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5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s of bipolar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a trend analysis from 1990 to 2019 被引量:4
1
作者 Yunxi Zhong Yifan Chen +4 位作者 Xiaoying Su Meiqi Wang Qixiu Li Ziming Shao Long Sun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24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Background Bipolar disorder is identified as a cause of severe damage to the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Aim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certain the trends in the b... Background Bipolar disorder is identified as a cause of severe damage to the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Aim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certain the trends in the burden of bipolar disorder among individuals aged 10-24 years at 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from 1990 to 2019.Methods The data analysed in this study were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2019.The numbers,rates per 100000 population,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APCs)of incidence,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of bipolar disorder are reported at the 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among individuals aged 10-24 years.Global trends by age,sex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dex(SDI)were further analysed.Results Globally,the incidence of bipolar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ncreased from 79.21 per 100000 population(95%uncertainty interval(Ul):58.13 to 105.15)in 1990 to 84.97 per 100000 population(95%Ul:61.73 to 113.46)in 2019,AAPC 0.24(95%confidence interval(Cl):0.22 to 0.26).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incidence,prevalence and YLDs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The largest increase in incidence between 1990 and 2019 was observed in those aged 20-24 years old from 51.76 per 100000 population(95%Ul:26.81 to 87.20)in 1990 to 58.37 per 100000 population(95%UI:30.39 to 98.55)in 2019;AAPC 0.42(95%Cl:0.38 to 0.47).By the SDI quintile,the largest increase in incid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middle SDl;however,the high SDI countrie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Regionally,the largest increase in incidence was observed in southern Latin America.At the national level,the most pronounced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was in Greenland.Conclusions The global increase in incidence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between 1990 and 2019 indicates tha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still need to be emphasi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lescent BIPOLAR YOU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rty-year trends of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adolescents based on the 2019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Xiaohan Liu Fan Yang +2 位作者 Ning Huang Shan Zhang Jing Guo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Background Anxiety disorders are the most common psychiatric problems,affecting approximately 1 in 12 children and 1 in 4 adolescents.Understanding the incidence,burden and correlated risks of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 Background Anxiety disorders are the most common psychiatric problems,affecting approximately 1 in 12 children and 1 in 4 adolescents.Understanding the incidence,burden and correlated risks of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an help identify areas of success,stagnation and emerging threats,thereby facilitating effective improvement strategies.Aims To estimate the incidence and burden trends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90 to 2019 in 204 countries and compare the incidence and disease burden in different countries.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disorders and social indicators(healthcare access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The age-standardised incidence rates(ASIRs)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were reported to assess the burden of anxiety disorders,and the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was calculated to quantify the temporal trends.Pearson’s correla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country-level risk factors for incidence and DALYs.Results Globally,there were 932 million incident cases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739.29 per 100000 ASIRs and 380.62 million DALYs in 2019.From 1990 to 2019,the 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of incid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decreased by 2.2%.Significant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age-standardised burden rate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anxiety disorders among countries.Portugal reported the highest ASIR of anxiety disorders,while Mexico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 rate of ASIR.In 2019,Portugal report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DALYs(1001.71 million),and India(212.09 million)reported the lowest number of DALYs.The burden of anxiety disorder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verage number of psychiatrists,psychologists and nurses in the mental health sector(per 100000),an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58,0.67,0.43 and 0.53,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and global burden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have continued to decrease over the past 30 years.However,the incidence and disease burde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till increasing steadily.Policymakers should design and implement mental health strategies for adolescents based on their specific developmental status,as well as the cultur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ORDERS adolescent NUR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work analysis of suicide ideation and depression-anxiety symptom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3
