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建华 曾慧琳 廖恩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5,共7页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扶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脱贫攻坚的强劲支撑,也是后精准扶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战略的需要。新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发展阶段、壮大阶段和成熟阶段,呈现出教育...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扶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脱贫攻坚的强劲支撑,也是后精准扶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战略的需要。新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发展阶段、壮大阶段和成熟阶段,呈现出教育扶贫内容丰富化、主体社会化、对象精准化、方式多元化等特征。今后,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应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主体格局;保障教育资源,持续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政策结构,构建动态政策体系;完善监督体系,确保政府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教育扶贫政策 历史演变 以人为本 多元主体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创新扩散历程、举措与走向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爱霞 孙纪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我国继续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典范,源于探究农业技术推广过程的创新扩散理论可为系统总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实践经验提供参考。纵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发展轨迹,其创新扩散历程包括为新问题寻求创新...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我国继续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典范,源于探究农业技术推广过程的创新扩散理论可为系统总结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实践经验提供参考。纵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发展轨迹,其创新扩散历程包括为新问题寻求创新方案、重新定义及升级调整、常规化、扩散推广等四个阶段。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创新扩散过程中,其采取的典型举措主要有精选“创新代理人”担任讲习员、谋求与农民“客户需求”的最大相容性、利用乡土知识系统克服讲习的“空心管偏见”、打造讲习的“技术集群”、注重讲习的“可试性”与“可观察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可从以下方面着力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创新扩散:一是秉持“再创造”发展理念,因应形势及时调整讲习内容、讲习方式和讲习员队伍组成;二是优先培养“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充分发挥其在当地社会系统内的榜样带动和人际说服作用;三是拓展数字化“传播渠道”,推进讲习的数字化转型并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四是综合运用“中心化”与“非中心化”扩散系统,构建“专家讲授+现场观摩+交流讨论”的混合式讲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创新扩散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对脱贫地区农村大学生家庭生计进化效应分析——从摆脱生计困境到趋向共同富裕
3
作者 段若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272-278,共7页
从跨时空视角研究农村大学生家庭可持续生计水平的演化规律,有利于检测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效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以乌蒙山区云南脱贫县为实验组,云南非脱贫县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分析10年教育扶贫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 从跨时空视角研究农村大学生家庭可持续生计水平的演化规律,有利于检测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效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以乌蒙山区云南脱贫县为实验组,云南非脱贫县为对照组,基于DID模型分析10年教育扶贫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生计资本时空分异特征为正,教育扶贫效果较为显著,生计资本分值已经逼近对照组;脱贫地区农村大学生家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有明显增长,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效应已显现。展望乡村振兴时期,建议优先巩固教育扶贫和就业扶困政策来提升人力资本,并将其向其他资本类型进行转化。强化感恩教育,培育与孵化大学生乡贤,不断内化脱贫地区农村大学生家庭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生计资本 农村大学生家庭 DID模型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如何精准化——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模型建构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利平 张欣鑫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0,18,共9页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走向精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和教育精准扶贫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教育扶贫是一项具有学科辐射性的复杂工程.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走向精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和教育精准扶贫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教育扶贫是一项具有学科辐射性的复杂工程.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与教育扶贫价值的耦合性为教育扶贫精准化提供了可能.建构以教育发展为本原、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社会公平为导向、以文化建设为使命、以生态建设为着力点的“五位一体”统筹发展的教育扶贫精准化模型,形成多学科视角下教育扶贫的合作共享机制是实现教育扶贫精准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五位一体 教育扶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 被引量:67
5
作者 程华东 刘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 教育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路径。基于华中农业大学在建始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三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构建了以产业为纽带,农户、企业、高校、政府四主体相互作用的四螺旋模型,探索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新路径,即:找准农户致贫或返贫的原因;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扶贫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加强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联动,攻克难点问题;四主体联动,强化过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四螺旋模型 高等教育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价值定位与分类治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红 邬志辉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4,共7页
"以教育扶贫"是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战略重点。共享共建幸福生活、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的长久性作用,培养适应劳动力转型的可迁移就业能力,积累助力向上流动的竞争性教育资本,形塑向往幸福生活... "以教育扶贫"是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战略重点。共享共建幸福生活、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的长久性作用,培养适应劳动力转型的可迁移就业能力,积累助力向上流动的竞争性教育资本,形塑向往幸福生活的平民生活哲学。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需精准识别乡村学生的时代痼疾,关注质量贫困、机会贫困、情感贫困以及信息贫困对乡村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提升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实际效价还需精准治理,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扶贫 价值定位 扶贫转向 分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 被引量:167
