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1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he ATP system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argeting angle in 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CONG Shuang ZHANG Xiang DUAN Shi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227-1236,共10页
A compensation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advanced target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fine track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QPS)and its acquisition... A compensation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advanced target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fine track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QPS)and its acquisition,tracking and pointing(ATP)system,the advanced targeting subsystem of the ATP system is designed.Based on six orbital parameters of the quantum satellite Mozi,the advanced targeting azimuth angle and pitch angle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dynamic tracking center of the fine tracking system in the ATP system.The deviation of the advanced targeting process is analyzed.In the Simulink,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the ATP system considering the deviation compensation of the advanced targeting is carried out,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positioning system(QPS) acquisition tracking and pointing(ATP) advanced targe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平台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松 梁永锦 +2 位作者 陈雷 周年鹏 马祺翀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激光跟踪测试平台是一种空间大范围坐标测量仪器,轴系的加工装配是其整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为了提高激光跟踪平台的指向定位精度,研制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测量平台,在结构误差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激光跟踪平... 激光跟踪测试平台是一种空间大范围坐标测量仪器,轴系的加工装配是其整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为了提高激光跟踪平台的指向定位精度,研制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测量平台,在结构误差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激光跟踪平台指向精度的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以及坐标变换的原理,建立了平台的拓扑结构模型。然后,将加工装配中产生的轴系垂直度、同轴度、特征位置偏差、激光模组装配误差及各静态误差的初始位置引入误差传递矩阵,同时根据平台转动情况,将轴系晃动、控制误差等动态误差也引入其中,建立了平台指向误差的完善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定量分析了各误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误差初始位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加工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平台,并进行了轴系精度和指向精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搭建平台两轴轴系晃动<2.2″,轴系测角误差<1.1″,6.8 m外激光末端Y方向重复定位误差在0.20 mm以下,Z方向重复定位误差为0.42 mm以下,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过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平台 结构误差分析 指向误差 零件装配 超声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光伏MPPT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秋艳 孙井也 +2 位作者 迟佳 田文豪 赵子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2-668,共7页
光伏阵列P-U特性曲线在局部遮阴状态下呈现多峰状态,传统的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遗传算... 光伏阵列P-U特性曲线在局部遮阴状态下呈现多峰状态,传统的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和Lévy飞行策略,使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得以增强,并且可以跳出局部最优解。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原始麻雀搜索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MPPT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显示出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麻雀搜索算法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MPPT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志玲 毛奕栋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1-368,共8页
