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尼联络线低频振荡的SVC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杨晓东 房大中 +1 位作者 刘长胜 宋文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9,63,共6页
从暂态能量的角度对区域模式振荡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以降低区域间振荡能量为控制目标的阻尼控制策略,设计出附加在SVC上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预知系统具体参数,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和控... 从暂态能量的角度对区域模式振荡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以降低区域间振荡能量为控制目标的阻尼控制策略,设计出附加在SVC上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以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该控制方案不需预知系统具体参数,通过对系统运行状态和控制效果进行评判,依据模糊规则自适应地对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实现对区域模式振荡的有效抑制。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和振荡模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性 低频振荡 svc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阻尼联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一种新型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方法 被引量:61
2
作者 雷邦军 费树岷 +1 位作者 翟军勇 戴先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65-70,11,共6页
为提高提高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该文首先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系统的一个含有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二阶非线性动态模型,然后在SVC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和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SVC系统的... 为提高提高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该文首先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系统的一个含有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二阶非线性动态模型,然后在SVC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和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SVC系统的控制器。为了验证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以一个经典的三机九母线电力系统作为测试系统,对鲁棒自适应SVC控制器与PID SVC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SVC控制器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PID SVC控制器和反馈线性化SVC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鲁棒自适应SVC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动态模型 鲁棒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接入位置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机理与SVC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赵欣 高山 张宁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107-114,17,共8页
当前研究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抑制次同步振荡,大多将其接入机端或升压变高压侧,并仅考虑阻尼控制作用,对其它接入位置和电压调节的探讨不多,控制器的设计也不够简便。文中基于系统的dq轴数学模型,简化复转矩系... 当前研究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抑制次同步振荡,大多将其接入机端或升压变高压侧,并仅考虑阻尼控制作用,对其它接入位置和电压调节的探讨不多,控制器的设计也不够简便。文中基于系统的dq轴数学模型,简化复转矩系数的计算,得到较精确的含SVC串补系统的电磁转矩表达式。利用该式分析SVC附加阻尼的机理以及与接入位置的关系,指出接入线路中点能使SVC在谐振频附近提供更多正阻尼。同时分析SVC电压控制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指出电压控制的传递函数很可能会增大各扭振频下的附加阻尼相位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相位补偿法的PID控制设计,参数整定简单快速,既可以维持系统电压水平和提高线路传输能力,也可有效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特征值计算和时域仿真都证明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振荡 接入位置 阻尼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谢小荣 杨庭志 +2 位作者 姜齐荣 林惊涛 武云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5,共5页
针对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提供与扭振模态频率互补的电流分量问题,提出了SVC基波电纳次同步调制的控制机理和数学模型。分析表明:对SVC基波电纳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可控制其输出大小和相... 针对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提供与扭振模态频率互补的电流分量问题,提出了SVC基波电纳次同步调制的控制机理和数学模型。分析表明:对SVC基波电纳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可控制其输出大小和相位适当的模态互补频率电流,进而在机组中产生对应模态的阻尼扭矩,达到抑制SSR的目的。这一控制机理同时会导致SVC输出超同步和复杂分数次谐波分量。基于详细电力电子电路的非线性电磁仿真和实际SVC设备试验均验证了控制机理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一步将所提出的控制机理应用于锦界电厂串补输电系统的SSR问题,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SSR)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 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桨距角控制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被引量:81
5
作者 迟永宁 关宏亮 +1 位作者 王伟胜 戴慧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100,104,共7页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模型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异步机风电场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入风电地区电网发生三相短路的大扰动故障时,SVC能够有效地帮助恒速风电机组在故障后恢复电压,提高输出的电磁功率,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恒速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以上2种措施能够避免风电机组机械与电磁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异步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采用SVC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异步机风电场 恒速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平衡控制方法及其所需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逯帅 刘秀成 +1 位作者 陈建业 王赞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7-20,F004,共5页
本文探讨了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在三相对称和不对称、电压电流波形有畸变情况下的平衡控制方法和控制信号检测的方法。对于控制所需要的信号 ,包括电压和无功电流的有效值、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 ,给出了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信号检测方... 本文探讨了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在三相对称和不对称、电压电流波形有畸变情况下的平衡控制方法和控制信号检测的方法。对于控制所需要的信号 ,包括电压和无功电流的有效值、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等 ,给出了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信号检测方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近期研制的SVC样机的设计 ,结果表明 ,它们是快速有效和准确的 ,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控制器 信号检测 平衡控制 电力系统 s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F和SVC联合运行的稳定控制 被引量:25
7
作者 邓礼宽 姜新建 +1 位作者 朱东起 陈峻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9-32,94,共5页
