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Scheme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Zengqiang He Jiangfeng Yuan Zhu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P. R. China)(Received July 12, 1998)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54-61,共8页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adaptive fuzzy generalized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AFGLVQ) technique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forgetting factor (VRLS). The AFGLVQ adjusts the centers of the RBF while the VRLS updates the connection weights of the network.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has the properties of rapid convergence and persistent adaptability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real-time control.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one-step ahead RBF predictor, the control law is optimized iteratively through a numerical stable Davidon's least squares-based (SDLS) minimization approach. Four nonlinear examples are simula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2
作者 Li Zhou Shumin Fei Changsheng J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72-1078,共7页
An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FTRBFNN) is presente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which may possess a wid... An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FTRBFNN) is presente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which may possess a wide class of uncertainties that are not linearly parameterized and do not have any prior knowledge of the bounding functions.FTRBFNN is employed to approximate the uncertainty online,and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is given by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The control algorithm has two outstanding features,namely,the neural network regulates the weights,width and center of Gaussian function simultaneously,which ensures the control system has perfect ability of restraining different unknown uncertainties and the integral term of tracking error introduced in the control law can eliminate the static error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effectively. As a result,high control precision can be achieved.All signals in the closed loop system can be guaranteed bounded by Lyapunov approach.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o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 被引量:11
3
作者 LI Yang LIU Mingyo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jian PENG Xingg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797-804,共8页
A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SV).A nominal model is built firstly wit... A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SV).A nominal model is built firstly with the unknown disturbance.Next, the control scheme is established consisting of a computed torque controller(CTC) for the practical vehicle and an 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to estimate model error between the practical vehicle and the nominal model. The network weights are adapted by employing a Lyapunov-based design. Then it is shown by the Lyapunov theory that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errors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a small neighborhood of zero.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illustrat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ural network computedtorque controller (CTC) adaptive control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hypersonic vehicle considering inlet unstart 被引量:6
4
作者 WANG Fan FAN Pengfei +2 位作者 FAN Yonghua XU Bin YAN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188-196,共9页
In this paper,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during inlet unstar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sonic flight tech... In this paper,a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during inlet unstar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sonic flight technology,hypersonic vehicles have been gradually moving to the stage of weaponization.During the maneuvers,changes of attitude,Mach number and the back pressure can cause the inlet unstart phenomenon of scramjet.Inlet unstart cause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aerodynamics of AHV,which may lead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r in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Therefore,we firstly establish the model of hypersonic vehicle considering inlet unstart,in which the changes of aerodynamics caused by inlet unstart is described as nonlinear uncertainty.Then,an MRAC augmentation method of a linear controller is proposed and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schedule the adaptive parameters of MRAC.Furthermore,the Lyapunov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o 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control 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tabilize the attitude of the hypersonic vehicle more quickly after the inlet unstart,which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nlet restart,thus verify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ugment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AHV) inlet unstart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augmentation(MRAC)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dware-in-loop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for a tiltable V-tail morphing aircraft 被引量:1