针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中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收敛速度慢、抖振显著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Nonlinear backstepping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BISMC)... 针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中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收敛速度慢、抖振显著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Nonlinear backstepping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BISMC)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进行预测;其次,设计非线性积分滑模面以改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稳态误差及超调量大的问题;最后,设计新型指数趋近律,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有效削弱了系统高频抖振;通过Lyapunov函数分析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控制的可达性与稳定性,并在静态、动态和遮光条件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强度发生变化的工况下,相比于传统滑模控制,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控制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非线性积分滑模 新型指数趋近律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船舶检测与跟踪
5
作者 黄磊 陈玥 +2 位作者 李赵春 祁良剑 程玉柱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 随着水上交通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河道行驶船舶的检测和跟踪越来越重要。目前基于图像的船舶检测与跟踪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图像缺失深度信息,导致其不能直接获得船舶的3D尺寸和空间位置。而三维激光雷达生成的点云数据,天然携带精确的几何信息和距离信息,在船舶的检测和跟踪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三维点云的目标检测目前可分为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式。若采用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检测方式对船舶进行检测,存在泛化性差、相临近的船舶点云无法区分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焦点稀疏卷积的PV-RCNN++改进算法对河道行驶的船舶进行检测。该改进算法不仅能很好地区分各种情况下的船舶点云,还可以提高对远处船舶的识别能力,相比基于经典点云算法的目标检测方式,在实际场景中的检测精度提高了11.56%。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间位置和3D尺寸关联程度进行多目标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其中采用ICP配准计算船舶速度并预测船舶位置。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船舶跟踪方法具有稳定的跟踪性能,能够准确匹配相邻数据帧之间的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船舶检测 PV-RCNN++ 焦点稀疏卷积 船舶跟踪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指令前馈的备用模式下光伏发电单元百毫秒级快速调频
6
作者 颜湘武 梁白雪 +2 位作者 李锐博 贾焦心 董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78-2387,I0042-I0044,共13页
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现有有功备用模式下变功率跟踪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功率响应幅值的需求,但0.6~3s的响应时长使其难以及时提供惯量支撑功率来抑制系统频率快速变化。分析表明光伏组件及电... 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会导致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现有有功备用模式下变功率跟踪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满足一次调频功率响应幅值的需求,但0.6~3s的响应时长使其难以及时提供惯量支撑功率来抑制系统频率快速变化。分析表明光伏组件及电压电流控制环节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响应时间为毫秒(ms)级,限制调频响应速度的主导因素是秒级的功率跟踪算法。为提升调频能力,提出一种功率指令前馈的光伏发电单元快速调频方法,即通过变功率跟踪算法响应频率慢速波动、功率指令前馈控制响应频率快速波动的方式进行一次调频和惯量支撑。构建频率响应模型,对比分析光伏发电单元调频动态对频率共模和差模分量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将调频响应时间由国标要求的秒级减小至百毫秒级,进而有效改善最大频率变化率和最大频率偏差指标,同时还具有抑制频率差模分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调频 一次调频 光伏发电 虚拟惯量 频率响应 变功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直流微电网中光伏与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潘欢 宁显华 +2 位作者 李峰 吴嘉欣 刘长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9-70,共12页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 在光储孤岛直流微电网中,需要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通常对光伏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技术。但传统的MPPT控制速度慢、精度低,特别是在局部阴影情形下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此,首先提出一种将布谷鸟搜索算法与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混合MPPT控制。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快速全局寻优,再使用电导增量法精确定位,实现快速而准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储能单元是光储直流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电流均分、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 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主要控制目标。但电流均分受线路电阻差异的影响,进而影响SoC均衡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于是设计一种新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以实现上述目标。该策略在电压外环采用母线电压作为反馈值,在电流内环中设计了基于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将SoC与指数函数结合并引入加速因子,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SoC的快速均衡。所提控制策略既不需要下垂控制,也无需二次补偿控制,减轻了通信负担。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直流微电网系统模型,验证所设计新的混合MPPT控制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电流均分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改进轻量级神经网络的光伏最大功率追踪
8
作者 张智娟 沈哲平 薛琦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81-6788,共8页
