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筛板萃取塔液滴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袁慎峰 闵彤 +1 位作者 陈志荣 尹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为研究筛板萃取塔中的液滴行为,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液滴通过筛板的形态和筛板对液滴的聚并-破碎特性进行研究,定义筛板聚并-破碎指数。结果表明,液滴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通过筛孔,主要可分为直接通过筛孔、破碎后通... 为研究筛板萃取塔中的液滴行为,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液滴通过筛板的形态和筛板对液滴的聚并-破碎特性进行研究,定义筛板聚并-破碎指数。结果表明,液滴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通过筛孔,主要可分为直接通过筛孔、破碎后通过筛孔和在筛板上聚并后通过筛孔。体系界面张力较低时,筛板对液滴主要起破碎作用,筛板聚并-破碎指数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减小;体系界面张力较高时,筛板对液滴主要起聚并作用,筛板聚并-破碎指数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筛板聚并-破碎指数随着筛板浸润性变差而增大。基于实验数据提出估算筛板聚并-破碎指数的关联式,关联式平均偏差为0.1144,偏差较小,表明关联式可用于评估筛板对液滴的聚并-破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塔 筛板 液滴行为 浸润性 VOF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导向的乌梅浸膏特色风味组群产品开发
2
作者 张文娟 史清照 +7 位作者 崔凯 洪群业 洪广峰 徐秀娟 杨伟平 霍现宽 徐石磊 吴彦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目的】开发多元化的乌梅浸膏香料产品,提高产品功能聚焦度。【方法】利用多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对自主研发的乌梅浸膏进行精细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定位风格特征突出的乌梅特色风味组群,对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进行重组试验,利用热裂解-气... 【目的】开发多元化的乌梅浸膏香料产品,提高产品功能聚焦度。【方法】利用多级膜分离和二维柱色谱对自主研发的乌梅浸膏进行精细分离,结合感官评价定位风格特征突出的乌梅特色风味组群,对获得的特色风味组群进行重组试验,利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GC/MS)模拟分析感官作用较好的重组产品在卷烟燃吸过程中的香气释放情况。【结果】(1)乌梅浸膏通过4级膜分离及二维柱色谱分离共获得了17个组群,感官评价显示50 nm膜截留组群、反渗透(RO)截留组群和柱色谱B1组群在提升卷烟烟气状态、舒适性和特征香韵方面整体作用效果较好,确定为乌梅特色风味组群。(2)通过调整3个特色风味组群的组合配比,可获得作用效果优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重组产品。(3)优选的重组产品热裂解产物中以酯类、杂环类及酚类化合物居多,主要表现为果香、甜香、烟熏香、焦甜香等香气类型;重组产品裂解产物中呈蜡脂气、烟熏香、酚类气息、焦甜香、烘焙香的成分占比明显少于分离前乌梅浸膏的,呈果香香气的裂解成分在重组产品中占比明显增加,该结果从物质基础层面较好地解释了优选重组产品增加卷烟果香香韵,减轻蜡质气、烟熏香等杂气的感官效果。【结论】通过感官导向的特色风味组群定位和重组,能够实现乌梅浸膏风味聚焦、产品多元的精细化加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浸膏 特色风味组群 膜分离 二维柱色谱 重组 感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萃取精馏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的模拟与优化
3
作者 薄守石 付雨 +1 位作者 张家凯 孙兰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46,共6页
以NMP为萃取剂,对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共沸物体系进行分离研究。提出了传统双塔萃取精馏耦合成隔壁塔的新工艺。选取了常规的2组分双塔萃取精馏流程(ED)和隔壁萃取精馏(EDWC)流程,对共沸体系进行了分离研究。借助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 以NMP为萃取剂,对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共沸物体系进行分离研究。提出了传统双塔萃取精馏耦合成隔壁塔的新工艺。选取了常规的2组分双塔萃取精馏流程(ED)和隔壁萃取精馏(EDWC)流程,对共沸体系进行了分离研究。借助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稳态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以年总费用(TAC)与二氧化碳排放量(E_(CO_(2)))为目标变量,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操作变量之间耦合性高。2个目标变量呈一定的竞争关系,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TAC在逐步降低。当优化至200代时,目标变量年总费用TAC与二氧化碳排放量E_(CO_(2))基本稳定不发生变化,选取了第200代中TAC最小的一组Pareto最优前沿解作为优化后的最优解。与传统的双塔萃取精馏相比,萃取精馏隔壁塔节约TAC 6.7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6%,说明采用EDWC技术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是一种有效的节能降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遗传算法 萃取精馏 隔壁塔 正己烷 甲基环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体搅拌的折流板萃取柱液泛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驰 许东兵 +8 位作者 常朝 蒋子超 谭博仁 王晨晔 王勇 李会泉 赵泽森 桂夏辉 杨建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萃取柱具有连续性强,安全性高,通量大的优点,受到相似金属分离、精细化工等工业分离领域的青睐。液泛特性是萃取柱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低界面张力萃取体系分散相液滴极易破碎的特征是导致萃取柱易发生液泛的本质原因。采用新型气体... 萃取柱具有连续性强,安全性高,通量大的优点,受到相似金属分离、精细化工等工业分离领域的青睐。液泛特性是萃取柱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之一,低界面张力萃取体系分散相液滴极易破碎的特征是导致萃取柱易发生液泛的本质原因。采用新型气体搅拌技术,以气泡上浮过程中的动能和不均匀流场产生的弱曳力作用代替传统搅拌、脉冲能量形式破碎液滴。选取三种不同界面张力萃取体系,研究了气体搅拌条件下的萃取柱液特性,发现分散相液泛流速随着气速与连续相流速的增大逐渐降低,并且高界面张力体系降低的程度比低界面张力体系高。基于试验值,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提出预测误差为10.05%的液泛流速预测关联式,为后续气体搅拌萃取柱的设计与放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泛特征 气体搅拌 折流板萃取柱 预测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9种生物胺的含量