作者 Shuyin Xu Yumeng Ju +15 位作者 Xiyu Wei Wenwen Ou Mohan Ma Guanyi Lv Xiaotian Zhao Yaqi Qin Yunjing Li Liang Li Mei Huang Siqi Yang Yimei Lu Yafei Chen Junwu Liu Jin Liu Bangshan Liu Yan Zhang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Background The co-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 i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ideation.Aims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ymptom-leve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icide ideation and th... Background The co-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 i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ideation.Aims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ymptom-leve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icide ideation and the comorbidity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Methods 1501 adolescents aged 12-19 year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and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and 716 adolescents who scored≥5 on both scales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nxiety symptoms.Participants were categorised into either the suicide ideation or non-suicide ideation groups based on their scoring on the suicide-related item in PHQ-9.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depression-anxiety symptom network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Restlessness’,‘sad mood’and‘trouble relaxing’were the most prominent central symptoms in the depression-anxiety symptom network,and‘restlessness’,‘nervousness’and‘reduced movement’were the bridge symptoms in this network.‘Sad mood’was found to be directly related to‘suicide ideation’with the highest variance.The network structu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properties between the suicide ideation group and the non-suicide ideation group,with‘restlessness’and‘sad mood’exhibit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influence in the network of the suicide ide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non-suicide ideation group.Conclusion Restlessness and sad mood could be targeted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depression-anxiety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with suicide id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PTOMS adolescent assess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iating effect of resili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min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mood disorders
4
作者 Dianying Liu Gang Lei +2 位作者 Hongdong Deng Xiangyang Zhang Yonghui Dang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24年第2期306-310,共5页
To the editor:Mood disorders(MD)are serious mental illnesses that commonly affect adolescents,leading to a high incidence of suicidal behaviour.1 In China,the suicide attempt(SA)rate for adolescents with MD is 51.96%,... To the editor:Mood disorders(MD)are serious mental illnesses that commonly affect adolescents,leading to a high incidence of suicidal behaviour.1 In China,the suicide attempt(SA)rate for adolescents with MD is 51.96%,2 and over 500000 adolescent SA are reported annually in the USA due to depression.3 Risk factors for SA include gender,hormone levels,family conflict and,particularly,negative cognitive styles such as ru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lescent DISORDERS annual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杨华瑞 郭辉福 +3 位作者 杨宜 张恒 鲍同柱 寿康全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4~21岁青少年扁平足患者69例(共84例扁平足),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行距下关节制动术的观察组(n=42)和接受跟骨截...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在青少年扁平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4~21岁青少年扁平足患者69例(共84例扁平足),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行距下关节制动术的观察组(n=42)和接受跟骨截骨术的对照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距骨第一跖骨角(T1MT)、距骨第二跖骨角(T2MT)、距骨舟骨覆盖角(TNCA)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1.79±0.94)分vs(2.41±1.47)分]均明显降低,跟骨倾斜角(Pitch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显著升高[(84.67±9.00)分vs(80.12±7.53)分](均P<0.05)。结论:与跟骨截骨术相比,距下关节制动术能更好地矫正距下关节在多维平面上的畸形,恢复后足力线,是治疗青少年扁平足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制动术 青少年 扁平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自传体记忆矫正在青少年学习适应不良干预中的应用
6
作者 宫火良 张梦 孙文卓 《保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探讨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对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学业自传体记忆的干预效果,选取60名学习适应不良的初中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接受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干预,对照组未接受任何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学生的学... 为探讨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对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学业自传体记忆的干预效果,选取60名学习适应不良的初中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接受记忆偏向矫正技术干预,对照组未接受任何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自传体记忆内容更加具体化,记忆连贯性水平显著提升。研究表明,记忆偏向矫正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的自传体记忆特征及其学习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适应 自传体记忆 记忆偏向矫正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身体素养发展的运动技能模式:内涵阐释、体系解构与实践启示
7
作者 张磊 孟泽禹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科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充分的实证支撑。实践启示在于:重视体能、技能与心智的多维协同发展,筑牢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根基;融合多样化的运动体验,增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动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体系。未来可进一步从建立纵向有序衔接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体系、完善运动发展阶段划分、加强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运动技能教学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运动技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素养 运动技能模式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介入策略的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干预研究
8
