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研究
1
作者 翁胜男 冷贵云 +5 位作者 刘颖 王亚武 李昕 姚杰 周强 唐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方法利用VITEK 2 GP鉴定卡、Microflex LT MALDI-TOF质谱分析仪和16S rDNA扩增测序3种方法共同鉴定菌株种属。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不同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XA... 目的探索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方法利用VITEK 2 GP鉴定卡、Microflex LT MALDI-TOF质谱分析仪和16S rDNA扩增测序3种方法共同鉴定菌株种属。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不同葡萄球菌的拮抗活性;XAD16非离子型大孔树脂吸附、梯度乙醇洗脱和旋转蒸发干燥初步分离纯化抗菌活性成分。结果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拮抗效应,抑菌指数分别为3.3、3.0、4.3、2.0、4.0、3.5、3.8和3.5。格氏乳球菌SHAMU-LG6分泌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70%和80%乙醇洗脱物中。结论格氏乳球菌SHAMU-LG6对葡萄球菌具有强拮抗效应,其分泌的抗菌活性成分有望成为新型抗菌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乳球菌 葡萄球菌 拮抗活性 抗菌活性成分 分离纯化 16S rDNA 牛津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活性炭的油品脱氯性能
2
作者 王佳宁 梁海涛 +1 位作者 吴永红 张兵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以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了用于油品脱氯的煤基活性炭(AC),考察了剂油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油品中HCl的初始含量等因素对煤基AC脱氯性能的影响;采用线性化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方程对煤基AC上HCl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 以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了用于油品脱氯的煤基活性炭(AC),考察了剂油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油品中HCl的初始含量等因素对煤基AC脱氯性能的影响;采用线性化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方程对煤基AC上HCl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并进行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333.15 K、剂油比10 g/L、吸附时间5 h、HCl初始含量61.32 mg/L条件下,所制备的煤基AC脱氯率最佳,达70.00%。该吸附过程属于自发物理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活化能为7.45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KOH活化法 脱氯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3
作者 孙冬梅 那守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随着旅游业在碳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评价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论文以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影响因素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活动角度筛选并构建了评价体系,以黑龙江... 随着旅游业在碳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评价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论文以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影响因素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活动角度筛选并构建了评价体系,以黑龙江省为实证对象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确认权重,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动态评价2016—2022年黑龙江省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结果表明:对提升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起决定作用的是能源利用效率,制度层面管理水平的提升会更有利于碳排放管理;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终维持在“较好”水平;受经济及区位发展条件所限多数指标水平处于中间区段,“较差”水平集中于制度层面的管控和资金投入,“一般”和“较好”水平集中于技术层面。研究结果可以为地区衡量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 技术层面 制度层面 AHP-熵值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净碳交换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4
作者 张志杰 梁燕 +3 位作者 王志楠 张瑾 周雪松 马秀枝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内蒙古大青山处于阴山山脉中段,是我国北部边疆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作为该区域面积最大、保存率最高、生长最好的森林群落,开展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对推进半干旱区碳交换模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大青山处于阴山山脉中段,是我国北部边疆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作为该区域面积最大、保存率最高、生长最好的森林群落,开展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对推进半干旱区碳交换模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资料和呼和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的空气温度(T_(a))、降水量(P)、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_(s))、土壤体积含水量(VSWC)等气象资料,分析2022年生长季油松人工林净碳交换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生长季(5—10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各月平均日变化均呈“U”形变化,日间为碳汇,夜间为碳源。在季节尺度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产力(GEP)分别为524.2、611.8和1136.0 gC·m^(−2),5—10月各月均表现为碳汇。8月份,较高的降水量对油松人工林白天的最大光合速率和呼吸强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月份,白天呼吸强度显著下降,为碳吸收最强月。在半小时尺度上,白天NEE主要受光合作用控制,NEE与PAR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白天适宜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的VPD为10~20 hPa,VPD过高或过低均对碳吸收有抑制作用;夜间RE主要受5 cm土层VSWC影响,夜间RE与5 cm土层T_(s)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R^(2)=0.84),其温度敏感系数为1.84。本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半干旱区人工林碳循环的理论认知,还为人工林可持续管理、区域碳循环模拟及全球碳收支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通量 净碳交换 涡度相关法 油松人工林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氯气性能优化
5
