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quathermolysis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over a WO_(3)/ZrO_(2) Solid Acid
1
作者 Ning Haolong Wu Junwen +6 位作者 Shen Zhibing Che Chang Tang Ruiyuan Liang Shengrong Zhang Juntao Jiang Haiyan Yuan Shibao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Tungstated zirconia(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WO_(3)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n used in the catalytic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from Xinjiang.The WO_(3)/ZrO_(2... Tungstated zirconia(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WO_(3) contents were prepar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n used in the catalytic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from Xinjiang.The WO_(3)/ZrO_(2) solid acid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a range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and pyridine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WO_(3) content of the WO_(3)/ZrO_(2) catalyst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catalysts.When the WO_(3) mass fraction was 20%,it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tetragonal zirconia,thereby enhancing the creation of robust acidic sites.Acidity is considered to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When the catalyst containing 20%WO_(3) was used to catalyze the aquathermolysis of heavy oil under conditions of 14.5 MPa,340℃,and 24 h,the viscosity of heavy oil decreased from 47266 to 5398 mPa·s and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rate reached 88.6%.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eavy 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quathermolysis were analyzed using a saturates,aromatics,resins,and asphaltenes analysis,gas chromatography,elemental analysis,densimeter etc.After the aquathermolysis,the saturate and aromatic cont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3.3%to 48.35%and 19.47%to 21.88%,respectively,with large reductions in the content of resin and asphaltene from 28.22%to 25.06%and 5.36%to 2.03%,respectively.The sulfur and nitrogen contents,and the density of the oi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se factors were likely the main reasons for promoting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during the aquathermolysis over the WO_(3)/ZrO_(2) solid acid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oil AQUATHERMOLYSIS viscosity reduction WO_(3)/ZrO_(2)solid acid cataly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ydration of xylose to furfural over niobium phosphate catalyst in biphasic solvent system 被引量:4
2
作者 Boonrat Pholjaroen Ning Li +2 位作者 Zhiqiang Wang Aiqin Wang Tao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26-832,共7页
Phosphoric acid treated niobic acid(NbP)was used for the dehydration of xylose to furfural in biphasic solvent system,which was found to exhibit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the tested catalysts.The excellent performanc... Phosphoric acid treated niobic acid(NbP)was used for the dehydration of xylose to furfural in biphasic solvent system,which was found to exhibit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the tested catalysts.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NbP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better synergistic cooperation between Bro¨nsted and Lewis acid sites.Moreover,NbP showed good stability and no obvious deactivation or leaching of Nb could be observed after six continuous re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OSE FURFURAL DEHYDRATION biphasic solvent system solid acid catalyst niobium phosph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rconium-containing UiO-66 as 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 with methanol 被引量:9
3
作者 Fan Zhou Ningyue Lu +2 位作者 Binbin Fan Huigang Wang Ruifeng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74-879,共6页
Zirconium-based MOFs of the UiO fami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zirconium-based UiO-66 in... Zirconium-based MOFs of the UiO fami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zirconium-based UiO-66 in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and elucid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defects in UiO-66 materials on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zirconium-containing UiO-66 samples were synthesized by vary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s and BDC/Zr(terephthalic acid/ZrCl) ratios in the synthesis system.The synthesized UiO-66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Nadsorption-desorp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rmogravimetrical analysis(TGA),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NH(NH-TP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butyrin and soybean oil with methan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iO-66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defec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vary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s and/or the BDC/Zr ratios used in the synthesis system.