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酸值高黏接性能APSA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
1
作者 赵伟杰 胡定武 +2 位作者 黄明 曹伟 刘春太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含有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的低酸值丙烯酸酯原胶液,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其改性,制备了具有高黏接性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APSA),并测试了其黏接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了DMAA用量对APSA黏接性能的影响,建立...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含有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的低酸值丙烯酸酯原胶液,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其改性,制备了具有高黏接性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APSA),并测试了其黏接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了DMAA用量对APSA黏接性能的影响,建立黏接性能与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w(DMAA)为14.00%时,原胶液的酸值为0.55 mg/g,APSA的黏接性能最优,180°剥离强度为32.10 N/24 mm,初黏力为19号球,持黏力为6.00 h/12 mm。APSA的黏接性能远高于国外低酸值压敏胶,而酸值基本相当。随着DMAA用量的增加,整个实验频率(0.01~100.00 Hz)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也随之增大,由此可推测出DMAA可以提升APSA的抗蠕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 低酸值 黏接性能 流变性能 抗蠕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引发剂的丙烯酸酯UV热熔压敏胶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卢晨晨 钱军 石一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分别以UVC、UVA-1以UVA-2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可进行UV固化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考察了中压汞灯与UV-LED的辐射2种光源分别对3种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压敏胶在汞...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分别以UVC、UVA-1以UVA-2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可进行UV固化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考察了中压汞灯与UV-LED的辐射2种光源分别对3种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压敏胶在汞灯的辐射下可以有效交联固化,UVA-1、UVA-2在LED灯的辐射下可以有效交联固化,在确保有效交联的前提下,3种压敏胶之间的性能差别不大。此外,多次照射对压敏胶带来的变化也不大,光引发剂在这种体系中的作用仅仅是交联作用,只要交联效果相近,性能依然取决于聚合物主体的组成与分子质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 硫杂蒽酮 二苯甲酮 光固化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光聚合丙烯酸酯胶的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马一鸣 钱军 石一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8-212,217,共6页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共聚体系、安息香双甲醚(BDK)及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分别在中压汞灯及UV-LED辐照下使单体发生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考察了引发剂、光照能量及光强对光聚合单体转化率的...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共聚体系、安息香双甲醚(BDK)及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分别在中压汞灯及UV-LED辐照下使单体发生光引发自由基聚合。考察了引发剂、光照能量及光强对光聚合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向单体中添加丙烯酸酯类光敏低聚物及多官能团交联单体,进一步探究混合体系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凝胶率的变化规律。制备了在汞灯下光照固化的UV光聚合丙烯酸酯胶,并分析组分变量所产生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光聚合,引发剂质量分数(相对于单体质量)存在最佳值,但过量可使转化率下降;在同辐射剂量下,低光强长时间照射可使转化率更高;添加低聚物后,高单体比例下的转化率较高但凝胶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聚合 光固化 单体转化率 丙烯酸酯压敏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对有机硅压敏胶耐热性的影响
4
作者 胡英臣 钱良 +3 位作者 熊丽萍 何忠义 荆晶 蒋强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5,共8页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 【目的】解决在有机硅压敏胶(SPSA)耐高温改性研究中存在的耐热性与黏结性能难以协同提升的难题。【方法】利用硅氢化反应,分别将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苯甲酯及丙烯酸四氢呋喃酯分别接枝到含氢交联剂上,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改性交联剂。调控改性交联剂的添加量,系统测试SPSA的180°剥离强度、环形初黏力、内聚力及高温残胶量,分析改性对其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影响规律。【结果】丙烯酸酯的引入可显著提升SPSA的黏结能力,其中丙烯酸苯甲酯改性SPSA在保持高剥离强度(>3.67 N/cm)和环形初黏力(12.675 N)的同时,残胶出现的温度提升至280℃,耐热性大幅增强。【结论】实现了SPSA黏结性能与耐热性的协同优化,丙烯酸苯甲酯改性交联剂的应用为解决耐高温残胶和黏结不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拓展SPSA在高温环境下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压敏胶 丙烯酸酯 改性硅油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及性能
5
作者 梁伟 谢晖 +1 位作者 黄莉 顾海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40,共10页
为了克服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高温下内聚强度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通过UV-LED光引发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添加不同UV树脂作为交联剂进行制备紫外光(UV)固化耐高温压敏胶。考察了软硬单体质量配比、功能单体用量、光引发剂(TPO)... 为了克服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高温下内聚强度较差的问题,以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通过UV-LED光引发合成丙烯酸酯预聚物,添加不同UV树脂作为交联剂进行制备紫外光(UV)固化耐高温压敏胶。考察了软硬单体质量配比、功能单体用量、光引发剂(TPO)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采用衰变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压敏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质量比为83∶7、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分数为12.5%、光引发剂(TPO)质量分数为0.1%时,压敏胶固化后综合性能最佳。衰变全反射红外色谱分析证明了UV固化压敏胶制备成功。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产物中的交联结构与丙烯酸酯预聚物以及UV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热重(TG)分析表明,加入不同UV树脂之后的压敏胶耐热性能得到了提高,并且环氧丙烯酸酯的耐高温性能是三类树脂中最好的,200℃放置2 h后仍无残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ED 压敏胶 丙烯酸酯 UV树脂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系热熔压敏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嘉祥 杜奕 +3 位作者 李江屏 潘智存 刘德山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出了丙烯酸系热熔压敏胶并研究了合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软单体、硬单体、官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该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系 热熔压敏胶粘剂 胶粘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联明 沈震 +2 位作者 李璐 覃毅 曹端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22-125,共4页
