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study of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s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n the course of wood across-compres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军 孙丽萍 +1 位作者 张冬妍 姜宇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Image segment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steps on pattern recognition study in the course of wood across-compression. By comparing and studying processing methods in finding cell space and cell wall, this paper puts for... Image segment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steps on pattern recognition study in the course of wood across-compression. By comparing and studying processing methods in finding cell space and cell wal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s that are suitable for study of cell images of wood crossgrained compression. The method of spline function fitting was used for linking edges of cell, which perfects the stud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n the course of wood across-com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wood across-compression Spline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tomy structure features extr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large across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of wood
2
作者 曹军 孙丽萍 +2 位作者 姜濯 李玉峰 周晨松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In this study "the leftest trace algorithm " was used to solve the trace of cells edge better. It also overcame the shortage that use sobel operator and laplace operator to detect the edge of wood cells. Thi... In this study "the leftest trace algorithm " was used to solve the trace of cells edge better. It also overcame the shortage that use sobel operator and laplace operator to detect the edge of wood cells. This realized the rapid extraction of the anatologic shape features in across compression and make possible the wood specie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vision across compression Image process Detection of objective ed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UNSTEADY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FOR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AND WATER FILTRATION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3
作者 黄浩 温功碧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43-1057,共15页
A new unsteady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ve-diffusiv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cromolecules and water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as proposed . After the formation of leaky junctions due to the mit... A new unsteady three-dimensional convective-diffusiv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macromolecules and water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as proposed . After the formation of leaky junctions due to the mitosis of endothelial cell of the arterial wall, the macromolecular transport happens surrounding the leaky cells. The arterial wall was divided into four layers: the endothelial layer, the subendothelial intima, the internal elastic lamina and the media for the convenience of research. The time-dependent concentration growth, the effect of the shape of endothelial cell and the effect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velocity field and pressure field of water flow across the arterial wall were obtained;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ree macromolecules; LDL, HRP and Albumin, were calcul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new theory predicts, the maximum and distribution areas of time dependent concentration with round-shape endothelial cell are both larger than that with ellipse-shape endothelial cell. The model also predicts the concentration growth is much alike that of a two-dimensional model and it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reaches its peak at the leaky junction where atherosclerotic formation frequently occurs and falls down rapidly in a limited area beginning from its earlier-time growth to the state when macromolecular transfer approaches steadily. These predictions of the new model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for the growth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LDL and Albu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三维模型 大分子传质 动脉粥样硬化 浓度分布 跨血管壁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研究
