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ustering-driven watershed adaptive segmentation of bubble image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开军 阳春华 +1 位作者 桂卫华 许灿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49-1057,共9页
In order to extract froth morphological feature,a bubble image adaptive segment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Considering the image's low contrast and weak froth edges,froth image was coarsely segmented by using fuzzy ... In order to extract froth morphological feature,a bubble image adaptive segment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Considering the image's low contrast and weak froth edges,froth image was coarsely segmented by using fuzzy c means(FCM) algorithm. Through the attributes of size and shape pattern spectrum,the optimal morphological structuring element was determined.According to the optimal parameters,some image noises were removed with an improved area opening and closing by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which consist of image regional markers,and the bubbles were fin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watershed transfor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al element can be determined adaptively by shape and size pattern spectrum,and the froth image is segmented accurately.Compared with other froth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much high accuracy,based on which,the bubble size and shap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froth image adaptive segmentation pattern spectrum morphological fe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minimization of adaptive local image fitting energy for image segmen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Guoqi Liu Zhiheng Zhou Shengli X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307-313,共7页
The active contour model based on local image fitting (LIF) energ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al with intensity inhomo- geneities, but it always conflicts with the local minimum problem because LIF has a nonconvex ... The active contour model based on local image fitting (LIF) energ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al with intensity inhomo- geneities, but it always conflicts with the local minimum problem because LIF has a nonconvex energy function 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ameters of LIF are hard to be chosen for better per- formance. A global minimization of the adaptive LIF energy model is proposed. The regularized length term which constrains the zero level set i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bound- aries, and a global minimization of the active contour model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f the intensity histogram, the standard deviation σ with respect to the truncated Gaussian window is automatically computed according to images. Consequently, the proposed metho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and adaptivity to deal with the intensity inhomo- geneit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synthetic and real images show desirable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level set adaptive local imagefitting (LIF)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segmentation of digital mammograms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Xin-yue FANG Xiao-xuan HUANG Lian-qing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5-583,共9页
An approach based on reinfocement learning for the automated segmentation is presented. The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modules:segmentation module and learning module. The segmentation module uses the region-growing alg... An approach based on reinfocement learning for the automated segmentation is presented. The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modules:segmentation module and learning module. The segmentation module uses the region-growing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smooth filtering and th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 to segment mammograms. The learning module uses the segmentation output as the feedback to learn to