针对神经网络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由于缺乏实用性改进而难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轻量级神经网络MPPT算法。其通过知识蒸馏算法减小神经网络复杂度及内存占用率,得到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 针对神经网络最大功率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由于缺乏实用性改进而难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轻量级神经网络MPPT算法。其通过知识蒸馏算法减小神经网络复杂度及内存占用率,得到轻量级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优化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来修正模型精度问题所带来的预测误差;算法前期通过轻量级模型预测最大功率点电压范围并快速追踪进入范围,后期通过优化扰动观察法不断更新范围上下限,最终使上下限收敛至最大功率点。之后在MATAL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最后搭建实物模型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追踪效率更高,纹波电压抑制更稳定,并且在嵌入式设备中资源占用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追踪(MPPT) 光伏组件 知识蒸馏 嵌入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WO-IP&O算法的光伏系统多峰MPPT研究
9
作者 任志玲 刘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6,共7页
复杂遮荫环境下,光伏阵列P-U曲线呈现多个峰值,常规最大功率跟踪(MPPT)算法不能精确、快速地找到最大功率点。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白鲸算法(IBWO)与改进扰动观察法(IP&O)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IBWO采用Henon混沌映射增加种群多样性,引... 复杂遮荫环境下,光伏阵列P-U曲线呈现多个峰值,常规最大功率跟踪(MPPT)算法不能精确、快速地找到最大功率点。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白鲸算法(IBWO)与改进扰动观察法(IP&O)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IBWO采用Henon混沌映射增加种群多样性,引入自适应步长因子和最优个体引导策略,增强跳出局部最优和进行全局寻优的能力,进而提高追踪精度。首先IBWO追踪到最大功率点周围,再利用IP&O提高追踪的精度。仿真实验表明,与金枪鱼算法(TSO)和白鲸算法(BWO)相比,IBWO-IP&O算法在各种复杂遮荫环境下均具有更快的追踪速度、更高的追踪精度和更低的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发电 自适应步长因子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压穿越快速恢复与对微网频率影响研究
10
作者 颜湘武 杨若嘉 +1 位作者 沈钟毓 贾焦心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3-400,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 提出一种改进MPPT低电压穿越控制,除考虑无功对电压恢复的影响外,还从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频率恢复角度分析功率变化对微网频率的影响。该策略对MPPT控制进行解耦,使得光伏组件在故障恢复后快速追踪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值,更快达到最大输出功率,进而有助于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通过实验对比分析采用改进MPPT策略和基于FPPT减载控制下低电压穿越过程在恢复过程中光伏输出电压和逆变器功率输出以及弱电网下频率的变化,表明改进策略对于频率支撑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逆变器 光伏发电 频率稳定 低电压穿越 暂态稳定性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BKA-P&O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
11
作者 王欣峰 姜鑫杰 +1 位作者 张丕 赵思琴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 针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曲线在局部遮阴条件下存在多峰值的特性,导致传统算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黑翅鸢算法(TBKA)与扰动观察法(P&O)相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称为TBKA-P&O算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首先通过Tent-Logistic-Co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其次引入切线飞行策略优化TBKA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精度,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贪婪策略的动态透镜成像反向学习策略用于提升搜索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在局部搜索阶段,结合P&O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定位和高精度跟踪。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传统P&O算法、BKA-P&O算法、量子CS-P&O算法以及TBKA-P&O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TBKA-P&O在4种工况下的跟踪精度分别为100%、99.97%、99.96%和99.96%,跟踪时间分别为0.093、0.090、0.077和0.047 s。与其他算法相比,TBKA-P&O算法在动态追踪速度、稳态跟踪精度及功率振荡控制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追踪 局部遮阴 改进黑翅鸢算法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遮挡对光伏阵列发电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琦 王登甲 +1 位作者 梁宇翔 傅治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593,共7页
