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64 ABT与量化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胡琛 张宇弘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9期14-17,共4页
基于自适应块划分尺寸变换(ABT)和8×8整数DCT(IDCT)与量化的实现算法,改进了现有的4×4整数DCT与量化算法。利用两种变换算法可合并性和量化的相似性,设计了可复用ABT和量化器的硬件电路,并使用Verilog语言对该设计进行了超大... 基于自适应块划分尺寸变换(ABT)和8×8整数DCT(IDCT)与量化的实现算法,改进了现有的4×4整数DCT与量化算法。利用两种变换算法可合并性和量化的相似性,设计了可复用ABT和量化器的硬件电路,并使用Verilog语言对该设计进行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采用SMIC 0.18μm工艺,综合后的电路关键路径最大延时为11.94 ns,电路面积为1.20 mm2。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设计在基本不增加面积的情况下,使得原来只能处理8×8的IDCT和量化器也能处理4×4 IDCT与量化,增强了硬件电路的适应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H.264 自适应块划分尺寸变换 整数DCT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 被引量:7
2
作者 魏芳 李学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11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针对H.264中具有7种不同块模式运动估值的特点,在帧间预测过程中使用一种扩展的变换编码概念——自适应块变换,把运动估值的块大小和变换块大小联系起来,通过限制最大的变换块尺寸对自适应块变换做...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264视频编码方案。针对H.264中具有7种不同块模式运动估值的特点,在帧间预测过程中使用一种扩展的变换编码概念——自适应块变换,把运动估值的块大小和变换块大小联系起来,通过限制最大的变换块尺寸对自适应块变换做了简化,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扩展帧内预测的块模式,将简化的自适应块变换也应用到帧内预测编码中;鉴于不同块尺寸的变换系数矩阵的概率分布不同,提出在熵编码过程中采用自适应通用变长编码对码表进行动态重组,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比较了与现有H.264视频编码方案的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块变换 自适应通用变长编码 码表动态重组 H.264视频编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鹏辉 黄纯 +2 位作者 石雁祥 王永红 雷一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95-2404,共10页
针对配电线路电流信号中励磁涌流特征被正弦信号掩盖导致其无法被可靠识别、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并存时保护被错误闭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线路电流波形在时域内分割为涌流区段与正弦... 针对配电线路电流信号中励磁涌流特征被正弦信号掩盖导致其无法被可靠识别、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并存时保护被错误闭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励磁涌流自适应闭锁方案。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线路电流波形在时域内分割为涌流区段与正弦区段,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各区段信号的幅值与相角;然后,取每个周期内幅值最小的区段,判断其幅值与相角是否满足线路保护动作判据,并据此判定线路运行状况,确定是否闭锁线路保护。所提方案不仅能可靠闭锁线路正常运行中的励磁涌流,而且在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并存时不会出现错误闭锁保护,实现了自适应闭锁。所提方案不需另行设定阈值,且不需获取电压信息,便于工程实现。仿真分析和现场录波数据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励磁涌流 小波变换 最小二乘法 自适应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稀疏光流法的火灾烟雾检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姚太伟 王慧琴 胡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04-206,共3页
传统图像型火灾烟雾检测算法不适用于存在灯光、水蒸气等噪声的图像。为此,通过分析早期火灾烟雾的运动规律,采用分块和背景自适应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运动前景,然后分别在RGB空间和HSV空间建立烟雾的颜色模型和亮度变化模型,分割出烟雾... 传统图像型火灾烟雾检测算法不适用于存在灯光、水蒸气等噪声的图像。为此,通过分析早期火灾烟雾的运动规律,采用分块和背景自适应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运动前景,然后分别在RGB空间和HSV空间建立烟雾的颜色模型和亮度变化模型,分割出烟雾疑似区域。在灰度空间使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烟雾疑似区域及对应的背景区域进行能量分析,提取高频和低频能量的比值。用Lucas-Kanade稀疏光流算法跟踪运动区域,获取烟雾运动区域的平均偏移量和相位分布作为烟雾识别特征,根据烟雾识别规则,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火灾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烟雾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分割 背景自适应 小波变换 稀疏光流 平均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自适应PCA的三维块匹配图像去噪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娟 贾振红 +2 位作者 覃锡忠 杨杰 胡英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三维块匹配法中3-D变换真实信号的稀疏表达能力较弱,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关于图像去噪的三维块匹配(BM3D)改进算法。采用形状自适应的图像块(邻域)代替BM3D算法中的平方窗图像块,对3-D变换处理的形状自适应图像块进行PCA变换。实验结果... 三维块匹配法中3-D变换真实信号的稀疏表达能力较弱,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关于图像去噪的三维块匹配(BM3D)改进算法。采用形状自适应的图像块(邻域)代替BM3D算法中的平方窗图像块,对3-D变换处理的形状自适应图像块进行PCA变换。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去除图像的高斯噪声,提高图像的峰值性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且在保持图像的边缘等细节信息方面性能较好,图像视觉效果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自适应图像块 主成分分析 三维变换处理 稀疏性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图像压缩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丛爽 蒲亚坤 王军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0-163,共4页
