线布设自动化监测网采集变形数据,经对比现场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穿越既有线技术方案合理可行且安全可靠,可为后续类似矿山法隧道近接既有线施工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法隧道 既有地铁 超前大管棚 复合式三层衬砌结构 夹土体注浆加固 数值分析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ence technology: Special issue on “composite materials in defence technology”
14
作者 S.M.Sapu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67-267,共1页
In recent years,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in automotive,aerospace,telecommunication,marine,furniture,construction and defence.Body amour and tank spall liners are examples of the us... In recent years,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in automotive,aerospace,telecommunication,marine,furniture,construction and defence.Body amour and tank spall liners are examples of the use of composites in defence industry.Composites have many different attributes that are unique over conventional materials like metals,polymers and ceramics.Those attributes include light weight,high specific stiffness and strength properties,corrosion resistance,aesthetically pleasing and ease of fabrication.Advanced composites such as aramid and carbon fibre polymer composites,metal matrix composites,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and nanocomposites are among material contenders in defe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requiring excellent structural integrity.Composites are also used in some non-structural applications in selected components utilising the low cost advantage of glass fibre and natural fibr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LIGHT WEIGHT advanced composi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先进核能领域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瀚 陈博文 +7 位作者 黄鹤飞 王苍龙 姜志忠 周海山 陈向阳 王晓敏 张瑞谦 董绍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先进核能系统的发展对核材料在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中的服役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温力学性能优异、抗腐蚀、耐辐照等优点,且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假塑性”断裂行为,被视为... 先进核能系统的发展对核材料在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中的服役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温力学性能优异、抗腐蚀、耐辐照等优点,且在外力作用下呈现“假塑性”断裂行为,被视为先进核能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结构材料。本文首先从材料级、构件级、服役性能三个层面系统总结了核用SiCf/SiC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体系,分析了美国、法国、日本等传统核电强国,其他新兴核电国家和我国在核用SiCf/SiC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梳理了我国核用SiCf/SiC复合材料在原材料、数据积累和专利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建议,包括加强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发展研发新范式、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等,以期为我国核用SiCf/SiC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核能系统用材 SICF/SIC复合材料 材料设计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在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萍 马全胜 马兆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8-431,共4页
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以太阳辐射为能源,基于电力推进系统进行驱动,可全天持续供电,解决了常规无人机储能能力有限的问题,其具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和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针对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大翼展、大... 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以太阳辐射为能源,基于电力推进系统进行驱动,可全天持续供电,解决了常规无人机储能能力有限的问题,其具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和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针对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大翼展、大展弦比等特征,必须采用具有高强度、高刚度特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满足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对材料的轻质化、高刚度、高性能等要求。