4
作者 庄泳浩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聚焦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灵新大道改扩建工程中十七涌桥景观设计,探讨如何将桥梁设计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以提升桥梁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研究提出了两个主要思路:一是桥梁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二是桥梁景观设计与规划... 聚焦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灵新大道改扩建工程中十七涌桥景观设计,探讨如何将桥梁设计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以提升桥梁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研究提出了两个主要思路:一是桥梁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二是桥梁景观设计与规划定位的结合。项目通过采用独特的桥梁结构造型和艺术形式,将桥梁打造成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通过“一桥一特色”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一系列地标性景观,丰富了道路视觉层次,并克服了桥梁设计的同质化问题。最终选定的“光之门”方案,不仅体现了桥梁的功能性,也成为了展现现代水乡魅力的艺术品,促进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景观设计 跨涌桥 规划定位 地域文化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高速组合梁顶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雄 《工程建设》 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研究跨高速组合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某单跨60 m的简支钢混组合梁工程为依托,针对顶推施工的主要难点,提出了一套能够保证施工精度和安全性的总体施工方案,具体包括施工工艺、纠偏方案、施工流程及步骤等内容。通过合理优... 为研究跨高速组合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某单跨60 m的简支钢混组合梁工程为依托,针对顶推施工的主要难点,提出了一套能够保证施工精度和安全性的总体施工方案,具体包括施工工艺、纠偏方案、施工流程及步骤等内容。通过合理优化施工过程中的顶推工艺,详细分析了顶推施工中各个关键工况下结构部件的受力情况,重点探讨了组合梁顶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强度、刚度以及变形等问题,并对建成后的组合梁进行了相应的计算与分析。实际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总体施工方案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组合梁在顶推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本文结果可为提高跨高速组合梁顶推施工的安全性、效率和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推施工 跨高速组合梁 总体施工方案 受力分析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关键领域、优化思路与着力重点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志雄 田雅群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共12页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类型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特征,金融服务面临金融产品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类型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特征,金融服务面临金融产品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此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又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践行普惠金融、适应新金融需求和承担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正视信贷、保险、支付、理财、担保“五大关键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五大关键领域”产品创新的重点,理性处理农村金融产品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关系、创新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的关系、金融机构盈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三对关系”,进而通过强化农村信贷供给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完善农业保险构建包容性风险管理和风险融资体系,创新支付产品破除农村数字支付障碍,创新农村理财新模式满足农民理财需求,优化农业担保模式实现业务与规模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产品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研究——概念界定、主题归类与未来展望
7
作者 毕达天 黄伟鑫 +1 位作者 王雨菲 王传清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共12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过去10余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把握用户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研究的特征和不足,并提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发展和理论突破提供助力。[方法/过程]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质量评估筛选文献,再通... [目的/意义]通过对过去10余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把握用户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研究的特征和不足,并提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发展和理论突破提供助力。[方法/过程]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质量评估筛选文献,再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主题归类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结果/结论]用户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研究具有用户类型多样性、社交媒体异质性、信息线索一致性、行为模式协同性等概念内涵,理论基础聚焦在研究背景、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等维度,研究主题可归类为不同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行为和同一用户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行为。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扩展概念特征的外延,构建专有的理论模型和深挖其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信息行为 用户跨社交媒体信息行为 异质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8