该文分析光伏组件及阵列在间歇性局部遮挡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并针对光伏阵列的多峰性能曲线提出一种能准确追踪最大功率点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利用5参数模型原理,在Simulink中搭建光伏组件及阵列的仿真模型。以西部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 该文分析光伏组件及阵列在间歇性局部遮挡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并针对光伏阵列的多峰性能曲线提出一种能准确追踪最大功率点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利用5参数模型原理,在Simulink中搭建光伏组件及阵列的仿真模型。以西部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光伏阵列为例,应用Sketch up进行日照分析,模拟得到实际阴影遮挡条件,代入上述模型中得到性能曲线,并通过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MPPT追踪。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最大功率点追踪 太阳能发电 部分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BO-IP&O算法局部遮阴下光伏系统MPPT跟踪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帅虎 赵辉 +1 位作者 岳有军 王红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光伏MPPT实时跟踪问题,减少光伏阵列在局部遮阴时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的损失,提出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IDBO)结合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的双层控制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将最优个体引导策略和Levy飞行引入蜣螂优化算法,动态调整... 为解决光伏MPPT实时跟踪问题,减少光伏阵列在局部遮阴时光伏系统输出功率的损失,提出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IDBO)结合变步长扰动观察法(IP&O)的双层控制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将最优个体引导策略和Levy飞行引入蜣螂优化算法,动态调整区域边界,快速搜索全局最大功率点,减小跟踪波动;在下层模型采用IP&O进行局部跟踪,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收敛的实时性。通过3种复杂遮阴环境以及动态阴影环境下该算法与其他算法对比,验证了该算法在MPPTs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蜣螂优化算法 局部遮阳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混合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善峰 陈芳芳 +2 位作者 徐天奇 李华鑫 程三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4,共6页
针对传统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方法在光伏阵列因环境因素处于局部遮阴时出现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为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基于樽海鞘群算法对低维度优化问题的优势,提出一种多策略混合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MPPT控制。该控制采用改进... 针对传统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方法在光伏阵列因环境因素处于局部遮阴时出现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为实现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基于樽海鞘群算法对低维度优化问题的优势,提出一种多策略混合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MPPT控制。该控制采用改进型Logistic混沌映射对樽海鞘种群进行初始化,提高了樽海鞘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利用麻雀搜索算法发现者行为代替樽海鞘领导者行为,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静态局部遮阴和动态局部遮阴两种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并且相较于粒子群算法和樽海鞘群算法,其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追踪 樽海鞘群算法 光伏阵列 改进Logistic混沌映射 局部遮阴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治水下机器人及其运动控制技术综述
15
作者 孟繁贵 刘爱民 +3 位作者 胡岩 王宇琛 乔路宽 张红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1-338,共18页
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因其机动灵活、鲁棒性强、运动范围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海底科考、巡逻侦察等领域。为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种作业任务,AUV的运动控制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按照AUV发展的时... 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因其机动灵活、鲁棒性强、运动范围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海底科考、巡逻侦察等领域。为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种作业任务,AUV的运动控制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按照AUV发展的时间进程,重点从运动控制相关角度对国内外AUV的典型产品进行介绍,并展示了团队最新研制的“盛鲸一号”AUV及其运动控制技术。根据AUV的运动控制研究现状,AUV的运动控制可分为路径跟踪、轨迹跟踪和镇定控制三种类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制导方案的设计和控制器的优化上。AUV模型不确定、外界干扰和执行器饱和是影响运动控制系统的三大主要挑战。为应对这些难题,深度强化学习、滑模控制、自抗扰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S面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抑制AUV动力学模型变化以及海浪、洋流等环境干扰对跟踪精度的影响。针对执行器饱和问题,模型预测控制、深度强化学习和滑模控制技术表现尤为突出。现有研究显示,信息型AUV的数量较多,AUV的运动控制系统在精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AUV的发展将聚焦于采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长航程AUV和具备自主操纵机构的多模式AUV。同时,AUV的运动控制趋势将向低功耗运动控制和集群运动控制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 路径跟踪 轨迹跟踪 点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复合轴控制模型与建链影响
16
作者 杨清龙 张宸博 +1 位作者 李殷乔 朱逸萧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290,共10页
星间激光通信依赖稳定的跟踪性能,需要建立全面且有效的数字化捕跟系统模型,辅助指导系统设计,研制高精度粗精复合轴系统。传统数字模型较为简化,涉及误差源单一且不精确,难以准确描述实际激光链路跟踪场景。为解决该问题,通过系统理论... 星间激光通信依赖稳定的跟踪性能,需要建立全面且有效的数字化捕跟系统模型,辅助指导系统设计,研制高精度粗精复合轴系统。传统数字模型较为简化,涉及误差源单一且不精确,难以准确描述实际激光链路跟踪场景。为解决该问题,通过系统理论模型研究、结合真实产品物理特性,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复合轴跟踪模型,进行复合跟踪过程中误差源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链路跟踪过程中微振动、探测器噪声、摩擦力矩、编码器误差和齿轮传动误差等误差,考虑真实场景下误差被准确引入数字模型的环节。通过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特性分析梳理各误差源的主次关系。针对建链的特殊场景分析跟踪精度恶化和断链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有助于指导各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文中模型可为星载激光通信载荷控制系统设计、研制和测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模型 数字化捕跟系统误差源 跟踪精度 星体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波段雷达与AIS融合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
