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联合物理因子疗法治疗体操运动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及肌骨超声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峻良 胡丽君 +3 位作者 何缪缪 刘刚 刘鲲鹏 顾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物理因子疗法对体操运动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肌骨超声测得的韧带厚度作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观察指标的可靠性。方法选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型损伤的体操运动员64例,采用全分析集意向性入组原则...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物理因子疗法对体操运动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肌骨超声测得的韧带厚度作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观察指标的可靠性。方法选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Ⅱ型损伤的体操运动员64例,采用全分析集意向性入组原则,分为物理因子治疗组(理疗组)与物理因子治疗+推拿组(推拿组)各32例。理疗组采用超声波及微波治疗,每次各10 min,每周3次。推拿组在理疗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每次20 min,每周3次。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不同时点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厚度和跟腓韧带厚度、踝关节周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理疗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距腓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减小(P<0.05);2组治疗后比较,推拿组距腓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小于理疗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踝关节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踝关节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推拿组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优于理疗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物理因子疗法可改善体操运动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症状,在改善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厚度、踝关节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单纯物理因子疗法,肌骨超声测量可作为评价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治疗 肌骨超声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体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步正踝法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伟 温建民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五步正踝法配合正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五步正踝法配合正骨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正骨散外敷治... 目的:观察五步正踝法配合正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五步正踝法配合正骨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正骨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胀消退情况以及Kofoed评分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97/100),对照组为89.00%(89/1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100/100),对照组为96.00%(96/100),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步正踝法配合正骨散外敷可消肿止痛,改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五步正踝法 正骨散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滚韶 徐勤 +2 位作者 罗裕强 黄远翘 莫华贵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 目的:探讨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患者18例,应用改良Karlsson术结合踝关节镜清理治疗。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并发症;无1例患者出现锚钉骨道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1例患者再次出现踝关节扭伤,予以石膏固定后痊愈。所有患者最后1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及距骨倾斜试验均为阴性。本组病例术后距骨倾斜角减少平均(2.9±0.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距骨前移量减少为平均(2.7±1.7)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1次随访时,AOFA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患者术后优10例,良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改良Karlsson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如有条件术中可同期进行踝关节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损伤细节、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修复 Karlsson术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胡晶 刘洋 周君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9期99-102,11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修复和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对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外踝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治疗...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修复和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对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外踝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治疗的6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外踝撕脱骨折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A组33例行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手术治疗(根据骨折块大小行固定及切除手术),B组30例行石膏固定治疗。两组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侧踝关节的疼痛、活动度、行走步态及运动状况等指标,比较并分析二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评分(AOFAS)评分及Karlsson-Peterso踝关节功能评分、距骨前移距离。结果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后6、18个月低于术前,术后18个月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arlsson评分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前,A组术后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两组术后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18个月AOFA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距骨前移距离差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后12、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低于术前,术后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高于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18个月距骨前移距离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腓前韧带解剖修复治疗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外踝撕脱性骨折较保守石膏固定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恢复更快,关节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撕脱性骨折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一号方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韧带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赖志宏 李朋 +5 位作者 桑振飞 潘成林 王清 魏伟 朱碧鹏 毕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1916-1919,共4页
