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周建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异质性检验表明,较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影响。由此,研究提出固本强基、因势利导、融合创新、辐射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区域结构变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典 董书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较为突出,城乡与区域结构的现代化转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特征。城乡结构方面,伴随人口流动的普遍化,中国正从“农民-市民”二元城乡结构走向“农民-流动人口-市民”多元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既有的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尚未改变,与此同时“东北振兴”问题日益迫切,南北差距也呈现扩大趋势。消弭空间发展不均衡、实现中国城乡与区域结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对此,需要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人情、面子等传统关系文化的“双重路径依赖”,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破解中国城乡与区域不均衡问题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结构 区域结构 不均衡 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发展对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3
作者 汪昕宇 韩广奎 吴克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基于2013—2021年中国1874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产业融合之于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在产业... 基于2013—2021年中国1874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产业融合之于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在产业融合水平较低时,产业融合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当产业融合水平较高时,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尚未跨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拐点。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县域产业融合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城镇化双重机制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三,长期效应分析表明,县域产业融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第二个拐点,即更高水平的县域产业融合能够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述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应根据县域产业发展特点,加强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县域产业融合发展,以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4
作者 张梦婷 蒋经焘 钟昌标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共12页
“村村通公路”“县县有高速”“一小时交通圈”等深刻改变了城乡面貌,既有大量研究考察了打破地区间分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少关注到地区内城乡间交通可达性的变化。本文基于OpenStreetMap数据库,通过ArcGIS拾取计算了201... “村村通公路”“县县有高速”“一小时交通圈”等深刻改变了城乡面貌,既有大量研究考察了打破地区间分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少关注到地区内城乡间交通可达性的变化。本文基于OpenStreetMap数据库,通过ArcGIS拾取计算了2014—2021年中国234个地级城市的城乡间道路综合密度,进而量化识别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在样本观测期内,城乡间道路建设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道路综合密度每提高1个单位,能够解释城乡差距缩小幅度的5.31%;第二,基准的回归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等内生性处理后始终成立,且在东部地区、规模较大和北部湾城市群内的城市更为显著;第三,机制探究结果表明,城乡道路建设主要通过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和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产生作用;第四,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城乡间道路建设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背景下,本文从交通基础设施层面为优化资源配置、塑造城市比较优势与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道路 收入差距 要素流动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技术创新对县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彩红 李琳 廖斌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8,共15页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承担着赋能平衡发展的重要使命。县域视角下,深入剖析技术创新能否发挥赋能作用,助力县域平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2006—2021年中国县域的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不同模式的技术创新对县域平衡发展...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承担着赋能平衡发展的重要使命。县域视角下,深入剖析技术创新能否发挥赋能作用,助力县域平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2006—2021年中国县域的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不同模式的技术创新对县域平衡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效应存在区位异质性和经济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能通过经济活力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提出要全方位增强县域技术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技术创新路径,推动县域经济活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县域平衡发展 经济活力效应 产业升级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发展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区域产业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1 位作者 李志斌 俞国军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13—2019年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切入,分析数字经济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整体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渠道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影响仅通过制造业结构升级传递,且存在两面性,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使制造业向资本化和高技能化发展,削弱其积极作用。进一步讨论表明,通过大力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和采取渐进式的产业升级思路,可有效缓解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一方面可丰富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融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圣金 冯剑锋 陈秋怡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社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特点,本文采用2014-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融资的规模及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社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特点,本文采用2014-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社会融资的规模及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增长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减的倒U型规律;(2)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效应递减;(3)表外社会融资由于在资源可得性和产品复杂度上拉大城乡金融资源差距,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4)在常规社会融资方式中,贷款融资、直接融资和政府债券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但不同的常规社会融资方式在效率和公平上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基于吉林省调研数据的分析
8
作者 暴子昂 刘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3-360,共8页
种植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其结构调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吉林省237份农民调查问卷,运用OLS回归及PSM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 种植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其结构调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吉林省237份农民调查问卷,运用OLS回归及PSM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机制,同时深入剖析资源禀赋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10%的水平显著。农民经营耕地面积、农民家庭劳动力人口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1%的水平显著。此外,经过PSM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农民选择性偏差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相比于未参与的农民提升约为40%。因此,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劳动力务农,帮助农民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 资源禀赋 PSM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薛欣 周海霞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85-91,101,共8页
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 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超效率SBM模型 固定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公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婷 高月霞 左学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182,共15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数据,研究两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城乡身份、所在地区与收入水平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的影响及其公平性,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较低,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际覆盖率超过政策覆盖率;城镇和东部地区、高收入参保者的受益水平较高;医疗自付费用对低收入人群形成较大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保者在不同维度的受益水平和公平性有所改善。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在城镇职工医保内部,地区差距显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住院费用水平依次递减,西部地区参保人员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医保内部,城镇居民的受益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和进城农民,东部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最低;参保者收入越低则住院费用越少,健康水平也越差。上述发现与结论对于进一步缩小不同城乡、地区和收入身份特征的参保者的受益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受益公平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加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吗?