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石膏在酸溶液中的除铁与相变规律研究
1
作者 管学茂 张紫涵 +1 位作者 刘松辉 朱建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0,共8页
目的为了解决钛石膏中的杂质问题,探讨常压下石膏的相变规律,方法以工业固废钛石膏为原料,以酸浸法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测定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产物的物相,同时定量分析产物的除铁率和石膏含量进... 目的为了解决钛石膏中的杂质问题,探讨常压下石膏的相变规律,方法以工业固废钛石膏为原料,以酸浸法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测定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产物的物相,同时定量分析产物的除铁率和石膏含量进行除铁效果表征,通过对不同条件处理原料、反应过程中酸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探索,钛石膏的除铁效果和石膏的相变规律。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探索原料和产物的微观形貌,同步验证酸溶液中钛石膏的除铁效果。结果相较于盐酸、草酸和硝酸,硫酸的除铁效果最好且无其它杂质生成;随着酸浓度的提高,硫酸溶液中发生了二水石膏-硬石膏物相转化,在硝酸溶液和盐酸溶液中,发生了二水石膏-半水石膏物相转化,草酸溶液中最终生成草酸钙;在硫酸溶液反应中,提高提高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可促进二水石膏-硬石膏物相转化;对工业固废钛石膏原料进行处理时,未干燥研磨处理的原料,不影响物相的转化,由此可减少原料的操作步骤和能源消耗,节约钛石膏材料的预处理成本。结论研究结果可有效解决钛石膏中杂质问题,减少了实验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同时可得出二水石膏-半水石膏-硬石膏之间的物相转化规律,补充石膏性能变化规律,扩大石膏资源再利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除铁效果 相变规律 酸溶液 酸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行存储格式与解耦方法结合的掺氢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算法
2
作者 李玉星 陈若飞 +7 位作者 朱建鲁 仇柏林 吕浩 陈凤 张双蕾 杨浩 陈俊文 何佳薪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200,共13页
随着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值求解算法面临数值稳定性及求解效率的挑战,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稳定的数值求解新方法,以优化掺氢天然气管网设计,提高管网运营效率。为此,在研究了掺氢对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过程中矩阵条... 随着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数值求解算法面临数值稳定性及求解效率的挑战,迫切需要研究高效、稳定的数值求解新方法,以优化掺氢天然气管网设计,提高管网运营效率。为此,在研究了掺氢对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过程中矩阵条件数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将压缩行存储格式(CSR)与水热力解耦策略相结合的数值求解算法,并评估了其在瞬态输氢管网仿真中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天然气管网掺氢会导致瞬态仿真中矩阵的条件数增加数十至数百倍,影响解的稳定性;②相较于传统的二维矩阵算法,基于CSR的数值求解算法能至少提升10倍计算效率,且随着矩阵规模的增大,提升效果呈指数级增长;③在管网仿真中推荐优先使用稀疏LU分解法,当结果不稳定时,再考虑使用稀疏QR分解作为备用方案;④解耦策略下,求解矩阵的条件数显著降低,算法的稳定性提高,仿真求解性能至少为耦合的10倍,在基于CSR的算法中,也有50%以上的性能提升。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提高纯氢与掺氢天然气管网瞬态仿真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瞬态 管网仿真 数值求解 稀疏矩阵 CSR 解耦 仿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地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裴胜钊 吕福泉 +5 位作者 邓新炜 白振涛 廖振棋 李云霞 范军亮 尹飞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果树经济效益;地下滴灌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和溶质的分布及运移规律产生显著影响,湿润锋向下运移距离大于向上运移距离,养分及盐分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地下滴灌通过提供精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优质发展,增强果树抗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地下滴灌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利用经验模型、作物模型或遥感技术等方法探求其节水增产机理,探索适合不同树种、气候、土壤条件的灌溉策略,以提高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地下滴灌 技术参数 根区土壤水分溶质运移 水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水平井注—直井抽”井网溶浸液流量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任逸轩 易富强 +2 位作者 常勇 杨蕴 吴吉春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9,共8页
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和粒子追踪方法分析了地浸采铀中“水平井注—直井抽”井网的溶浸液流量平面分布特征,并调查了水平井暂堵技术在优化溶浸效率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注—直井抽”井网中溶浸液流量的平面分布呈现出明显不... 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和粒子追踪方法分析了地浸采铀中“水平井注—直井抽”井网的溶浸液流量平面分布特征,并调查了水平井暂堵技术在优化溶浸效率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注—直井抽”井网中溶浸液流量的平面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均匀性,溶浸液高流量贡献区主要分布于水平井与直井间水平距离最短的区域附近,而在相邻直井间的中间区域流量贡献率较低。溶浸液流量的不均匀性随着抽液直井与水平井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抽液直井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甚至是会出现零贡献率区域,产生溶浸死角;但改变抽注液量对其分布的影响较小。为改善井网溶浸液流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地浸采铀后期可采用水平井封堵技术,通过封堵高流量区域的注液孔,引导更多的溶浸液进入低流量区,从而有效提高铀矿床的整体溶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水平井 溶浸液流量 暂堵技术 溶浸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有效解集的非空性与有界性的渐近刻画
