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_2的活化作用
1
作者 管青 张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的磷酸化效应及机制。方法分别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和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10μm...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的磷酸化效应及机制。方法分别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和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10μmol/L)处理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PLA2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效应曲线。结果α1-AR激活引起心肌细胞内cPLA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此效应可能由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介导;β-AR激活可引起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但不伴有cPLA2的磷酸化。结论实验结果揭示了心肌细胞中α1-AR激动在调控cPLA2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胞质型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防治术后痛觉过敏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粒子 张婧 +1 位作者 姜珊 徐世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1333,共3页
镇痛药物及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并未随之而提高,由此引起了医生及学者对术后痛觉过敏的关注。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痛觉过敏 术后 关机 防治 治疗效果 镇痛药物 急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OB IGF-Ⅰ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莉 李双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0-494,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β2R)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性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交感神经系统(SNS)对骨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4 h内出生的新生SD大鼠的颅盖骨OB进... 目的通过研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β2R)激动剂/拮抗剂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性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交感神经系统(SNS)对骨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4 h内出生的新生SD大鼠的颅盖骨OB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重氮盐法染色和矿化结节茜素红S染色法来鉴定OB。将传至第三代的OB分成A组(ADRβ2R激动剂)、B组(ADRβ2R拮抗剂)和C组(对照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DRβ2R激动剂(salbutamol)或ADRβ2R拮抗剂(ICI-118551)对OB处理24 h、72 h和96 h,检测IGF-ⅠR mRNA的表达变化,观察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关系。结果 ADRβ2R拮抗剂ICI-118551可以上调OB上IGF-ⅠR mRNA的表达;而ADRβ2R激动剂salbutamol则下调IGF-ⅠR mRNA的表达。两种调节作用均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说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β2R)激动剂/拮抗剂可以通过作用于SD大鼠OB上的ADRβ2R而影响OB的骨形成指标IGF-ⅠR mRNA的表达,间接影响了骨形成因子IGF-Ⅰ的促进骨形成能力,从而调节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永升 魏巍 +5 位作者 宗小川 周锐 陈夜茜 王帅 姚东东 贾英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109,共6页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 目的评价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核因子-κB(NF-κB)、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组)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干预组(D组),每组再根据大鼠伤后的生存时间,随机平均分为5个亚组,每组均为6只,即术后2、6、12、24和48 h 5个亚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改良Longa法制造。S组仅做线栓,不做其他处理。D组栓塞成功后于缺血后2 h拔线,至颈外动脉残端内再灌注,在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α2-AR激动剂右美托咪定100μg/kg(4μg/mL)。C组给予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在伤后相应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免疫印迹分析测定NF-κB,酶联免疫法测定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水平。在模型制备以后24 h、48 h时,分别取出6只大鼠,将其随机放到一个象限之内,测定逃避潜伏期,即大鼠都面向池壁,记录它们在60 s之内找到平台的时间,如果90 s内大鼠未还未找到平台,则认定逃避潜伏期为90 s,每只大鼠测定5次,并取平均值;在模型制备之后24 h、48 h时,分别取6只大鼠,测试警觉性、反应以及协调运动能力。结果脑组织NF-κB、TNF-α及IL-1β含量S组在伤后2、6、12、24、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组间比较,C组以上指标比S组高(P<0.05),D组比S组高(P<0.05),比C组低(P<0.05)。模型制备后24 h、48 h,C组、D组高于S组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P<0.05),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且D组的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NF-κB、TNF-α及IL-1β的表达,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脑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FDA批准的长效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使用者年龄与风险分析
5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73-3373,共1页
目的针对美国上市的治疗哮喘的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ABA),确定各年龄段发生与哮喘-相关严重事件的风险性。方法美国FDA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试验对4~11,12~17,18~64及>64岁年龄段者,将使用LABA与未使用LABA患... 目的针对美国上市的治疗哮喘的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ABA),确定各年龄段发生与哮喘-相关严重事件的风险性。方法美国FDA对照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试验对4~11,12~17,18~64及>64岁年龄段者,将使用LABA与未使用LABA患者的风险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就年龄对哮喘-死亡、气管插管和住院综合因素(哮喘综合指数)的影响及共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CS)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此荟萃分析含110个试验,60 954例患者。与未使用LABAs患者相比,用LABAs所有年龄段混合事件发生率差异为6.3件/1 000人-年〔95%CI(2.2,10.3)〕。4~11岁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的差异最大〔30.4件/1 000人-年,95%CI(5.7,55.1)〕。源于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共用ICS亚群组患者的结果与总结果相似(n=36 210);给予ICS(n=15 192)的患者发生率差异为0.4件/1 000人-年〔95%CI(-3.8,-4.6)〕,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因用LABA而发生哮喘相关严重事件的最多。