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晓华 邓贺 杜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 基于IFR数据库中国工业机器人数据,在科学测度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细致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加剧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有效处理机器人应用的收入分配效应能为高质量增长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协同共进提供重要支撑;工业机器人应用会通过提升就业技术结构高级化水平和资本利润率两个渠道,加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工业机器人应用在高劳动收入份额区域内引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效应较为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有利于激发产业结构服务化及合理化的演进动力,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催化剂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应及时和准确地预判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目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影响,并在享受人工智能时代红利的同时,平抑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负面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 协同集聚 人工智能 产业经济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战琪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2,共14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收入差距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宏 唐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在更好解决“老有所养”的同时,发挥出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格局、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与效果。基于相关年份分省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在更好解决“老有所养”的同时,发挥出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格局、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与效果。基于相关年份分省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现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差距调节效应,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逐步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现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并且呈现出先扩大而后缩小的“倒U形”轨迹;同时,微观检验也部分地验证了这一结果。为此提出:(1)应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与差异化发展趋势;(2)应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待遇调整机制;(3)应通过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和弱势群体收入增长来更好地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消除老年贫困和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智能化的城乡收入差距效应及减小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艳秋 朱天康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5,共10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越发显著,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产业智能化的资本偏向性和技能偏向性角度论证了产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并从理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越发显著,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产业智能化的资本偏向性和技能偏向性角度论证了产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并从理论上探索了减小产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路径。在实证上,本文采用D-K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产业智能化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机制分析验证了产业智能化主要通过功能性收入分配效应和规模性收入分配效应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效应分析证明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能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智能化 减小路径 收入分配效应 产业结构 城乡人力资本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超 高树隆 李国成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2,I0050-I0053,共10页
持续推进城市化关系到经济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金融结构视角,将金融结构引入二元经济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渠道,并运用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持续推进城市化关系到经济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金融结构视角,将金融结构引入二元经济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与作用渠道,并运用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会抑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渠道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收入流动性”陷阱,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通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可以抑制城市化进程。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结构偏向金融市场对城市化的影响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才起作用。这不仅拓展了金融结构影响二元经济的理论分析框架,还对我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城市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结构 金融市场 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创业赋能城乡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创新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数字创新,数字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创新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数字创新,数字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创新创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东北地区更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创业通过优化居民收入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因此,应激发乡村数字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提升乡村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优化乡村居民收入结构;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缩小城乡群体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创业 城乡共同富裕 居民收入结构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荣华 张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事关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本文基于2005—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事关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本文基于2005—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推动城镇化,但城镇化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遮掩效应;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政府财政支出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背景下,以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与城镇化为载体,完善城乡间人力资本配置机制,优化政府财政支出方向,充分释放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率提升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强 曾军 +2 位作者 刘晓云 高华蕾 朱岩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实证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异质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在全国层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维... 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实证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空间效应以及区域异质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在全国层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维度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使用深度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呈现“低—低”“高—高”集聚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相关部门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实施符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数字普惠金融战略,以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效应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检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林芝 罗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7-52,共6页
文章测度了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促进地区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进而推动共同富裕。(2)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存在非... 文章测度了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促进地区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进而推动共同富裕。(2)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在科技创新水平、市场化程度、居民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3)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存在异质性,在西部地区和高城镇化率地区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生态补偿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益豪 郭晓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8,共16页
中国横向生态补偿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试点范围逐年扩大,准确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对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7—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对县级行政区... 中国横向生态补偿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试点范围逐年扩大,准确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对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2007—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横向生态补偿对县级行政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生态补偿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横向生态补偿能通过优化就业结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横向生态补偿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在中央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情况下政策效果更好,且随着制度的持续实施,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进一步完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以及重视横向生态补偿的异质性影响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生态补偿 城乡收入差距 就业结构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