7
作者 谢君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1,共6页
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扶贫的功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模式,并对目前教育扶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新时期的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理论 模式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破除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陷阱”的理论及战略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树洁 王洁菲 汪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9,共16页
文章先从理论层面分析贫困户个体、生产资料、贫困属性三个维度基本特征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再运用新疆南部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813个样本家庭资料构建Logit二元选择模型,并进一步开展了弹性测算和敏感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 文章先从理论层面分析贫困户个体、生产资料、贫困属性三个维度基本特征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再运用新疆南部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813个样本家庭资料构建Logit二元选择模型,并进一步开展了弹性测算和敏感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贫困程度、致贫主观因素等指标对贫困户精准脱贫影响显著。致贫主观因素主要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这说明传统“输血式”财政扶贫支持导致相当比例的贫困户对直接财政补助产生严重依赖性,失去自我发展、主动摆脱贫困的动力。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提高扶贫开发质量,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的工作目标,精准扶贫必须转变传统“输血式”直接扶持模式,把兜底工作与直接财政支持区别开来,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家庭,坚持以“益贫式”发展为主,分层次、多渠道、精准到村到户,充分激发贫困家庭劳动热情,持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脱贫的意识,这是新时代少数民族贫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政策性和政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智 扶志 LOGIT模型 “益贫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贫困代际传递与阻断:教育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被引量:22
9
作者 向延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7,共6页
教育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需要教育精准扶贫加以阻断。在分析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阻断教育贫困传递的"四力模型"和激活方法,进而提出了包括教育扶贫精准识别、教育扶贫精准帮... 教育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需要教育精准扶贫加以阻断。在分析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教育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阻断教育贫困传递的"四力模型"和激活方法,进而提出了包括教育扶贫精准识别、教育扶贫精准帮扶和教育扶贫精准管理等在内的教育精准扶贫这一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贫困 代际传递 教育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 “四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模式探究——基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及AGIL功能模型为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AGIL"功能条件尚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制度设计与... 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及AGIL功能模型为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AGIL"功能条件尚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制度设计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外部环境契合度不够(A);教育无用论思想误区及公众自主脱贫意识淡薄等使得教育精准扶贫目标不集中(G);教育精准扶贫制度协同性欠缺(I);激励机制不健全,项目推动乏力(L)。当前,应构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的AGIL模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框架;明晰发展目标,确立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精准扶贫思路;有效整合资源,构建以协调有效为重点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体系;持续推动扶贫制度执行,形成连贯有序的推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 教育精准扶贫 aGIL功能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绩效棱柱模型的职业院校教育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建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继平 周娜 祝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59-62,共4页
当前我国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作为提升贫困个体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得以凸显,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职业院校扶贫工作绩效是保证下阶段扶贫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利用绩效棱柱模型,通过对职业院校教育扶... 当前我国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作为提升贫困个体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得以凸显,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职业院校扶贫工作绩效是保证下阶段扶贫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利用绩效棱柱模型,通过对职业院校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利益相关者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职业院校教育扶贫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育扶贫 绩效棱柱模型 扶贫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指导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长庚 郑品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扶贫实践没有达到预期成效,主要问题是:对教育精准扶贫的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偏离教育本原、"内卷化"严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对接市场需求不充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针对教育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 教育扶贫实践没有达到预期成效,主要问题是:对教育精准扶贫的认识不到位,教育理念偏离教育本原、"内卷化"严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对接市场需求不充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针对教育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个人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正相关性,得出了教育扶贫是富国富人也富自己的增量逻辑的结论;提出了对农村教育贫困人口实施全面帮扶、改变"离农"观念回归教育本原、转变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对接市场需求、规范产教融合、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职业发展能力、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以提高教育精准扶贫实效等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准扶贫思想 教育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认知、政策信任与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绩效——基于河南省20村1542户贫困农户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浩天 蔡丽丽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运用河南省20个村1542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建构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认知、政策信任与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扶贫清单的政策执行绩效受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类型以及政策信任等多重影响。