研究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联合运行中的互相影响问题,指出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要考虑到APF的影响,否则系统可能会不稳定。通过分析APF对SVC的影响途径,指出APF采用通常的Ip-Iq检测方法时,与SV... 研究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联合运行中的互相影响问题,指出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要考虑到APF的影响,否则系统可能会不稳定。通过分析APF对SVC的影响途径,指出APF采用通常的Ip-Iq检测方法时,与SVC的耦合程度大;而采用“补偿特定次数谐波”方法时,与SVC的耦合程度小,此时APF是否投入对系统的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董飞飞 刘涤尘 +3 位作者 吴军 岑炳成 宋春丽 马文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0,共5页
针对常用的次同步振荡控制器不能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引入余弦迁移模型、早熟判断机制、变尺度混沌变异策略及排重操作的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基于该算法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 针对常用的次同步振荡控制器不能较好地适应电力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引入余弦迁移模型、早熟判断机制、变尺度混沌变异策略及排重操作的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基于该算法结合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对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并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锦界电厂算例分析表明:经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优化的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能较好地提高机组扭振的模态阻尼,可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进而保证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传统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及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在搜索最优控制参数时具有较快的搜索速度和较高的搜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抑制SSR的机理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静 徐政 +1 位作者 郑翔 裘鹏 《南方电网技术》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了能同时有效地消除发电机组的多个不稳定次同步谐振模式,提出了基于SVC的多通道SSR阻尼控制器(MSSRDC)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基于相位补偿原理,MSSRDC利用多个独立模式控制通道分别处理发电机组各扭振模式,使SVC能够在发电机组各... 为了能同时有效地消除发电机组的多个不稳定次同步谐振模式,提出了基于SVC的多通道SSR阻尼控制器(MSSRDC)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基于相位补偿原理,MSSRDC利用多个独立模式控制通道分别处理发电机组各扭振模式,使SVC能够在发电机组各危险扭振模式附近都能提供正的电气阻尼,从而达到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目的。基于IEEESSR第一标准测试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表明,根据上述方法设计的MSSRDC能够提高发电机组所需要的正向电气阻尼,达到有效地抑制SS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次同步谐振(SSR) 阻尼控制器 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阻尼控制附加信号选取的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严伟佳 蒋平 顾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壮大,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区域间低频振荡更为严重而且较难使用传统方法进行阻尼控制。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附加控制来实现区域间振荡的阻尼控制。通过时域仿真,比较了不同附加输入信号在区域联络线潮流变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壮大,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区域间低频振荡更为严重而且较难使用传统方法进行阻尼控制。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附加控制来实现区域间振荡的阻尼控制。通过时域仿真,比较了不同附加输入信号在区域联络线潮流变化情况下的阻尼特性。研究表明,线路电流幅值是其中最为合适的附加控制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间低频振荡 附加阻尼控制 附加阻尼信号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马幼捷 周雪松 相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23,共5页
该文给出了采用实用信号调制的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对SVC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比较了SVC不调节时、采用常规电压调节时、采用电压型非线性控制时和采用信号调制型非线性控制时的不同控制效果。研究表明,信号调... 该文给出了采用实用信号调制的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对SVC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比较了SVC不调节时、采用常规电压调节时、采用电压型非线性控制时和采用信号调制型非线性控制时的不同控制效果。研究表明,信号调制型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能够给系统提供较强的阻尼,从而提高了整个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svc 综合非线性控制器 电力系统 直流输电 交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容量SVC的SCOTT变压器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卫安 桂卫华 +1 位作者 张定华 薛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8,共8页
针对斯科特变压器由于运量增大、主变压器的两相工况差异大而造成的电压波动大、功率因数低、谐波和负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在变压器55 kV侧接1个大容量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3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其中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2个固定电... 针对斯科特变压器由于运量增大、主变压器的两相工况差异大而造成的电压波动大、功率因数低、谐波和负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在变压器55 kV侧接1个大容量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3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其中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支路和2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重载臂,而另一个固定电容补偿支路安装于轻载臂。结合其拓扑结构,提出以负序电流最小为目标的多约束无功功率优化控制数学模型,并对其控制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解决了重载臂的电能质量问题,使电压跌落从30%减少到11%,功率因数由0.76提高到0.98;并显著减少高压侧的负序电流,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科特变压器 电能质量 静止无功补偿器 电压稳定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被引量:21
13
作者 谢小荣 武云生 +2 位作者 林惊涛 张银山 姜齐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14,共4页
针对锦界电厂串补输电工程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在基波电纳次同步调制机理基础上,优化设计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首先建立适应SSR分析与控制设计、包含SVC的多机系统线性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独立模态... 针对锦界电厂串补输电工程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在基波电纳次同步调制机理基础上,优化设计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首先建立适应SSR分析与控制设计、包含SVC的多机系统线性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独立模态控制思路的控制器结构,然后将控制参数设计问题规范为一个约束型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而采用遗传—模拟退火(GASA)算法求解得到控制参数,最后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VC-SSDC能大幅提高机组扭振的模态阻尼,有效抑制SSR,从而保证了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VC抑制发电机次同步谐振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帆 徐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1,共6页