作者 王秀杰 马云鹏 +2 位作者 王玲 田福昌 苑希民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4-93,共10页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 为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以缺水量最小、调水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受水区水量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模型求解。确定各受水区在经济最大化和缺水总量最小化条件下的供水量,制定符合农业、生态和城市应急等需求的精准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平水年满足按需分配条件,做到满足最大需水量的同时也满足供水成本最低的目标;枯水年年供水保证率分别为57%、56%、55%、54%、53%、49%、46%、36%、34%和21%情况下的10组最优解作为水量优化配置方案,其中7个优化配置方案供水保证率大于规划调水量的供水保证率值38%。在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案下可高效完成受水区供需水任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保证调水成本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的融合取向
9
作者 刁晏斌 孙朝阳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
两岸语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但相关研究滞后问题十分突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愈发凸显。首先对近年来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其中,语言事实的发掘涉及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理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对融合... 两岸语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但相关研究滞后问题十分突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愈发凸显。首先对近年来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其中,语言事实的发掘涉及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理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对融合度及其他相关理论的思考及探索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不仅明确对两岸语言融合研究的应有认识,而且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在事实发掘方面,既要进行拓展研究,横向拓展研究范围、纵向拓展历时考察,又要进行深化研究,深入挖掘融合事实。在理论探索方面,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同时立足语言事实,锐意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共同语 语言融合 普通话 台湾地区“国语” 事实发掘 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跨平台可复用组件的交叉编译工具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陈鼎才 尹俊 许鹏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9期158-162,167,共6页
伴随着软件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军用领域软件跨平台可复用已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一趋势,文章设计并实现一种面向跨平台可复用组件的一体化交叉编译工具。首先介绍了基于组件框架的组件跨平台技术,其次从工具链管理、... 伴随着软件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军用领域软件跨平台可复用已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一趋势,文章设计并实现一种面向跨平台可复用组件的一体化交叉编译工具。首先介绍了基于组件框架的组件跨平台技术,其次从工具链管理、项目向导、并行构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叉编译工具的设计,最后通过实现的编译工具同时编译出龙芯锐华、DSP锐华和ARM麒麟等多个目标平台的组件目标文件。实验结果表明,该交叉编译工具可支持组件的跨平台复用,提升了软件的复用性和可移植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可复用组件 交叉编译 并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的基本争议和对策 被引量:36
11
作者 苗逢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共12页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的系列解读第二篇,着重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引发的基本争议。“基于工作过程”技术缺陷,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引发加速数据贫穷、技术不透明导致服务辖区内治理缺... 本文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应用指南》的系列解读第二篇,着重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引发的基本争议。“基于工作过程”技术缺陷,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引发加速数据贫穷、技术不透明导致服务辖区内治理缺失、未经许可搜集训练用数据、模型架构不可解释、基础模型不理解真实世界、生成的信息污染互联网、强势价值观投射、助长违法性深伪等多重争议。生成式人工智能会对平等、包容、学习主体能动性、价值观及语言文化多样性、知识建构的多元性等教育核心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冲击,而这些核心价值应被秉承为考证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适用性的逻辑基点。决策者和实践者应遵循“优先管制、确保包容、引导应用”的逻辑路径,强化全系统监管法规和执法能力,确保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本地适用,进而通过能力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措施引导合理的教育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内容加工 训练数据集来源 公平、包容及语言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间距下高耸双烟囱风致特性试验研究
12