5
作者 姚燕红 吴平谷 +3 位作者 王军淋 冯靓 赵永信 张念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0-406,共7页
提出了固相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9种生物胺(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章鱼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方法。取水样10 mL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100 mg·L^(-1)混合内标使用液250μL和50 mmol·L^... 提出了固相萃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9种生物胺(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章鱼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方法。取水样10 mL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100 mg·L^(-1)混合内标使用液250μL和50 mmol·L^(-1)盐酸溶液3 mL,混匀后以流量3 mL·min^(-1)通过固相萃取柱(弱阳离子交换柱),依次加入2 mL水、2 mL甲醇、4 mL含2 g·L^(-1)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收集洗脱液置于15 mL离心管(预先加入1 mol·L^(-1)盐酸溶液250μL)中,氮吹至近干,加入300μ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水至1 mL,再加入1 mL缓冲溶液(p H 10.5),混匀。加入10 g·L^(-1)丹磺酰氯衍生溶液1 mL,涡旋混匀,于60℃加热15 min,冷却至25℃,加入200μL氨水,于60℃加热10 min,冷却至25℃,加入0.5 g氯化钠和0.5 mL乙腈,混匀,离心1 min,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测定滤液中9种生物胺的含量。以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乙酸的0.01 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在1.0~100.0 mg·L^(-1)内与对应的衍生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0.03~0.08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6.4%~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5.0%。方法用于18份实际水样的分析,普遍检出苯乙胺,检出量为0.03~0.13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体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壁式精馏塔在甲基丁烯腈分离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德爽 王彦娟 +3 位作者 李震 白金 张健 董宏光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以磷酸三甲酯(TMP)为萃取剂,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2-甲基-2-丁烯腈(2M2BN)与2-甲基-3-丁烯腈(2M3BN)的萃取精馏过程,并分别构建了双塔萃取精馏模型和分壁式萃取精馏塔模型;先运用灵敏度分析对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操作条件予... 以磷酸三甲酯(TMP)为萃取剂,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2-甲基-2-丁烯腈(2M2BN)与2-甲基-3-丁烯腈(2M3BN)的萃取精馏过程,并分别构建了双塔萃取精馏模型和分壁式萃取精馏塔模型;先运用灵敏度分析对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操作条件予以考察,再通过正交设计对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优化。确定分壁式萃取精馏塔的最佳参数为主塔理论板数40、摩尔回流比3.4、萃取剂与原料进料位置分别为第11和21块塔板、溶剂比2.5、侧线采出位置为第33块塔板、侧线采出量为400 kg/h。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料条件和产品分离纯度要求下,与双塔萃取精馏相比,分壁式萃取精馏塔冷凝器节约能耗为16.64%,再沸器节约能耗为1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壁式萃取精馏 2-甲基-2-丁烯腈 2-甲基-3-丁烯腈 模拟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1/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及对异牡荆素的固相萃取
7