作者 孙大为 纪伟 +1 位作者 邓军 宋海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2,共8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吸附环境温度对特殊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氯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特殊钢渣超微粉的细度下,随着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增...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吸附环境温度对特殊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氯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特殊钢渣超微粉的细度下,随着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增加,各压强条件下的氯气吸附率均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不同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下,随着吸附环境温度增加,各压强条件下的氯气吸附率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在不同吸附环境温度下,随着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的增加,各压强条件下的氯气吸附率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当特殊钢渣超微粉与核桃壳超微粉的质量比为0.066~0.073、特殊钢渣超微粉细度为754~800目、吸附环境温度为20~26℃时,特殊钢渣基生物质活性炭在压强0.02~0.24 MPa时的氯气预测吸附率为6.025%~35.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吸附 生物质活性炭 特殊钢渣 核桃壳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活性氮排放及碳足迹对化肥施用的响应
6
作者 李慧 代新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45-48,共4页
以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11—2021年小麦种植产生的碳氮排放量进行计算,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降低了24.41%,但是小麦1 hm^... 以山西省小麦种植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2011—2021年小麦种植产生的碳氮排放量进行计算,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1—202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降低了24.41%,但是小麦1 hm^(2)产量增加33.99%。在山西省小麦种植中的各类化肥投入中,11年间化肥投入增加了18.55%,肥料类型逐渐由氮肥为主导转变为以复混肥为核心,与2011年相比,2021年氮肥用量下降44.11%,而复混肥用量增加168.90%。山西省小麦生产体系活性氮排放以NH3挥发排放为主,NH3挥发量53.34 kg/hm^(2),NO_(3)^(-)-N淋溶量4.33 kg/hm^(2),N_(2)O排放量0.40 kg/hm^(2)。此外,2011—2021年山西省每生产1 t小麦由于化肥投入产生的碳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环境代价逐渐降低。为进一步降低小麦化肥施用产生的碳氮足迹,可以研发降低氨挥发技术,开发缓控释肥以及结合测土配方等技术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碳氮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肥投入 生命周期评价法 活性氮排放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晓威 梁耀辉 +4 位作者 占国艳 陈淑贤 潘政 何家媛 叶剑芝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18-122,127,共6页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炭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活化法可短时间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但会带来较严重的污染;与化学活化法相比,物理活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洁等优点,但所制备活性炭的孔结构较低,吸附性能偏弱;物理-化学活化... 本文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活性炭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化学活化法可短时间制备出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但会带来较严重的污染;与化学活化法相比,物理活化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洁等优点,但所制备活性炭的孔结构较低,吸附性能偏弱;物理-化学活化法结合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两种方法的优点,可调节活性炭结构,制备出合适的活性炭;微波加热活化法不仅可以降低预处理成本,还可以提高加热速率。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劣,并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制备方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负载纳米金属氧化物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8
作者 石小兵 谢五喜 +5 位作者 李洋 黄海涛 胥会祥 李勇宏 曾丽媛 庞维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84,I0006,共11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CuO和纳米Fe_(2)O_(3)颗粒),将纳米CuO和纳米Fe_(2)O_(3)负载在活性碳上,制备成CuO@C、Fe_(2)O_(3)@C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催化剂与高氯酸铵(AP)混合制备成混合物样品AP/CuO、AP/CuO@C、AP/Fe_(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CuO和纳米Fe_(2)O_(3)颗粒),将纳米CuO和纳米Fe_(2)O_(3)负载在活性碳上,制备成CuO@C、Fe_(2)O_(3)@C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催化剂与高氯酸铵(AP)混合制备成混合物样品AP/CuO、AP/CuO@C、AP/Fe_(2)O_(3)、AP/Fe_(2)O_(3)@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和热重-红外光谱(TG-FTIR)联用等技术研究了4种催化剂对AP热分解的催化机理及分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均将AP的两步分解反应催化为单放热峰,在5 K/min升温速率下,AP的分解峰温较纯AP分别提前90.1、73.4、65.4和69℃;AP/CuO@C分解主要气相产物有HCl、CO_(2)、N_(2)O、HNO_(3)和NO_(2),其中NO_(2)含量最高;AP/Fe_(2)O_(3)@C分解主要气相产物中CO_(2)含量显著提升,NO_(2)含量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水热法 催化性能 AP 分解动力学 气相产物 金属氧化物 活性炭 燃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渣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田宇红 汤艺伟 +1 位作者 杜壮壮 李林波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09-11217,共9页
