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融合和增强的蚕茧图像分类模型
1
作者 刘莫尘 侯欣 +6 位作者 韦伟 张鑫山 李法德 宋占华 张桂征 梁光健 闫银发 《蚕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对原料茧中的上车茧和下茧进行准确分类,实现蚕茧分拣智能化、机械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增强的双线性池化分类模型。首先以ResNet41作为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构建双线性池化模型,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得到不同维... 为对原料茧中的上车茧和下茧进行准确分类,实现蚕茧分拣智能化、机械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增强的双线性池化分类模型。首先以ResNet41作为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构建双线性池化模型,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得到不同维度语义信息;然后引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模块,融合蚕茧浅层图像信息和深层语义信息,解决ResNet41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丢失问题;最后采用挤压和激发模块抑制冗余信息,降低分类偏差。改进模型B-Res41-ASE在测试集中的分类准确率和F 1值分别为93.7%和94.9%,对上车茧的分类精确率为97.8%,对黄斑茧、柴印茧、烂茧、瘪茧、薄皮茧等下茧的分类精确率分别为96.4%、93.7%、98.6%、94.5%、93.1%,相比于改进前模型和常用的细粒度分类模型均有明显优势,且B-Res41-ASE对蚕茧的可判别区域的聚焦更精准。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在分类准确率、鲁棒性等方面优于其他蚕茧分类模型,可为蚕茧智能分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分类 双线性池化 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空间-光谱特征提取的颜料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2
作者 汤斌 罗希玲 +6 位作者 王建旭 范文奇 孙玉宇 刘家路 唐欢 赵雅 钟年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4-2372,共9页
颜料不仅赋予文物色彩和美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技术信息,因此对颜料的准确分类与识别是古代彩绘作品修复、保护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检测颜料的种类与化学成分,不仅能帮助确定作品的创作年代、地域特征及工艺风格,还能... 颜料不仅赋予文物色彩和美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技术信息,因此对颜料的准确分类与识别是古代彩绘作品修复、保护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检测颜料的种类与化学成分,不仅能帮助确定作品的创作年代、地域特征及工艺风格,还能为科学修复提供指导依据。然而,传统颜料分析受限于样品尺寸、表面平整度,且部分分析方法需要取样,对文物造成不可逆损伤,这使得古书画颜料的检测面临诸多挑战。高光谱成像技术(HSI)凭借其无损检测、广域扫描及获取完整光谱信息的优势,成为文物颜料分析的重要工具。HSI克服了样品表面不平整、尺寸受限等问题,能够从不同波段获取细致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帮助提取颜料的微观特征。旨在利用HSI技术实现古书画颜料的精准分类与深度特征提取,以应对复杂场景下的颜料检测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空间-光谱特征融合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结合不同层次的信息:利用光谱-空间注意力机制捕捉细节特征,并通过视觉转换器(ViT)模型获取图像整体的高层语义信息,从而增强对复杂颜料特征的表示能力和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拟画作样品上的分类性能显著优于传统和其他深度学习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相比,分类精度提升了34.35%;相较于HyBridSN与SSRN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8.93%和5.6%。本方法不仅提升了颜料检测的准确性,还为古书画的科学修复和价值保护提供了无损、可靠的技术支持,并为文物保护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多尺度特征融合 Vision Transformer 光谱-空间注意力 颜料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特征融合ViT的枸杞虫害细粒度分类方法
3
作者 孙露露 刘建平 +2 位作者 周国民 王健 刘立波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针对枸杞种植中面临的虫害细粒度分类难题,提出了一种农业虫害细粒度分类模型——基于空间特征融合的数据增强视觉Transformer(ESF-ViT)。首先,该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裁剪出前景目标的图片以增强图像输入,补充更多细节表示;其次,结合... 针对枸杞种植中面临的虫害细粒度分类难题,提出了一种农业虫害细粒度分类模型——基于空间特征融合的数据增强视觉Transformer(ESF-ViT)。首先,该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裁剪出前景目标的图片以增强图像输入,补充更多细节表示;其次,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图卷积网络提取害虫区域的空间信息,学习害虫的空间姿态特征。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在CUB-200-2011、IP102以及宁夏枸杞虫害数据集WPIT9K上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基础ViT模型分别提升了1.83%、2.09%和2.01%,并且超越了现有最新的虫害分类模型。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业虫害识别领域中的细粒度虫害图像分类问题,为虫害的高效监测预警提供视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视觉Transformer 细粒度图像分类 空间特征融合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空间中多特征融合的医学影像分类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博 曹鹏 +1 位作者 栗伟 赵大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8-1111,1114,共5页