5
作者 刘应 傅小恒 唐莉萍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9-527,共9页
优化问题解集的非空性和有界性在数值算法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渐近分析工具,在正则性条件下研究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有效解集的非空性和有界性.首先,在正则条件下,建立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解集和真有效解集的内外渐... 优化问题解集的非空性和有界性在数值算法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利用渐近分析工具,在正则性条件下研究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有效解集的非空性和有界性.首先,在正则条件下,建立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解集和真有效解集的内外渐近估计;然后,根据这些估计,获得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有效解集的非空有界性的渐近刻画;最后,给出了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有效解存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 有效解 正则性 渐近锥 渐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1D-CNN的TDLAS的静脉用药浓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朱永炳 蔡玉琴 +4 位作者 蒋力耀 雷春 滕龙 王德旺 陶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1347,共7页
静脉用药溶质浓度的定量分析一直是静配中心药物检测的研究热点,但常规的调配和复核手段都是借助人工操作,存在药液浓度把控受限、人工复核压力繁重且低效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对静脉药物溶质浓度准确、便捷、无损的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 静脉用药溶质浓度的定量分析一直是静配中心药物检测的研究热点,但常规的调配和复核手段都是借助人工操作,存在药液浓度把控受限、人工复核压力繁重且低效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对静脉药物溶质浓度准确、便捷、无损的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近红外光谱对低浓度液体检测有一定局限性,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研究了了一种基于高效注意力机制一维卷积神经网络(ECA-1D-CNN)的葡萄糖混合溶液浓度定量检测模型。为检测低浓度葡萄糖混合溶液,以TDLAS技术为基础,选择光强吸收率最高的980 nm波段作为激光器光源,通过光电传感器,获取药物浓度的透射光强信号,由锁相放大模块解调为二次谐波信号得到一共600个不同浓度的自建数据集,将样本按8∶2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600个药物浓度透射光强的二次谐波信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CA-1D-CNN进行葡萄糖混合溶液浓度的定量检测。该模型共有4个卷积层,均采用Relu激活函数激活,每个卷积层后添加1个BN层,每两个卷积层添加1个池化层,在第2个池化层后添加1个ECA,可以帮助网络模型更好地学习特征之间的关系,减少参数数量和改善模型的鲁棒性。首先,为了凸显1D-CNN模型的优势,使用相同的原始数据集在PCR、SVR、PLSR上进行建模并对比4种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其次,在6种不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将ECA-1D-CNN模型与1D-CNN模型进行对比,以决定系数R2、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指标来分析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SG+Normalization预处理下的ECA-1D-CNN模型效果最优,该方法能够对6~30 mg·100 mL^(-1)的葡萄糖混合溶液浓度进行有效预测,其模型训练集R2可达到0.998,MAE为0.295,RMSE为0.343,测试集的R^(2)可达到0.993,MAE为0.498,RMSE为0.691。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精准的预测静脉用药溶质的浓度,为智能化静配中心的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混合溶液 TDLAS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中Cl^(-)竞争吸附及迁移行为
7
作者 宋健清 李存兄 +6 位作者 陈帮耀 戴兴征 周中华 邱伟佳 张少博 刘自虎 代林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7-1351,共15页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 随着传统锌资源的日益枯竭,复杂二次锌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趋势。针对二次锌资源中氟、氯含量普遍较高且脱出成本高,易新增二次危废的行业难题,研发了“可控浸出-靶向脱氯-氯资源化-原位除氟”的氟氯梯级靶向脱出及氯资源化利用的短流程处理工艺,同时实现氟氯高效洗脱富集、氯靶向分离、氯资源化利用、氟原位沉淀等多重目标。本文着重研究了新工艺流程中产出的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多元浸出液离子交换法靶向脱氯时Cl^(-)的迁移行为及锌、氟、砷、锑共存离子的竞争性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在优化技术参数下,大孔强碱阴离子树脂对Cl~-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化学吸附能力,树脂饱和吸附容量(N_(max))为108.04 mg/g,Cl^(-)脱除率>98%,硫酸溶液中Cl^(-)解吸率达98.91%;复杂多元高氯溶液的连续吸附过程遵循B-A吸附模型;微量的锌、氟、砷、锑等共存离子具有竞争性吸附能力,其中,F-是与Cl^(-)竞争吸附的主要对象,砷、锑主要以含氧酸根(H_(2)AsO_(3)^(-)、SbO_(4)^(3-)、[SbO(OH)_(2)]^(-))的形式与Cl-竞争部分活性位点,而Zn^(2+)则与Cl^(-)形成ZnCl_(n)^(2-n)(n=3,4)配合物被树脂吸附并固定于树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氯次氧化锌 离子交换树脂 多元复杂溶液 氯吸附率 杂质竞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梁耦合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8