利用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方法进行图像压缩,通过设置自适应量化截断阈值来控制图像压缩数组的大小。为了加快运算速度,在图像压缩部分利用快速DCT算法;并直接对量化后的非零系数进行存储,而不采用熵编码的方式。在解码端,针对... 利用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方法进行图像压缩,通过设置自适应量化截断阈值来控制图像压缩数组的大小。为了加快运算速度,在图像压缩部分利用快速DCT算法;并直接对量化后的非零系数进行存储,而不采用熵编码的方式。在解码端,针对量化产生的块效应,利用基于自适应邻域的思想进行后处理。所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质量,并且达到了实时在线处理的要求。文中所提基于DCT的图像压缩方法在一个基于视觉位置反馈的二自由度机械臂远程控制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离散余弦变换 块效应 后滤波 自适应邻域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采样的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图像压缩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剑 韩崇 +2 位作者 施金宏 薛浩天 孙力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解决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存在的网络能耗高、节点性能低以及存储空间小等问题,结合WMSNs的特点引入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域稀疏采样的分布式多媒体传感网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考虑多传感器节点的协作性,实现了图像在傅里叶... 为解决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存在的网络能耗高、节点性能低以及存储空间小等问题,结合WMSNs的特点引入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域稀疏采样的分布式多媒体传感网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考虑多传感器节点的协作性,实现了图像在傅里叶域上的分块自适应压缩采样与传输。通过公开图像数据集中与现有的其他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的仿真对比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重构误差、提高重构图像的质量,而且能更好地适合WMSNs网络低能耗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网 分块压缩感知 傅里叶变换 稀疏采样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自适应去噪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燕 李群湛 高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9-117,共9页
有效地降低电能质量信号中的噪声,是做好电能质量信号检测、识别等工作的基础。为了克服一维电能质量信号降噪的难点问题,即有效地去除噪声并完整地保留奇异点的特征,对目前图像处理领域中针对高斯等噪声降噪性能最好的基于块匹配的三... 有效地降低电能质量信号中的噪声,是做好电能质量信号检测、识别等工作的基础。为了克服一维电能质量信号降噪的难点问题,即有效地去除噪声并完整地保留奇异点的特征,对目前图像处理领域中针对高斯等噪声降噪性能最好的基于块匹配的三维变换域联合滤波(BM3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自适应去噪新方法。该方法参数较少,无需估计噪声方差,也无需人为设定滤波阈值,而是通过自适应估算较为准确的阈值实现离散余弦变换(DCT)域的滤波。通过对电压中断、电压暂降、电压暂升、脉冲暂态、振荡暂态和谐波这6种常见的电能质量信号进行降噪仿真实验,并与应用较为广泛的小波阈值去噪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于实际电能质量扰动数据的降噪,验证了所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基于块匹配的三维变换域联合滤波 离散余弦变换 自适应去噪 信号突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解析度自适应零块判决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栗强 崔慧娟 +1 位作者 唐昆 杜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31-2336,共6页
在视频会议等应用中,视频编码的速度是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关键.为了减小视频编码的运算量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多解析度的自适应零块发现判决算法.多解析度通过对图像的子采样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搜索最佳匹配块的次数;而自适应的零... 在视频会议等应用中,视频编码的速度是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关键.为了减小视频编码的运算量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多解析度的自适应零块发现判决算法.多解析度通过对图像的子采样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搜索最佳匹配块的次数;而自适应的零块判决算法使得运动搜索速度收敛的更快,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编码的效率,并且减少了后续模块(DCT、量化等)所占用的时间.利用H.263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图像主客观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编码时间最多减少了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运动搜索 多解析度 离散余弦变换 自适应零块判决算法 图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变换域变步长批处理LMS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童宁宁 冯存前 张永顺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将变换域LMS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及批处理LMS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换域变步长批处理LMS自适应算法,该算法融合了前面3种算法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程度,克服了固定步长因子所导致算法在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低的稳... 