select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image properties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techniques. The approach can adapt itself to various kinds of mammograms through training and therefore obviates the tedious and error-prone tuning of parameter settings manually. Quantitativ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is accurate for several kinds of mammograms. Compared to previously proposed approaches,the approach is more adaptable to different mamm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分割 平滑性 计算机控制系统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和纹理图象的自适应(Adaptive)分割
4
作者 汪涛 邢小良 +1 位作者 庄新华 吴吟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597-60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噪声和纹理图象分割算法.观察图象被模拟为由区域过程、映射过程和噪声过程三个层次综合作用构成的.整个算法包括两个独立的步骤:第一步是层次图象模型的参数估计算法,可以处理高斯噪声和出格点(Outlier)的混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噪声和纹理图象分割算法.观察图象被模拟为由区域过程、映射过程和噪声过程三个层次综合作用构成的.整个算法包括两个独立的步骤:第一步是层次图象模型的参数估计算法,可以处理高斯噪声和出格点(Outlier)的混合噪声情况,因此具有鲁棒性.第二步是基于模型参数的图象分割算法,其核心是一个改进的多值模拟退火技术.计算机模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 图象处理 噪声 自适应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or-texture segmentation using JSEG based on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被引量:4
5
作者 Wang Yuzhong Yang Jie Zhou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24-29,共6页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 An improved approach for J-value segmentation (JSEG) is presented for unsupervised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Instead of color quantization algorithm, an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mean shift (AMS) based clustering is used for nonparametric clustering of image data set. The clustering results are used to construct Gaussian mixture modelling (GMM) of image data for the calculation of soft J value. The region growing algorithm used in JSEG is then applied in segmenting the image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soft J-imag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nergism of JSEG and the sof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AMS based clustering and GMM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JSEG successfully and is more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image segmentation JSEG adaptive mean shift based dustering Gaussian mixture modeling soft J-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for Head-shoulder Segmentation and Human Facial Feature Positioning 被引量:1
6
作者 HuTianjian CaiDejun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3,共6页
AMethodforHeadshoulderSegmentationandHumanFacialFeaturePositioningHuTianjianCaiDejunDepartmentofElectricalan... AMethodforHeadshoulderSegmentationandHumanFacialFeaturePositioningHuTianjianCaiDejunDepartment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适应 边缘检测 图像编码 头肩分节 人面部特征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景非均质图像去雾与增强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旭辉 解彦彬 +6 位作者 杨文娟 张超 万继成 董征 王彦群 蒋杰 李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目的】针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中采煤和除尘活动引发尘雾分布不均及复杂光照条件,导致视频图像模糊不清、信息量和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井下采掘工作场景非均质图像去雾与增强技术。【方法】首先对雾图进行区域分割,计算不同亮度... 【目的】针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中采煤和除尘活动引发尘雾分布不均及复杂光照条件,导致视频图像模糊不清、信息量和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井下采掘工作场景非均质图像去雾与增强技术。【方法】首先对雾图进行区域分割,计算不同亮度区域的全局暗通道环境光均值,并与通过自适应伽马矫正和多尺度高斯滤波得到的局部亮通道环境光进行加权融合,以获得精确的环境光估计。为了保证图像细节的同时实现自然去雾效果,采用多尺度融合矫正技术处理透射图,并利用联合双边滤波得到精细化的透射图,结合大气散射模型,实现尘雾图像的清晰化。针对去雾后的图像整体较暗且对比度不足,进一步采用修正白平衡处理,将图像转换到HSV空间,提出自适应饱和度矫正和改进对比度增强算法,并结合拉普拉斯锐化提升图像的细节和对比度。【结果和结论】通过选取DCP、MRP、OSFD、MF-LIME、CEEF 5种算法处理真实典型的场景图像,并采用多项指标与本研究算法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新颖优秀算法的最优指标对比,提出算法相比CEEF在平均梯度的平均提升约为两倍,提升了图像的清晰度;相比MRP的信息熵平均降低约为1%,保留了更多图像信息;相比OSFD的标准差平均提升约为6%,改善了图像对比度;相比CEEF的FADE平均降低约为23%,能更有效地降低尘雾密度且运行速度较快,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景中模糊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图像质量,增强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割 暗亮通道融合 对比度增强 修正白平衡 自适应饱和度矫正 采掘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空间与分组注意的激光点云分割方法