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UiO-66 materials greatly depended on their linker defects and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fect amount. The UiO-66 w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butyrin and soybean oil with methanol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was comparable to other solid acid catalys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s. The UiO-66 catalyst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uld be re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solid acid TRANSESTERIFICATION UiO-66 cataly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催化芳烃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文鹏 方咏霓 +1 位作者 虞鑫海 裴克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316,321,共5页
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酸性,其特有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分子的传质,在芳烃的烷基化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介绍了近年来芳烃烷基化反应中分子筛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来改良自身的结构、孔道、酸性位点提升分子筛在芳烃的烷基化... 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酸性,其特有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分子的传质,在芳烃的烷基化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介绍了近年来芳烃烷基化反应中分子筛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来改良自身的结构、孔道、酸性位点提升分子筛在芳烃的烷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的改性方法有模板法、后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等。以期对研究制备高效绿色环保型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在芳烃烷基化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固体酸 催化剂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Bi-S_(2)O_(8)^(2-)/ZrO_(2)-Al_(2)O_(3)脱除模拟汽油中碱性氮的研究
5
作者 吴田甜 解文功 +2 位作者 闫锋 孙方力 刘宇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2-46,共5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Bi-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脱除模拟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喹啉。通过XRD、FT-IR、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i-S_(2)O_(8)^(2-)/Zr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Bi-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脱除模拟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喹啉。通过XRD、FT-IR、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i-S_(2)O_(8)^(2-)/Zr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酸性、较多的活性中心。合成Bi-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条件:Bi质量分数为30%、550℃焙烧3 h。脱碱性氮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0.5 g,模拟油与氧化剂体积比为10∶1,在50℃下反应25 min,脱除率达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碱性氮化物 喹啉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高质高效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
6
作者 胡杰 丁军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0,共7页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含氧基团对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具有适量的介孔比例能有效保障催化剂孔道结构的稳定性,而酚羟基比羧基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用H_(2)O_(2)氧化介孔为主的活性炭ECAC得到的ECAC-H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ECAC-H所得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达87.62%(w),收率86.57%。套用10次后,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仍有86.93%(w),收率85.92%。该碳基固体酸催化策略可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可为实现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绿色工业化合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苯并噻唑 改性活性炭 固体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
7
作者 张子豪 谭智毅 +4 位作者 麦晓霞 林海 李全忠 刘莹峰 肖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 本文利用乙酸银修饰的氧化铝-硅胶材料制备固相萃取柱对船用残渣燃料油样品进行净化分离,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使用DB-35 MS UI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控模式,内标法定量测定酚类及脂肪酸甲酯(FAME)类化合物。对影响酚类和FAME类化合物的进样方式、萃取溶剂的选择、固相萃取柱类型的选择以及淋洗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在浓度0.05~2.5μg/mL范围线性良好,具有检出限(0.1~1.2 mg/kg)和定量限(0.3~4.0 mg/kg)低,稳定性好和萃取效率高,以及基质效应不显著等优势。通过用不含目标物的空白燃料油配制0.10、0.50、2.50 mg/L浓度水平的试样考察方法的可靠性,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5.5%~115.4%)和相对标准偏差(RSD≤6.2%)。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可实现船用残渣燃料油中酚类及FAME类化合物的有效检测。另外,劣质船用燃油存在不少的酚类和FAME类物质,高浓度苯酚、甲酚、二甲酚、对枯基苯酚、脂肪酸甲酯等物质可能是导致船舶油泵损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残渣燃料油 酚类 脂肪酸甲酯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酯化反应条件优化
