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资产专有性的企业控制权配置 被引量:7
1
作者 颜光华 沈磊 蒋士成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共5页
主流的西方企业理论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研究企业控制权分配,无法很好解释企业控制权分配与企业参与者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资产专用性和专有性是资产的二重性,资产专有性才是企业控制权的源泉,企业内部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 主流的西方企业理论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研究企业控制权分配,无法很好解释企业控制权分配与企业参与者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认为资产专用性和专有性是资产的二重性,资产专有性才是企业控制权的源泉,企业内部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取决于两者资产的专有性强弱,而不同资产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现形式取决于其资产拥有者行使控制权所获得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有性 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行为侵犯商标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康平 冷荣芝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物流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多发生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及配送等物流行为中。其所涉及的商标侵权与一般的商标侵权相比有不同特点。因物流行为导致的商标侵权,物流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对他人商标权的侵犯,物流企业应重... 物流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多发生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及配送等物流行为中。其所涉及的商标侵权与一般的商标侵权相比有不同特点。因物流行为导致的商标侵权,物流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对他人商标权的侵犯,物流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必要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行为 商标权 侵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的效力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保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4-73,共10页
物权有哪些方面的基本效力 ,其内容如何 ,是物权法上颇有争议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认为 ,物权的效力应归纳为对物的支配效力、对其他物权的排他效力、对债权的优先效力、对妨害的排除效力四项。支配效力与排他效力应并列为物权的两项效... 物权有哪些方面的基本效力 ,其内容如何 ,是物权法上颇有争议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认为 ,物权的效力应归纳为对物的支配效力、对其他物权的排他效力、对债权的优先效力、对妨害的排除效力四项。支配效力与排他效力应并列为物权的两项效力 ,而物权的排他效力包含成立上的排他效力与实现上的排他效力两个方面 ;物权的优先效力仅指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所谓“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应属物权于实现上的排他效力之表现 ;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指物权请求权 ,包括物之返还、妨害除去、妨害预防三方面的请求权 ;物权的追及效力则已为其他效力所包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支配效力 排他效力 优先效力 物权清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新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 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外化所引起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分割问题。“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就是这种比例关系的确立过程。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在代理人的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代理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不能把委托-代理关系与雇佣劳动关系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关系 理性经济人 人力资本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期股 期权激励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法》修改的理论问题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从城市规划立法的基本理念、环境权的意义和性格、切实有效的规划控制机制、《城市规划法》的法律地位等四个方面 ,分析了出现“危机”的症结所在。在对国外成熟的城市规划立法思想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我国《城市规划法》的... 从城市规划立法的基本理念、环境权的意义和性格、切实有效的规划控制机制、《城市规划法》的法律地位等四个方面 ,分析了出现“危机”的症结所在。在对国外成熟的城市规划立法思想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我国《城市规划法》的思想观念、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在城市规划的制度层面寻找相应的对策 ,并对《城市规划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法 立法理念 环境权 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体系构建——以《著作权法》的完善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铁光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108,共19页
权利法定原则要求,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范围应等于权项控制的行为范围,这是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的构建逻辑。契合该种构建逻辑,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应采用省略型的立法模式。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法律责任规则采取不完全... 权利法定原则要求,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范围应等于权项控制的行为范围,这是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的构建逻辑。契合该种构建逻辑,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应采用省略型的立法模式。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法律责任规则采取不完全重复权项内容的立法模式,存在大于或小于权项控制行为的范围问题,无法过滤虽立法未予明确规定为权利限制但司法实践所允许的行为,并且将规避技术保护措施和破坏权利管理信息规定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因此,《著作权法》应契合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规则的构建逻辑,调整为省略型立法模式,将第52条与第53条合并,以“侵犯依本法规定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形式”为表达模式,并将规避技术保护措施和破坏权利管理信息的侵权行为独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法定原则 权项控制行为 重复型立法模式 省略型立法模式 侵犯著作权 权利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