评估LABA用于使用ICS儿童的风险还需要其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风险分析 年龄组 FDA批准 WONCA 论文摘要 β2 使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编码区变异对儿童重度哮喘患者ICS/LABAs联合治疗反应性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其文 万小梅 +2 位作者 朱翔 付夏 浦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s)联合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的药物基因学研究,83例重度儿童持续性哮喘,采用PCR-RFLP方...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s)联合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的药物基因学研究,83例重度儿童持续性哮喘,采用PCR-RFLP方法对ADRB2基因编码区Arg16Gly和Gln27Glu两个常见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随后予以ICS(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加LABA(沙美特罗25μg),每天2次吸入给药治疗1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哮喘患儿哮喘控制率、急性发作、沙丁胺醇使用次数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ADRB2基因第16位氨基酸3个基因型(Arg/Arg,Arg/Gly和Gly/Gly)和第27位氨基酸的3个基因型(Gln/Gln,Gln/Glu和Glu/Glu)在患者年龄、性别、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完全控制率达73.5%)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比基线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不同基因型对哮喘患儿的控制率、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数、沙丁胺醇的使用量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无明显的差异(P>0.05)。第16位氨基酸和第27位氨基酸位点构建的3种常见单倍型(Arg/Arg-Gln/Gln,Gly/Gly-Gln/Gln和Gly/Gly-Glu/Glu)与哮喘患儿的控制率、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沙丁胺醇的使用及肺功能指标也无关联。结论: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不影响汉族儿童重度哮喘应用ICS/LABAs联合治疗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及吸入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珍 张皓 +5 位作者 王薇 殷勇 王剑 张磊 邬宇芬 江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对哮喘儿童发病和对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212例哮喘儿童和52例健康体检儿童的β2-AR的16位点、27位点和164位点的基因多态...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对哮喘儿童发病和对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212例哮喘儿童和52例健康体检儿童的β2-AR的16位点、27位点和16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基因多态性和哮喘发病的关系。筛选其中5~11岁共89例中度持续性哮喘儿童,采用前瞻性的药物基因学研究,予以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12周,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测,分析β2-AR基因多态性对哮喘儿童吸入LABA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哮喘组Arg16Gly中具有G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和31.7%,P<0.01)。哮喘组Gln27Glu中具有G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1%和0,P<0.01)。164位点基因的多态性在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哮喘儿童的控制率为69.66%,肺功能明显好转,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呼出25%、50%、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25、50、75)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16位点和27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和汉族儿童哮喘发病有关;β2-AR基因16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哮喘无关,β2-AR基因16位点和27位点的多态性不影响哮喘患儿LABA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Β2-肾上腺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β1、β2及β3肾上腺素受体细胞株的鉴定
8
作者 曾凡新 董志 +3 位作者 傅洁民 邓杰 刘晓海 杨佳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 目的:对稳定转染有携带人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质粒的CHO-K1细胞(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进行鉴定,以为将这几种细胞用于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和放射性配体结合法对3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β1-CHO、β2-CHO和β3-CHO3种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均出现明显的棕黄色免疫阳性反应;经免疫荧光检测,3种细胞内均有明显的荧光;3种细胞提取的蛋白质经Western blot检测均出现预期的受体蛋白条带,且均可与不同浓度的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125I-cyanopindolol呈饱和结合。结论:β1-CHO、β2-CHO和β3-CHO细胞分别稳定表达有β1、β2或β3肾上腺素受体蛋白,可以用于特异性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2肾上腺素受体 Β3肾上腺素受体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的改造及在无细胞合成体系中的表达
9
作者 王健 刘媛 +5 位作者 王玮 刘洋 韩正政 曲丽洁 杨立亭 王若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依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合成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 adrenergic receptor,β_2AR)基因序列,应用大肠杆菌无细胞系统对其进行高效表达,经负载镍离子的顺磁颗粒Magne His?Ni-Particles纯化后,对受体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 依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设计合成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 adrenergic receptor,β_2AR)基因序列,应用大肠杆菌无细胞系统对其进行高效表达,经负载镍离子的顺磁颗粒Magne His?Ni-Particles纯化后,对受体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改造后的β_2AR基因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CAI)为0.96,GC含量从58%降低到46.17%,更有利于该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表达体系中优化后的Mg^(2+)浓度为22 mmol/L,此时表达量为1 250μg/mL。SDS-PAGE分析显示,纯化蛋白在47 k Da左右出现清晰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度大于90%。直接酶受体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当纯化受体蛋白1∶500稀释包被时,该重组受体与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及莱克多巴胺的酶标记物结合的OD值分别为0.976、0.836和0.728,亲和活性依次降低。β_2AR蛋白在无细胞体系中的成功表达,为研发基于受体的β激动剂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肾上腺素受体 密码子优化 大肠杆菌无细胞合成体系 表达 β激动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热休克蛋白27与β受体激动剂的相互作用
10
