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空特征的光伏电站草木阴影遮挡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铭遥 王泽澳 +2 位作者 马文婷 方振宇 张锐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2-841,共10页
在夏秋季节由于草木等固定物阴影遮挡,会导致光伏电站电量损失严重,甚至产生光伏组件热斑等安全性问题。因此该文针对草木类阴影遮挡的电气特征参量演化趋势及辨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将光伏组串的时序电流数据变化规律与草木阴影... 在夏秋季节由于草木等固定物阴影遮挡,会导致光伏电站电量损失严重,甚至产生光伏组件热斑等安全性问题。因此该文针对草木类阴影遮挡的电气特征参量演化趋势及辨识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首先将光伏组串的时序电流数据变化规律与草木阴影遮挡的严重程度建立有效的映射关系,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光伏电站草木阴影遮挡故障在线诊断方法;然后通过构建光伏组串电流的时空特征数据函数,依据其表现的不同特征趋势判断草木阴影遮挡的具体类型;最后采用光伏电站的实际现场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草木阴影遮挡 时序电流 时空特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生成对抗网络与Prophet模型的NDVI时序重建方法
2
作者 李小虎 蔡宇 罗小波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4,共9页
针对当前多数NDVI时序重建方法没有充分利用遥感数据中的时空信息,导致多云多雨地区NDVI数据长时间缺失时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GAN与Prophet模型,以及时空加权SG滤波的NDVI时序重建方法(GANP-SG)。通过将Prophet模型填补后的... 针对当前多数NDVI时序重建方法没有充分利用遥感数据中的时空信息,导致多云多雨地区NDVI数据长时间缺失时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GAN与Prophet模型,以及时空加权SG滤波的NDVI时序重建方法(GANP-SG)。通过将Prophet模型填补后的NDVI时间序列输入到用原始NDVI数据训练完成的GAN生成器中得到生成序列,再利用改进的时空加权SG迭代滤波对生成的时序数据进一步滤波去噪,得到高质量的NDVI时间序列。实验采用重庆市MOD13Q1数据,将GANP-SG方法与SG滤波法、AG法、HANTS法、STSG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验证了GANP-SG方法的重建结果更符合各类植被的物候特征,空间效果保真度最好。另外,在处理NDVI长时间缺失问题时(缺失率达到90%),重建的相关系数仍大于0.6,RMSE和MAE均低于其他4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时间序列 数据重建 GaN Prophet预测 时空信息 SG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出行链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宇 何奇 +4 位作者 王海亮 邓玲 谢琼瑶 周晓霞 刘颂凯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 为探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时电价和充电约束的出行链模型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建立了道路交通网和配电网的耦合模型用以模拟城市路网中电动汽车的出行特性以及城市供电特点;针对电动汽车的类型和电动汽车用户出行特性对单体电动汽车进行建模,考虑SOC动态变化电动汽车出行链改进后,运用蒙特卡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将基于城市路网预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结果归算至配网节点,通过计算时间序列潮流来评估电动汽车的聚合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以某城市实际交通路网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预测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且通过时空分布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并将不同类型负荷与电网节点相结合,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电压节点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负荷 时空分布 出行链 配电网 时间序列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 被引量:1
4
作者 施玉北 李蓉 +1 位作者 曾妍 程胜辉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201,共18页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 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研编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重点对云南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矿产种类、矿产地、矿床类型、查明资源储量及找矿潜力、开发历史等方面阐述了云南矿产资源特点,以成矿省为单元对云南矿产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各成矿省成矿集中度(强度)依次为上扬子(陆块)成矿省→三江(造山带)成矿省→华南(陆块)成矿省→腾冲(造山系)成矿省,各时代成矿强度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纪。首次厘定出云南省各时空域矿种全覆盖的矿床成矿系列59个、矿床成矿亚系列60个,构建了云南省区域成矿谱系,对重要的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特征进行了总结,深化了对云南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的认识。提出云南具有巨大找矿潜力、近期可望实现找矿突破的香格里拉普朗-麻花坪地区钨铍铜多金属等13个远景区带,重点阐述了2个关键及重要矿产找矿远景区带(矿集区)勘查部署建议,对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云南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产地质志 云南卷 云南矿产资源 时空分布规律 矿床成矿系列 区域成矿谱系 新一轮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24年若尔盖湿地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邱梦琪 刘焱序 +5 位作者 刘涛 张叶 王璟 杨猛 秦杰 向国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172,共11页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在保障黄河水资源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当前缺乏针对若尔盖地区的长时间序列、较高时空分辨率的湿地景观信息,导致对若尔盖湿地景观演变全貌认识不全。为明晰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在保障黄河水资源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当前缺乏针对若尔盖地区的长时间序列、较高时空分辨率的湿地景观信息,导致对若尔盖湿地景观演变全貌认识不全。为明晰若尔盖湿地时空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研究以若尔盖湿地草本沼泽和水体为研究对象,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中,利用Landsat⁃5/7/8遥感卫星数据集,结合随机森林分类与样本迁移方法,生成了1986—2024年湿地空间分布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30 m、时间间隔为1年,整体分类精度在95.49%以上。研究表明:2024年草本沼泽及水体总湿地面积相对1986年退化了77.15 km^(2),湿地退化率为2.5%。草本沼泽以1996年及2013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出“增⁃减⁃增”的变化趋势;水体面积的变化波动较大,呈现“减⁃增”的变化趋势,2024年的水体规模约是1986年的1.6倍。草本沼泽会随着生长季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退化,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增加促进了水体面积的扩张,近些年的湿地修复工程有效促进了湿地恢复。然而,水体的连通性及草本沼泽的聚集性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未来的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应重点提升湿地的连通性和聚集性。研究为若尔盖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长时间序列 时空变化 景观指数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EMDAN分解与时空特征的低压供电线路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帆 宿磊 +4 位作者 杨志淳 徐丙垠 薛永端 王玮 邹国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81,共10页