5
作者 Fu-xiang Qiao Jing-ping Shi +1 位作者 Xiao-bo Qu Yong-xi Ly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97-211,共15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daptive neural control(ANC)method for the coupled nonlinear model of a novel type of embedded surface morphing aircraft which has a tiltable V-tail.A nonlinear model with sixdegrees-of-freedom ...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daptive neural control(ANC)method for the coupled nonlinear model of a novel type of embedded surface morphing aircraft which has a tiltable V-tail.A nonlinear model with sixdegrees-of-freedom is established.The first-order sliding mode differentiator(FSMD)i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scheme to avoid the problem of“differential explos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are introduced to estimate the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of the model,and an ANC controller is proposed based on this design idea.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NC controller is proved using Lyapunov theory,and the tracking error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semi-globally uniformly bounded.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hardware-in-the-loop(HIL)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ing aircraft Back-stepping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Neural networks radial basi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起重机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防摆控制
6
作者 陈志梅 王艳芳 +2 位作者 朱东科 邵雪卷 张井岗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针对欠驱动船用臂架起重机存在持续不确定上界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ARBFNN)分层滑模控制(hierarchical sliding mode control,HSMC)方法(称为ARBFNN-HSMC方法)。... 针对欠驱动船用臂架起重机存在持续不确定上界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ARBFNN)分层滑模控制(hierarchical sliding mode control,HSMC)方法(称为ARBFNN-HSMC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受海浪持续影响的船舶-起重机-负载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转换为欠驱动系统的标准形式;采用HSMC方法设计控制律,以补偿系统参数的摄动;通过ARBFNN逼近并补偿由外部非线性干扰引起的不确定上界扰动,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持续未知干扰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实现负载定位和消除摆动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防摆控制 欠驱动系统 分层滑模控制(HSMC) 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
7
作者 秦世玉 徐传芳 李云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9,共9页
针对考虑未知模型参数、不确定附加阻力、未知车间力和外界干扰等影响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首先,考虑高速列车的非线性阻力和相邻车厢间... 针对考虑未知模型参数、不确定附加阻力、未知车间力和外界干扰等影响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首先,考虑高速列车的非线性阻力和相邻车厢间的车间耦合作用力影响,建立高速列车多质点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新型饱和函数的高速列车有限时间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引入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实现高速列车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改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的稳态精度和暂态性能.再次,设计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跟踪控制策略,利用自适应技术实现对列车模型参数以及附加阻力、车间力等不确定性项上限的在线估计,并针对不连续切换控制项造成的抖振现象,引入RBF神经网络重映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的切换控制项,同时设计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律,实现连续切换,有效消除抖振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并以CRH380B型动车组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跟踪理想轨线,跟踪误差下降了49%,跟踪精度提高,能够为高速列车跟踪控制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多质点模型 速度跟踪 自适应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混合径向基函数参数化建模
8
作者 苏哲 郭世杰 +1 位作者 李帅 吕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不够快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MRBFI)的几何误差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与齐次变换方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测量辨识得到的机床几何误差项数据,构建了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与水滴优化算法(WDO),对方程中的宽度系数以及权重系数进行了寻优,在WDO中加入了自适应步长调整,提高了迭代的速度与精度;最后,根据得到的最优解,建立了几何误差径向基函数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拟合优度量化了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的精确性,将其应用于对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并比较了补偿前后的球杆仪圆轨迹,从而对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拟合优于传统的正交多项式拟合,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误差较正交多项式拟合减少了52%和65%,误差补偿后圆轨迹圆度误差平均降低了45.2%。该方法可用于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其建模原理简单明了、模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 参数化模型 混合径向基函数插值 几何误差补偿 水滴优化算法 自适应步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微波加热过程温度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彪 刘承 +3 位作者 李鑫培 杜婉 高皓 马红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然后,根据该数据模型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给出了数据模型中相关未知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的估计算法。最后,利用COMSOL和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温度控制 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旋转弹神经网络过载驾驶仪设计
