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AM-OLED)驱动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司玉娟 冯凯 +1 位作者 郎六琪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61,共5页
介绍一种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AM OLED)的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像素驱动电路采用常用的两管电路结构,依据此像素驱动电路,提出一种利用多晶硅TFT将部分外围驱动电路集成于衬底的设计方法和电路结构。采用互补的多晶硅TFT管设计屏上移位... 介绍一种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AM OLED)的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像素驱动电路采用常用的两管电路结构,依据此像素驱动电路,提出一种利用多晶硅TFT将部分外围驱动电路集成于衬底的设计方法和电路结构。采用互补的多晶硅TFT管设计屏上移位寄存器,传输门等模块,将部分外围驱动电路集成于OLED显示屏的衬底上,极大地减小了数据信号线的数目,降低了屏内信号线布线和屏外驱动电路的复杂程度。进一步讨论了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设计驱动AM OLED显示屏专用集成芯片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器 多晶硅 薄膜晶体管 驱动电路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具阈值电压与迁移率补偿功能的IGZO AM-OLED像素电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鼎 王春燕 +1 位作者 张超 黄晓东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7-1291,共5页
提出一种呈5T2C结构的IGZO AM-OLED像素电路,以改善驱动管状态变化所导致的输出驱动电流稳定性问题。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补偿驱动管阈值电压的漂移,而且能够补偿驱动管迁移率的漂移。基于仿真结果,即使在2V~9 V大... 提出一种呈5T2C结构的IGZO AM-OLED像素电路,以改善驱动管状态变化所导致的输出驱动电流稳定性问题。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补偿驱动管阈值电压的漂移,而且能够补偿驱动管迁移率的漂移。基于仿真结果,即使在2V~9 V大范围输入电压信号的条件下,当驱动管的阈值电压变化±2 V时,驱动电流变化约为15.1%,当驱动管的迁移率变化±30%时,驱动电流变化约为9.6%。该像素电路可有效提升驱动电流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像素电路 铟镓锌氧化物 薄膜晶体管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光TADF材料的敏化白光OLED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子杰 王文军 +1 位作者 李淑红 刘云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5-1014,共10页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由于面光源、可柔性、轻薄、自发光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目前,高效溶液处理的混合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很少被报道。本文选择蓝色热致延迟荧光材料DMAC-DPS作为传统橙色磷光材料PO-01-TB的敏化主...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由于面光源、可柔性、轻薄、自发光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目前,高效溶液处理的混合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很少被报道。本文选择蓝色热致延迟荧光材料DMAC-DPS作为传统橙色磷光材料PO-01-TB的敏化主体,制备了热活化敏化的杂化单发光层有机发光二极管白光器件,分析了器件能量传递机制。通过主客体掺杂浓度调控,实现了外部量子效率最高为8.00%、电流效率为22.32 cd/A、对应CIE坐标(0.405,0.497)及色温为4059 K的暖白光OLED器件,增加空穴阻挡层DPEPO有效地提高了器件的光谱稳定性,实现了更小的ΔCIE(0.017,0.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致延迟荧光材料 溶液处理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配位铂配合物敏化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窄发射蓝色溶液加工有机发光二极管
4
作者 李家乐 方辉 +1 位作者 龚少龙 谢国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10,共12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在智能手机方面获得了商业应用,由于目前规模生产的OLED采用蒸镀工艺,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为此,我们采用溶液加工方法,使用铂配合物作为敏化剂,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实现了高效、高色纯度、低效率滚降的器件开发。磷光敏化剂的引入可使三线态激子高效转化为单线态激子。得益于磷光敏化剂较短的激子寿命,基于溶液加工的蓝色多重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器件不仅实现了13.2%的外量子效率,而且在1000 cd/m^(2)亮度下的效率滚降仅为25.8%。为了进一步抑制Dexter能量转移,我们采用具有外围位阻但发光核相同的分子作为客体,可使外量子效率提升至13.6%,并抑制光谱展宽。该研究为设计高色纯度、高效率的溶液加工器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敏化 窄光谱 多重共振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氰基吡啶电子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5
作者 汪青松 张富俊 +5 位作者 徐慧慧 陈思浛 张千峰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3,共11页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吡啶环与噻吩基团之间形成共平面的构型,导致其发光由薄膜中的520 nm蓝移至400 nm.4种化合物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的发光波长在434~520 nm之间.化合物5-(10H-吩噁嗪-10-基)吡啶腈(PXPN),PTPN和5-[9,9-二甲基吖啶-10(9H)-基]吡啶腈(DAPN)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在0.17~0.57之间,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光性质,延迟荧光寿命在4.1~5.3μs之间,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在0.045~0.069 eV之间.化合物5-(3,6-二叔丁基-9H-咔唑-9-基)吡啶腈(BCPN)的PLQY为0.91,发光寿命为12.4 ns,为荧光发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试表明,4种材料均发射绿光,其中DAPN的综合器件性能最佳,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855 cd/m^(2),峰值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6 cd/A,12.6 lm/W和10.4%.基于化合物BCPN的器件形成了高效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367 cd/m^(2),峰值CE,PE和EQE分别为29.3 cd/A,11.5 lm/W和9.4%.该研究表明,氰基吡啶受体能形成稳定的分子间氢键,可用于TADF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氰基吡啶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效杂化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6