海藻渣作为海藻提取海藻酸钠的废弃物,来源广泛但是利用率不高。以海藻废渣为前驱体,提供炭源,以H_(3)PO_(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海藻渣基多孔炭。当海藻渣与质量分数50%的H_(3)PO_(4)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1... 海藻渣作为海藻提取海藻酸钠的废弃物,来源广泛但是利用率不高。以海藻废渣为前驱体,提供炭源,以H_(3)PO_(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海藻渣基多孔炭。当海藻渣与质量分数50%的H_(3)PO_(4)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120 min时,所制得的海藻渣基多孔炭材料孔隙结构最为丰富,其比表面积高达428.30 m^(2)/g,总孔体积为0.56 cm^(3)/g,微孔占比32.14%。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海藻渣基多孔炭电化学性能进行三电极体系测试,结果表明最大比电容为123.40 F/g,同时兼具良好倍率性能、低阻抗和循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装了对称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体系的测试结果亦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充放电可逆性,其中单个器件最大能量密度可达10.75 Wh/kg。可见,无论是三电极还是两电极体系,海藻渣基多孔炭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均具有较好的储能优势和实际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渣 多孔炭 化学活化法 磷酸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虫酶解液脱腥的工艺优化
10
作者 钟旭美 陈铭中 +3 位作者 陈怡帆 陈勇 杨虹 何誉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72-77,共6页
通过比较活性炭、绿茶、酵母3种不同脱腥处理对禾虫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研究最佳的脱腥工艺。以禾虫酶解液为主要原料,进行活性炭吸附脱腥处理、绿茶掩盖脱腥处理、酵母发酵脱腥处理后,测定禾虫酶解上清液的澄清度、蛋白损失率,进行腥味... 通过比较活性炭、绿茶、酵母3种不同脱腥处理对禾虫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研究最佳的脱腥工艺。以禾虫酶解液为主要原料,进行活性炭吸附脱腥处理、绿茶掩盖脱腥处理、酵母发酵脱腥处理后,测定禾虫酶解上清液的澄清度、蛋白损失率,进行腥味感官评价,根据感官评价的模糊数学法评定出3种脱腥处理后腥味去除效果的强弱顺序。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探究脱腥组合的禾虫酶解液脱腥效果,最终确定禾虫脱腥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绿茶的脱腥效果最好,但蛋白质损失率较高;酵母的脱腥效果次之,而蛋白质损失率最低;活性炭的脱腥效果差且蛋白质损失率最高。对比绿茶和酵母的正交试验结果,确定禾虫酶解液最佳的脱腥方法是酵母处理,最优工艺为酵母用量0.6 g,温度35℃,时间30 min,经该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禾虫酶解上清液澄清透亮、腥味较小、蛋白质损失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虫 活性炭 绿茶 酵母 脱腥工艺 模糊数学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方式对烟田土壤碳库组分、酶活性及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11
作者 王毅 赵清海 +7 位作者 宋江龙 赵洪军 信伟 吴勇刚 徐艳丽 郭林杰 张书嘉 管恩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依托山东省潍坊市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不同轮作方式对烟田土壤碳库组分、酶活性及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轮作方式明显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增加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合理的轮作方式提高烤烟的产量、品质... 依托山东省潍坊市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不同轮作方式对烟田土壤碳库组分、酶活性及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轮作方式明显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增加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合理的轮作方式提高烤烟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证明其对烟叶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碳库组分、酶活性、烤烟经济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为优化烟田管理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方式 烟田土壤 碳库组分 酶活性 经济效益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与微结构特性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坤 许明 +4 位作者 吴秀娟 裴思佳 刘大伟 马晓迅 徐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5-2493,共19页
生物质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是推进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以及通过制备条件调控其比表面积、孔隙结... 生物质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是推进生物质材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活性炭以及通过制备条件调控其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等微结构特性的研究,重点阐述了生物质组成、炭化和活化条件(如炭化方式、活化剂种类、活化剂用量及反应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微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对常用活化剂(如水蒸气、CO_(2)、ZnCl_(2)、H_(3)PO_(4)、KOH等)对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对具有不同微结构特性活性炭的应用做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活性炭 制备方法 调控机理 孔隙结构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渣基脱硫活性焦制备工艺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文杰 樊盼盼 +5 位作者 王洋 高艳春 樊晓婷 李翔宇 鲍卫仁 王建成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8,共9页
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渣的处置问题日趋严重。气化渣中的残余炭具有较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制备活性炭和其他高附加值碳材料的潜质。通过水介重力分选方法得到高品质气化渣分离炭后,采用配煤法制备脱硫活性焦,可实现... 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化渣的处置问题日趋严重。气化渣中的残余炭具有较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制备活性炭和其他高附加值碳材料的潜质。通过水介重力分选方法得到高品质气化渣分离炭后,采用配煤法制备脱硫活性焦,可实现气化渣的高附加值利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及正交试验法考察在气化渣分离炭高掺比条件下配煤种类、比例及炭化、活化工艺条件对脱硫活性焦结构和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气化渣分离炭在掺入比例为50%时,活性焦的最佳配煤组成为:焦煤29%、长焰煤8%、煤沥青13%;最佳炭化条件为:升温速率5℃/min、炭化温度700℃、炭化时间30 min;最佳活化条件为:活化温度900℃、升温速率8℃/min、活化时间120 min、活化水量1.0 mL/(g·h)。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对气化渣基脱硫活性焦进行脱硫和再生性能评价,在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下,公斤级试验制备的脱硫活性焦耐磨强度为97.26%,耐压强度为696.3 N(实测值),灰分为11.66%,碘吸附值为378.78 mg/g,脱硫值为28.5 mg/g,满足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指标A型优级品的技术指标且再生性能良好。