作者 李直兵 靳国永 +2 位作者 仲赛凤 叶天贵 杨铁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9-1178,共10页
为了快速预报梁耦合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将梁的精确解析公式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前处理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梁结构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梁单元的精确动力学刚度矩阵;利用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建立了梁... 为了快速预报梁耦合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将梁的精确解析公式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前处理功能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效动力学分析方法。基于梁结构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梁单元的精确动力学刚度矩阵;利用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建立了梁耦合结构的几何模型,并对其进行单元离散,获取结构的单元和节点信息。与有限元方法的离散策略不同,由于本文方法采用了精确的动力学刚度单元,每根梁仅需离散为一个单元;将单元和节点信息导出,并在数值计算软件中与梁单元的动力学刚度矩阵进行组装,构建了耦合结构的整体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求解了多种梁耦合结构的强迫振动响应,并将计算结果与ANSYS的仿真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有限元方法,本文方法显著减少了计算所需单元和节点数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耦合结构 动刚度矩阵 精确解析解 强迫振动 动力学分析 计算效率 计算精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弛豫铁电薄膜储能特性的调控策略
9
作者 吴琼 董蜀湘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7,I0001,共16页
弛豫铁电薄膜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质量轻、体积小和易集成等特点,符合微电子器件高储能密度的发展趋势.目前,弛豫铁电薄膜的可释放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00 J/cm^(3),充放电效率达90%以上,且击穿电场强度较高,抗疲劳特性优... 弛豫铁电薄膜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质量轻、体积小和易集成等特点,符合微电子器件高储能密度的发展趋势.目前,弛豫铁电薄膜的可释放能量密度已经超过100 J/cm^(3),充放电效率达90%以上,且击穿电场强度较高,抗疲劳特性优异,初步形成实用价值.基于弛豫铁电薄膜的储能原理,从实验角度出发,探讨了弛豫铁电薄膜储能特性的调控方法(元素掺杂、复合结构与固溶体),从微观、介观与宏观尺度探讨了3种调控方法的物理机制,及在储能特性提升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认为元素掺杂虽易实现,但限于调控维度低,对弛豫铁电薄膜储能特性的改善并不理想.复合结构利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相关性能的近似线性叠加,对储能特性改善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宏观层间耦合的晶格失配导致缺陷密度增大,降低了薄膜的击穿强度与可靠性.固溶体策略通过将不同材料体系在微观晶格尺度进行匹配,高效调控出多相共存与极性纳米微区,显著提升了弛豫铁电薄膜的储能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弛豫铁电薄膜储能特性的提升提供全面的研究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物理与化学 电容器 弛豫铁电薄膜 储能 可释放能量密度 充放电效率 元素掺杂 复合结构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补短板”到“提质效”: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研究
10
作者 郑家鲲 徐丽萍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3,共10页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设施“优质共享、均衡可及”的重要抓手,也是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保障。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系统剖析...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设施“优质共享、均衡可及”的重要抓手,也是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健身”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保障。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系统剖析制约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提升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之策。研究认为,现阶段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效能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标准迟滞、体制机制掣肘、供需对接失准及要素支撑不牢等方面。为此,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统筹谋划,筑牢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法治“新环境”;深化联结合作,构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治理“新格局”;紧扣需求动态,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新场景”;优化资源配置,助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展“新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服务效能 现实困境 破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的广义Tchebycheff范数标量化