作者 雷伟 王骑 +1 位作者 李明水 李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双烟囱结构在自然风作用下存在气动干扰效应,从而诱发较大风致振动,威胁结构安全.合理计算和预测风振响应是双烟囱抗风设计的关键.以某中心距为8倍平均直径的双烟囱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刚性模型测力和气弹模型测振风洞试验,将试验结果... 双烟囱结构在自然风作用下存在气动干扰效应,从而诱发较大风致振动,威胁结构安全.合理计算和预测风振响应是双烟囱抗风设计的关键.以某中心距为8倍平均直径的双烟囱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刚性模型测力和气弹模型测振风洞试验,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范、欧洲规范和CICIND(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Industrial Construction)规范计算值进行比较,详细研究双烟囱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致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囱串列布置下,迎风侧烟囱具有遮挡和干扰效应,一方面使得背风侧烟囱底部弯矩减小,另一方面使其横风向位移大于在其他风向角下的值;由于厂房的干扰效应,风振系数中国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当烟囱高度超过厂房高度后,计算值较试验值偏大;对于横向响应,中国规范计算值较试验值大37.1%,欧洲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接近,仅偏小6.9%,CICIND规范计算值比试验值小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烟囱 风洞试验 设计规范 风振系数 横风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跨大堤桥式设计与布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全 徐珂 +1 位作者 郭建光 王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94-98,103,共6页
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型桥梁跨大堤桥水文地质特征独特、条件复杂,抗震设防烈度高,而且冲刷大、主河槽摆动大,对桥梁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求较高。桥式和桥跨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黄河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防洪规划、通航标准等因素。同时,选... 阳新高速公路黄河特大型桥梁跨大堤桥水文地质特征独特、条件复杂,抗震设防烈度高,而且冲刷大、主河槽摆动大,对桥梁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求较高。桥式和桥跨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黄河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防洪规划、通航标准等因素。同时,选择合理布跨、确定桥型方案时,不仅要满足桥位处黄河Ⅳ级航道的要求,还要综合考虑沿线地形、水文、环保等多方面因素,使之与其他干线公路互联,并实现公路与境内铁路对接联通,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鉴于该黄河特大桥实际长度达2240 m,设计时应重视桥型方案选择,降低桥梁施工难度,减少工程造价,便于桥梁建设施工。通过对比分析黄河特大型桥梁桥式设计与跨大堤桥布置方案后,选择结构受力合理、施工经验成熟、造价低及后期维护量小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作为优选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桥梁 设计 跨大堤桥 路网衔接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导弹武器跨大甲板安全射界设计方法
14
作者 陈晨 毛献群 +1 位作者 陶益 赵齐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89,共4页
目前,传统船型的舰载武器安全射界设计主要采用光学射线法确定武器安全射界,在全贯通甲板舰船设计中往往涉及到导弹武器跨大甲板发射,该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本文以“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配置的“海拉姆”舰空导弹为例,在射界设计中引入... 目前,传统船型的舰载武器安全射界设计主要采用光学射线法确定武器安全射界,在全贯通甲板舰船设计中往往涉及到导弹武器跨大甲板发射,该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本文以“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配置的“海拉姆”舰空导弹为例,在射界设计中引入飞行时间概念,考虑弹体飞行和船体运动的空间轨迹交互,探讨舰载导弹武器跨大甲板条件下的安全射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 安全射界 跨大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重和重力条件液态金属绕流管束对流传热特性对比
15
作者 肖辉 郭靓 +3 位作者 兰治科 马元 王苏豪 王盛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液态金属绕流管束对流换热能力强,其应用有助于换热设备小型化,是空间动力反应堆主换热器设计的较好选择。失重是空间环境的典型特征,失重和重力条件下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流动传热特性的异同尚不清楚,阻碍了液态金属用于空间反应堆的发展... 液态金属绕流管束对流换热能力强,其应用有助于换热设备小型化,是空间动力反应堆主换热器设计的较好选择。失重是空间环境的典型特征,失重和重力条件下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流动传热特性的异同尚不清楚,阻碍了液态金属用于空间反应堆的发展进程。为此,通过雷诺时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失重和重力条件下液态金属绕流管束湍流传热特性,获得了局部温度与速度分布,得到了流动传热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竖直向下流动时,液态金属对流传热性能在失重和重力条件下表现不同;重力条件下浮力影响了流场和温度场,相比失重条件,阻力和换热性能最大偏差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传热 横掠管束 液态金属 失重 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eption-LSTM的退火窑辊道系统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康渠 刘田创 +1 位作者 辛玉 谢文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0,共7页
玻璃生产线退火窑辊道系统轴承运行状态显著影响玻璃品质和生产效率,实时监测各轴承运行状态对确保退火窑系统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结合Inception模块和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迁移诊断方法,对退火窑辊... 玻璃生产线退火窑辊道系统轴承运行状态显著影响玻璃品质和生产效率,实时监测各轴承运行状态对确保退火窑系统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结合Inception模块和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迁移诊断方法,对退火窑辊道系统中的辊道轴承和通轴轴承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诊断。首先,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轴承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降噪,并利用直方均衡化增强重构信号小波时频图的聚集性。然后,针对样本充足的辊道轴承,建立Inception-LSTM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并学习其中的时间依赖关系,实现状态诊断。再次,针对转速不同且样本量少的通轴轴承,以辊道轴承信号为源域,以通轴轴承信号为目标域,以Inception-LSTM网络为基础,使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Multi-kernel Maximum Mean Discrepancies,MKMMD)减小分布差异,实现故障样本不平衡条件下的跨转速域不变特征提取和迁移诊断。最后,利用实验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诊断出退火窑辊道系统轴承故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辊道轴承 通轴轴承 样本不平衡 跨转速 MK-M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特征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浩哲 姜在炳 +2 位作者 范宗洋 庞涛 刘修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749,共13页