10
作者 王伟 杨婧 +2 位作者 南宇翔 李俊辉 王雨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1-3855,共15页
旋转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多种干扰的影响,包括跨域飞行气动参数剧烈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外部扰动。为了解决高动态飞行环境中双通道旋转弹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伪逆反馈控制器。采用径向基... 旋转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多种干扰的影响,包括跨域飞行气动参数剧烈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外部扰动。为了解决高动态飞行环境中双通道旋转弹的鲁棒控制问题,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设计伪逆反馈控制器。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自适应前馈补偿控制器,有效实现对模型不确定性的精确逼近。将神经网络逼近误差和外部扰动处理为总扰动,并基于固定时间稳定理论设计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实现对总扰动的精确估计及补偿。通过Lyapunov理论,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最终一致有界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弹 双通道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扰动观测器 固定时间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摩擦干扰补偿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渝丰 徐晓璐 +3 位作者 张金鹏 张昆峰 岳强 张文静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摩擦干扰力矩影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造成位置和速度跟踪偏差,甚至可能导致伺服系统不稳定。针对摩擦力矩干扰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跟踪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摩擦补偿算法(FOANN),估计并补偿摩擦... 摩擦干扰力矩影响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造成位置和速度跟踪偏差,甚至可能导致伺服系统不稳定。针对摩擦力矩干扰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跟踪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数阶自适应神经网络摩擦补偿算法(FOANN),估计并补偿摩擦干扰力矩。首先,建立基于LuGre模型的电动舵机伺服系统模型,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模型中的不可测状态变量。其次,设计FOANN摩擦补偿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电动舵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比分析了FOANN、传统PD控制和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FOANN摩擦力矩补偿控制算法,电动舵机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均大幅减小,FOANN算法能够有效估计并补偿摩擦力矩,降低摩擦干扰对电机舵机伺服系统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摩擦 LUGRE模型 分数阶控制 自适应控制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建模与自适应RBFNN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雅婷 胡东亮 +1 位作者 杨辉 欧阳超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高速列车由多节车厢链接而成的结构特性导致其高速运行在变路况线路条件下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控制策略。考虑列车车钩力和复杂线路条件,分析整列车... 高速列车由多节车厢链接而成的结构特性导致其高速运行在变路况线路条件下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控制策略。考虑列车车钩力和复杂线路条件,分析整列车前后的不同受力情况,建立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针对该模型无外加干扰时设计一种理想反馈控制律,引入RBFNN对理想控制输出进行拟合,在考虑干扰项影响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参数估计自适应律代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并对其进行Lyapunov稳定性证明。采用京石武高铁北京西—郑州东段的CRH380B型高速列车真实线路运行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反演滑模(BSSM)控制器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更能有效应对复杂路况变化和外界干扰,对高速列车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改善其运行的平稳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纵向动力学模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算法 LYAPUNOV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模型和AMGA算法的低红外涡扇发动机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龙 张海波 陈铭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引气冷却等红外抑制措施对发动机总体性能影响较大,而目前在发动机总体设计阶段并没有兼顾红外隐身措施的影响。为了发展低红外涡扇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方法,建立了带中心锥气膜冷却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径向基函数(RBF)模型,并采用自适应... 引气冷却等红外抑制措施对发动机总体性能影响较大,而目前在发动机总体设计阶段并没有兼顾红外隐身措施的影响。为了发展低红外涡扇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方法,建立了带中心锥气膜冷却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径向基函数(RBF)模型,并采用自适应变异遗传(AMGA)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经验,确定低红外涡扇发动机的优化设计方案。在低红外涡扇发动机部件级模型中获得建立代理模型的数据,采用高斯函数作为RBF算法建立代理模型。结果表明:对比传统Kriging算法建立的模型,RBF模型的精度更高;在RBF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MGA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与基准发动机相比,最优解对应的发动机单位推力减小1.03%、单位耗油率降低0.86%、正尾向红外辐射降低47.75%,达到较好红外抑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红外辐射 径向基函数模型 自适应变异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PC与RBF-PID的智能车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臣旭 江浩斌 洪阳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0-1301,共12页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参数,设计分层式纵向控制器,并设计折线速度曲线与PID算法进行对比;最后以车速为耦合点构建智能汽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并在蛇形工况下对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控制器能保证低速时的跟踪精度和高速时的车辆稳定性,纵向控制器可有效提高速度跟踪精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在变车速工况下对轨迹的精准跟踪,同时保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参数自适应 MPC RBF-PID 横纵向综合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的VSG虚拟惯量和动态阻尼补偿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子星 赵晋斌 +2 位作者 曾志伟 毛玲 张永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使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VSG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但现有的控制策略在参数调节过程中存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不能有效解决系统...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使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VSG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但现有的控制策略在参数调节过程中存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不能有效解决系统暂态稳定性和暂态恢复时间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动态调节阻尼补偿量的概念。将阻尼系数和阻尼补偿量共同作为系统的等效阻尼系数,设计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的VSG虚拟惯量和动态阻尼补偿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参数之间的解耦,使系统的阻尼随着系统频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建立VSG数学模型,确定了参数的具体取值范围。最后,在仿真平台上搭建VSG系统,分别在出力波动和低压穿越两种工况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RBF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虚拟惯量 动态阻尼补偿 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推进电机的自适应降阶热模型