针对现有医学影像分类方法对临床不同类别影像特征描述效果不一致,且尺度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空间提取多特征进行融合的分类方法。首先构建高斯差分尺度空间,然后在尺度空间中分别从灰度、纹理、形状、频域四种互补的角度... 针对现有医学影像分类方法对临床不同类别影像特征描述效果不一致,且尺度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空间提取多特征进行融合的分类方法。首先构建高斯差分尺度空间,然后在尺度空间中分别从灰度、纹理、形状、频域四种互补的角度描述医学影像,最后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理论构建决策级特征融合模型,实现医学影像分类。严格依照IRMA医学影像类别编码标准选择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已有方法分类的平均F1值得到了5%~20%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全面描述医学影像信息,避免了特征降维造成的信息损失,有效提高了分类的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决策级融合 多特征 尺度空间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特征子空间评价与多分类器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艺 韩崇昭 韩德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4,共5页
为应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特征高维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利用高光谱数据相邻波段的高相关性,通过自适应子空间分解产生多个特征子空间,进而训练生成子分类器;利用ReliefF-S算法,对各特征子空间进行评... 为应对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的特征高维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利用高光谱数据相邻波段的高相关性,通过自适应子空间分解产生多个特征子空间,进而训练生成子分类器;利用ReliefF-S算法,对各特征子空间进行评价并生成各子分类器的权重,最终通过加权表决融合实现分类决策.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规避高维特征问题并提升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分类融合 自适应子空间分解 加权表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神经网络融合的分布式资源空间文本分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孝保 陆宏彪 +1 位作者 阴艳超 陈志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针对实体产业对科技资源的服务需求,以服务效应作为资源文本分类标准,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神经网络融合的分布式资源空间文本分类模型。设计了包含词嵌入层、卷积层、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层、注意力机制层和softmax层的多元神经网络通路;在此... 针对实体产业对科技资源的服务需求,以服务效应作为资源文本分类标准,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神经网络融合的分布式资源空间文本分类模型。设计了包含词嵌入层、卷积层、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层、注意力机制层和softmax层的多元神经网络通路;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需求—效应—资源分类策略,完成了从定性科技资源需求到定量资源服务效应求解,再到定性科技资源输出的映射变换,重点解决了分布式科技资源局部和全局语义特征形式多样、文本长距离依赖特征显著、重要资源信息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进而从分布式科技资源空间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效应知识,提升实体产业产品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通过万方专利科技资源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更加全面地挖掘资源文本特征和按需服务实体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文本分类 分布式资源空间 多元神经网络融合 需求—效应—资源分类策略 按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特征空间高斯混合模型和神经网络融合的说话人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黄伟 戴蓓蒨 李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07-1612,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高斯混合模型和神经网络融合(FS-GMM/NN)的说话人识别方法,通过对特征矢量进行聚类分析,将说话人的训练语音分成若干类。然后根据各个类中含特征矢量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模型混合度,训练建立分类高斯混合模型。并采...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高斯混合模型和神经网络融合(FS-GMM/NN)的说话人识别方法,通过对特征矢量进行聚类分析,将说话人的训练语音分成若干类。然后根据各个类中含特征矢量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模型混合度,训练建立分类高斯混合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各个分类高斯混合模型输出的融合.在100个男性话者的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实验中,基于分类高斯混合模型和神经网络融合的方法在识别性能及噪声鲁棒性上都优于不分类的GMM识别系统,并具有较高的模型训练效率,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话者模型的混合度和测试语音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识别 分类特征空间 高斯混合模型 神经网络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信息自适应融合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廖建尚 王立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64,共13页
针对单一的滤波器提取高光谱图像空间纹理信息时不能获得完整的图像特征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双边滤波和域转换标准卷积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该方法采用空间信息自适应融合的分类寻优,先对高光谱波段进行抽样分组,再用双边滤波和域... 针对单一的滤波器提取高光谱图像空间纹理信息时不能获得完整的图像特征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双边滤波和域转换标准卷积滤波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该方法采用空间信息自适应融合的分类寻优,先对高光谱波段进行抽样分组,再用双边滤波和域转换标准卷积滤波对分组后的波段进行滤波,两种空间信息进行线性融合后交由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实验表明,相比使用光谱信息、高光谱降维、空谱结合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和边缘保持滤波以及递归滤波的方法,本文所提算法对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在训练样本仅为5%和3%的情况下,对印第安农林和帕维亚大学图像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96.95%和97.89%,比其他算法高出213个百分点,验证了该方法在高光谱图像分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空间信息 自适应融合 分类 双边滤波 域转换卷积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空间显著性的融合单演二元模式面部情感分类