作者 魏寿洪 吴红 李文冉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探究社交媒体介入策略对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的干预效果,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围绕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两个维度共六种技能对22名听力障碍青少年进行干预,发现社交媒体介入策略显著提高了实验组听力障碍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水... 为探究社交媒体介入策略对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的干预效果,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围绕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两个维度共六种技能对22名听力障碍青少年进行干预,发现社交媒体介入策略显著提高了实验组听力障碍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水平,且实验组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前后测成绩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社交媒体介入策略对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效果。建议未来可以从创建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系统干预支持模式、探索促进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发展的干预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社交媒体介入策略应用于听力障碍青少年社交技能干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介入策略 社交技能 听力障碍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
9
作者 杜长志 陈海龙 +2 位作者 王伯尧 吴涛 刘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青少年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标...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青少年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标本为青少年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的33例中老年患者的突出髓核标本作对照研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和MMP-3细胞因子在两组患者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在术前腰椎磁共振图像上评估手术节段的椎间盘Pfirrmann等级和Modic改变情况。结果青少年组髓核组织外观呈灰白色,有光泽,触着柔软;HE染色显示髓核细胞分布紧密,基质结构完整,胶原纤维呈细束样规则排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青少年组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34.8%±8.2%)vs(17.6%±3.6%),P=0.002],且青少年组的MMP-3阳性细胞率和MMP-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0.001)。腰椎磁共振图像显示青少年组未见Modic改变存在,青少年组突出椎间盘中PfirrmannⅡ/Ⅲ级占77.8%,其Pfirrmann等级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0.02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firrmann等级与Ⅱ型胶原表达结果呈显著低度负相关(r=-0.384,P=0.04),与MMP-3表达结果呈显著低度正相关(r=0.306,P=0.03)。结论青少年患者突出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较低,髓核退变可能不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退变 细胞因子 Pfirrman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癫痫青少年过渡期准备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安丽巧 陈玉科 +2 位作者 李东明 黄晓晓 李登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癫痫青少年过渡期准备水平的影响,为促进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6月—12月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6例青少年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病区分为两组...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癫痫青少年过渡期准备水平的影响,为促进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6月—12月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6例青少年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病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癫痫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癫痫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3个月内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结果:干预组癫痫青少年过渡期准备问卷评分、癫痫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及青少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和脑电图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癫痫过渡期准备水平、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可以为完善癫痫青少年过渡期护理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少年 多学科团队 过渡期准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方式对荆州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罗梦颖 刘波 +2 位作者 邓小鹏 聂所成 张新风 《现代医院》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分析2023年荆州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日常生活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2023年11月对荆州市25所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一些标准化问卷。采用χ^(2... 目的 分析2023年荆州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日常生活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9月-2023年11月对荆州市25所中学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一些标准化问卷。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在17 499例有效调查问卷中,荆州市在校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2.60%。单因素分析发现,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网络成瘾、失眠、无午休、经常宵夜、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被动参加集体活动、饮食习惯欠营养均衡)的在校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更高。且高中生(40.95%)高于初中生(27.57%),女生(37.43%)高于男生(2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生、高中生、网络成瘾、失眠、无午休、经常宵夜、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被动参加集体活动、饮食习惯欠营养均衡是荆州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荆州市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日常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包括女生、高中生、网络成瘾、失眠、无午休、经常宵夜、饮食习惯欠营养均衡、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被动参加集体活动。建议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应关注培养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青少年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舒丹 刘茜 +1 位作者 冯丽娟 喻思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告知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是否告知以及如何进行病情告知的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对临床工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告知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是否告知以及如何进行病情告知的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对临床工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病情告知问题的关注,为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文化的病情告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儿童 青少年 病情告知 知情权 自主权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互动的青少年心理恢复效应研究
13
作者 李欣 刘怀钰 +2 位作者 陈秋凝 陆瑜晓 谢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景观互动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对心理恢复的影响机制尚未充分查明。文章基于武汉市典型城市公园开展实地调研,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互动理论建立概念模型,研究景观互动3个方面(感官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 景观互动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对心理恢复的影响机制尚未充分查明。文章基于武汉市典型城市公园开展实地调研,以青少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互动理论建立概念模型,研究景观互动3个方面(感官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对于心理恢复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情感互动←感官互动→行为互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感官互动、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对感知恢复性有显著影响。研究有助于营造适合青少年放松的公园绿地,并对现有公园绿地的优化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互动 环境心理 心理恢复 青少年 公园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
14