以气化渣分离炭作为碳源制备脱硫活性焦在大幅降低活性焦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气化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对气化渣的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渣 脱硫活性炭/焦 配煤法 炭化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瀚文 习小明 +3 位作者 卓晓军 沈裕军 周小舟 彭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5,16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声分散法制备了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NTs负载量为0.75%时,TiO_(2)-CNTs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较佳,在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相比于单一TiO_(2)催化剂,CH_(4)平均产率提升了90%,CO平均产率提升了156%。反应机理认为:CNTs作为助催化剂与半导体TiO_(2)形成了紧密的电子传输结构,显著加快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效率;此外,CNTs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可以增加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二氧化碳 碳纳米管 TiO_(2) 溶胶-凝胶法 紫外光 催化还原 活性点位 光生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球形活性炭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玉坤 顾彬 +2 位作者 刘梦洋 薛伟洋 孙承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但缺乏高效的氢气储运方式,因而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以强酸性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了多孔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储氢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OH质量...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但缺乏高效的氢气储运方式,因而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以强酸性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了多孔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储氢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OH质量分数为30%、炭化温度为750℃时,制备的球形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158m^(2)/g,总孔容为1.12cm^(3)/g。该样品综合储氢性能最优,在温度-196℃、压力1MPa条件下,质量储氢密度可达3.14%,体积储氢密度为11.47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活性炭 聚苯乙烯树脂 一步炭化-活化法 氢气存储 物理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典型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多样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佳妮 刘爽 +2 位作者 张钧杰 胡明珠 代金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开展荒漠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对于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对宁夏白芨滩荒漠草原内柠条、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4种典型的豆科灌丛不同发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 开展荒漠灌丛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研究,对于荒漠土壤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对宁夏白芨滩荒漠草原内柠条、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4种典型的豆科灌丛不同发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丛各发育期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从灌丛种类来看,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丛,毛刺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灌丛。从发育期来看,营养期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柠条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时期;盛花期柠条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沙冬青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猫头刺根际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果实期沙冬青根际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柠条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毛刺的盛花期和果实期根际土壤中酶活性普遍较低。不同灌丛各发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大多存在显著差异。4种灌丛根际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碳源利用类型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羧酸。柠条营养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分布较均匀,代谢活性强,生长旺盛。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营养期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盛花期柠条、沙冬青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果实期柠条和沙冬青、毛刺和猫头刺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随着发育期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功能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脲酶与铵态氮(NH_(4)^(+)-N)正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土壤含水量(SWC)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全氮(TN)、铵态氮(NH_(4)^(+)-N)、土壤有机质(SOM)和全磷(TP)正相关,且与TN显著正相关;TN、有效磷(AP)、TP、速效钾(AK)和亚硝态氮(NO_(2)^(-)-N)显著影响脱氢酶活性。NH_(4)^(+)-N、NO_(2)^(-)-N、TP、AP和NO_(3)^(-)-N是影响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主要理化因子。该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宁夏荒漠根际土壤微环境以及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响应特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丛 土壤酶活性 Biolog法 碳源利用 代谢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渍方式对氯化锌活化竹纤维活性炭理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思远 刘宇 刘志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193,共7页