作者 胡梦华 王晶 +2 位作者 王方雨 邓瑞广 樊剑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结合能力,探究HSP27用于检测β受体激动剂的可能性。将人工表达的HSP27和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drenergic receptor,β_2AR)分别与β受体激动... 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结合能力,探究HSP27用于检测β受体激动剂的可能性。将人工表达的HSP27和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drenergic receptor,β_2AR)分别与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进行分子对接,比较它们的结合能力的差异性,并对对接结果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验证。对接结果显示,15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中有9种药物与HSP27对接的总评分值高于β_2AR。ELISA的结果显示,HSP27可以与HRP-克伦特罗、HRP-非诺特罗和HRP-莱克多巴胺特异性结合,OD值分别为0.685、0525、0.662,这与分子对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HSP27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可以用于检测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技术 热休克蛋白27(HSP27) Β2肾上腺素受体 Β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华 陈艳波 张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92-2395,共4页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肺功能(FEV1)、气道反应性(PC20FEV1)和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及其程度,探讨IL-5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中的作用和...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肺功能(FEV1)、气道反应性(PC20FEV1)和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及其程度,探讨IL-5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20例口服孟鲁司特(顺尔宁)10mg,每晚1次;对照组23例吸入糖皮质激素(必可酮)500μg/d。两组患者均可根据需要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万托林),不再加用其它平喘药物,疗程4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5水平、FEV1、PC20FEV1,记录治疗前后万托林、必可酮吸入量(次数)和每周哮喘发作次数,同时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分,作出临床症状评价和疗效评价,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1)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下降(P<0.05)。(2)两组治疗后FEV1和PC20FEV1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3)两组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万托林吸入次数、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4)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9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6)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与FEV1、PC20FEV1之间,以及与哮喘发作次数和临床症状评分之间无相关性。(7)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0%和26.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显著抑制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减轻哮喘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哮喘症状以及减少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吸入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高反应性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血清白细胞介素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 IL-5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idine alleviate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regulation of phospho-NMDAR2B,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1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60-160,共1页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 of α2-adrenergic agonist clonidine. The cerebral ischemia rat model was made by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for 2 h and reperf...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n cerebral ischemia of α2-adrenergic agonist clonidine. The cerebral ischemia rat model was made by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for 2 h and reperfu- sion for 4 h. Th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ham-operative group, the cerebral ischemia model group, the clonidine group, the yohimbine + clonidine group and the yohimbine group. The results shown that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rats pretreated with clonidine before the ischemia were better than the sham-opera- tive group. Clonidin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brain infarct volumes. Clonidine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NMDAR2B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Therefore, clonidine sig- nificantly alleviated cerebr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phos- pho-NMDAR2B, phospho-NMDAR1 and NMDAR2A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模型 可乐定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调节 减轻 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3
作者 蔡畅 郭建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右美托咪啶为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产生镇痛、镇静效应,已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用药、全麻辅助药、治疗撤药反应等诸多临床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本文就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a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镇静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效果: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涯雯 黄鸿晖 +3 位作者 曾静贤 李步龙 雷学恒 陈友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 min)。N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后寒战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啶1.0μg/kg(注射时间超过10 min)。N组:右美托咪啶改为生理盐水。记录术前、术后10 min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数值,观察寒战的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记录并处理有关不良反应。结果 N组的寒战发生率是37.5%,D组是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程度评分和口干发生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结论1.0μg/kg右美托咪啶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抗寒战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全麻后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右美托咪啶 麻醉并发症 寒战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春光 丁彦玲 +5 位作者 贾军 张浩军 李永旺 马永利 韩爱萍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7-599,共3页
