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
作者 余奎 梁晓强 +1 位作者 韩冕 张静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急性胆管炎、胆汁淤积等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胆总管下段注射类毒素及胆总管结扎方式进行模型构建,评估大...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检测其病理生理指标,为急性胆管炎、胆汁淤积等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标准化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胆总管下段注射类毒素及胆总管结扎方式进行模型构建,评估大鼠造模前后的体重变化、死亡情况、肝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肝功能无异常;模型组大鼠死亡3只,模型组死亡率12%,肝功能主要指标及肝病理呈现出明显的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性改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死亡率低、造模成功率高等优势,可为多种常见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总管梗阻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宋勇 黄亚川 秦高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9-453,共5页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AOS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共93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ERCP+EST+ENBD(A组)42例,PTCD(B组)51例,对比2种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介入术及内镜治疗,PTCD耐受性更好,引流效果更确切,ERCP+EST+ENBD在控制性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胆管结石梗阻的方案。结论 PTCD用于治疗AOSC,成功率较高,引流效果可靠,能充分降低胆道压力,降低风险,为二期手术治疗创造了机会和条件,ERCP+EST+ENBD在微创的前提下提供了解决结石梗阻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皮肝穿刺引流 损伤控制性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附25例报告)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鸿 孙桂华 +3 位作者 孙大勇 施炳龙 周梅花 曾海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1-98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 鼻胆管引流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国强 付汉中 +4 位作者 王仲玉 李仲启 李彩霞 马正尧 满兴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5-76,8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胆汁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探讨二者在此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AOSC 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胆汁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探讨二者在此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AOSC 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胆汁和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同时与40例非AOSC病例对照。并于术后第4 d经鼻胆管引流测定30例AOSC患者胆汁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 AOSC组术中胆汁中TNFα、IL-6含量分别为(179.25±26.50)、(207.00±42.05)pg/ml,血清中TNFα、IL-6含量为(189.14±28.89)、(420.18±89.04)pg/ml。对照组胆汁中TNFα、IL-6含量为(4.02±2.17)、(7.48±3.89)pg/ml,血清中TNFα、IL-6含量为(8.16±2.29)、(14.92±4.73)pg/ml。AOSC组胆汁和血清TNFα、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AOSC组患者术后第4 d与术中胆汁TNFα、IL-6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 AOSC组患者胆汁和血清中TNFα、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NFα、IL-6可能参与了AOSC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作为诊断AOSC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肿瘤坏死因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廖锐 刘作金 +3 位作者 龚建平 魏思东 徐发良 陈蓁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79-2181,共3页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TREM)-1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36例AOSC患者(实验组)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半定量RT-PCR检测单核细胞中TREM-1 m...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TREM)-1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36例AOSC患者(实验组)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半定量RT-PCR检测单核细胞中TREM-1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单核细胞中TREM-1蛋白表达;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NF-表达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TREM-1 mRNA半定量比值分别为0.457±0.053和1.007±0.252(P<0.05)。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结果示实验组TRE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TNF-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TREM-1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病初表达明显升高,提示TREM-1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外周血单核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洋 张阳德 王渊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方式与可行性。方法对26例AOSC患者实施内镜治疗(研究组),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下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ENBD),然后...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方式与可行性。方法对26例AOSC患者实施内镜治疗(研究组),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下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ENBD),然后根据病情不同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2例,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各7例。并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21例进行比较。结果内镜治疗效果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快、治疗后7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住院时间短。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胆管结石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耀 周敬 +1 位作者 姜志容 倪华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以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08±15.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26.08±7.23)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4.65±2.8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40±15.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66.20±10.4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2.23±7.5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微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907-908,9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内镜(ERCP)下行乳头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ER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胆总管切开,并常规放置T管引流;ERCP组,术中判...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内镜(ERCP)下行乳头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ERC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胆总管切开,并常规放置T管引流;ERCP组,术中判断乳头情况,采用针状刀电切。结果:ERCP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安全、有效,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窥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
9
作者 章红 梁萍 张国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分析总结97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本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71例,硬膜外阻滞26例。除1例术后因大出血而死亡外,余均痊愈出院。作者认为麻醉处理的关键是循环管理,对严重循环抑制病例选用硬膜外阻滞应慎重。
关键词 梗阻性化脓性 胆管炎 急症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立军 黄应文 +7 位作者 贺学强 莫春荣 熊红 周先宝 卢水焕 王林 罗燕英 蒋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57-2961,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超高龄(≥85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超高龄(≥85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接受急诊ERCP治疗超高龄AOSC患者(观察组36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5岁接受急诊ERCP治疗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间ERCP操作的难度及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4级难度操作例次为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CP操作成功率为85.37%,对照组操作成功率为90.20%,两组间操作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RCP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86%,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20%,高于对照组的8.82%,但两组间术后总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穿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4.88%,高于对照组的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ERCP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89.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的前提下,急诊ERCP治疗超高龄AOSC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急诊 超高龄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彩云 卢俊红 王红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06例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06例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OSC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中,死亡18例,死亡率为8.74%。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5 d、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300 ml、入院时伴有休克、肾功能损伤均为AOSC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过少、入院时伴有休克和肾功能损伤均为AOSC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抗休克、术后及时复查对AOS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预后 死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