8
作者 李庆祥 覃丽萍 罗训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3-900,共8页
随着激光点云数据的普及,研究如何提取丰富的点云特征信息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方法多注重局部特征学习,却忽视了点云的位置与特征间的关联,且未对全局信息进行建模。为改进此状况,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随着激光点云数据的普及,研究如何提取丰富的点云特征信息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方法多注重局部特征学习,却忽视了点云的位置与特征间的关联,且未对全局信息进行建模。为改进此状况,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ASF)和分组注意力(GroupFormer)。ASF包括自适应特征块(adaptive feature block)和混合局部块(mixed local block),其可以动态学习点云位置与特征之间关系以及消除均匀加权。混合局部块将局部最大值特征数据与局部自适应特征数据结合起来,以保留局部上下文细节。ASF融入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形成ASF-Net网络,同时引入分组注意力以提取全局点云特征信息。实验表明,ASF-Net在S3DIS和ScanNet v2数据集上的语义分割性能卓越,提高了点云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语义分割 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 自适应特征块 混合局部块 分组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CC的建筑用电时间序列自适应季节性分割方法
9
作者 朱磊 周璇 +2 位作者 陈城 何敏 闫军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89-4697,共9页
建筑用电时间序列(build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ime series, BECTS)的季节性分割对于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与模式挖掘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难以实现准确的BECTS季节性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建筑用电时间序列(build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ime series, BECTS)的季节性分割对于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与模式挖掘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难以实现准确的BECTS季节性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eplitz逆协方差聚类(Toeplitz inverse covariance-based clustering, TICC)的BECTS自适应季节性分割方法。该方法基于建筑逐时用电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二元时间序列,利用TICC算法进行实时分割与聚类。夏热冬暖地区某大型公共建筑真实用电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同类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和异类样本之间的差异性,与定时分割、定温分割和自适应候温分割方法相比,TICC分割后各季节的平均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距离分别提高46.54%、35.73%和7.59%。该方法可作为数据预处理,为单体建筑数据挖掘分析如建筑用电模式挖掘和负荷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自适应季节性分割 Toeplitz逆协方差聚类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型钢精确角点FAST检测算法
10
作者 包家汉 孙德尚 +1 位作者 黄建中 胡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略,能够在自动获取初始阈值的基础上,根据角点数是否达到初始角点集要求对阈值实时校正直至达到适当值,以减少关键角点遗漏.在采用FAST提取角点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SUSAN)算法剔除伪角点,以保证关键角点提取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这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FAST角点检测算法(FAST-A),在检测环境和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型钢关键角点,在为型钢平直度检测实时提供精确角点的基础上,提高角点提取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角点检测 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算法 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算法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
11
作者 龙建武 李继豪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9-261,共13页
针对现有大多数交互式分割方法在原始特征空间易受噪声干扰及非凸结构影响,致使分割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SLIC超像素分割结果上融合用户标注的空间距离信息和像素邻域拓扑关系,构建能量函... 针对现有大多数交互式分割方法在原始特征空间易受噪声干扰及非凸结构影响,致使分割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SLIC超像素分割结果上融合用户标注的空间距离信息和像素邻域拓扑关系,构建能量函数。其次,引入核映射机制,将原始数据嵌入高维特征空间,增强线性可分性。接着,基于RBF核函数的平滑性与正定性等特性,设计优化目标函数,并通过迭代优化策略动态调整核参数σ。最后,在BSDS500与MSRC数据集上,采用交并比、信息差异、边界漂移误差和兰德指数等标准评估指标进行系统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综合评价指标上显著优于对比算法,验证了其在处理复杂场景时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图像分割 超像素分割 能量函数 高斯核函数 参数自适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动态图卷积和无参注意力的点云分类分割方法
12
作者 李维刚 李歆怡 +1 位作者 王永强 赵云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0-1986,共7页
针对传统卷积在处理点云时难以精确提取邻域特征信息和有效融合上下文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图卷积和无参注意力的点云分类分割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动态图卷积模块(ADGC)学习不同邻域的特征信息,生成自适应卷积核,并更新... 针对传统卷积在处理点云时难以精确提取邻域特征信息和有效融合上下文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图卷积和无参注意力的点云分类分割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动态图卷积模块(ADGC)学习不同邻域的特征信息,生成自适应卷积核,并更新边缘特征,从而精确提取点云的局部邻域特征;其次,设计残差结构学习点云的空间位置信息,以精确捕获点对之间的几何结构,更好地保留和提取细节特征;最后,为了更好地关注和提取局部几何特征,结合无参注意力模块(PFA)与卷积操作,增强邻域之间的联系和模型的上下文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PointNet相比,所提方法在多种任务上具有显著优势,具体地,所提方法的分类任务的总体精度(OA)提升了4.6个百分点,部件分割任务实例的平均交并比(mIoU)提升了2.3个百分点,语义分割任务的mIoU提升了24.6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对复杂几何结构的理解和表征能力,在各种任务中实现了更精确的特征提取和实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分类分割 自适应 动态图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时段划分的含氢微能网中长期变分辨率调度