针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耐水性、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陷,综述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增黏树脂改性、有机硅树脂改性、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交联剂改性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 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蕊 张云飞 +3 位作者 梁利岩 兰延勋 杨成华 吕满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8-804,共7页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单体为基础,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外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和半连续加料工艺制备了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 以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单体为基础,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外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和半连续加料工艺制备了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m(BA)∶m(VAc)〕、官能单体(AA)用量及外交联体系(DAAM/ADH)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软硬单体配比和官能单体用量可以使压敏胶性能达到一个较优的水平。当m(BA)∶m(VAc)=85∶15,w(AA)=3%时,压敏胶初粘力为17号球,180°剥离强度为504 N/m,室温持粘力>30 d,高温(100℃)持粘力为140 min。外交联体系DAAM/ADH的引入可以在对初粘力和180°剥离强度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压敏胶的高温持粘力到540 min,从而得到高温持粘力优异的外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 压敏胶 外交联 高温持粘力 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胶粘剂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驰亮 王立 +2 位作者 王苇 俞豪杰 石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5-683,688,共10页
压教胶粘剂是一种柔性可塑性固体物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热、耐油性以及机械强度好等 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不同种类压敏胶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压敏胶粘剂 耐候 组成 耐热 耐油性 固体物质 机械强度 研究进展 可塑性 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低粘度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小平 李胜华 +1 位作者 何伟 王玲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0-1454,共5页
采用常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了固含量为65%、粘度小于400mPa·s的乳液压敏胶,研究了共聚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及种子乳液量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粘度和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羧基和羟基的功能单体对乳液的粘度和... 采用常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了固含量为65%、粘度小于400mPa·s的乳液压敏胶,研究了共聚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及种子乳液量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粘度和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羧基和羟基的功能单体对乳液的粘度和聚合稳定性影响较大;乳液压敏胶粘度随乳化剂量在预乳化液中所占比例增大及种子乳液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用量增大而降低,随缓冲剂碳酸氢钠在预乳化液中所占比例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乳液压敏胶的聚合凝胶率随乳化剂量在预乳化液中所占比例增大及种子乳液量降低而减小,当APS为单体量的0.3%,NaHCO3在预乳化液和反应中的比例为2/4时,乳液凝胶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丙烯酸酯 压敏胶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丙烯酸酯阻燃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宇正 张娜 +2 位作者 赵斌 石淑先 焦书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及丙烯酸为单体,以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为溶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自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黏料,经添加聚磷酸铵阻燃剂,得到了具有阻燃功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控制引发剂... 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羟乙酯及丙烯酸为单体,以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为溶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自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黏料,经添加聚磷酸铵阻燃剂,得到了具有阻燃功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控制引发剂用量和单体配比可改善压敏胶因聚磷酸铵加入后压敏性降低的问题;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42.6∶4.2∶8.5∶42.6∶2.1,引发剂和聚磷酸铵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1.4%、28%时,所得压敏胶阻燃性能和常规性能均与进口阻燃压敏胶BMS 5-133D的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压敏胶 丙烯酸酯 自交联 聚磷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合物对二次胶粘物稳定性及沉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宗全 詹怀宇 +1 位作者 孔凡功 李建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7,共5页
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废纸回用中二次胶粘物的模型物,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二次胶粘物稳定性及其在浆水体系中沉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质量、低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阳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桥联机理造成二次胶粘物的失稳,... 以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废纸回用中二次胶粘物的模型物,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二次胶粘物稳定性及其在浆水体系中沉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质量、低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阳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桥联机理造成二次胶粘物的失稳,而低分子质量、高电荷密度的聚乙烯亚胺则通过电荷补丁机理导致其失稳。低用量的阳离子聚合物可以引起二次胶粘物沉积,大量的聚乙烯亚胺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将二次胶粘物粒子固着到纤维上减少沉积,而大量的阳离子淀粉除了将部分二次胶粘物粒子固着到纤维上减少沉积外,还能通过吸附到二次胶粘物粒子上降低其粘性而减少树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稳定性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乳化剂对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继承 王锋 +1 位作者 胡剑青 涂伟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2-505,共4页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对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反应型乳化剂参与了反应;TEM测试显示,反应型乳化剂体系所得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3%,m(ANPEO10)∶m(D... 