针对低压线路中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难题,提出基于改进CEEMDAN分解与时空特征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采用CEEMDAN算法实现电流信号的完备分解,并以各IMF分量的峭度指标、裕度指标、能量特征和能量熵特征为判定依据,实现高频段信... 针对低压线路中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难题,提出基于改进CEEMDAN分解与时空特征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采用CEEMDAN算法实现电流信号的完备分解,并以各IMF分量的峭度指标、裕度指标、能量特征和能量熵特征为判定依据,实现高频段信号粗选。然后,提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相融合的特征构建方法,捕获各粗选高频IMF分量的局部特征,增强电流特征对比度和判别力。最后,采用子空间变换算法实现电流时空特征集合的二次降维,并基于SVM实现串联故障电弧检测。实际试验证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故障电弧检测准确率达88.33%,能够实现高效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CEEMDaN分解 频段粗选 时空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的田湾核电站温排水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邢梦玲 王迪峰 +2 位作者 何贤强 白雁 成印河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文基于2007—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卫星数据开展田湾核电站温排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采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和劈窗算法对核电站周围海域的海表温度进行反演,通过星星匹配对反演温度的精度进行验证。匹配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的La... 本文基于2007—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卫星数据开展田湾核电站温排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采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和劈窗算法对核电站周围海域的海表温度进行反演,通过星星匹配对反演温度的精度进行验证。匹配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的Landsat海表温度与MODIS海表温度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达到0.91。基于研究海域温度反演结果分析了核电站温排水面积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潮周期内变化特征,并且分析了潮汐与风场对温排水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电站周边海域各季节的温升区面积存在明显差异,春季最大,可达秋季的7倍;2007—2018年,随着装机容量的扩大,温排水面积不断扩大,2018年达到峰值,瞬时最大面积可达101.7 km^(2);潮汐对温排水扩散有影响,涨憩时刻温升区面积较落憩时刻大;有利风会促进温排水扩散,但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排水 长时间序列 时空特征 LaND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和时空Kriging插值联合模拟大跨结构的脉动风速时程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彬彬 蔡建国 冯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4,共6页
采用ARMA模型模拟具有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的大跨结构的随机风速时程。并对Whittle递推算法进行了改进,求解出自回归系数和滑动回归系数矩阵。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模拟大跨桥梁的风速时程模拟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计算效率高,模... 采用ARMA模型模拟具有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的大跨结构的随机风速时程。并对Whittle递推算法进行了改进,求解出自回归系数和滑动回归系数矩阵。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模拟大跨桥梁的风速时程模拟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计算效率高,模拟精度符合要求。然后又利用时空Kriging插值法对控制点区域内节点的脉动风速时程进行模拟,其模拟精度较好且求解过程快,可用于大跨空间结构、超高层建筑等含有大量节点的结构风场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脉动风速时程 aRMa模型 Whittle递推算法 时空Kri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Landsat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吕桂军 李英成 +1 位作者 白洁 赵雅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全面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基于北京市海淀区1986—2010年间8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数据,分析了海淀区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特点,讨论了其中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86—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45.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为全面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基于北京市海淀区1986—2010年间8个不同时相的Landsat数据,分析了海淀区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特点,讨论了其中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86—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45.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38.95%,林、草地面积增加了23.44%,水体和其他用地面积变化不明显;城市范围向西、向北方向扩展,在西北旺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城市质心向西北方向偏移;城市紧凑度逐渐减小,分形指数逐渐增大,反映出城市饱和程度降低,城市边界逐步复杂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此认为,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都促进了北京市海淀区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序列 地理国情监测 指标体系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融合的Landsat反射率数据时序重建与分类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瑄 李大成 +1 位作者 陈金勇 孙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899,共11页