13
作者 刘洪 惠之洲 +3 位作者 张鹏 李俊锴 张世达 杨白洁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传统微网中长期调度在日能量平衡时难以计及储能的能量循环过程,不仅可能导致日能量平衡方案无法支撑日内初始时段的储能充放策略,而且无法适应电氢相互转换过程的高损耗。为此,文中提出自适应时段划分与变分辨率相结合的两阶段随机优... 传统微网中长期调度在日能量平衡时难以计及储能的能量循环过程,不仅可能导致日能量平衡方案无法支撑日内初始时段的储能充放策略,而且无法适应电氢相互转换过程的高损耗。为此,文中提出自适应时段划分与变分辨率相结合的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针对不确定性“近小远大”问题,建立基于改进鞅模型的源荷出力特性模型。其次,构建含氢微能网中长期调度的两阶段变分辨率随机优化架构,在阶段1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时段划分方法,在阶段2以系统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结合分时段机会约束分别建立粗、细分辨率随机优化调度模型,后者基于前者决策的储氢设备荷电状态安排各小时的设备出力计划,并提出基于采样法的求解方案。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时段划分 中长期调度 鞅模型 不确定性 分时段机会约束 微能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可变形卷积与焦点感知的接触网异物检测
14
作者 陈永 周建宇 +1 位作者 安卓奥博 陈超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14-3327,共1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为列车提供牵引供电的关键基础设施,若异物侵入接触网,易引发受电弓故障及电流异常,进而中断供电,严重威胁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安全。针对现有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在异物检测时存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易受复杂背景干扰以...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为列车提供牵引供电的关键基础设施,若异物侵入接触网,易引发受电弓故障及电流异常,进而中断供电,严重威胁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安全。针对现有接触网异物检测方法在异物检测时存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易受复杂背景干扰以及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可变形卷积与焦点感知的接触网异物检测模型。首先,设计自适应稀疏可变形卷积和结构感知前馈网络构建特征提取网络,动态调整具有无界权重的卷积核来充分适应不同异物的特征,并采用双分支结构设计的结构感知前馈网络进一步增强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提高了对接触网异物特征提取能力;然后,提出动态焦点感知位置查询Transformer解码器,根据解码器块的交叉注意力分数和对应特征位置编码来动态生成位置查询,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异物位置信息和细节信息,降低了复杂背景对异物检测的影响;最后,设计边界细化网络,对Transformer解码器输出的粗分割结果进一步细化,通过迭代变形粗分割结果的轮廓,使其精准输出最终异物检测分割结果。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检测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主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平均准确率AP相较于Mask R-CNN、Swin-Transformer、Mask2Former和MP-Former分别提高了8.49%、7.26%、4.19%和3.06%。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接触网 异物检测 自适应稀疏动态可变形卷积 焦点感知位置查询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密集递归残差U-Net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
15
作者 赵德春 袁杨 +2 位作者 秦璐 韦莉 叶昌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皮肤病变区域的准确分割对计算机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皮肤病变图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并存在噪声干扰,给皮肤病变区域准确分割造成了困难,极大影响了分割的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密集递归残差U-Net模型(IDR2U-Net),实... 皮肤病变区域的准确分割对计算机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皮肤病变图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并存在噪声干扰,给皮肤病变区域准确分割造成了困难,极大影响了分割的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密集递归残差U-Net模型(IDR2U-Net),实现皮肤病变区域自动分割。首先,将编码层和解码层中的原始卷积块优化为递归残差卷积模块,并且使用密集连接,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其次,引入特征自适应模块,通过加强有效特征和抑制无关背景噪声,增强相邻特征之间的融合程度;接着,设计双重注意力机制,其中空间注意力增大全局信息的利用效率,通道注意力用于加强通道特征间的相关性,提升网络对皮肤病变区域分割的准确率,同时采用联合Dice系数与交叉熵的损失函数训练分割网络,解决皮肤镜图像中类别不平衡的问题;最后,采用ISIC 2017皮肤病变数据集中的2000余张图片进行了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IDR2U-Net模型在Jaccard、Dice系数和准确率上分别达到了78.86%、86.92%和94.61%。改进后的模型不仅提高了精度,还实现了更精细的图像分割,特别是在处理边界模糊图像时,能有效减少欠分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变图像分割 U型网络 密集递归残差卷积模块 特征自适应模块 双重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与模板匹配的航空铆钉空间定位
16
作者 李峰 许博闻 杨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355,360,共7页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完成对嵌有凸铆钉结构件深度图像的采集,使用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模板匹配在原深度图上检测凸铆钉,将匹配到的凸铆钉整体区域线性升维到三维空间后使用无监督的密度聚类算法分割凸铆钉点云,再通过计算出最大Z均值的簇完成凸铆钉端部区域提取,并利用该目标点集计算出凸铆钉端部区域中心的空间位置。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设定阈值,不受凸铆钉高度和形态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对所测凸铆钉的形态及环境变化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空间三轴坐标及半径测量误差在±0.2mm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配 模板匹配 密度聚类 点云分割 三维测量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点云分割的切距自适应猪各部位体积计算方法