9
作者 王凯 刘甲甲 +3 位作者 江晓亮 袁建英 熊鹰 李柏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1-925,共5页
针对图像Gabor变换计算代价和存储空间开销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演信号分析的人脸表情描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单演信号分析将人脸图像分解为单演幅度、相位和方向三个图像,并将其划分为多个矩形块子区域;然后在三幅图像的子区域... 针对图像Gabor变换计算代价和存储空间开销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演信号分析的人脸表情描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单演信号分析将人脸图像分解为单演幅度、相位和方向三个图像,并将其划分为多个矩形块子区域;然后在三幅图像的子区域上提取相应的由空间显著性加权的单演幅度、相位和方向二元模式特征直方图;最后将结合了空间显著性的三个加权特征进行融合增强特征的可分辨性。在JAFFE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人脸表情特征,提高人脸表情的识别率。与基于Gabor的特征相比,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特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演信号分析 二元模式 特征融合 面部情感分类 空间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级空间视觉词典集体的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罗会兰 郭敏杰 孔繁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4-693,共10页
针对单一特征时存在提取的信息量不足,对图像内容描述比较片面,提出将传统的SIFT特征与KDESG特征进行串行融合,生成一个联合向量作为新的特征向量.针对传统的视觉词典构造方法缺乏考虑视觉词汇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本文引入图像空间信息,... 针对单一特征时存在提取的信息量不足,对图像内容描述比较片面,提出将传统的SIFT特征与KDESG特征进行串行融合,生成一个联合向量作为新的特征向量.针对传统的视觉词典构造方法缺乏考虑视觉词汇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本文引入图像空间信息,提出了一种空间视觉词典的构造方法,先对图像进行空间金字塔划分,再把空间各子区域内的特征分别聚类,构建属于对应子空间区域的空间视觉词典.在图像表示阶段,图像各子区域内的特征基于其对应的空间视觉词典进行LLC稀疏编码,根据各子区域对图像贡献程度的不同,把编码后各子区域的特征向量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权处理,再连接形成最终的图像描述.最后,利用线性SVM进行图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特征融合 空间视觉词典 LLC编码 加权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场景分类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志欣 李艳红 张灿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5-1091,共7页
针对图像当中的不同对象,各种特征的优势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互补现象.因此,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分别提取图像的GIST特征、SIFT特征和PHOG特征;然后将SIFT特征进行局部约束线性编码,并基于空间金字塔模型进行... 针对图像当中的不同对象,各种特征的优势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存在互补现象.因此,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分别提取图像的GIST特征、SIFT特征和PHOG特征;然后将SIFT特征进行局部约束线性编码,并基于空间金字塔模型进行最大池化生成稀疏向量表示;接着采用串联的方法将GIST特征、SIFT特征稀疏向量表示和PHOG特征进行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特征与类标签信息一起输入到线性SVM进行分类.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场景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各个特征之间的优势以及图像原有特性和单词空间分布,能够有效的达到特征互补.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分类 空间金字塔 线性分类 支持向量机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袋特征PCA多子空间自适应融合的黄瓜病害识别 被引量:17
12
作者 秦立峰 何东健 宋怀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0-205,共6页
针对颜色纹理特征结合单一分类器的传统识别方法对于多种黄瓜病害的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词袋特征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多子空间自适应融合的黄瓜病害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种病害建立类别相关词袋模型,提... 针对颜色纹理特征结合单一分类器的传统识别方法对于多种黄瓜病害的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词袋特征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多子空间自适应融合的黄瓜病害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种病害建立类别相关词袋模型,提取病害图像的高维词袋特征,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病害高维特征降维到多个不同维数子空间,并在各子空间上分别训练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通过设置自适应阈值对待分类图像在各子空间上的分类得分进行融合得到识别结果。采集黄瓜角斑病、棒孢霉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和炭疽病等5种常见病害部位图像共246幅,每类病害子图像中任意选择20幅作为训练集(共100幅),其余146幅作为测试集进行病害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在2个主成分子空间融合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90.38%,比传统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颜色纹理混合特征识别率分别高6.97、26.15和13.02个百分点,且算法对不同类别病害的分类准确率更稳定,为温室黄瓜病害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识别 模型 分类融合 词袋模型 BP神经网络 PCA多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熵距和熵空间的航空电弧故障检测与分类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崔芮华 李泽 佟德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880,共12页