作者 边浩冬 李佳睿 +6 位作者 张春芳 冯旗 郝一泓 陈金辉 薛蕊 李登峰 柳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72,共10页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以及激子分布区域的拓宽对于提高器件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Exciplex)主体设计制备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DMAC-DPS和TDBA-SAF的低效率滚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以及激子分布区域的拓宽对于提高器件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采用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Exciplex)主体设计制备了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DMAC-DPS和TDBA-SAF的低效率滚降蓝光发光器件,并以相同Exciplex为主体材料,通过引入红光磷光材料RD071和绿光磷光材料Ir(ppy)2(acac)构建了同一主体的三层发光结构,实现了高显色指数杂化白光OLEDs的设计。SiCzCz∶SiTrzCz2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材料不仅拓宽了激子分布区域,平衡了发光层中载流子传输,并通过与TADF/磷光发光材料三线态能级匹配,构建了级联式激子能量传递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激子利用率、降低了器件的效率滚降。通过优化器件结构,白光OLEDs实现了最高外量子效率(EQE)、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分别为23.0%、45.9 cd·A^(-1)和33.9 lm·W^(-1),器件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CRI=87)、良好的光谱稳定性和低的效率滚降。本研究为高显色指数、低效率滚降的杂化TADF/磷光白光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激活延迟荧光 激基复合物 载流子平衡 激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中健 王龙彦 +2 位作者 马仙梅 付国柱 荆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6,共7页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对可见光全透明和阈值电压低等5方面的优势,指出了TAOS-TFT在进一步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尽快建立自身的集约化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器 集约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邵世洋 丁军桥 王利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3-1004,共12页
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能够利用热活化的反向系间窜越过程将三线态激子转变为单线态激子而发出荧光,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突破了传统高分子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极限,因而代表了未来低成本高效率高分子发光材料... 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能够利用热活化的反向系间窜越过程将三线态激子转变为单线态激子而发出荧光,理论上可以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突破了传统高分子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极限,因而代表了未来低成本高效率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在分子设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主链型、侧链型和树枝状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等材料体系,同时其器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部分材料的器件效率达到了高分子磷光材料的水平。本文从材料和器件两个方面,围绕高分子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光物理特性和器件性能,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该领域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高分子发光材料 溶液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驱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新虎 郑喜凤 丁铁夫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6-39,共4页
依据OLED器件的结构和发光机理,介绍了无源驱动技术和有源驱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者的区别,并讨论了针对两者的驱动电路和驱动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无源驱动 有源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TPS-TFT AMOLED像素电路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皇甫鲁江 郑灿 +3 位作者 李云飞 刘利宾 朱健超 陈义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4-621,共8页
本文对一种LTPS-TFT AMOLED电压型阈值电压(V_(th))补偿像素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V_(th)补偿效果的主要因素。电路的补偿效果主要由驱动TFTV_(th)的获取精度和随后的保持精度决定。在V_(th)获取过程中,相关误差主要由驱动TFT... 本文对一种LTPS-TFT AMOLED电压型阈值电压(V_(th))补偿像素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V_(th)补偿效果的主要因素。电路的补偿效果主要由驱动TFTV_(th)的获取精度和随后的保持精度决定。在V_(th)获取过程中,相关误差主要由驱动TFT转移特性电流对存储电容充电的充电率不足产生;在显示信号与V_(th)叠加过程中,与V_(th)保持节点连接的电容增量等因素会造成V_(th)保持精度的损失。根据分析的结果,本文解释了高分辨率像素电路补偿效果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阈值电压补偿 像素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OLED像素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金英 安吉宇 +3 位作者 张志伟 赵玉环 荆海 凌志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8-323,共6页