17
作者 林佳锐 尹令 +3 位作者 张素敏 刘汉兴 曹维 田绪红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1304,共1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猪体点云分割的自适应切距切片体积计算方法,为高效获取猪新型表型组信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点云分割技术对猪体点云进行分割,划分出头部、躯干、四肢等8个主要部位,根据各部位不同几何形状及密度提出切距自... 【目的】构建适用于猪体点云分割的自适应切距切片体积计算方法,为高效获取猪新型表型组信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点云分割技术对猪体点云进行分割,划分出头部、躯干、四肢等8个主要部位,根据各部位不同几何形状及密度提出切距自适应算法,通过计算点云分布均匀性、密度均匀性和网格体积自适应调整切距参数,并选择最适合的切割方向采用切片法估算体积及各部位体积的占比情况。为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分别以标准形状点云(圆柱、正方体、圆球)、斯坦福Bunny兔子模型及排水法获得体积的模型小猪进行测试,并通过与真实体积对比评估算法精度。【结果】自适应切距算法在标准几何体与复杂形状模型上均表现出高精度及良好适应性,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出更高的精确性和鲁棒性。采用先分割后计算体积的方法估算出模型小猪体积为4379.658 cm^(3),与实际测量得到的体积绝对误差为157.642 cm^(3),相对误差为3.47%。将371个猪体点云样本数据划分为222个训练样本和149个测试样本,基于体积构建体重预估模型,体积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为0.952,表明猪体点云体积计算结果与猪体真实体重存在极强的正相关,体重估计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3.244 kg和2.91%。全部猪体点云计算各部位体积及其占比情况显示,头部体积平均占比为6.49%,四肢体积平均占比为10.32%,躯干体积平均占比为83.04%。【结论】基于自适应切距的切片体积计算方法适用于猪体分割点云体积计算,在不同密度和复杂几何形状的点云体积计算中表现出明显优势,有效解决传统固定切片法无法适应点云密度不均匀且体积连续变化的问题,即通过测量不同部位体积,可估算出猪体各部位比例,为肉密度评估、量化育种及获取猪新型表型组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分割 自适应切距 体积占比 切片求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隧道车道线检测
18
作者 王一飞 李勇杭 +3 位作者 张雅丽 王畅 王泰琪 袁华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6,共9页
针对隧道场景中传统图像分割方案存在依赖先验知识、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照特征的子区域规划方法,通过提取光照特征信号来自适应地判断多区域分割必要性并实时给出对应的... 针对隧道场景中传统图像分割方案存在依赖先验知识、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照特征的子区域规划方法,通过提取光照特征信号来自适应地判断多区域分割必要性并实时给出对应的子区域配置方案;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tsu的车道线区域分割方法,各子区域可独立地根据光照程度调节分割阈值,实现对车道线区域的精确分割;最后设计了一种动态感兴趣区域更新方法,根据前一帧检测结果更新当前帧的感兴趣区域(ROI)。结果表明:在复杂光照、低照度、车道线间断等隧道典型场景下,所提出的算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6.73%,平均每帧处理时间为24.77 ms;该方法在检测准确率、检测效率与鲁棒性均表现出优势,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 车道线检测 图像分割 自适应分割 OTSU算法 动态感兴趣区域(R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训练驱动的高分辨率遥感域自适应语义分割
19
作者 龙杰 任彦 +2 位作者 刘尚原 高晓文 刘国庆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针对现有分割模型在复杂遥感场景中的跨域分割性能衰退和标注数据匮乏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域自适应框架IRRST。首先,根据样本实例特性,设计了一种精细化自适应校正的伪标签选择策略,以取代传统自训练策略中... 针对现有分割模型在复杂遥感场景中的跨域分割性能衰退和标注数据匮乏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域自适应框架IRRST。首先,根据样本实例特性,设计了一种精细化自适应校正的伪标签选择策略,以取代传统自训练策略中固定的伪标签选择机制,丰富伪标签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其次,分别从模型预测和标签平滑的角度引入置信度正则,对过度预测和标签噪声加以约束。最后,在主干网络中嵌入空间重构单元进行特征重组,减少冗余信息并加快模型收敛。实验结果表明,IRRST针对LoveDA、Potsdam和Vaihingen 3种公开数据集在不同的跨域场景下均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在rural到urban、urban到rural和Potsdam到Vaihingen跨域场景下,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0.69、11.19和11.72个百分点。相同实验条件下超越了同类型的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域自适应 语义分割 自训练 伪标签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标签动态生成的域自适应语义分割算法
20
作者 范帅坤 颜西平 +4 位作者 马春梅 裴丽君 朱金奇 陈家林 石锐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4,共7页
自训练是解决域自适应语义分割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现有工作中基于固定阈值选择的伪标签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伪标签动态生成的域自适应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对目标域图像进行风格转换预处理,使其在灰度、结构以及... 自训练是解决域自适应语义分割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现有工作中基于固定阈值选择的伪标签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提出一种伪标签动态生成的域自适应语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对目标域图像进行风格转换预处理,使其在灰度、结构以及边缘等信息与源域图像接近,降低域之间的差异;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移动阈值的伪标签动态生成方法,提升目标域图像伪标签的置信度.在2个典型城市道路数据集GTA5和SYNTHIA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典型的基于对抗学习的AdaptSegNet模型和较先进的RPT模型,本文算法的平均交并比(mIoU)均有一定提升,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域自适应 无监督 生成网络 伪标签 移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