8
作者 马玲 李磊 +2 位作者 古孜扎尔 雷兵 贾可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酯类油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合成润滑油的基础油,具有预定的分子结构,不含普通矿物油中的不稳定杂质。多元醇酯类油最大的特点是酯分子中的多重酯键赋予酯分子极性,因此,明确酯类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合成更好的酯类润滑油以... 酯类油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合成润滑油的基础油,具有预定的分子结构,不含普通矿物油中的不稳定杂质。多元醇酯类油最大的特点是酯分子中的多重酯键赋予酯分子极性,因此,明确酯类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合成更好的酯类润滑油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合成满足苛刻条件下使用的高性能润滑油是多元醇酯类油未来的研究任务。文章以三羟甲基丙烷、己二酸和正庚酸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两步酯化法合成己二酸庚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为多元醇酯基础油合成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 己二酸 多元醇酯 润滑油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钼催化剂前驱体制备单元腐蚀分析与对策
9
作者 白宇 刘洋 史丰杰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浆态床渣油加氢是目前重油深度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国内某公司已投产了两套3 Mt/a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同时与之配套的有机钼催化剂前驱体制备单元,可实现对这两套装置催化剂的自产供给,该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以乙酸酐、异辛酸和钼酸为原... 浆态床渣油加氢是目前重油深度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国内某公司已投产了两套3 Mt/a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同时与之配套的有机钼催化剂前驱体制备单元,可实现对这两套装置催化剂的自产供给,该催化剂生产工艺技术以乙酸酐、异辛酸和钼酸为原料,生产出钼质量分数为15%的辛酸钼作为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前驱体,同时副产乙酸,工艺系统腐蚀环境较为复杂,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催化剂前驱体制备单元频繁出现腐蚀泄漏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腐蚀案例,同时对腐蚀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腐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 渣油加氢 有机钼 催化剂 前驱体 乙酸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代替液体酸催化剂的环境友好新工艺 被引量:70
10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1 位作者 陈庆龄 卢文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关键词 固体酸 液体酸 催化剂 环境友好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金酯的合成及催化剂选择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郭海福 秦海莉 +4 位作者 樊宏伟 崔秀兰 林明丽 成大农 赵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乙醇、丙醇、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尼泊金酯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固体超强酸 SO2 - 4 /Ti O2 Al2 O3是合成尼泊金酯的良好催化剂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醇酸比为 4∶ 1 ( mol比 )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 对乙醇、丙醇、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尼泊金酯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固体超强酸 SO2 - 4 /Ti O2 Al2 O3是合成尼泊金酯的良好催化剂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醇酸比为 4∶ 1 ( mol比 )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 4 % ,反应时间为 5h。上述条件下 ,尼泊金乙酯的产率为 85% ,尼泊金丙酯的产率为94 % ,尼泊金丁酯的产率为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酯 催化剂 超强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催化乌桕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16
12
作者 文利柏 谭文广 +2 位作者 王运 韩鹤友 郑新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乌桕籽油为原料,对固体酸催化其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S2O82-/TiO2、S2O82-/TiO2-ZrO2、SO42-/TiO2-ZrO2、SO42-/A l2O3-ZrO24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并在同一条件下比较了它们在乌桕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反... 以乌桕籽油为原料,对固体酸催化其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通过对S2O82-/TiO2、S2O82-/TiO2-ZrO2、SO42-/TiO2-ZrO2、SO42-/A l2O3-ZrO24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并在同一条件下比较了它们在乌桕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SO42-/TiO2-ZrO2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SO42-/TiO2-ZrO2催化的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5%,反应时间6 h,此时乌桕籽油的酯化率超过95%,且催化剂重复和再生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生物柴油 酯交换 乌桕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萍梅 黄凤洪 +2 位作者 黄庆德 王江薇 刘昌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8-70,共3页
利用高酸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是现今研究的热点。以高酸值油脂为原料,采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甲醇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 利用高酸值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是现今研究的热点。以高酸值油脂为原料,采用四氯化锡作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甲醇比例、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锡对高酸值油脂酯化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可以回收重新使用;通过两步酯化,酯化率可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四氯化锡 酸值 催化剂 酯化率 加入量 油脂 原料 使用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催化剂SBA-15-SO_3H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6
14
作者 袁兴东 沈健 +3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敬来 金知晚 朴尚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32-2335,共4页
