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by abrasive flow based on direct Monte Carlo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LI Jun-ye ZHU Zhi-bao +4 位作者 WANG Bin-yu ZHANG Xin-ming WANG Fei ZHAO Wei-hong XU Cheng-y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667-3683,共17页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finishing the inner surface of elbow parts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s in elbow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This work was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by combining theory,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The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DSMC)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were combined to reveal the random collision of particles during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abrasive flow.Under different inlet velocity,volume fraction and abrasive particle size,the dynamic pressure and turbulence flow energy of abrasive flow in elbow were analyzed,and the machining mechanism of particles on the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achining parameters on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were obtained.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order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abrasive flow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establish the optimal process parameters.The result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lbow are discussed,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Ra value is reduced from 1.125μm to 0.295μm after the precision machining of the abrasive flow.The application of DSMC method provides special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brasive flow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achining by abrasive flow 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 method abrasive particle colli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类零件直孔道磨粒流加工的数值模拟与模型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渠晓刚 张旭鹏 +2 位作者 高杰 王长江 王麒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5-141,148,共8页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 由于阀类零件的内孔道微小复杂,使用磨粒流抛光技术对其进行精密加工时,各加工参数难以确定。针对此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参数下的流体孔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孔道直径、深度、入口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等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试验验证并进行极差分析,将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磨粒流加工参数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下对于加工效果的影响一致,最显著的为入口压力;在最优的正交试验参数组合下,内孔表面粗糙度降至0.312μm;在多个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中,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拟合优度达到0.969 2,预测误差在0.03%~5.6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阀类孔道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增材制造弯管磨粒流抛光防过磨创新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坤 李方祺 +2 位作者 吕伊凡 朱伟光 张松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结构设计弯管内表面在磨粒流光整工艺加工下各样点压力与流道形状对弯管肘部材料去除量的影响。结果 仿真和实验结果揭示了各结构弯管的压力变化趋势,以及去除量的分布特征。在10 MPa的加工压力和100次的循环加工次数下,不均匀增厚弯管在入口倒角处存在压力增大突变,所以在倒角处、弯管段去除量最大,比普通弯管增加了20.7%。2种凸起结构在弯管段外侧压力随凸起结构的阻滞作用加剧而突变增大,随形磨削导致外侧凸起结构处去除量变化波动加剧,相比普通弯管分别增加了67.2%和47.5%,内侧去除量相比普通弯管也显著提升,分别提升172%和151%。结论 不均匀增厚弯管可以显著减少肘部过磨,保持内壁表面连续均匀的梯度变化,而凸起结构导致去除量波动,虽然可以减少过磨但难以控制稳定的表面粗糙度,所以不均匀增厚弯管结构对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磨粒流加工 弯管过磨 弯管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膝关节曲面磨粒流抛光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坤 吕伊凡 +3 位作者 李方祺 王伟丞 张继峰 朱伟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9-160,共12页