11
作者 夏远梅 夏丹丹 赵克全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3,共9页
标量化方法是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广义Tchebycheff范数的性质进行研究,获得了其在非负象限上的严格单调性等结果。进一步,利用广义Tchebycheff范数的这些性质研究了多目标优化问题弱有效解、有效解、严有效解... 标量化方法是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广义Tchebycheff范数的性质进行研究,获得了其在非负象限上的严格单调性等结果。进一步,利用广义Tchebycheff范数的这些性质研究了多目标优化问题弱有效解、有效解、严有效解和真有效解的两类标量化结果。同时也指出,在目标函数的凸性假设下,本文研究的标量化与加权标量化等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广义Tchebycheff范数 严格单调性 标量化 (弱 真)有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物系解析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长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干燥是含湿物料与有限介质两个独立物系,在限定的工艺条件下,自发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它隶属热力学范畴,而又不同于一般的热力过程,在物系边界存在诸多错综复杂的随机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基于热力学熵参数无法对实际过程的能效进... 干燥是含湿物料与有限介质两个独立物系,在限定的工艺条件下,自发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它隶属热力学范畴,而又不同于一般的热力过程,在物系边界存在诸多错综复杂的随机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基于热力学熵参数无法对实际过程的能效进行实时的定量评价。基于传递定律建立扩散模型,得不到传递系数严格意义的数学解,存在微积分结果偏离实际较远的情况;基于反应工程原理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存在指前因子,活化能,机理函数等待定的物理量,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何从理论上完整地解析出实际过程,得到其分析解是热力学应用技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自古以来的重大理论难题。近十几年,笔者从非均相系热力学基础和干燥㶲分析入手,以干燥㶲传递和转换时的自由能消耗为统一尺度,以水分活度为一切干燥物系的共同属性,揭示了干燥物系固有特征函数及其理论解,丰富了热力学应用技术基础理论。该文从干燥物系解析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阐释揭示物料干燥理论过程、评价工艺装备能效的解析理论与方法并指明其应用与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揭示物系传递机理、评价工艺装备系统能效、实现干燥过程自适应控制和制订科学的工艺能效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模型 机理函数 分析解 水分结合能 汽化潜热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火用]效率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帅东 韩松 +1 位作者 荣娜 代青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5-2722,I0010,I0011,I0012,共11页
为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难以量质协同运行,且求解时间较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火用]效率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该文构建了IES模型,结合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推导了该IES不... 为解决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IES)难以量质协同运行,且求解时间较长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火用]效率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该文构建了IES模型,结合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推导了该IES不同能源网络的源侧和负荷侧的[火用]方程以及[火用]效率等表达式;其次,为降低求解时间,提出了一个基于线性权重法的多目标函数求解与决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IES的优化问题,模型中考虑[火用]效率的多目标函数保证了能源品质的传输,促进了IES的量质协同运行,且该文所提求解方法的求解时间相比于遍历权重法降低了9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目标优化 [火用]效率 求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1 位作者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TOPSIS的水电站能效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然 秦小元 +4 位作者 赖见令 胡伟 夏晨 卢娜 肖志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4,220,共6页
针对现有水电站能效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引入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安全和管理3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水电站能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九分位标度法的不足,采用指数标度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针对现有水电站能效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引入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安全和管理3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水电站能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九分位标度法的不足,采用指数标度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利用TOPSIS方法和专家打分法对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进行评分,并进一步实现水电站能效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以某实际水电站为例,分析和计算2018-2022年的水电站能效管理水平得分,结果表明该电站能效管理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能效管理 层次分析法 优劣解距离法 指数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注射的聚乳酸微针递送中药液效率评估