设计了有源OLED显示用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恒流型4-TFT像素驱动电路,并给出了驱动方法。应用HSPICE仿真了恒流型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了源(Source)电压VDD、存储电容Cs,以及开关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3的宽长比等参数对电路的... 设计了有源OLED显示用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恒流型4-TFT像素驱动电路,并给出了驱动方法。应用HSPICE仿真了恒流型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了源(Source)电压VDD、存储电容Cs,以及开关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3的宽长比等参数对电路的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电路可以在整个帧周期持续供给OLED器件电流,并且解决了由于各像素驱动管阈值电压的差异带来的OLED亮度的不均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OLED 非晶硅薄膜晶体管 像素驱动电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方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盛 陈杰 夏淑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驱动IC与AMOLED不匹配问题。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及FPGA内部各模块工作原理,给出了时序及控制信号仿真图及示波器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实现64级灰度的AMOLED动态视频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微晶硅TFT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LED像素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匿 林祖伦 +3 位作者 陈文彬 祁康成 王小菊 杨隆杰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为了解决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带来的OLED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AMOLED四管像素电路,利用HSPICE仿真软件详细分析了电路各参数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参数设计的方法。最后从延长OLED的使用寿命出发,对电路进行了改进并... 为了解决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带来的OLED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AMOLED四管像素电路,利用HSPICE仿真软件详细分析了电路各参数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参数设计的方法。最后从延长OLED的使用寿命出发,对电路进行了改进并根据已设计的参数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路功能不变,且在驱动阶段,驱动电流变化为0.01μA,小于一个灰阶对应的电流,满足显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LED 四管像素驱动电路 仿真 阈值电压漂移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利民 龙云腾 郭丽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8-732,共5页
为了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OLED像素驱动电路发生阈值电压和电源电压漂移,从而引起显示屏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对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对通用型的... 为了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OLED像素驱动电路发生阈值电压和电源电压漂移,从而引起显示屏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对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对通用型的2T1C驱动电路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显示器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原因,然后以目前使用较多的4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为例,对该电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种电路结构的缺陷,最后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改进的5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并且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显示阶段,输出电流稳定在2μA。基本可以改善OLED显示器亮度不稳定和不均匀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源矩阵 像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OLED的a-Si TFT有源驱动阵列保护电路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彤 王丽杰 +3 位作者 许武 郭小军 赵毅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6-292,共7页