目的解决磨粒流加工3D打印制造的TC4钛合金膝关节时存在配合端面抛光效率低以及表面质量不均匀的问题。方法运用FLUENT软件并结合非牛顿流体的Carreau-Yasuda方程对有、无仿形工装的磨粒流加工3D打印膝关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仿形工装对... 目的解决磨粒流加工3D打印制造的TC4钛合金膝关节时存在配合端面抛光效率低以及表面质量不均匀的问题。方法运用FLUENT软件并结合非牛顿流体的Carreau-Yasuda方程对有、无仿形工装的磨粒流加工3D打印膝关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仿形工装对磨粒流加工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颗粒直径倍数与流道间隙大小的关系,从而完成最佳仿形工装设计。结果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形工装有助于减小压力损失,并且膝关节表面的切削量显著提升,最大提升了182.92%。同时,在双向磨粒流工艺下,膝关节表面切削量的不均匀程度平均降低73%,提升了表面质量的均匀性,证实了仿形工装的有效性。加工结果表明,当仿形流道间隙大小为5倍Si C颗粒直径、工作压力为2 MPa、加工时间为45 min、使用双向磨粒流工艺时,3D打印膝关节的整体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平均表面粗糙度为0.67μm。主要配合曲面呈现镜面效果,表面粗糙度达0.38μm与0.46μm。结论当仿形工装的流道间隙为5倍SiC颗粒直径时,磨粒流抛光效果最优。采用双向磨粒流工艺,获得了优于单向磨粒流工艺的均匀表面压力,从而有效提升了表面质量的均匀性,为3D打印钛合金人工骨复杂曲端面的光整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工艺 3D打印 钛合金膝关节 仿形工装 精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内孔结构磨粒流加工的检测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龚灯 赵伦武 +1 位作者 倪帅 韩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4,共8页
为提高军工零件的内孔加工的可靠性和加工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磨粒流加工中,磨料粒度、磨料质量分数、磨粒流工作压力和循环加工次数对阶梯内孔倒圆角半径、材料去除率、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磨粒流工作压力是内孔倒圆角半径... 为提高军工零件的内孔加工的可靠性和加工质量,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磨粒流加工中,磨料粒度、磨料质量分数、磨粒流工作压力和循环加工次数对阶梯内孔倒圆角半径、材料去除率、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磨粒流工作压力是内孔倒圆角半径的首要影响因素,较为显著,材料去除率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磨料质量分数,而内孔表面粗糙度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循环加工次数,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复杂内孔磨粒流加工效果评价的模型。以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多目标工艺参数寻优,得到了综合平衡权重下的最佳工艺方案(磨料粒度1 000#,磨料质量分数为50%,工作压力为7.5 MPa,循环加工次数为30次),验证试验表明优化结果和实际加工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 去毛刺工艺 正交试验 加工质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内腔流道超声辅助磨粒流光整研究
6
作者 刘维伟 吴宜洲 +3 位作者 李浩然 罗子彦 刘金津 王占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817,共9页
通过研究超声振动磨粒的运动作用,结合内腔流道磨料流动仿真试验,开展增材制造零件内腔流道超声辅助磨粒流加工研究。对AlSi_(10)Mg铝合金打印成型的流道进行仿真,计算出其磨粒流加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工压力10 MPa、磨粒270目、磨料浓... 通过研究超声振动磨粒的运动作用,结合内腔流道磨料流动仿真试验,开展增材制造零件内腔流道超声辅助磨粒流加工研究。对AlSi_(10)Mg铝合金打印成型的流道进行仿真,计算出其磨粒流加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工压力10 MPa、磨粒270目、磨料浓度60%。对比施加与不施加超声辅助磨粒流加工后直弯组合流道内腔表面形貌,发现施加超声振动可更好地去除增材制造零件的表面缺陷,但对于深度较大的凹陷处球化效应去除有限。施加超声辅助后磨粒流加工效率和零件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在超声波频率20 kHz、工具头振幅30μm、加工时间360 s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下,直管段表面粗糙度R_(a)降至0.1655μm,弯管段表面粗糙度R_(a)降至0.371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超声振动 增材制造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流光整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宸曦 陈书凝 张鑫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40,111,共25页