目的:观察外伤一号方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韧带修复的影响,为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外侧副韧带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36条韧带),观察组20例(38条韧带),对照组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外伤一号外敷... 目的:观察外伤一号方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后韧带修复的影响,为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外侧副韧带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36条韧带),观察组20例(38条韧带),对照组予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外伤一号外敷,借助超声检查随访跟踪,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韧带修复及Povacz外侧副韧带疗效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超声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Povacz外侧副韧带疗效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一号方外敷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可有效修复踝关节韧带,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一号方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韧带修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评估沙床康复训练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云午 郭启明 +2 位作者 何颖慧 孙烽皓 李世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5-669,共5页
本文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采用沙床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选取12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患者采用保守康复治疗联合沙床康复训练(保守组),42例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沙床康复训练治疗(手术组)。... 本文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采用沙床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选取12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患者采用保守康复治疗联合沙床康复训练(保守组),42例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沙床康复训练治疗(手术组)。高频超声诊断保守组患者距腓前韧带损伤程度与MRI诊断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有34例患者出现跟腓前韧带损伤,高频超声诊断跟腓前韧带损伤程度与MRI诊断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诊断手术组患者距腓前韧带、跟腓前韧带损伤程度与手术中所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评价痊愈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显著优于有效组(P<0.05)。高频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与MRI诊断及手术术中所见结果差异不大,高频超声作为术前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病情及判断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诊断 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损伤 沙床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忠华 卫四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61-163,共3页
下胫腓前韧带损伤可单发也可合并骨折,是踝关节损伤诊疗的难点和重点,未合并骨折时往往被误诊和漏诊,需与外踝骨折、腓骨长短肌腱滑脱鉴别。踝关节解剖特点为关节囊前、后壁薄弱、松弛,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踝关节受伤至外侧韧带断裂或... 下胫腓前韧带损伤可单发也可合并骨折,是踝关节损伤诊疗的难点和重点,未合并骨折时往往被误诊和漏诊,需与外踝骨折、腓骨长短肌腱滑脱鉴别。踝关节解剖特点为关节囊前、后壁薄弱、松弛,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踝关节受伤至外侧韧带断裂或外踝骨折时,只有在内侧三角韧带同时断裂时踝关节才会出现明显不稳现象。可归属于中医筋伤范畴,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也被称为"踝缝伤筋"。现代医学认为系外旋暴力所致。按损伤程度、姿态分类;诊断可通过临床及X线;常规X线难以确诊又高度怀疑,可拍健侧对比;MRI和关节镜可明确诊断。治疗原则是复位和固定,早期以中医保守治疗为主,可冰敷,损伤轻微可理筋手法,消肿止痛,按压商丘、解溪、昆仑、足三里等穴,以通经络之气;中晚期应考虑手术治疗;密切关注术中、术后及保守治疗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注意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前韧带损伤 踝缝伤筋 病因病机 理筋 外侧韧带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与手术直接修复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俊杰 王铁锤 郭星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究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与手术直接修复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保守组(n=30)与手术组(n=30),保守组... 目的探究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与手术直接修复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城大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保守组(n=30)与手术组(n=30),保守组采用石膏固定保守治疗,手术组采用手术直接修复,两组患者均随访10个月,10个月后到院复查,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10个月后足后段功能情况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个月后手术组AOFAS评分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固定保守治疗与手术直接修复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各有临床优势,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足后段功能恢复较好,应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 急性损伤 石膏固定 手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恒 寿康全 +5 位作者 杨华瑞 鄢飞 谭玉林 邹亮 明兵杰 鲍同柱 《巴楚医学》 2023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外侧踝关节扭伤最容易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保守治疗失败,逐渐发展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需行手术治疗。CLAI的首选治疗方式是Brostöm-Gould术,但开放式Brostöm-Gould术存... 外侧踝关节扭伤最容易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保守治疗失败,逐渐发展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需行手术治疗。CLAI的首选治疗方式是Brostöm-Gould术,但开放式Brostöm-Gould术存在切口创伤及对关节内继发病变的诊断与处理困难等缺点。而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踝关节前外侧结构损伤小,能够处理关节内病变且术后效果与开放手术相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术中骨性标志定位、锚钉应用、跟腓韧带及下伸肌支持带的处理等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就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修复术的发展以及争议性问题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副韧带损伤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外侧副韧带修复术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对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影像对比及疗效分析
10
作者 朱鹏飞 刘玉杰 +1 位作者 张万喜 高岩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12-120,127,共10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相比传统韧带修复手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相比传统韧带修复手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骨折手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对照组则采用韧带修复手术。通过影像观察和临床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OFAS评分为(95.23±5.72)分,Tegner评分为(5.54±1.85)分,JSSF评分为(97.12±5.6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VAS评分为(1.85±0.66)分,距骨倾斜角为2.56°±0.52°,距骨前移为(2.84±0.48)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效益⁃风险总值为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分,表明在疗效和风险综合考量上研究组全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关节镜下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韧带修复手术,且具有更低的风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韧带止点修复重建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外侧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