作者 柳苹 刘海燕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异牡荆素是一种天然的碳苷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但是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是开发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制备了MOF材料MOF-801,利用MOF材料上带有的—COOH基团,对其进行衍生化反应,使其表面带有C=C终端,然后与共聚... 异牡荆素是一种天然的碳苷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但是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是开发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制备了MOF材料MOF-801,利用MOF材料上带有的—COOH基团,对其进行衍生化反应,使其表面带有C=C终端,然后与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致孔剂(正己醇)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制备MOF-801/聚合物整体柱.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OF-801和MOF-801/聚合物整体柱均已成功合成.将MOF-801/聚合物整体柱用作固相萃取(SPE)吸附剂,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联用对中药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异牡荆素进行在线富集纯化.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聚合物整体柱对异牡荆素具有较好的富集能力,并能去除中药中的部分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整体柱 固相萃取(SPE) 异牡荆素 MOF-8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错流筛板塔应用于含苯酚废水体系的传质特性
8
作者 孙广垠 李亚洲 +4 位作者 刘小燕 李龙祥 吕国华 谭博仁 王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2-551,共10页
针对某工业含酚废水,采用脉冲错流筛板塔连续萃取,通过对萃取体系中的水力学和传质特性研究,实现对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分离。结果表明:分散相持液量(x_(d))随脉冲强度(Af)的逐步提高而下降并随后上升,在Af为0.0126 m/s时,x_(d)最小;液滴... 针对某工业含酚废水,采用脉冲错流筛板塔连续萃取,通过对萃取体系中的水力学和传质特性研究,实现对含酚废水中苯酚的分离。结果表明:分散相持液量(x_(d))随脉冲强度(Af)的逐步提高而下降并随后上升,在Af为0.0126 m/s时,x_(d)最小;液滴索特直径(d_(32))随Af的提高逐渐减小,在Af为0.0272 m/s时,d_(32)减小至约1.3 mm;随两相流速的增加,x_(d)增大,但d_(32)无明显变化;脉冲错流筛板萃取塔对苯酚萃取率随着Af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加,在最佳萃取操作条件下,萃取效率可达98.96%;通过轴向扩散模型对萃取塔总传质系数进行求解,并建立了有、无脉冲情况下均适用的总传质系数预测模型,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10%,为该萃取塔在含苯酚废水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筛板萃取塔 脉冲 分散相持液量 液滴直径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刺尖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9
作者 夏海梅 张娅 +4 位作者 王莉 饶晓尧 陆中云 宋娜丽 蒲亚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青刺尖是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其含有黄酮类成分,但提取率、纯度均较低。为高效提取、纯化青刺尖总黄酮,以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筛选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 青刺尖是滇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其含有黄酮类成分,但提取率、纯度均较低。为高效提取、纯化青刺尖总黄酮,以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筛选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及纯化条件;然后采用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柱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并计算青刺尖总黄酮纯度。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青刺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为60%、料液比1∶60 g/mL、提取时间70 min,该条件下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为7.97%。其中,各因素对青刺尖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分离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的理想树脂为HPD-500树脂,通过绘制静态吸附/解吸曲线获得静态吸附饱和时间为240 min,静态解吸平衡时间为120 min。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pH值为4,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30 mg/mL,洗脱剂用量为4 BV,洗脱液为60%的乙醇;该条件下纯化青刺尖总黄酮,纯度为33.19%。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纯化获得的青刺尖总黄酮纯度为62.48%,较大孔树脂纯化后纯度增加29.29%,较纯化前纯度增加5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刺尖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柱色谱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核化工脉冲萃取柱界面控制
10
作者 王宇婷 唐翊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脉冲萃取柱是核化工溶剂萃取的关键设备,保持脉冲萃取柱澄清段中两相界面稳定是核化工脉冲萃取柱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自抗扰技术是解决控制中的不确定性、非线性、时变性、强扰动和强耦合性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控制理论和现实可... 脉冲萃取柱是核化工溶剂萃取的关键设备,保持脉冲萃取柱澄清段中两相界面稳定是核化工脉冲萃取柱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自抗扰技术是解决控制中的不确定性、非线性、时变性、强扰动和强耦合性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控制理论和现实可行的执行方法,在我国化工过程、电力系统、军工系统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自抗扰主动克服补偿扰动的特性,实现了对脉冲萃取柱界面的稳定控制,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参数调节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萃取柱 控制系统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衍生剂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γ-氨基丁酸测定的影响