采用预乳化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探讨了不同乳化剂体系对压敏胶物理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反应型乳化剂参与了反应;TEM测试显示,反应型乳化剂体系所得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当w(复合乳化剂)=3%,m(ANPEO10)∶m(DNS-458)∶m(DNS-501)=1.5∶1.1∶0.4时,所得乳液的固体分质量分数为48.03%,单体转化率达到97.66%,乳液黏度为38.8 s,平均粒径为238 nm,压敏胶的初粘力能吸住8号钢球,持黏性大于24 h,180°剥离强度达到0.304 N/mm。贴在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经80℃烘烤24 h后,不锈钢表面无残胶和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乳化剂 保护膜 压敏胶 丙烯酸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中的药物透皮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承潇 崔秀明 +2 位作者 韩伟 曲媛 杨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研究了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的结构和组成对药物透皮性能的影响。选择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作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法制备压敏胶载药基质;选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作为考察指标,用Franz扩散池进行药物透皮性能考察。结果发现:压敏胶... 研究了热熔压敏胶载药基质的结构和组成对药物透皮性能的影响。选择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作为模型药物,采用热熔法制备压敏胶载药基质;选择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作为考察指标,用Franz扩散池进行药物透皮性能考察。结果发现:压敏胶结构和组成对水杨酸甲酯透皮性能有显著影响,对盐酸苯海拉明透皮性能无显著影响。水杨酸甲酯的累积透皮量和稳态流量都要高于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的皮肤通透性较好,盐酸苯海拉明的皮肤通透性较差,药物在压敏胶基质中的扩散是药物透皮的限速步骤;皮肤成为影响药物扩散的限速膜,压敏胶结构对药物透皮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压敏胶 嵌段聚合物 水杨酸甲酯 盐酸苯海拉明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郢 周春利 +3 位作者 周太炎 王哲 吴兼 巫淼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5-900,共6页
以丙烯酸酯类低聚物(DJW-330)为改性剂、聚醚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GPC、FTIR、DSC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步法滴加... 以丙烯酸酯类低聚物(DJW-330)为改性剂、聚醚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GPC、FTIR、DSC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步法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混合溶剂(丙酮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4)时,AIBN用量(基于丙烯酸酯单体总质量)为0.4%~0.6%时可得到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DJW-330;当DJW-330用量(基于固体总质量)为1.4%时改性WPU的综合性能最佳,初黏度可达14号球,持黏度达100min,且乳液稳定性好。表征结果显示,DJW-330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到WPU分子链中的,用DJW~330改性的WPU颗粒的粒径明显变大且改性的WPU胶膜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乳液 自乳化法 丙烯酸酯类低聚物 压敏胶 初黏度 持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尉晓丽 傅和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6-184,共9页
综述了改性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交联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增黏树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纳米粒子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和反应型乳化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等... 综述了改性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交联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有机硅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增黏树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纳米粒子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和反应型乳化剂改性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等。提出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高固含量的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②多重改性的高性能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③双组分水性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酯 压敏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戴培邦 于龙英 +1 位作者 苏晓娟 罗明壮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引发丙烯酸酯本体聚合 ,在聚合体系中引入 AA或 VAc共聚单体合成支化度低的无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讨论了 AA、VAc及 AA/ VAc用量对压敏胶的快粘力、180°剥离强度及持粘力的影响。
关键词 无溶剂型 丙烯酸酯压敏胶 合成 聚合反应 电工绝缘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思佳 李晓 +2 位作者 张卫英 英晓光 江献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酰肼(ADH)室温自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制备了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软硬单体质量比为80/18,引发剂用量为0.7%,乳...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采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酰肼(ADH)室温自交联体系,通过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制备了可剥离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软硬单体质量比为80/18,引发剂用量为0.7%,乳化剂用量为3%,交联单体DAAM用量为2%,搅拌桨转速为240 r/min。在此条件下聚合过程稳定,制备岀的压敏胶力学性能良好,且易于剥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可剥离压敏胶 室温自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离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赖婉婷 傅和青 +1 位作者 杨克 蓝仁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工艺,合成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该胶粘剂具有可剥离性,剥离后无残留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工艺,合成水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该胶粘剂具有可剥离性,剥离后无残留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的复合乳化剂制得的胶粘剂综合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胶 可剥离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丙烯酸酯压敏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爱民 穆锐 王桂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9年第6期552-554,共3页
以2-EHA,VAC为主要单体,采用接枝聚合手段制成了一种单组分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胶粘性能.同时还对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压敏胶 现烯酸酯 接枝聚合 胶粘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