在简要阐述挤压磨料流加工技术、磨料水射流抛光技术及软性磨料流加工技术材料去除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磨料流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上述3种磨料在流光整加工技术抛光过程中,磨粒种类/浓度/粒度、磨料黏度与黏温特性、挤压压力、喷... 在简要阐述挤压磨料流加工技术、磨料水射流抛光技术及软性磨料流加工技术材料去除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磨料流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上述3种磨料在流光整加工技术抛光过程中,磨粒种类/浓度/粒度、磨料黏度与黏温特性、挤压压力、喷射角度及喷射距离等关键工艺参数对被加工工件材料去除率(材料去除量)和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磨料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加工均匀性、力学性能及加工精度等技术难题。同时,针对所述技术难题,不仅探讨了相关试验研究,而且提出了一种磨料流与管材液力成形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工艺,为实现增材制造零件短流程、低排放、低成本的低碳制造目标提供了有效方法。最后,综合归纳了磨料流加工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展望了磨料流光整加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流加工技术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材料去除率 力学性能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切向振动辅助磨料流的光整加工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硕 董志国 +2 位作者 郑志鑫 温永吉 陈攀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52,共9页
传统磨料流加工技术在加工孔道内壁、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工件表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加工质量不均匀。在传统磨料流加工中加入振动辅助,使工件表面形成波浪形加工轨迹,以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效率。分析振动辅助加工原理和磨粒对工件... 传统磨料流加工技术在加工孔道内壁、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工件表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加工质量不均匀。在传统磨料流加工中加入振动辅助,使工件表面形成波浪形加工轨迹,以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材料去除效率。分析振动辅助加工原理和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划痕作用,搭建振动辅助磨料流加工试验平台,研究磨料流速、振幅、频率对工件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磨料流加工相比,振动辅助磨料流加工使磨粒在工件表面的切削路径变长,形成交叉划痕,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振动频率越高,磨粒与工件表面间的微切削长度越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越低;磨料流速增大,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切削效果增强,表面粗糙度下降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流加工 振动辅助 划痕形貌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内孔曲面的磨料流均匀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克华 许永超 +2 位作者 丁金福 陆爽 程光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377-2382,共6页
针对磨料流加工异形曲面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通过设置相似模芯结构以改善剪切应力分布的状态,从而实现均匀化加工异形曲面的方法。根据磨料流的剪切率与黏度的关系建立了幂律模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CFD模块计算得到置入... 针对磨料流加工异形曲面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通过设置相似模芯结构以改善剪切应力分布的状态,从而实现均匀化加工异形曲面的方法。根据磨料流的剪切率与黏度的关系建立了幂律模型,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CFD模块计算得到置入模芯时磨料介质在加工表面的速度、剪切率和剪切应力的分布。仿真与实验表明:置入相似的模芯后可形成等宽的流道,各曲面受到的剪切应力趋向一致。工件内壁表面粗糙度Ra最大差值由无模芯时的0.376μm降为置入模芯后的0.01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流加工 异形曲面 模芯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对软性磨粒流切削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计时鸣 陈凯 +1 位作者 谭大鹏 郑晨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90,共9页
为提高软性磨粒流切削的效能,研究了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加快材料去除的方法。在分析磨粒抛光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磨粒碰撞壁面的动能是影响切削效率主要因素的假设;根据对超声空化气泡溃灭,及其在外围水域中... 为提高软性磨粒流切削的效能,研究了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加快材料去除的方法。在分析磨粒抛光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磨粒碰撞壁面的动能是影响切削效率主要因素的假设;根据对超声空化气泡溃灭,及其在外围水域中冲击波形成与传播的研究结果,分析气泡溃灭在推动磨粒改变其动能时所起的增强湍流效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超声辅助磨粒流试验装置,以表面覆有氧化层的硅片为试验对象,根据其表面氧化层的去除情况,分析超声空化对硅片表面材料去除能力的影响,并在磨粒流加工无氧化层硅片表面的试验中,观察到超声空化对磨粒流切削的显著影响。验证了超声空化能使磨粒流中的磨粒的动能发生改变,从而起到提高切削效率和提高表面质量的作用,以期为超声波作用下磨粒流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空化 磨削 软性磨粒流 三相流 磨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流加工压力特性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勇 陈澄洲 张发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8,共4页