16
作者 李睿烨 程鹏 兰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00,共13页
为了提升水下推进电机的综合性能,提出自适应降阶模型来分析电机的动态多模态热场域性能特性,解决现有算法在处理高维复杂问题时资源耗费大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在时域中模型采用“无方程”的非侵入式动态模态分解方法,从时间序列... 为了提升水下推进电机的综合性能,提出自适应降阶模型来分析电机的动态多模态热场域性能特性,解决现有算法在处理高维复杂问题时资源耗费大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在时域中模型采用“无方程”的非侵入式动态模态分解方法,从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主要动态模态,实现系统数据的降维和模态分解,精确描述系统行为和预测未来状态;在空间域中,结合基于改善期望的自适应策略和径向基函数进行参数化近似和降阶。通过评估设计空间中各候选点的预测不可信度,迭代提升模型质量,平衡空间全局探索与局部探究间的关系。多步骤协作建模框架能够从有限的大规模模拟数据集中进行精确的场域解预测。通过实验系统验证了模型在常规和异常状态下温度变化规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现出高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 动态热特性 降阶模型 动态模态分解 自适应采样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7
作者 赵善飞 张华强 +2 位作者 贾明玉 芦男 陈雨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提高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χ2法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样本数据用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训练,利用深度信念网络... 为提高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的组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χ2法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样本数据用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训练,利用深度信念网络提取数据的深层特征和故障分类。引入径向基函数作为模型的激活函数,提高深度信念网络面对复杂数据分布的适应能力;采用自适应矩估计算法代替传统梯度下降算法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故障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98%,能有效地对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类型做出诊断,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系统 故障诊断 深度信念网络 径向基函数 自适应矩估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GWO优化RBFNN模型及粮食产量预测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庆 许荣杰 +1 位作者 冯晓祥 叶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02-3811,共10页
针对粮食产量预测方法预测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入差分进化自适应灰狼算法优化正则项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DEGWO-RBFNN。为提高灰狼算法的搜索精度,引入指数分布随机数初始化种群,提升初始种群质量;设计Sigmoid函数自适应... 针对粮食产量预测方法预测精度的不足,提出一种融入差分进化自适应灰狼算法优化正则项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DEGWO-RBFNN。为提高灰狼算法的搜索精度,引入指数分布随机数初始化种群,提升初始种群质量;设计Sigmoid函数自适应缩放因子均衡算法搜索与开发;引入差分进化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利用改进GWO搜索RBFNN超参数,解决网格调参易陷入局部最优及初值敏感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与GWO-RBFNN、RBFNN、DE-RBFNN、BPNN、GA-BPNN、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相比,DEGWO-RBFNN预测精度达到96.06%,比对比模型可提高2.47%~1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神经网络 粮食产量预测 灰狼优化算法 差分进化 指数分布 自适应缩放因子 正则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D-RBF神经网络的光伏MPPT方法
19
作者 赵子睿 潘鹏程 吴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光照强度急速变化和局部阴影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响应速度慢、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与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实时变化直接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然后,利用自适应PI... 针对光照强度急速变化和局部阴影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响应速度慢、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与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实时变化直接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然后,利用自适应PID的辅助修正,抑制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波动。神经网络能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跟踪速度,自适应PID能增强对神经网络误差的消除能力,提升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APIDRBF双控策略具有稳态性能高和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PID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的整车耐撞性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国栋 韩旭 +1 位作者 刘桂萍 赵子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8-493,共6页
提出自适应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并结合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整车耐撞性进行优化。在每个迭代步中,以最优拉丁方进行样本点设计,以遗传最优拉丁方进行测试点设计,通过隔代映射遗传算法对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误差进行评价并获得最优光滑... 提出自适应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并结合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整车耐撞性进行优化。在每个迭代步中,以最优拉丁方进行样本点设计,以遗传最优拉丁方进行测试点设计,通过隔代映射遗传算法对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误差进行评价并获得最优光滑参数。将测试点不断添加到样本空间,直至耐撞性各个目标代理模型在测试点的误差都达到要求,再采用贪婪算法将最后迭代步的测试点筛选到样本空间以进一步提高精度。最后采用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对达到许可误差的各个自适应径向基函数模型进行优化,获得Pareto前沿面,根据工程要求或工程人员的经验权衡耐撞性,优化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不同最优妥协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径向基函数 光滑参数 多目标优化 整车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