鉴于常用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在航空电弧故障检测中的局限性,同时为避免单特征量的偶然性,该文提出利用三维熵距的方法实现三种信息熵的特征融合,为减少特征融合带来的噪声与冗余,利用主元分析(PCA)故障检测技术以实现特征矩阵的降维处理... 鉴于常用的时频域分析方法在航空电弧故障检测中的局限性,同时为避免单特征量的偶然性,该文提出利用三维熵距的方法实现三种信息熵的特征融合,为减少特征融合带来的噪声与冗余,利用主元分析(PCA)故障检测技术以实现特征矩阵的降维处理。分别分析小波能量熵、功率谱熵、样本熵以及三种信息熵的三维熵距在电弧故障发生前后的特征差异。利用PCA故障检测技术将特征矩阵降维处理,同时给出各试验负载下的PCA的监测统计量T^2和平方预测误差(SPE)及其各自的控制限,通过电弧故障发生前后的T^2和SPE值与各自的控制限的比较,实现航空交流电弧故障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了各特征量的优势,不需要人工设置阈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判别电弧故障的发生。最后利用三维熵空间,给出几种典型的电弧故障类型的分类方法。在实现电弧故障检测的同时,给出电弧故障的类型,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不同电弧故障的发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弧故障三维熵距 特征融合 PCA检测技术 空间 故障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空间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咏梅 马潇 门朝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81,共9页
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中,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分类效果。针对单一空间特征的信息表达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多种空间特征的高光谱图像空谱分类方法。利用超像素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去掉椒盐噪声,并创... 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中,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分类效果。针对单一空间特征的信息表达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多种空间特征的高光谱图像空谱分类方法。利用超像素信息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去掉椒盐噪声,并创造性地将超像素信息应用于分类前处理,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像素信息对像素点的特征向量进行线性加权融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性能优于目前的通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空间特征 光谱特征 超像素 线性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超谱图象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钧萍 张晔 周廷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468,共5页
针对高数据维给超谱图象有效信息提取和分类造成的困难 ,引入了自适应子空间分解方法进行数据源的划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超谱图象分类研究 .在根据超谱数据本身特点获得的子空间上进行信息融合 ,有利于分类特征的集中... 针对高数据维给超谱图象有效信息提取和分类造成的困难 ,引入了自适应子空间分解方法进行数据源的划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超谱图象分类研究 .在根据超谱数据本身特点获得的子空间上进行信息融合 ,有利于分类特征的集中和提取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自适应子空间分解方法划分数据源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谱图象 信息融合 图象分类 图像处理 自适应子空间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特征融合的行人分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锐 张广海 丁文秀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5-2120,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分层稀疏编码的图像表示方法。首先通过两层稀疏编码模型结合基于K-SVD的深度学习算法来获得图像的稀疏表示,对图像块及同一区域的高阶依赖关系进行了建模,形成一个有效的无监督特征... 针对复杂环境中的行人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分层稀疏编码的图像表示方法。首先通过两层稀疏编码模型结合基于K-SVD的深度学习算法来获得图像的稀疏表示,对图像块及同一区域的高阶依赖关系进行了建模,形成一个有效的无监督特征学习方法;然后将得到的稀疏表示与SIFT描述符的稀疏表示进行特征融合,得到了更加全面、更加可判别的图像表示;最后结合SVM分类器应用于行人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行人分类方法对比同类方法在性能上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分类 稀疏编码 空间金字塔匹配 特征融合 K—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构建及其识别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合兵 于壮 邵河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3,共10页