16
作者 赵泽伟 朱龙 +4 位作者 吴大鸣 孙靖尧 刘俸溢 薛庆隆 庄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7,88,共5页
聚合物微针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成型简单、节能环保的新型经皮药物递送医疗产品,逐渐得到关注。为研究聚合物微针体外递送中药液的效率,在已知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微注射制备了聚乳酸(PLA)微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并对小鼠腹部... 聚合物微针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成型简单、节能环保的新型经皮药物递送医疗产品,逐渐得到关注。为研究聚合物微针体外递送中药液的效率,在已知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微注射制备了聚乳酸(PLA)微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并对小鼠腹部皮肤进行穿刺,然后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其产生的微小通道,同时,通过体外透皮扩散评估了PLA微针预处理后的中药液递送效率。结果表明,针高为520μm的PLA微针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能刺穿鼠皮皮肤的角质层,在微针预处理和未预处理Franz扩散实验中,120 min后,骨痹通方中药液预处理的吸光值为1.086881,未处理的吸光值为0.09004,经过线性拟合后,微针预处理实验组药物浓度至少是未处理对照组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固体微针 递送效率 穿刺效果 中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垂直流动液体地电极制备等离子体活化溶液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志华 谭一航 +2 位作者 孟广伊 吉晓瑞 史书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1-449,共9页
大气压气液放电制备的等离子体活化溶液(plasma activated liquid,PAL)是一种富含多活性物种的溶液。该研究以流动水柱替换传统线筒式电极结构内的中心金属电极,设计出利用垂直流动水柱产生放电的电极结构,以实现高效制备PAL的目的。通... 大气压气液放电制备的等离子体活化溶液(plasma activated liquid,PAL)是一种富含多活性物种的溶液。该研究以流动水柱替换传统线筒式电极结构内的中心金属电极,设计出利用垂直流动水柱产生放电的电极结构,以实现高效制备PAL的目的。通过改变溶液(水柱)的初始电导率和施加电压,研究了利用该电极所制备PAL的理化特性及灭菌效果,计算了在不同放电参数下产生活性物种的能量效率,并讨论了该电极与液面下鼓泡法电极放电产生活性物种能量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加电压和溶液初始电导率的增加,PAL的p H值逐渐下降,而平均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NO_(3)^(-)、H2O_(2)、O_(3)的浓度逐渐增大。当溶液初始电导率在2~200 mS/cm的范围内,NO_(2)^(-)的浓度随施加电压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当溶液初始电导率<2 m S/cm时,NO_(2)^(-)的浓度随施加电压的增加单调升高。PAL的灭菌效率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该研究将为气液放电技术在不同环境中应用选取适宜电极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溶液 电导率 活性物种 能量效率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仁清肺口服液薄层鉴别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18
作者 冯亚文 刘德贤 +7 位作者 陈静 李肖莉 刘若男 张娜 张秋娜 李会平 郭莉 刘佳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桑仁清肺口服液质量标准,本研究改进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表明,1%氢氧... 为了提高桑仁清肺口服液质量标准,本研究改进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表明,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展开效果良好。建立的甘草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可用于桑仁清肺口服液甘草薄层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仁清肺口服液 薄层鉴别 甘草 1%氢氧化钠高效硅胶G薄层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均分补偿值的公理化刻画及其应用
19
作者 曾满嫦 赵加贵 单而芳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补偿值是图对策上一类重要的分支有效解。2018年,Béal等将这一分支有效解推广为有效解,并给出了公理化刻画。本文给出了有效均分补偿值的新的公理化刻画。首先证明了有效均分补偿值可以由有效性、相对公平性以及剩余公平分配所唯... 补偿值是图对策上一类重要的分支有效解。2018年,Béal等将这一分支有效解推广为有效解,并给出了公理化刻画。本文给出了有效均分补偿值的新的公理化刻画。首先证明了有效均分补偿值可以由有效性、相对公平性以及剩余公平分配所唯一确定。其次,通过应用案例对该值与其他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对策 无圈图 有效均分补偿值 剩余公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优化研究
20
作者 冯颖龙 王振明 +2 位作者 王屹华 许耀峰 王晓冬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装填机构动作的特点和时长,设计分步并行的方法,优化了调炮动作与装填动作的联动过程,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使得该型自行加榴炮的平均系统反应时间减少了7.02 s,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32.3%,使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明显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加榴炮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操瞄解算模型 分步并行方法 作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