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比单时相数据的分类精度更高,而中高分辨率传感器的重复观测频次低,严重制约了基于时间序列影像分类的精度。时空融合技术是解决时序观测数据缺失的有效手段,但该技术在基于时序数据的分类研究中的应... 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比单时相数据的分类精度更高,而中高分辨率传感器的重复观测频次低,严重制约了基于时间序列影像分类的精度。时空融合技术是解决时序观测数据缺失的有效手段,但该技术在基于时序数据的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尚缺乏充分验证。针对此问题,以辽宁省部分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和MODIS数据为研究对象,以STARFM、ESTARFM及半物理融合模型为年度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生成手段,以随机森林、最大似然及支持向量机方法为时序分类器,对比分析了不同融合模型与分类器的协同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时空融合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时序分类的精度尤其是植被类型地物,并且对分类器的选择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融合 时序分类 精度评定 LaNDSaT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CA和CCME-WQI方法的保山市东河水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泽 朱长军 +2 位作者 张普 苗璐 李博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水质评价是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基本工作.为了系统评价保山市东河污染情况,明确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来源,基于2020年新东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和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分析东河干流... 水质评价是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项基本工作.为了系统评价保山市东河污染情况,明确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来源,基于2020年新东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和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分析东河干流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发现东河主要污染物为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6、7月污染水平高,8、9月污染水平低.CCME-WQI得分显示新东河流域整体水质较差,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为中部、东南部、北部,主要污染来源于城镇、农村生活源、化肥、工业源和分散式禽畜养殖污染源,此研究可为保山市东河水环境污染治理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 CCME-WQI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时空图卷积网络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静 何苗苗 +1 位作者 丁建立 李永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81,共12页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对局部和全局时空依赖性捕获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扩张因果卷积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捕获短期和长期时间依赖性,并且引入...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对局部和全局时空依赖性捕获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扩张因果卷积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捕获短期和长期时间依赖性,并且引入通道注意力来学习不同通道的重要性权重;其次,在空间维度上利用静态图学习层根据节点嵌入构建静态图邻接矩阵,旨在捕获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的全局空间依赖性,同时利用动态图学习层构建一系列演化的图邻接矩阵,旨在建模局部动态的空间依赖性;最后,联合优化重构模型和预测模型,通过重构误差和预测误差计算异常分数,然后比较阈值和异常分数的关系,进而检测异常。在MSL、SMAP和SWaT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异常检测性能指标F1分数方面优于OmniAnomaly、MTAD-GAT和GDN等相关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时空依赖 多维时间序列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动态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宇蝶 滕泽宇 +1 位作者 陈智文 张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基于环渤海地区2017—2021年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污染物浓度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克里金插值法对环渤海地区AQI与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AQI与污染物浓度、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 基于环渤海地区2017—2021年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污染物浓度与社会经济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克里金插值法对环渤海地区AQI与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AQI与污染物浓度、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2022年6月—2023年12月空气质量及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AQI及污染物浓度大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AQI的逐月变化呈“W”形,O_(3)浓度的年内变化呈倒“V”形,其余污染物则呈现与O_(3)相反的变化趋势。AQI大致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而污染物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环渤海地区5个代表性城市的AQI类别以良好为主,冬季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_(2.5)、PM10,夏季首要污染物以O_(3)为主。人口数量是影响AQI的主要因素,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对AQI具有一定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未来环渤海地区AQI、主要污染物浓度(O_(3)除外)均呈现出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物 时空变化 时间序列预测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公交行驶轨迹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晨曦 庄旭菲 +1 位作者 陈俊楠 李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8,共14页
公交行驶轨迹预测是对公交车到达线路上的重要轨迹点,如站点和道路交叉口等,进行到达时间预测。准确预测公交车到达站点和道路交叉口的时间,可以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公交调度至关重要。从公交... 公交行驶轨迹预测是对公交车到达线路上的重要轨迹点,如站点和道路交叉口等,进行到达时间预测。准确预测公交车到达站点和道路交叉口的时间,可以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公交调度至关重要。从公交行驶轨迹预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公交运行的相关因素,归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相关数据集以及数据预处理方法。依照其发展脉络将公交行驶轨迹预测方法分为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以时间序列模型为代表的参数模型以及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非参数模型三大类,并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由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相关模型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表现出了优越性能,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来解决公交行驶轨迹预测问题,同时考虑将城市道路所展现的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阐述了公交行驶轨迹预测研究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与趋势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行驶轨迹预测 深度学习 时空特征 时间序列预测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 被引量:35
15
作者 韩春明 毛景文 +1 位作者 杨建民 王志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0,共6页