在模拟与仿真的基础上,根据MOS器件的源漏击穿特性,分析了用于a SiTFT有源驱动阵列的外围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根据所采用的有源OLED单元像素驱动电路的特点,确定了电源线、数据线、信号线上的相应保护电路形式。该保护电路可应用于O... 在模拟与仿真的基础上,根据MOS器件的源漏击穿特性,分析了用于a SiTFT有源驱动阵列的外围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根据所采用的有源OLED单元像素驱动电路的特点,确定了电源线、数据线、信号线上的相应保护电路形式。该保护电路可应用于OLED的有源驱动TFT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A-SI TFT 有源驱动 穿通效应 布图设计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活化敏化荧光的蓝光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琪 黄天宇 +1 位作者 张东东 段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9,共13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已经成功产业化,但兼具高效率和长寿命的蓝光OLED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采用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敏化窄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已经成功产业化,但兼具高效率和长寿命的蓝光OLED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采用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敏化窄光谱荧光染料的热活化敏化荧光(TADF sensitized fluorescence,TSF)机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发光材料和器件结构的不断创新,基于该机制的蓝光OLED器件性能显著提升。本文围绕稳定高效蓝光敏化剂分子的设计开发,综述了近年来蓝光TSF器件在效率与寿命方面的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热活化敏化荧光 高效稳定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屏老化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邵明 周波 +2 位作者 陈昊瑜 王秀如 孙润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1-405,共5页
对102×64点阵的单色被动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OLED)矩阵屏进行了老化研究。矩阵屏的结构为ITO/CuPc/NPB/Alq3∶C545/LiF/Al。测量了老化前后矩阵屏的电流-电压-亮度曲线,以及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光谱(PL)。比较发现,老化后的器... 对102×64点阵的单色被动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OLED)矩阵屏进行了老化研究。矩阵屏的结构为ITO/CuPc/NPB/Alq3∶C545/LiF/Al。测量了老化前后矩阵屏的电流-电压-亮度曲线,以及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光谱(PL)。比较发现,老化后的器件在同样恒电流的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驱动电压,更小的漏电流,以及在阴极和有机层界面上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光谱强度减弱。矩阵屏在老化17 h后,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强度分别降低到初始值的75.6%和81.4%,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老化过程中部分发光材料分解,从而造成对矩阵屏的永久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老化 被动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三重态激子的单重态转换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世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37,共21页
在OLED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以提高器件的电-光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经热激活逆向上转换过程获得延迟荧光的办法,使OLED的研究出现了一派崭新的前景。本文综合前人的工作对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如:... 在OLED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以提高器件的电-光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经热激活逆向上转换过程获得延迟荧光的办法,使OLED的研究出现了一派崭新的前景。本文综合前人的工作对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如:电子跃迁、激发态的分裂、单重态/三重态的交换能量、载流子的重合和激子的形成,以及在纯有机化合物与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电荷转移(CT)问题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热激活的延迟荧光(TADF) 电子交换能量 逆向的系间窜越与上转换 电荷转移(CT)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能量转移速率计算
19
作者 韩娟 申林 方维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75-2281,共7页
以高精度的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及二级微扰能量校正(CASPT2//CASSCF)电子结构计算为基础,利用Frster和Dexter 2种模型,建立了能量转移速率的数值模拟方案,并将其用于2种典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分子——Pt-4和FPt的光物理过程的计算,... 以高精度的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及二级微扰能量校正(CASPT2//CASSCF)电子结构计算为基础,利用Frster和Dexter 2种模型,建立了能量转移速率的数值模拟方案,并将其用于2种典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分子——Pt-4和FPt的光物理过程的计算,结果发现,蓝光态到红光态的能量转移和蓝光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发光颜色的浓度依赖性,阐明了2个配合物溶液体系发射白光的微观机制.通过比较2个配合物单体和双体不同电子态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对发光颜色与溶液浓度依赖性的微观本质给出了新的理论.此外,本文建立的能量转移速率模拟方案,同时适用于其它激发态电子结构方法,因此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掺杂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及二级微扰能量校正 金属-配体电荷迁移 Frster和Dexter能量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琦 成建波 +2 位作者 张义德 陈文彬 扈艳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4-677,共4页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从而可消除因ITO阳极电阻压降所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性问题。其中恒流源的设计是整个驱动电路设计的重点。采用的晶体管恒流源,以晶体三极管为主要组成器件,同时采用一定的温度补偿和稳压措施,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测试改进完成设计。该恒流源驱动电路的设计较为简单、成本低、而且易于集成,在改进PM-OLED驱动电路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恒流源 驱动电路 无源矩阵 驱动电路设计 晶体管恒流源 OLED 显示亮度 晶体三极管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