研究目的:探讨市县尺度下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和多源数据下自然生态空间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比较法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通过综合分析法建立多分类体系转换机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识别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结果:(1)市县级... 研究目的:探讨市县尺度下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和多源数据下自然生态空间识别方法。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比较法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通过综合分析法建立多分类体系转换机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识别自然生态空间。研究结果:(1)市县级自然生态空间是指生产性空间和承载性空间以外,以发挥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导,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的用地空间;(2)自然生态空间可分为基础生态空间和人工生态空间两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26个三级类;(3)2015年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总量606.08 km^2,其中基础生态空间554.41 km^2,人工生态空间51.67 km^2。研究结论:依据市县尺度自然生态空间分类体系,运用多源数据融合转换识别方法能快速准确识别自然生态空间数量和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自然生态空间 分类体系 识别方法 多源数据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BP和小波矩特征的肺癌图像精细分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生生 王琪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3,共7页
在肺癌图像精细分类中,进一步区分小细胞肺癌、鳞肺癌、腺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还不够成熟,为此,在改进现有精细图像分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无须码本与释文的快速模板匹配框架,融合了LBP(Local Binary Pattern)纹理特征和小波矩形状... 在肺癌图像精细分类中,进一步区分小细胞肺癌、鳞肺癌、腺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还不够成熟,为此,在改进现有精细图像分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无须码本与释文的快速模板匹配框架,融合了LBP(Local Binary Pattern)纹理特征和小波矩形状特征,提出了适合肺癌数据的精细图像分类新方法.将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融合,通过分配两种特征的权重,用融合特征进行模板匹配.匹配结果表示成特征响应图的形式,再通过改进的均值空间金字塔模型,从特征响应图中抽取有用特征,进行分类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肺部影像数据库联盟(LIDC)数据库上达到了91.75%的平均正确率,证明了肺癌图像精细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特征融合 精细分类 空间金字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融合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绍明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高光谱图像(HSI)波段之间的冗余性给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基于多融合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将采用于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的HSI数据作为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网络输入,利用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块提取HS... 针对高光谱图像(HSI)波段之间的冗余性给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基于多融合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将采用于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的HSI数据作为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网络输入,利用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块提取HSI中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并组成若干组光谱-空间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展开分类处理,获取各光谱-空间特征的概率输出结果和权重,建立多特征加权概率融合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获取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光谱-空间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块数量为2+2模式、空间输入尺寸大小为9×9,可获取最佳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网络;所提方法抗噪能力较好,可较好体现地物细节信息;且具备较高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高光谱图像 分类 光谱特征 空间特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字典偶学习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20
作者 王金甲 姜雪 杨中玉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90,共8页
针对高光谱高分辨率带来巨大数据量和空间分辨率引起混合像元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空间(subspace)的字典偶学习(DPL)算法,简称DPLsub算法。DPL算法是对字典学习的改进,它通过学习得到综合字典和分析字典,在模式识别中体现了高效性,而子... 针对高光谱高分辨率带来巨大数据量和空间分辨率引起混合像元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空间(subspace)的字典偶学习(DPL)算法,简称DPLsub算法。DPL算法是对字典学习的改进,它通过学习得到综合字典和分析字典,在模式识别中体现了高效性,而子空间投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征噪声和高度混合的像元。将光谱和空间特征融合的方法用于分类研究试验。实验数据是两幅高光谱影像,比较了子空间字典偶学习(DPLsub)模型和其他三种分类器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稀疏多分类回归(SMLR)和字典学习(DL-OMP)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显示,DPLsub算法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精度上都优于其他算法,证明了这种子空间字典偶学习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空间投影 混合像元 字典偶学习(DPL)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