对压力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入口压力差的增加导致边界层磨粒切向推力及法向压力增大,同时,预压力增加也能够增大边界层磨粒所受的法向压力。作者认为,出入口压力差及预压力增加都会提高磨粒刮削金属的效果。
关键词 磨料 表面粗糙度 磨料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直线管零件的磨粒流加工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俊烨 许颖 +1 位作者 杨立峰 刘薇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729-1734,共6页
为探讨磨粒流加工非直线管零件的加工机理及加工工艺,以共轨管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磨粒流抛光液对磨粒流加工非直线管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定量化评价工件表面粗糙度与加工参数间的显性关系,探讨关键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精度... 为探讨磨粒流加工非直线管零件的加工机理及加工工艺,以共轨管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磨粒流抛光液对磨粒流加工非直线管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定量化评价工件表面粗糙度与加工参数间的显性关系,探讨关键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精度的影响,实验证实磨粒流加工确实可以明显改善非直线管零件的表面质量,从而提高非直线管零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实验结果可为磨粒流加工理论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对确定磨粒流加工非直线管零件最优工艺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非直线管 实验分析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磨粒流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焦佳能 费群星 +2 位作者 白凤民 张雁 谭永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以钛合金薄壁试片为基体材料,研究了磨粒流工艺对该类材料零件的表面加工特征。结果表明:磨粒流加工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具有较好的加工效果,在沿磨料流动的方向上,试片边缘的磨削去除量大于中部。随着加工循环次数的增加,每个循环的... 本文以钛合金薄壁试片为基体材料,研究了磨粒流工艺对该类材料零件的表面加工特征。结果表明:磨粒流加工工艺对钛合金表面具有较好的加工效果,在沿磨料流动的方向上,试片边缘的磨削去除量大于中部。随着加工循环次数的增加,每个循环的平均磨削量有所下降,这与磨料温度升高所引起的黏度减小以及磨粒的钝化现象有关。扫描电镜形貌显示,试片表面呈极为细致的沟槽所组成的磨削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管微小孔磨粒流加工装备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俊烨 刘薇娜 +2 位作者 杨立峰 李纯 吴海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6,共3页
通过对磨粒流加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共轨管零件微小孔结构的精密加工方法。设计了一种磨粒流加工装备,可实现对共轨管零件微小孔的精加工,并对该装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磨粒流微小孔加工的加工... 通过对磨粒流加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共轨管零件微小孔结构的精密加工方法。设计了一种磨粒流加工装备,可实现对共轨管零件微小孔的精加工,并对该装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磨粒流微小孔加工的加工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理想的磨粒流加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FLUEN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流精密光整加工的微切削机理 被引量:22
15
作者 丁金福 刘润之 +1 位作者 张克华 鄂世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4-3331,共8页
利用磨粒流的流变特性,通过对应力张量的分析,研究了磨粒流加工中的微切削力。提出了磨粒流加工是兼挤压与微去除方式为一体的复合加工,微切削动力主要来自于磨粒挤压力、磨粒的犁削力及磨料介质的剪切力。建立了磨粒流动力学模型,通过... 利用磨粒流的流变特性,通过对应力张量的分析,研究了磨粒流加工中的微切削力。提出了磨粒流加工是兼挤压与微去除方式为一体的复合加工,微切削动力主要来自于磨粒挤压力、磨粒的犁削力及磨料介质的剪切力。建立了磨粒流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磨粒流流道的加工条件和测试加工过程的接触区压力、去除量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用量化的方式揭示了磨粒流加工中抽象微切削力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CFD模块数值仿真了剪切力。结果显示:基于加模芯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磨粒流加工的微切削力,滑块4经15次循环后表面粗糙度由加工前的2.918μm下降为1.027μm,而去除量下降了0.09g。实验表明,磨粒流加工中去除量确有变化,但随着加工次数增加去除作用迅速削弱,而表面粗糙度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仍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 精密加工 去除机理 应力张量 挤压 微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流加工的固液两相流模型及压力特性模拟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谭援强 李艺 Sheng Yong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1,497,共4页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Spalart-Allmaras固液两相Mixture湍流模型对磨粒流加工过程中磨粒流的流动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压力差可提高通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增大边界层与壁面流速差可提高加工效率;通过改变进口压力得... 