为探究浸渍工艺对活性炭理化性质及性能的影响,以脱除木质素的竹纤维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真空浸渍、常温搅拌浸渍、物理混合浸渍3种不同的方式浸渍竹纤维,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竹纤维基活性炭。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 为探究浸渍工艺对活性炭理化性质及性能的影响,以脱除木质素的竹纤维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通过真空浸渍、常温搅拌浸渍、物理混合浸渍3种不同的方式浸渍竹纤维,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竹纤维基活性炭。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不同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常温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大,为2096.981m^(2)/g,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最小,为1788.566m^(2)/g;常温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微孔最多,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中孔最多;竹纤维活化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基本分解,不同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官能团并无显著差异;活化后纤维晶型遭到破坏形成无序炭结构,3种浸渍方式制备的活性炭均具有部分石墨和无序石墨的特征。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3种活性炭均表现出明显的双电层电容特性及可逆性;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搅拌浸渍制备的活性炭比电容均最高,电流密度为0.2A/g时比电容达到257F/g;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电荷转移电阻更低,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具有更好的导电性;真空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最好,对亚甲基蓝的平均吸附量为841.5mg/g,物理混合浸渍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方式 活性炭 孔隙结构 电化学性能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活化法竹基厚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浩天 张天渝 +1 位作者 田志伟 蒋少华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高功率密度储能设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使用竹材为原材料,通过一步KOH活化法,借助竹的自然结构,调整活化温度,从而优化孔隙结构以增强电解质离子的传输性能,成功制备出竹基厚碳电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 超级电容器作为高功率密度储能设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使用竹材为原材料,通过一步KOH活化法,借助竹的自然结构,调整活化温度,从而优化孔隙结构以增强电解质离子的传输性能,成功制备出竹基厚碳电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电极的比电容逐渐增加,同时电导率也有所提高,说明更高的活化温度有助于去除杂质和增加孔隙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和电子传导性能。当炭化温度为1000℃时,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在1 mA/cm^(2)电流密度下,呈现出4.86 mWh/cm^(3)的能量密度和2.57 mW/cm^(3)的功率密度。即使电流密度增至20 mA/cm^(2),对称超级电容器HBC 1000//HBC 1000仍保持3.13 mWh/cm^(3)的能量密度。此外,在20 mA/cm^(2)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HBC 1000//HBC 1000的比电容仍能够维持在初始比电容的77%。本研究旨在为生物质自支撑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并推动超级电容器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一步活化法 厚碳电极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法制备MIL-100(Fe)/ACF复合材料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4,共5页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活性炭纤维(ACF)为基材,采用热压法制备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以活性黑KN-R染料为脱色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七水合硫酸亚铁与H3BTC的物...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活性炭纤维(ACF)为基材,采用热压法制备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以活性黑KN-R染料为脱色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七水合硫酸亚铁与H3BT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热压温度为150℃、热压时间为40 min。利用SEM、FT-IR、XRD表征手段,证明MIL-100(Fe)成功负载到ACF上。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染液中H2O2添加量的增加,脱色率提高,但当H2O2加入量超过0.16 mL/L后,脱色率变化不大。复合材料对不同染料的脱色效果不同,对活性黑KN-B和罗丹明B的脱色率超过96.0%,对活性红3BS的脱色率达到90.0%以上,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仅为65.6%。重复使用4次后,对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率为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光催化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热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拟的火山CO_(2)释放通量预测研究: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为例
20
作者 孙浩然 豆佳乐 +3 位作者 李南 吴鹏 杜聪 段先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37,共9页
火山活动能够将地球深部的碳输送到大气圈,是地质碳排放和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形式。火山区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_(2)气体),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及“碳中和”计划的背景下,估算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评估其对... 火山活动能够将地球深部的碳输送到大气圈,是地质碳排放和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形式。火山区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_(2)气体),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及“碳中和”计划的背景下,估算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评估其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的主要特征及调查方法,并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为例,指出可以使用地统计学原理对火山区CO_(2)气体采样数据进行插值模拟。最后,本文分析了加入协变量进行协克里格插值模拟的可行性,并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火山区CO_(2)释放通量与火山区土壤温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引入土壤温度进行协克里格插值模拟,可以优化模拟结果的误差指标。本研究将为定量评价火山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预警火山灾害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温室气体 碳排放 随机模拟 克里格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