采用直接和后合成两种方法制备出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 SBA-1 5 -SO3 H,用 XRD和红外光谱分析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制备出的含磺酸基的催化剂都保持了 SBA-1 5分子筛的完整晶体结构 ,并含有质子酸中心... 采用直接和后合成两种方法制备出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 SBA-1 5 -SO3 H,用 XRD和红外光谱分析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制备出的含磺酸基的催化剂都保持了 SBA-1 5分子筛的完整晶体结构 ,并含有质子酸中心— SO3 H;固体核磁共振表征结果证明 ,两种方法都使 MPTMS存在于分子筛的表面 ;用 N2 吸附 -脱附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 ;TGA分析认为 ,MPTMS在分子筛表面的热稳定性大于 30 0℃ ,酸碱滴定结果说明 ,直接法获得的催化剂的酸中心多于后合成法 .酯化反应结果表明 ,直接法合成的催化剂比后合成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且简便、快捷、高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SO3H 制备 催化性能 介孔分子筛 SBA-15 固体酸 磺酸 表面改性 多相催化剂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5
作者 韩明汉 陈和 +1 位作者 王金福 金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9-1124,共6页
生物柴油不仅燃烧性能与石油柴油相当,且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综述了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 生物柴油不仅燃烧性能与石油柴油相当,且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综述了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为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应采用廉价原料(如废油脂)。对于酸值高的废油脂,宜采用固体酸和离子液体等环境友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 固体碱 有机碱 固体酸 离子液体 超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臭馏出物的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亦文 钱国平 +2 位作者 苏云 任其龙 吴平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8-701,共4页
酯化是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酯化催化剂,在固定床中将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反应,将脱臭馏出物的酸价ρ(KOH)从145降到3mg/g以下.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进料流量、进料配比、原料... 酯化是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酯化催化剂,在固定床中将脱臭馏出物进行甲酯化反应,将脱臭馏出物的酸价ρ(KOH)从145降到3mg/g以下.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进料流量、进料配比、原料水含量以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床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脱臭馏出物 固体酸催化剂 天然维生素E 提取工艺 油脂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性催化剂催化生物柴油合成反应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32
17
作者 岳鹍 王兴国 +1 位作者 金青哲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65,共3页
固体酸性催化剂作为酯交换的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选择了几种固体酸性催化剂作为废煎炸油与甲醇酯交换的催化剂,并将它们的催化活性与传统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有这些催化剂中,NaHSO4.H2O的催化活性与H2SO4相似,且催化剂... 固体酸性催化剂作为酯交换的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选择了几种固体酸性催化剂作为废煎炸油与甲醇酯交换的催化剂,并将它们的催化活性与传统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有这些催化剂中,NaHSO4.H2O的催化活性与H2SO4相似,且催化剂可回收再生,整个反应过程无三废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性催化剂 生物柴油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志华 孙小嫚 +1 位作者 孙桂芳 刘国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62,共4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了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了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42-/Fe2O3固体超强酸对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冰水浴中沉淀、500℃焙烧效果最佳。SO42-/Fe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2%,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8h。在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40h),生物柴油收率仍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生物柴油 菜籽油 酯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酯化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海荣 邬国英 林西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 介绍了一种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适用于工业精制脂肪酸和泔水油等酸化油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改变了SO42-/粘土催化剂的酸性分布,酸性增强。正丁胺-TPD法的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酸性催化剂。使用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醇油质量比0.43∶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投料用量的5%,反应时间为6~8h(视原料酸值而定)。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工业精制脂肪酸原料,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时,改性的SO42--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可循环使用20次;使用泔水油为原料,须对原料和粗产品进行精制,能得到合格产品。说明改性的SO24--TiO2/粘土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好,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油 生物柴油 固体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被引量:20
20
作者 霍稳周 李花伊 +2 位作者 陈明 吕清林 高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4,共4页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进料量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在反应釜温度120℃、分馏柱顶部温度91~92℃、正丁醇与乙酸摩尔比1.02、进料量60mL/h的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5.1%,达到了采用硫酸催化剂时的水平。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寿命在500h以上,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丁酯 乙酸 正丁醇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