针对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抑制次同步谐振(SSR)方面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VC抑制SSR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SVC抑制SSR的各种控制策略;讨论了SVC的容量估计方法。以托克托工程为背景分析了SVC抑制SSR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SVC... 针对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抑制次同步谐振(SSR)方面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VC抑制SSR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SVC抑制SSR的各种控制策略;讨论了SVC的容量估计方法。以托克托工程为背景分析了SVC抑制SSR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SVC能有效抑制SSR的发生,为解决国内交流串补输电工程中SSR问题提供了参考,也为SVC装置的更好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次同步谐振 控制策略 容量设计 PSCAD/EM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状态PI协调控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康忠健 陈学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 (PI)解耦控制直接对其非线性不确定对象设计了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该控制器避免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理论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由于数学模型的误差而...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运用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 (PI)解耦控制直接对其非线性不确定对象设计了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该控制器避免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理论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由于数学模型的误差而影响控制器性能的缺点 ,所得的控制规律与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完全无关。仿真计算表明 ,SVC与发电机励磁非线性状态 PI协调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静止无功补偿器 励磁控制 协调控制 调节器 非线性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与TCSC优化配置在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娟 许欣 +3 位作者 李壮 庄海军 齐永志 高松 《广东电力》 2016年第4期67-72,78,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 为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的稳定性,提出将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与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相结合并作用于电力系统线路中,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新方法。首先建立SVC与TCSC的稳态模型;然后引入节点参数因子和支路参数因子的概念,运用模态分析法确定系统母线和支路的薄弱点,并联SVC对母线薄弱点进行无功补偿,串联TCSC优化薄弱线路功率分配;最后运用动态连续潮流法求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以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无灵活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装置、单独安装SVC或TCSC、SVC和TCSC相结合情况下的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值作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动态连续潮流法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VC数控系统的数字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文 郭斌 +2 位作者 罗隆福 曾志兵 王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减少在静止无功补偿(SVC)装置中晶闸管的触发误差,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并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同时分析了全数字锁相环的各模块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电路仿真。最后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测... 为减少在静止无功补偿(SVC)装置中晶闸管的触发误差,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全数字锁相环(ADPLL),并进行硬件电路测试。同时分析了全数字锁相环的各模块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参数设计和电路仿真。最后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环路可稳定跟踪电网信号,可为SVC数字控制系统提供快速、稳定、高精度的同步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锁相环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触发误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同步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励磁系统与SVC协调控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邹强 李兴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8,共5页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的控制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协调控制这两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时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并能提高系统阻尼,抑制振荡,同时改善系统的功角和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励磁系统 电压稳定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最优变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TSC型SVC的非仿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0
19
作者 丁青青 王赞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2-15,共4页
对由晶闸管控制电抗器 (TCR)型装置与多个晶闸管开关电容器 (TSC)型装置组成的静止无功补偿系统 (SVC)建立了一个新的非仿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以晶闸管的触发角为控制量。根据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非线性反馈线性化和... 对由晶闸管控制电抗器 (TCR)型装置与多个晶闸管开关电容器 (TSC)型装置组成的静止无功补偿系统 (SVC)建立了一个新的非仿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以晶闸管的触发角为控制量。根据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非线性反馈线性化和极点配置的组合控制器。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利用插值法导出了一个超越方程解函数的具有较高精度的近似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TSC型svc 非仿射非线性控制器 设计 电力系统 逆系统方法 静止无功补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的风电场SVC控制器性能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涛 谢欢 +5 位作者 曹天植 金海峰 梁玉枝 李善颖 蓝海波 刘海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8-44,共7页
风电场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器的性能对于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电网的电压质量以及系统运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风电场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型SVC的实时数字仿真模型,即构成一个闭环测... 风电场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器的性能对于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电网的电压质量以及系统运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风电场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型SVC的实时数字仿真模型,即构成一个闭环测试系统,并对实际SVC控制器装置开展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基于RTDS的SVC控制器闭环性能检测系统能够较全面地测试SVC控制器的动态特性。测试中发现,部分厂家SVC控制器在信号测量、调节器模型设计、网源协调辅助控制功能和控制切换等多方面仍存在亟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静止无功补偿 电网与电源协调控制 实时数字仿真 晶闸管控制电控器 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