将变换域LMS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及批处理LMS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换域变步长批处理LMS自适应算法,该算法融合了前面3种算法的优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入信号的自相关程度,克服了固定步长因子所导致算法在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且实时性较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失调噪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自适应收发隔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域LMS算法 变步长LMS算法 批处理LMS算法 自适应收发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小波变换的自适应运动估计与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洪途 高广珠 何智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7-370,38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运动估计和补偿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离散小波变换(RDWT)的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块匹配和用于划分块运动状况的自适应阈值的计算方法;对静止块不进行估计,只对运动块采用自适应搜索起点预测方... 为进一步提高运动估计和补偿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离散小波变换(RDWT)的自适应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块匹配和用于划分块运动状况的自适应阈值的计算方法;对静止块不进行估计,只对运动块采用自适应搜索起点预测方法和自适应阈值算法进行运动估计与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保持较高峰值信噪比的情况下提高运动估计效率,且重建图像主观质量很好,较现有RDWT域运动估计算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离散小波变换 运动估计与补偿 自适应块匹配准则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域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方纯 许志良 谢胜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39,共4页
基于块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在低比特率时其重构图像的块边界上会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提出了一种空间域的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首先把块效应建模成阶梯函数,然后根据判断准则把图像块分成平滑块,纹理块和边缘块。对平滑块,首次... 基于块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压缩编码,在低比特率时其重构图像的块边界上会产生严重的方块效应。提出了一种空间域的自适应去块效应算法。首先把块效应建模成阶梯函数,然后根据判断准则把图像块分成平滑块,纹理块和边缘块。对平滑块,首次导出了块效应强度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块效应强度和平滑度进行自适应平滑滤波;对边缘块和纹理块,采用简单的Sigma滤波器对块边界周围的像素滤波。大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优越的去块效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效应 块离散余弦变换 后处理 自适应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的SAR原始数据压缩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超 王岩飞 潘志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9-572,共4页
该文采用时频分析的方法,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的线性调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的SAR原始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对I,Q两路原始数据进行分块,先对每一块进行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2D-RDGT),在时频平面内对各... 该文采用时频分析的方法,结合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的线性调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2D实值离散Gabor变换的SAR原始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对I,Q两路原始数据进行分块,先对每一块进行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2D-RDGT),在时频平面内对各频率平面根据方差进行比特分配,然后采用BAQ量化各频率平面。用同一块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成像实验并与已有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数据域和图像域的性能都优于已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数据压缩 二维实值离散Gabor变换 比特分配 分块自适应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图像分块压缩算法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学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6,共5页
自适应图像分块压缩算法是一种根据区域特征自动调整DCT变换尺寸提高编码效率的图像编码方法,该文提出了这种算法的快速实现方法,分析了这种编码方法的算法复杂度和编码效率,并用标准图像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自适应图像分块压缩算法 性能分析 图像编码 图像处理 计算机 离散余弦变换 四叉树 自适应块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的三维医学图像形状自适应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家骥 焦李成 +1 位作者 石光明 王磊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35-1643,共9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维医学图像已知诊断对象区域的形状自适应小波编码方法.该算法仅对对象区域内的像素应用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去相关,变换后,对象在变换域中的系数个数与图像域的像素保持相同.为了实现快速无损变换,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的... 提出了一种针对三维医学图像已知诊断对象区域的形状自适应小波编码方法.该算法仅对对象区域内的像素应用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去相关,变换后,对象在变换域中的系数个数与图像域的像素保持相同.为了实现快速无损变换,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的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方法.通过分析形状自适应变换后无效系数的位置,又提出一种改进的OB-3DSPECK(object-based set partitioned embedded block coder)算法,取消了对象区域外无效块或系数的符号输出,即只输出两种符号码流到自适应算术编码器.对于三维医学图像的对象区域,该算法能够提供有损到无损的渐进编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平均SNR比OB-3DSPECK提高0.5dB.此外,由于减少了一种符号输出,使得算术编码过程可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自适应变换 嵌入编码 基于对象编码 小波变换 SPECK(set partitioning EMBEDDED 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自适应变换在基于对象编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正信 杨扬 杨爱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82-283,290,共3页