11
作者 许芮菁 刘锐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该研究通过对比7种衍生剂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γ-氨基丁酸测定的影响来确定适用的衍生剂,并优化衍生条件和色谱条件,再依次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开...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该研究通过对比7种衍生剂对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中γ-氨基丁酸测定的影响来确定适用的衍生剂,并优化衍生条件和色谱条件,再依次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开展单因素实验。该方法采用水提、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衍生,衍生物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并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体系等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48 nm,外标法定量。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00 mg·L^(-1)~100 mg·L^(-1)(R2=1.0000),检出限为0.67 mg·kg^(-1),定量限为2.23 mg·kg^(-1),回收率85.5%~104.9%。该方法污染小、毒性低、检测试剂易获取、检测成本较低廉,具有良好的准确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大批量样品检测需求,对γ-氨基丁酸功能性食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柱前衍生 植物提取物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tiva EMR-Lipid结合UHPLC-MS/MS测定发酵乳中爱德万甜含量
12
作者 黄惠敏 杨光 +2 位作者 段虎 刘宁 谢江娜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5-280,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技术(Captiva EMR-Lipid)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发酵乳中爱德万甜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氯化钠盐析,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液进行超声萃取,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小柱...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技术(Captiva EMR-Lipid)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发酵乳中爱德万甜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氯化钠盐析,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液进行超声萃取,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梯度洗脱时以甲醇-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在加热型电喷雾离子(HESI)源正离子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SRM)模式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检测。结果表明,爱德万甜在质量浓度0.2~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3,检出限(LOD)为0.6μg/kg,定量限(LOQ)为2μg/kg,回收率在87.9%~102.5%。该方法提取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发酵乳中爱德万甜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小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爱德万甜 发酵乳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R-Lipid净化结合UPLC-MS/MS法测定5种常见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基质效应研究
13
作者 胡中海 焦晓磊 +4 位作者 彭震宇 欧阳卫民 罗登武 郭丽琼 汪继兵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1期75-80,共6页
建立了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5种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探索了基质种类、基质质量浓度和药物质量浓度对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质量... 建立了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5种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探索了基质种类、基质质量浓度和药物质量浓度对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质量浓度5~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平均回收率为71.5%~109.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8种喹诺酮类药物在5种基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质效应,多数为抑制效应,且与基质种类、基质质量浓度和药物质量浓度有关。