以FLUENT软件为计算平台,采用Spalart-Allmaras固液两相Mixture湍流模型对磨粒流加工过程中磨粒流的流动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压力差可提高通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增大边界层与壁面流速差可提高加工效率;通过改变进口压力得到非稳态流场,能够使近壁面处的磨粒数目增多,有利于加工效率的提高。同时,模拟结果还反映了黏度对磨粒流加工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为磨粒流加工过程中的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流加工 固液两相流 压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流加工中磨料黏弹性对磨削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志国 轧刚 +1 位作者 宋桂珍 李元宗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5,共4页
本文应用流变学理论,建立了壁面滑移时磨料流在圆管中的壁滑流动模型。利用所建模型推导了磨料在圆管流动中的壁面压力和壁面滑动速度公式,建立了磨料黏弹性与壁滑速度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了磨料黏温特性对磨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流变学理论,建立了壁面滑移时磨料流在圆管中的壁滑流动模型。利用所建模型推导了磨料在圆管流动中的壁面压力和壁面滑动速度公式,建立了磨料黏弹性与壁滑速度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了磨料黏温特性对磨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料的黏弹性对壁滑速度的影响较大,当黏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磨料的壁滑速度为零;温升导致黏度的降低是影响磨削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流 壁面滑移 滑移速度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金属零件抛光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宣平 段合露 +1 位作者 孙玉文 高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金属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医用植入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型表面质量差,未经后处理加工无法满足高使役性要求,抛光加工是高性能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链中的关键环节。概述了增材制造金属零件应用现状和生长过程固有的阶梯效应、球化... 金属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医用植入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成型表面质量差,未经后处理加工无法满足高使役性要求,抛光加工是高性能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链中的关键环节。概述了增材制造金属零件应用现状和生长过程固有的阶梯效应、球化效应、粉末粘附等特性,以及成型表面高粗糙度等形貌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增材制造金属零件抛光加工中应用较广的电化学、激光、磨料流三种抛光技术的研究进展,以不同制造工艺、不同金属粉末材质、不同结构形式(多孔结构、高长径比流道等)的增材制造样件为主线,通过表面粗糙度、材料去除、表层残余应力、廓形精度保持性等技术指标,对增材制造金属零件抛光加工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展望了增材制造金属零件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成型表面 电化学抛光 激光抛光 磨粒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料流加工的力学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时英 吕明 轧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在分析磨料流加工的力学特性基础上,得出了流体磨料的粘弹性是进行磨料流加工的必要条件。根据这个分析,阐述了粘弹性和加工压力对磨粒切削稳定性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磨料流加工 粘弹性力学 光整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面磨料流光整加工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航 付有志 +1 位作者 王宣平 彭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0-926,共7页
针对难加工复杂螺旋面光整加工成本高及质量难保证等问题,提出基于磨料流加工技术的螺旋面光整加工方法.通过建立有无螺旋引流段的"夹具-螺杆"仿真模型,对比分析2种模型中螺旋面磨料介质流场分布规律,优选出适用于螺旋面均匀... 针对难加工复杂螺旋面光整加工成本高及质量难保证等问题,提出基于磨料流加工技术的螺旋面光整加工方法.通过建立有无螺旋引流段的"夹具-螺杆"仿真模型,对比分析2种模型中螺旋面磨料介质流场分布规律,优选出适用于螺旋面均匀化光整加工的夹具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挤压螺杆的磨料流加工与砂带磨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磨料介质静压力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且等值线近似沿螺旋槽宽度方向分布;增加螺旋引流段后螺旋面进出口回流区被消除,提高流场均匀性;磨料流加工后螺旋表面粗糙度由10.5μm降为0.45μm,螺旋槽最小直径一致性好,且加工质量和效率优于人工砂带磨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面 挤压螺杆 磨料流加工(afm) 数值模拟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