形状自适应DCT(SA-DCT)在低码率时编码效果欠佳,且重建图像块效应明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自适应全相位双正交变换(SA-APBT)的编码系统框架,采用APBT取代DCT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码率时的编码性能优于SA-DCT,且... 形状自适应DCT(SA-DCT)在低码率时编码效果欠佳,且重建图像块效应明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自适应全相位双正交变换(SA-APBT)的编码系统框架,采用APBT取代DCT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码率时的编码性能优于SA-DCT,且块效应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对象的编码 形状自适应DCT 全相位双正交变换 块效应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自相似序列集的一类视频图像盲去噪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远秀 李军贤 +1 位作者 王文波 王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98-1506,共9页
为提高具有帧间位移平移特性的视频图像的信噪比和去噪时效,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局部自相似序列集的视频图像盲去噪算法.选取与待去噪视频图像前后相邻的若干图像帧,在每一图像帧中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块群,并通过在前一帧图像中查找和... 为提高具有帧间位移平移特性的视频图像的信噪比和去噪时效,本文提出了基于非局部自相似序列集的视频图像盲去噪算法.选取与待去噪视频图像前后相邻的若干图像帧,在每一图像帧中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块群,并通过在前一帧图像中查找和该图像块群具有最小差异度的块群来确定帧间的精确位移;将待去噪视频图像划分成若干图像块,根据帧间位移快速构建每个图像块的自相似序列集;随后将每个自相似序列集中的二维图像块整合成三维矩阵后进行三维变换,并对变换系数进行自适应阈值处理;再将三维逆变换后的图像块融合生成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方差未知的情况下,本文算法所得去噪视频图像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和视觉效果,并且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去噪 块匹配 自相似序列集 三维变换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立梅 彭国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399,共6页
针对极线距离变换对噪声的敏感性及其在不连续区域匹配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利用图像结构特征,提出迭代目标尺度算法与区域不连续图来自适应选择极线距离变换参数,将图像的强度... 针对极线距离变换对噪声的敏感性及其在不连续区域匹配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利用图像结构特征,提出迭代目标尺度算法与区域不连续图来自适应选择极线距离变换参数,将图像的强度信息转化为沿着极线局部分割区域的相对位置信息,在区分低纹理区域像素点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边缘信息;采用局部极小窗口均值计算分割线长度,有效地提高了低纹理区域对噪声的鲁棒性.对多幅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对低纹理区域以及不连续区域是有效的,且采用变换后图像计算视差的立体匹配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图像边缘点和噪声点等不连续区域的误匹配率,提高了图像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区域 立体匹配 自适应极线距离变换 迭代目标尺度算法 区域不连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和方向估计的自适应多尺度分块压缩感知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玉 赵瑞珍 +1 位作者 张凤珍 岑翼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由于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MS-BCS-SPL)将每层子带信息进行分块时,使得每层子带中各子块间的采样率相同;但是,当不同的图像子块含有不同的边缘信息时,对这些子块采用相同的采样率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因此在MS-BCS-SPL算... 由于多尺度小波变换的分块压缩感知算法(MS-BCS-SPL)将每层子带信息进行分块时,使得每层子带中各子块间的采样率相同;但是,当不同的图像子块含有不同的边缘信息时,对这些子块采用相同的采样率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因此在MS-BCS-SPL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图像块边缘信息的不同和图像块的方向性,将总的采样率自适应分配给各层子带中的各子块,实现多尺度分块压缩感知的自适应采样。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采样率,尤其较低采样率时,该算法不仅比MS-BCS-SPL算法采用了较少的采样数目,节约资源;而且比其可重构较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压缩感知 边缘信息 自适应采样 多尺度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检测模型的视频镜头分割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巢娟 孙锬锋 蒋兴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42-1546,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双重检测模型的视频镜头分割算法.该算法分为初检和复检两阶段,初检提出了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非均匀分块的概念,并结合滑动窗口自适应二分查找算法进行镜头边界检测;复检过程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初检得到的镜...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双重检测模型的视频镜头分割算法.该算法分为初检和复检两阶段,初检提出了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非均匀分块的概念,并结合滑动窗口自适应二分查找算法进行镜头边界检测;复检过程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对初检得到的镜头边界进行匹配,排除初检中的误检.视频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视频能同时提高切变和渐变镜头边界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头分割 双重检测 非均匀分块 自适应二分查找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