作者 黄月 韩征强 +4 位作者 王奥 薛云珍 郑川薇 张钰苒 李亚霖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5,共5页
目的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探究儿童青少年群体社交焦虑相关研究的现况、热点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4年有关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文献,应... 目的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探究儿童青少年群体社交焦虑相关研究的现况、热点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4年有关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6.1.R6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39篇英文文献、280篇中文文献。2000-2024年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热点领域与前沿趋势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及合并症调查、病因及易感因素、相关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干预措施方面。结论 目前对于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研究者可结合我国医疗卫生背景,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社交焦虑 CITESPACE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生态瞬时评估的范围综述
15
作者 雷昱 张变子 +1 位作者 刘萍 李海鸿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目的 对生态瞬时评估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预防和管理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 目的 对生态瞬时评估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预防和管理青少年群体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生态瞬时评估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生态瞬时评估工具包括日记、移动设备及应用程序,可对儿童青少年屏前、社交、通勤型等久坐行为进行评估,数据取样以等时间间隔为主,可突破应用场景及时间的限制,其应用形式包括单一生态瞬时评估、与回顾性问卷及客观评估工具的联合应用,且从应答率、同期效度和受试疲劳效应上体现其应用于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 生态瞬时评估可对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及相关背景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并分析其因果关联。未来应对生态瞬时评估的研究设计及开展形式进一步完善,拓宽应用途径,推动个体化精准干预策略的实施,助力儿童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久坐行为 生态瞬时评估 生活方式 身心健康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6
作者 温敬冬 岳小林 +2 位作者 杨旻星 薛姣 叶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110,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专家共识...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9篇。从管理目标、评估、体质量管理、营养素推荐、运动的饮食管理、团队合作与教育6个方面汇总38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医护人员可以结合临床情景,个性化地应用相关证据,促进患者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2型糖尿病 饮食管理 营养素 体质量 健康教育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田明月 杨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测量骨密度的72例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骨龄提前发育分为提前发育组(n=26)与正常发育组(n=46)。... 目的 探讨72例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测量骨密度的72例青少年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骨龄提前发育分为提前发育组(n=26)与正常发育组(n=46)。分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骨密度测定结果及与骨龄发育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提前发育组青少年的性别、BMI、骨密度与正常发育组青少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前发育组青少年的年龄与正常发育组青少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年龄与骨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生活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群体存在骨龄超龄发育现象,可能与青少年的性别、BMI、骨密度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龄 青少年 超龄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创伤后应激症状的影响
18
作者 郭朝然 车其承 +1 位作者 吴志红 石薇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针对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其PTSS影响的研究。目的 评估2021年“9·16泸县地震”后,该地区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 背景 地震后,青少年常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目前尚缺少针对震后青少年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其PTSS影响的研究。目的 评估2021年“9·16泸县地震”后,该地区青少年的PTSS水平,并探究孤独感、社会支持及社交媒体使用对PTSS的影响,以期为震后青少年PTSS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1月12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地区受地震影响的2 522名青少年。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PCL-5)、多维度社会支持感知量表(MSPSS)、UCLA孤独量表简版(ULS-3)以及社交媒体使用量表(SM-10)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91名(3.61%)青少年存在PTSS。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家人的支持(OR=0.926,95%CI:0.879~0.976)是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保护因素;缺少陪伴(OR=1.764,95%CI:1.141~2.727)、感到被孤立(OR=2.037,95%CI:1.282~3.236)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观看灾民消极情绪反应(OR=1.615,95%CI:1.291~2.020)是震后青少年出现PTSS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少陪伴、感到被孤立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观看灾民消极情绪反应对震后青少年PTSS存在消极影响,来自家人的支持对震后青少年PTSS存在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症状 青少年 孤独感 社会支持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孝道观念冲突与青少年子女抑郁的关系
19
作者 郭筱琳 张艺凡 +1 位作者 关岳琳 罗良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0,共13页
孝道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子女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孝道观念可能存在冲突,其对子女的心理意义尚未可知。本文探讨了亲子孝道观念冲突与青少年子女抑郁的关系,并关注不同亲子性别组合间的差异。基于对332... 孝道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子女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孝道观念可能存在冲突,其对子女的心理意义尚未可知。本文探讨了亲子孝道观念冲突与青少年子女抑郁的关系,并关注不同亲子性别组合间的差异。基于对3321名青少年及其父亲和母亲的间隔2年的问卷调查纵向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果:(1)当父母和子女孝道观念不存在冲突时,相互性和权威性孝道的水平对子女抑郁不具有预测作用。(2)当父母和子女孝道观念存在冲突时,与父亲在相互性和权威性孝道上的冲突对儿子的抑郁水平有消极预测作用,与父亲及母亲在相互性和权威性孝道上的冲突对女儿的抑郁水平有消极预测作用。这表明,当亲子间在孝道上不存在冲突时,孝道本身的类型及水平与子女抑郁无关,但儿子与父亲以及女儿与父母在孝道上的冲突则可能诱发子女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道 观念冲突 青少年抑郁 性别差异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适应的拓扑结构分析:基于纵向追踪数据
20
作者 董王昊 张杰 +2 位作者 孟素洁 贾敏 王伟军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7,I0007-I0017,共24页
网络适应作为当代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复杂多维的内部属性仍未得到系统探讨。本研究首次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探讨青少年网络适应的核心特征、动态演变以及外部联结。横断网络分析揭示了青少年网络适应中好奇心的“双刃剑”作用,即... 网络适应作为当代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复杂多维的内部属性仍未得到系统探讨。本研究首次采用网络分析方法探讨青少年网络适应的核心特征、动态演变以及外部联结。横断网络分析揭示了青少年网络适应中好奇心的“双刃剑”作用,即过高或过低的好奇心均不利于网络适应的发展。网络比较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网络适应具有整体的稳定性,但其拓扑属性会发生内部流转。交叉滞后网络分析表明,网络自我效能在网络适应发展过程中起“总舵手”作用,而网络学习能力和网络信息搜索是青少年网络适应的重要“落脚点”。二元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指出,网络信息保护对网络成瘾具有最显著的直接影响。本研究不仅为理解青少年在数字世界中的成功适应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新时代的数字化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适应 网络成瘾 拓扑结构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