17
作者 孙波 曾炜 +2 位作者 许小伟 邓明星 漆庆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8,55,共9页
基于K波段雷达的特性,设计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和与AIS的航迹数据关联及融合算法。在进行背景噪声过滤时,采用基于动态保护单元的雷达背景功率计算方法,与均值类CFAR算法相比,在过滤掉背景噪声时保留有更多的目标回波与细节信息;在对滤波... 基于K波段雷达的特性,设计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和与AIS的航迹数据关联及融合算法。在进行背景噪声过滤时,采用基于动态保护单元的雷达背景功率计算方法,与均值类CFAR算法相比,在过滤掉背景噪声时保留有更多的目标回波与细节信息;在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聚类时,使用基于核距离的DBSCAN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聚类,能够更好地聚类出不同距离和复杂形状的簇;在进行雷达轨迹与AIS轨迹匹配时,从二维坐标和速度矢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保证匹配效率和精度;对匹配成功的目标,基于AIS和雷达的数据特点,动态调整AIS与雷达的权重完成数据融合。借助津港轮36和津港轮37完成实船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船应用中相对于单一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定位与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波段雷达 噪声过滤 点云聚类 航迹关联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AO的光伏和温差混合发电系统的MPPT方法
18
作者 皮琳琳 田立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8-255,共8页
光伏温差混合发电(PV-TEG)系统在局部阴影情形下功率-电压(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值,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导致系统发电功率降低,智能算法虽能一一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但追踪时间过长导致能量损失。针对上述... 光伏温差混合发电(PV-TEG)系统在局部阴影情形下功率-电压(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值,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导致系统发电功率降低,智能算法虽能一一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但追踪时间过长导致能量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雪消融优化器(ISAO)的PV-TEG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方法,首先设计基于PVTEG特性的初始位置策略,使得初始位置获得更好的适应值;其次在原始SAO的位置更新策略基础上引入基于种群边界范围的动态参数调整机制,并设计改进的开发搜索方式,实现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动态平衡。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与粒子群算法(PSO)比较,证明了所提方法跟踪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温差混合发电 最大功率点追踪 局部阴影 改进雪消融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指向误差分析
19
作者 董云冲 李小明 +2 位作者 陈希来 杨盛 付越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9,共14页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主要由两片旋转的偏振光栅组成,光源经过偏振光栅衍射后实现在圆锥形范围内的光束指向,进而对目标进行捕获、跟踪。而指向精度作为Risley光栅跟瞄系统的重要指标,不仅受伺服与光学系统影响,还受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主要由两片旋转的偏振光栅组成,光源经过偏振光栅衍射后实现在圆锥形范围内的光束指向,进而对目标进行捕获、跟踪。而指向精度作为Risley光栅跟瞄系统的重要指标,不仅受伺服与光学系统影响,还受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双光栅转台的天线安装位置精度以及轴系装配误差等系统误差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对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的各系统误差源及其造成的指向误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系统误差数理模型并利用ZEMAX对数理模型进行验证,随后利用MATLAB分析各系统误差源对Risley光栅跟瞄系统指向误差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及指标要求对某双光栅跟瞄系统误差源进行误差分配,指导双光栅转台的设计、装调。对双光栅转台指向误差进行实验测试,经多次实验测试后得到双光栅转台实际最大指向误差δe=7.2″,满足双光栅转台指向误差设计指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ley光栅 跟瞄系统 指向误差 误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M和ATOM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20
作者 胡银记 梁振起 +1 位作者 李国强 景元萍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当前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目标框或分割掩模初始化模板,然而在有限操作时间或恶劣场景时却难以提供目标框或分割掩模。提出一种点提示的目标跟踪算法,其仅需要提供位于目标分割掩模中的任一图像坐标即可完成模板初始化。首先,采用SAM对... 当前目标跟踪算法往往采用目标框或分割掩模初始化模板,然而在有限操作时间或恶劣场景时却难以提供目标框或分割掩模。提出一种点提示的目标跟踪算法,其仅需要提供位于目标分割掩模中的任一图像坐标即可完成模板初始化。首先,采用SAM对图像目标进行零样本分割,获取分割掩模,求外界矩形框作为ATOM跟踪算法的输入,从而完成模板初始化;然后,采用高斯-牛顿共轭梯度法对模板在线快速学习,获得目标定位器,与离线学习的IoU预测分支共同完成目标跟踪任务;最后,根据点提示输入完成目标跟踪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UAV123数据集上,算法的精度P达到79.7%,AUC达到60.6%,跟踪性能相较于经典算法有一定提升,同时,FPS达到87.4帧/s,满足实时跟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点提示 零样本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