相对来说,蜂蜜的基质效应最轻微,鸡蛋基质效应最严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基质种类和药物大致浓度,选择合适的称样质量,必要时应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或者采用内标法来校准检测结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除脂固相萃取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性食品 喹诺酮 基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设计萃取隔板精馏塔分离苯-环己烯体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豪豪 李运昌 +4 位作者 刘宇航 刘继三 陈锦溢 华超 陆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苯和环己烯共沸物的高效节能分离是常见的工业难题,而EDWC(萃取隔板精馏塔)在共沸物的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公开的文献中鲜有关于EDWC工艺对苯和环己烯分离的报道。以氯化胆碱/乙酰丙酸摩尔比为1∶2作为萃取剂,探索EDWC技术在... 苯和环己烯共沸物的高效节能分离是常见的工业难题,而EDWC(萃取隔板精馏塔)在共沸物的分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公开的文献中鲜有关于EDWC工艺对苯和环己烯分离的报道。以氯化胆碱/乙酰丙酸摩尔比为1∶2作为萃取剂,探索EDWC技术在苯和环己烯分离中的应用,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到粒子群算法是一种随机优化算法,引入变异系数对算法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价。最后,引入年度总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火用]损失3个定量指标从经济性、环境性和热力学性3个方面对EDWC工艺和传统的两塔萃取精馏工艺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两塔萃取精馏工艺相比,EDWC工艺可减少19.15%的年度总成本、36.0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9.99%的[火用]损失以及8.03%的萃取剂消耗量。EDWC工艺分离苯和环己烯混合物具有优异的分离效率和显著的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隔板精馏塔 优化设计 节能 Aspen Plus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味活性值的旋转锥柱处理前后黄瓜特征香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正光 杨晓东 +7 位作者 吴薇 杨鹏飞 杨靖 白冰 黄凯 刘龑章 刘帅 崔凤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09-316,共8页
为分析对比旋转锥柱提取前后黄瓜特征香味成分的富集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显著影响黄瓜特征风味的挥发性物质,明确旋转锥柱提取前后黄瓜特征香味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瓜旋... 为分析对比旋转锥柱提取前后黄瓜特征香味成分的富集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显著影响黄瓜特征风味的挥发性物质,明确旋转锥柱提取前后黄瓜特征香味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瓜旋转锥柱提取前后指纹色谱图明显不同,其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据香味数据库共筛选出5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提取前为30种,总含量为1225.60 mg/kg,提取后为52种,总含量为2522.01 mg/kg,特征致香物质被有效提取富集;OAV分析结果表明,旋转锥柱提取前有18种重要香气成分(OAV>1),提取后有28种重要香气成分(OAV>1),C6~C9的醛类和醇类成分对黄瓜特征风味的形成影响极显著,具有特征蔬菜青香和黄瓜似香气的(E)-6-壬烯醛、(Z)-2-壬烯醛、(E)-2,(Z)-6-壬二烯醛和(E)-2,(Z)-6-壬烯-1-醇等成分经旋转锥柱提取后其OAV尤为突出。该研究可为黄瓜特征风味香原料的制备及黄瓜果味附加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锥柱 黄瓜 提取 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冶金领域脉冲萃取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真 陈杭 于建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64,共15页
脉冲萃取塔作为一种高效的液液萃取设备,是湿法冶金技术塔式萃取设备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系统综述了脉冲萃取塔的开发过程,重点探讨了传递过程规律的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设备开发中的应用。回顾了脉冲萃取塔... 脉冲萃取塔作为一种高效的液液萃取设备,是湿法冶金技术塔式萃取设备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系统综述了脉冲萃取塔的开发过程,重点探讨了传递过程规律的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FD)在设备开发中的应用。回顾了脉冲萃取塔操作与结构参数对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传质、传动量等过程中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FD模拟和其他计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塔的设计与性能。最后,总结了脉冲萃取塔内构件和塔型式的改进方案,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潜在应用场景,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脉冲萃取塔 相间传质 轴向扩散 两相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塔萃取精馏及共沸精馏分离异丙醇-水体系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圣娟 甄烁 +1 位作者 蔡斌鑫 焦纬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8,共9页