膝关节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延迟患者康复.目前关节镜术后镇痛主要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关节腔局部注射等途径给药[1,2].... 膝关节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延迟患者康复.目前关节镜术后镇痛主要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关节腔局部注射等途径给药[1,2].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关节腔注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可为膝关节镜术后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3].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α2受体激动剂,其对α2受体的选择性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但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膝关节镜手术 关节腔注射 罗哌卡因 注射用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Α2受体激动剂 膝关节镜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丽娇 薛庆生 于布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93-1496,共4页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高特异性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的作用。其镇静作用模拟了自然睡眠的"可唤醒"、"合作"状态,且不伴呼吸抑制。由于DEX具有上述特...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高特异性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的作用。其镇静作用模拟了自然睡眠的"可唤醒"、"合作"状态,且不伴呼吸抑制。由于DEX具有上述特性和优点,其在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DEX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现就DEX的神经保护功能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神经保护 认知功能 镇静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丁会 王建国 +1 位作者 孙晓艳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2-875,共4页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者3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3个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n=11);B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组(n=11);C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皮质激素吸入组(n=12)。结果:48例患者中,31例(66·83%)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26例(54·16%)PEF变异率>20%,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患者34例,阳性率为70·83%。分组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B组8例(72·73%)患者PEF变异率<20%,A组只有5例(45·45%)患者<20%,B组和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住院天数[(12·18±1·94)d]比A组[(15·58±2·64)d]缩短(P<0·01);C组患者治疗1周后10例(83·33)%PEF变异率<20%,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组排痰量比B组明显减少、住院天数(9·23±1·12)dB组缩短(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应当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以阻断气流受限,明显减少痰量,利于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可逆性气流受限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柠 何剑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steroid,ICS)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β2-agonists,LABA)组(A组)...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steroid,ICS)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β2-agonists,LABA)组(A组)和ICS加LABA组(B组),治疗12周后,用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细胞因子IL-4、IL-5、IL-8、IL-10、IL-13、TNF-α、IFN-γ的浓度变化,并评估阿奇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哮喘诱导痰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浓度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阿奇霉素联合ICS和LABA治疗哮喘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调节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阿奇霉素 诱导痰 细胞因子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丁佳 皋源 杭燕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8-540,共3页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除此以外,右美托咪啶的其他临床作用也广受关注,例如对神经、心脏及肾脏的保护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除此以外,右美托咪啶的其他临床作用也广受关注,例如对神经、心脏及肾脏的保护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行全身麻醉时的诱导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本文试图对其脏器保护作用及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保护作用 右美托咪啶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重症监护病房 剂量依赖性 抗焦虑作用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enbuterol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岩 李艺影 +2 位作者 赵继宗 王硕 刘相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胸髓(T10)损伤动物模型,以不同高度确立试验组。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运动功能情况。试验动物存活6周,进...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胸髓(T10)损伤动物模型,以不同高度确立试验组。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运动功能情况。试验动物存活6周,进行挫伤脊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Clenbuterol治疗组的平均BBB分值为(10.0±2.1),而对照组分值为(6.3±1.5),P<0.05。Clenbuterol治疗组周边组织残存区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在脊髓损伤后应用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Clenbuterol可保护脊髓残存的神经组织,帮助改善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NBUTEROL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