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聘者的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诺
徐建平
刘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2-2060,共9页
应聘者对选拔标准的识别能力(abilityto identify criteria,简写为ATIC)是指个体在参与测评的过程中,正确识别评价标准的能力,现有测量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变量的主要方式有被试自评和研究者评分两种。众多研究发现,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应...
应聘者对选拔标准的识别能力(abilityto identify criteria,简写为ATIC)是指个体在参与测评的过程中,正确识别评价标准的能力,现有测量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变量的主要方式有被试自评和研究者评分两种。众多研究发现,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应聘者的表现有促进作用,它可以解释选拔的预测效度并影响其结构效度。当公开选拔标准,提高透明度,消除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之后,选拔的预测效度会降低,而且对应聘者的成绩和选拔的结构效度也有影响,但目前有关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未来研究应关注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与其他构念的关系、完善测量方法、探索它在其他人事选拔手段中的作用,并继续考察改变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拔标准识别能力
人事选拔
选拔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事选拔情景判断测验作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梦琪
卞冉
+1 位作者
孙晓敏
车宏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选用情境差异范式,以情景判断测验为实验材料,以14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警告以及标准识别能力对考生作假的影响.结果表明,情景判断测验中存在作假现象.标准识别能力显著正向预测作假.警告与标准识别能力的交互作用可预测作假,对于标准...
选用情境差异范式,以情景判断测验为实验材料,以14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警告以及标准识别能力对考生作假的影响.结果表明,情景判断测验中存在作假现象.标准识别能力显著正向预测作假.警告与标准识别能力的交互作用可预测作假,对于标准识别能力较高的考生,警告不但不能减少作假,反而助长作假;对于标准识别能力较低的考生,警告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假
警告
标准识别能力
情景判断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事选拔研究的新领域: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
被引量:
1
4
作者
汤晨笑
卞冉
+1 位作者
车宏生
林培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7,共6页
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等人事选拔测验到底测量了什么,为什么能对未来工作绩效提供有效的预测?这一直是未解的谜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ATIC)"这一新概念,并指出,正是这一概念对人事选拔测验构想效度和预测...
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等人事选拔测验到底测量了什么,为什么能对未来工作绩效提供有效的预测?这一直是未解的谜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ATIC)"这一新概念,并指出,正是这一概念对人事选拔测验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同时做出了贡献。本文详细阐述了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的含义、相关理论、测量方式及其对人事选拔测验的评价结果和效度的影响,旨在为未来选拔测试的改进和新维度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识别能力
人事选拔
社会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机构
中国康复科学所康复信息研究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中国合作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基金
中国康复科学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CRSI2024CZ-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17ZDA078)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YFC270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72274038)。
文摘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
ability
and Health
dis
ability
Dis
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de for Life Insurance
Classification of Dis
ability
Degrees for Human Body Injury
Standard for
identify
Work
ability
-Grading of Dis
ability
for Work-Related Injurie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
ability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聘者的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诺
徐建平
刘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52-2060,共9页
文摘
应聘者对选拔标准的识别能力(abilityto identify criteria,简写为ATIC)是指个体在参与测评的过程中,正确识别评价标准的能力,现有测量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变量的主要方式有被试自评和研究者评分两种。众多研究发现,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应聘者的表现有促进作用,它可以解释选拔的预测效度并影响其结构效度。当公开选拔标准,提高透明度,消除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个体差异的影响之后,选拔的预测效度会降低,而且对应聘者的成绩和选拔的结构效度也有影响,但目前有关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未来研究应关注选拔标准识别能力与其他构念的关系、完善测量方法、探索它在其他人事选拔手段中的作用,并继续考察改变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的影响。
关键词
选拔标准识别能力
人事选拔
选拔效度
Keyword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criteria
personnel selection
validy of the selection
分类号
B84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事选拔情景判断测验作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梦琪
卞冉
孙晓敏
车宏生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1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YJC880001)
文摘
选用情境差异范式,以情景判断测验为实验材料,以14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警告以及标准识别能力对考生作假的影响.结果表明,情景判断测验中存在作假现象.标准识别能力显著正向预测作假.警告与标准识别能力的交互作用可预测作假,对于标准识别能力较高的考生,警告不但不能减少作假,反而助长作假;对于标准识别能力较低的考生,警告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作假
警告
标准识别能力
情景判断测验
Keywords
faking
warning
ability
to
identify
criteria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事选拔研究的新领域: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
被引量:
1
4
作者
汤晨笑
卞冉
车宏生
林培剑
机构
北京市应用实验心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80001)
文摘
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等人事选拔测验到底测量了什么,为什么能对未来工作绩效提供有效的预测?这一直是未解的谜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ATIC)"这一新概念,并指出,正是这一概念对人事选拔测验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同时做出了贡献。本文详细阐述了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的含义、相关理论、测量方式及其对人事选拔测验的评价结果和效度的影响,旨在为未来选拔测试的改进和新维度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标准识别能力
人事选拔
社会有效性
Keywords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criteria (atic)
personnel selectiom social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05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田益凡
陈迪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聘者的选拔标准识别能力对人事选拔效果的影响
许诺
徐建平
刘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事选拔情景判断测验作假的实证研究
张梦琪
卞冉
孙晓敏
车宏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事选拔研究的新领域:应聘者标准识别能力
汤晨笑
卞冉
车宏生
林培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