分别采用隔壁塔萃取精馏(EDWC)与隔壁塔共沸精馏(ADWC)工艺制取无水异丙醇(IPA),借助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二塔等价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对主塔进料位置、夹带剂用量、侧线采出位置、侧线采出量及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结合塔的设计规... 分别采用隔壁塔萃取精馏(EDWC)与隔壁塔共沸精馏(ADWC)工艺制取无水异丙醇(IPA),借助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二塔等价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对主塔进料位置、夹带剂用量、侧线采出位置、侧线采出量及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结合塔的设计规范,以此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模拟结果显示,与常规双塔工艺流程相比,在完成相同的分离要求下,EDWC工艺的冷凝器和再沸器热负荷分别降低32.38%,12.39%,设备费用和总年度费用分别节约29.34%,4.87%;ADWC工艺的冷凝器和再沸器热负荷分别降低29.57%,23.41%,设备费用和总年度费用分别节约16.87%,22.41%。ADWC用于制取无水IPA在节能降耗及节约设备成本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隔壁塔 共沸精馏 萃取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卤肉中4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春杨 吴玉田 +4 位作者 彭蕾 钟雪 邹璐 刘文政 周贻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7-283,共7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检测卤肉中4种β-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方法。样品经β-盐酸葡萄糖醛酸苷酶/...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检测卤肉中4种β-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方法。样品经β-盐酸葡萄糖醛酸苷酶/芳基硫酸酯酶解后,经SLS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分离,ESI+进行多反应监测(MRM),内标法定量。4种β-受体激动剂在浓度为0.5~9.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8,检出限(LOD)为0.1μg/kg,定量限(LOQ)为0.3μg/kg。3个加标水平下(1、5、9μg/kg)的回收率在87.9%~113.7%之间,RSD为1.48%~9.32%。162批次卤肉样品,有一份卤猪蹄样品检出克伦特罗含量为1.51μg/kg,莱克多巴胺为3.65μg/kg;另外一份卤羊肉样品检出克伦特罗含量11.5μg/kg。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卤肉中4种β-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 卤肉 β-受体激动剂 SLS 固相萃取柱 同位素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壁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环己烯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澳琦 李强 +2 位作者 石晓青 周诚 师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针对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产物中环己烷和环己烯的分离问题,在常规萃取精馏的基础上提出了隔壁萃取精馏(EDWC)方案。通过萃取剂筛选,确定以二甲基亚砜作为萃取剂,分别采用常规萃取精馏和EDWC技术对环己烷-环己烯进行分离。利用化工流程模... 针对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产物中环己烷和环己烯的分离问题,在常规萃取精馏的基础上提出了隔壁萃取精馏(EDWC)方案。通过萃取剂筛选,确定以二甲基亚砜作为萃取剂,分别采用常规萃取精馏和EDWC技术对环己烷-环己烯进行分离。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搭建常规萃取精馏流程及EDWC三塔流程等效严格模型,通过单变量分析得到模拟计算初值。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对EDWC流程进行多目标优化,输出Pareto解集,筛选年总成本(TAC)和CO_(2)排放量均较小的一组解与常规萃取精馏流程进行对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萃取精馏流程相比,EDWC流程可以节约TAC 9.46%,减少碳排放17.25%,说明采用EDWC技术进行环己烷-环己烯的分离是一种有效的节能降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精馏 隔壁塔 多目标算法 环己烷 环己烯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废催化剂及浸取渣中7种有价元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坤 徐臣松 罗昊楠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1436,共6页
工业硫酸废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钒、钠、钾、硫及少量铝、铁、砷物质,常作为钒和碱金属盐提取的重要原料。快速准确测定废催化剂及浸取渣中相关组分含量对其分离提取至关重要。在柱层析分离的基础上,浸取处理后样品中V、Na、S、K的浸出... 工业硫酸废催化剂中含有大量的钒、钠、钾、硫及少量铝、铁、砷物质,常作为钒和碱金属盐提取的重要原料。快速准确测定废催化剂及浸取渣中相关组分含量对其分离提取至关重要。在柱层析分离的基础上,浸取处理后样品中V、Na、S、K的浸出率分别为95.28%、98.39%、98.88%、97.82%,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及孔道中沉积物溶解消失。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进行测定,并确定了各元素的谱线(V 309.311 nm、Na 589.490 nm、K 766.490 nm、S 180.731 nm、Al 394.401 nm、Fe 238.204 nm、As 189.042 nm)。结果表明,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发射强度呈线性、校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除砷为0.999 7外,均大于0.999 9,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0.017μg/g,测定结果相对偏差(RSD,n=11)除砷为2.2%,其余元素均小于0.90%,且加标回收率在98.9%~102%。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可以满足工业硫酸废催化剂中多种元素测试要求,为废催化剂浸取分离过程中各元素含量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催化剂 柱层析浸取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