东天山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铜矿产富集区之一 ,通过初步研究 ,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金属矿床划分为 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 ,并对每个成矿亚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进而探讨了该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构造... 东天山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金铜矿产富集区之一 ,通过初步研究 ,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区内金属矿床划分为 6个矿床成矿亚系列 ,并对每个成矿亚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进而探讨了该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总结了该地区构造活动的时—空演化导致该地区独具特色的内生金属矿床侧向分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内生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时-空演化 东天山 造山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40
16
作者 张大权 江彪 +3 位作者 王登红 王成辉 陈毓川 白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8-1025,共18页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银矿的成矿规律,划分了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脉型和层控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新生风化淋积型等7个银矿预测类型,其中前4个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32个成银带,编制了"中国成银带分布图",为中国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资源特征 银矿类型 成银带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NDVI的江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殷守敬 陈晓玲 +2 位作者 吴传庆 姚延娟 王雪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基于NDVI时序遥感影像,分析了江西省1999年~2008年10年间的地表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江西省10年来植被覆盖总体改善,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西部和北部增长趋势明显,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以及部分城区呈退化趋势.... 基于NDVI时序遥感影像,分析了江西省1999年~2008年10年间的地表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江西省10年来植被覆盖总体改善,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西部和北部增长趋势明显,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以及部分城区呈退化趋势.结合土地覆盖分类数据分析发现,NDVI变化特征与土地覆盖类型密切相关,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NDVI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时序NDVI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协同的作物种植结构调查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启厅 曾志康 +3 位作者 谢国雪 骆剑承 覃泽林 兰宗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2-560,共9页
【目的】充分发掘遥感影像的空间、时间和光谱等特征谱信息,探索地块基元支持下的多源遥感数据作物种植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提供借鉴。【方法】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多尺... 【目的】充分发掘遥感影像的空间、时间和光谱等特征谱信息,探索地块基元支持下的多源遥感数据作物种植信息自动识别方法,为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提供借鉴。【方法】以广西扶绥县为研究区,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多尺度分割和对象廓线编辑,提取精细农田地块信息;以地块为基元获取覆盖作物生育期内的时序光谱特征;基于时序光谱及其变化定义与作物长势状况相关的描述参量,形成静态光谱与动态过程特征结合的多维特征空间,结合作物的物候节律特征构建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模型,实现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提取。【结果】依据上述方法绘制出广西扶绥县甘蔗、水稻和其他作物农田及草地、林地、水体、城镇建设用地等的精细地块图,其中,提取广西扶绥县甘蔗和水稻作物的总面积分别为82420.01和6806.67 ha,作物提取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8%,Kappa系数为0.84。【结论】提取的广西扶绥县作物种植结构的成果满足使用精度要求,可为精准农业补贴投放、农业灾害定损等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而技术方法对于作物种植结构信息的快速、精细化调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高时空分辨率 时间序列 精细地块 遥感数据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系列的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翟裕生 彭润民 +1 位作者 王建平 邓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0-519,共10页
由单个矿床研究到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是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探索中,成矿系列的结构尤需关注,因此将成矿系列的内部结构概括为物质的、空间的和时间的三类。其中物质结构包括各矿种、矿床类型间的同源性、多样... 由单个矿床研究到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是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探索中,成矿系列的结构尤需关注,因此将成矿系列的内部结构概括为物质的、空间的和时间的三类。其中物质结构包括各矿种、矿床类型间的同源性、多样性、继承性和互补性;空间结构包括各矿种、矿床类型间的共生性、分带性、过渡性、集约性和重叠性;而成矿系列的时间结构含各矿种、矿床类型间的时限性、阶段性、渐进性和突发性,并举例论述了这些结构性质的形成条件,对深入认识成矿规律和指导找矿预测均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物质结构 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继光 苏以荣 +1 位作者 陈洪松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32-1437,共6页
对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中耕地和退耕牧草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1年的定位观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了降雨对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土壤表层(0 ̄10cm)和亚表层(10 ̄20cm)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但波动强烈,越到底... 对桂西北喀斯特峰丛洼地中耕地和退耕牧草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了1年的定位观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了降雨对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土壤表层(0 ̄10cm)和亚表层(10 ̄20cm)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但波动强烈,越到底层含水量越稳定(牧草地60 ̄80cm层除外);土壤储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旱季储水量的波动较雨季更显著,而且牧草地的剖面土壤储水量较耕地高8.5%。一般采样前1d或2d的降水对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储水量的影响最大,随着土层加深,耕地在采样前3d,牧草地在前6d的降水对土壤储水量仍有一定影响且一般以3d为一个波动周期。剖面土壤储水动态及其与降水序列的相关关系显示退耕还草后能延缓降雨入渗和地面蒸发,有助于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保蓄和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峰丛洼地 土壤储水量 时空动态 降水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