针对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采用相似材料制作煤岩组合体试件,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分别结合数字散斑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捕捉裂缝的动态扩展特征,分析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点... 针对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采用相似材料制作煤岩组合体试件,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分别结合数字散斑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捕捉裂缝的动态扩展特征,分析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点弯曲试验中裂缝可从顶板直接进入煤层,裂缝在界面处未转向,增大预制裂缝长度试件断裂所需的峰值应力降低;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条件下,由于煤层塑性强,顶板内裂缝高度、长度均大于煤层,顶板内声发射事件比例高于煤层;在裂缝穿层扩展的前提下,增大水平井与煤层顶面距离会导致裂缝穿层扩展时间延长,提高压裂液注入排量可增大裂缝进入煤层的穿透深度,但是易导致缝高失控、缝长降低,提出采用变排量压裂施工,初期压裂液大排量注入促使裂缝纵向穿层,随后降排量促进裂缝在顶板和煤层内横向延伸;多裂缝同步起裂时缝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部分裂缝可能无法穿层扩展。研究成果可为掌握裂缝跨煤岩界面穿层扩展特点、优化设计压裂施工参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界面 穿层压裂 动态扩展 数字散斑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witt算子和Radon变换的雷达高速微弱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勇军 肖志文 +2 位作者 常明 张茂龙 于斯扬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4,111,共5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雷达中跨距离单元走动问题降低了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Prewitt算子和Radon变换的OFDM雷达高速微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多脉冲积累出现的跨距离单元走动以及Radon变换受噪声干扰问题,然后... 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雷达中跨距离单元走动问题降低了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Prewitt算子和Radon变换的OFDM雷达高速微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多脉冲积累出现的跨距离单元走动以及Radon变换受噪声干扰问题,然后采用Prewitt算子卷积运算抑制噪声并保留回波能量,采用Radon变换沿距离单元走动斜线进行能量积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比Hough变换和动目标检测(MTD)更优的低信噪比背景下的高速微弱目标检测性能,并能有效实现多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雷达 跨距离单元走动 高速微弱目标 PREWITT算子 RADON变换 多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平层斜拉桥钢箱梁双悬臂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虎虎 吴凯 严和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主桥为(72.5+203+522+203+72.5)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公铁平层,3号塔两侧钢箱梁采用双悬臂施工,4号塔边跨侧钢箱梁采用顶推施工,中跨侧钢箱梁采用单悬臂施工。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采用SCD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 宜宾临港长江大桥主桥为(72.5+203+522+203+72.5)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公铁平层,3号塔两侧钢箱梁采用双悬臂施工,4号塔边跨侧钢箱梁采用顶推施工,中跨侧钢箱梁采用单悬臂施工。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采用SCD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控制计算。主梁双悬臂拼装时利用边、中跨侧桥面吊机对称同步起吊待安装梁段并调整其空间位置,采用相邻梁段相对高程控制法进行精匹配;斜拉索索力以无应力索长张拉进行控制;中跨侧悬臂端临时辅助压重措施,完成钢箱梁跨越式过辅助墩和顶升式上过渡墩的施工。该施工控制技术确保了钢箱梁双悬臂施工和边跨2次上墩顺利完成,保证了塔梁临时竖向锚固束受力合理,桥梁结构受力和塔偏未超限,结构线形和索力偏差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双悬臂施工 无应力状态法 索长张拉 跨越式过辅助墩 顶升式上过渡墩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色浪漫
20
作者 沈明香 李天梅 +2 位作者 李清草 韦万丽 龙星宇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318-325,共8页
在一些浪漫神奇的魔术背后都隐藏着化学反应。本实验围绕以大众感兴趣的,且与“血色浪漫”相关的神奇现象展开,以简单有趣的几个现象科普化学反应的魅力。其中由硫氰酸钾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絮状络合物,其生成物与氟化钠反... 在一些浪漫神奇的魔术背后都隐藏着化学反应。本实验围绕以大众感兴趣的,且与“血色浪漫”相关的神奇现象展开,以简单有趣的几个现象科普化学反应的魅力。其中由硫氰酸钾与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絮状络合物,其生成物与氟化钠反应后血红色便会立刻消失,而血红蛋白中的铁可与鲁米诺产生蓝色荧光。在展现这些神奇而浪漫的现象的同时向各个层次人群科普化学知识,解密神奇魔术,探索化学之美,让人们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敬佩化学,也充分展示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和社会大众对化学的探索兴趣与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 硫氰酸钾 鲁米诺 络合反应 不同群体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