综述了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特点及国内外典型型号发展现状,介绍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太阳能无人机上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太阳能无人机上的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先进复合材料 太阳能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复合材料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开 尹理亚 +3 位作者 刘美淇 芦天亮 王剑峰 韩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5-639,64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MOF复合材料结合不同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芬顿和类芬顿法、活化过硫酸盐)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OF复合材料相对于单一MO... 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MOF复合材料结合不同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芬顿和类芬顿法、活化过硫酸盐)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OF复合材料相对于单一MOF材料在水污染处理方面中的优势,提出了MOF复合材料在未来应用仍面临的挑战,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MOFs) 高级氧化技术 复合材料 水污染处理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绝缘材料电场辅助性能调控及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子魁 周濛 +4 位作者 贾志东 郝艳捧 李越纪 王希林 黄逸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0-804,I0030,共16页
电工材料作为电工装备的基础,其特性直接决定极限运行参数,开发具有新功能、高性能的先进电工材料有助于电工装备挑战更高参数极限。受学科发展战略引导、重大科学问题启发,该文从电场辅助制备的物理机制、几类典型绝缘材料性能调控及... 电工材料作为电工装备的基础,其特性直接决定极限运行参数,开发具有新功能、高性能的先进电工材料有助于电工装备挑战更高参数极限。受学科发展战略引导、重大科学问题启发,该文从电场辅助制备的物理机制、几类典型绝缘材料性能调控及制备机理等方面综述了电场辅助先进绝缘材料性能调控及制备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电场辅助制备电工材料的物理理论,详细阐述电泳、介电泳、自组装等机械效应和焦耳热、弛豫损耗等能量效应的机理。其次,以机械效应为主探讨电场辅助在以智能绝缘材料、导热绝缘材料、高密度储能材料、纤维增强材料和介电功能梯度材料为代表的先进绝缘材料性能调控领域的应用现状;以能量效应为主探讨电场辅助在热塑(固)性聚合物熔融(固化)、功能陶瓷快速烧结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先进绝缘材料电场辅助性能调控及制备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可为革新电工材料制造工艺、开拓传统高电压学科研究新方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辅助 先进绝缘材料 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 机械效应 能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宇辉 林洋仟 +2 位作者 王御豪 杨盈 徐西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2-840,共9页
将Fe_(3)O_(4)负载于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MXene,形成磁性三明治复合材料Fe_(3)O_(4)@MXene,活化过硫酸盐(PMS)去除水中的双酚A(BPA).探讨了PMS投加量、Fe_(3)O_(4)@MXene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BPA初始溶液浓度对BPA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Fe_(3)O_(4)负载于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MXene,形成磁性三明治复合材料Fe_(3)O_(4)@MXene,活化过硫酸盐(PMS)去除水中的双酚A(BPA).探讨了PMS投加量、Fe_(3)O_(4)@MXene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BPA初始溶液浓度对BPA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BPA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在25℃,BPA浓度25mg/L,Fe_(3)O_(4)@MXene投加量0.3g/L,PMS投加量3.3mmol/L,pH=6.0的条件下,反应90min后,BPA的降解率达97.4%.自由基淬灭实验及EPR实验证实,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是降解BPA的主导活性氧物种,此外单线氧也参与了降解.经由MXene负载的Fe_(3)O_(4)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活性及稳定性均显著提高,MXene表面的Ti原子加速了Fe(II)/Fe(III)循环,从而加速了PMS活化.因此,Fe_(3)O_(4)@MXene可作为理想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过程的非均相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MXene复合物 高级氧化 双酚A 非均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电化学-臭氧耦合工艺的渗滤液深度处理特性
20
作者 郭雨阁 杨超 +1 位作者 金鑫 金鹏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以垃圾渗滤液二级出水非膜法深度处理为目的,构建以复合式阴极和形稳阳极为核心的强效电化学反应单元,其中复合式阴极由磁铁棒、碳毡和铁粉组成,起到Fe2+的析出和渗滤液中硝态氮的还原作用;形稳阳极为商用Ti/RuO2-IrO2电极,起到活化渗... 以垃圾渗滤液二级出水非膜法深度处理为目的,构建以复合式阴极和形稳阳极为核心的强效电化学反应单元,其中复合式阴极由磁铁棒、碳毡和铁粉组成,起到Fe2+的析出和渗滤液中硝态氮的还原作用;形稳阳极为商用Ti/RuO2-IrO2电极,起到活化渗滤液中Cl-、产生活性氯、氧化去除渗滤液中氨氮和有机物的作用,并将二者的强效电化学反应与臭氧氧化作用于同一单元,构建了强效电化学-臭氧耦合工艺,以此强化渗滤液二级出水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结果表明,耦合工艺在电流强度为1.5 A、初始p H值为7、铁粉吸附密度为0.42 g/cm^(2)、臭氧投加量为4.58 mg/min时,对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为46.46%和81.70%。通过红外光谱(FT-IR)、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循环伏安曲线(CV)探究工艺对有机物的反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耦合工艺中产生了·OH与·Cl多种活性物质,强化了渗滤液中脂肪族、酯、醚、酚等有机物的去除,提高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耦合工艺与SBR小型生化系统联用后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深度处理 电化学-臭氧耦合 复合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