具体而言,女性... 本文运用河南省20个村1542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建构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认知、政策信任与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扶贫清单的政策执行绩效受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类型以及政策信任等多重影响。具体而言,女性对扶贫清单的满意度高于男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绩效满意度不会随农户年龄增大而提高。与兼业户相比,纯农业户对教育扶贫清单执行的满意度较高。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的贫困农户对教育扶贫清单政策执行越满意。家庭收入、教育支出和健康状况三个变量对教育扶贫清单的执行均不具有显著影响,该结果凸显了贫困农户对教育投资的刚性需求和脱贫理性。在教育扶贫清单信任变量中,教育扶贫清单的执行主体、过程与结果均对扶贫效果影响较大。从教育扶贫清单的内容看,农户对资金助学政策的评价较为满意,对技术培训以及职业教育政策的需求意愿较为强烈。因此,要不断拓展教育资源配置精准化的公共性价值,提升农户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对教育扶贫清单的运作绩效进行精准监测和及时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政策 清单制治理 有序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的演进历程、经验总结及逻辑走向 被引量:7
14
作者 瞿晓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7-62,共6页
改革开放至今,"职业教育"在我国贫困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的演进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理论提出阶段、贫困农村实践阶段、城乡并举扶贫阶段及精准扶贫阶段。在把握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从... 改革开放至今,"职业教育"在我国贫困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的演进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理论提出阶段、贫困农村实践阶段、城乡并举扶贫阶段及精准扶贫阶段。在把握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从国情特色到社会定位,从外界要求到自身发展的研究逻辑,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的实践经验是:遵循国家反贫困战略导向,瞄准"三农"情结;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促进产教协同创新。依据历程和经验,从战略导向、功能定位、教育属性及建设路径4条逻辑主线,研判"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在2020年后相对贫困期的走向,即国际国内"双重"的战略导向逻辑、"相对贫困期"社会的功能定位逻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教育属性逻辑、"多元主体"共同融合的建设路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扶贫模式 精确扶贫 经验总结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远 吕承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9,共6页
立足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可被纳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之中。精准扶贫视角下新... 立足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时代背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可被纳入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之中。精准扶贫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存在三对矛盾关系:一是精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体系矛盾, 二是其他教育对象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客体矛盾,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不同对象之间的矛盾。可以从依托国家的政策性保障、引入精准扶贫的教育理念、融合职普教育、引入多元化的教育供给方式以及深化产、教、学相融合等方面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各类教育对象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精准扶贫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发展历程、实践模式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龙 王贝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3-67,共5页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与扶智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决战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扶贫虽然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战线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与扶智的重要抓手,在国家精准扶贫和决战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扶贫虽然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主体领导、社会认同不高、帮扶措施不精确、产业扶持不到位、政策定位不精准等系列问题。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需要从体制、机制、功能、模式等多方面对职业教育扶贫进行全面改革创新,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多方联动、加强资源共享、推动精准扶持、丰富教育形式,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进入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模式研究——基于2015-2018年网络报道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瞿晓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54,共7页
通过利用ROST CM 6.0软件对2015-2018年间以'职教扶贫'为主题的网络报道实施内容分析,获得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招生模式''育人模式''就业模式''创业模式'及'捐助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内容特... 通过利用ROST CM 6.0软件对2015-2018年间以'职教扶贫'为主题的网络报道实施内容分析,获得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招生模式''育人模式''就业模式''创业模式'及'捐助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内容特征,在归纳上述五大模式并构建'综合模式'后,发现当前职教扶贫以中等职业院校为实施主体,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2020年后'扶贫时代,我国'职教扶贫模式'的发展和转型方向为:从'多元扶贫主体'转向'全员扶贫主体';将'农民'视为一种职业,开发使其成为一种体面职业,并提升其收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扶贫模式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数据的教育精准扶贫及其模式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利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0,共9页
教育扶贫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块数据作为大数据真正到来的标志,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契机。与大数据教育扶贫相比,块数据促成了教育扶贫思维、理念和路线向整合辩证、开放共享与... 教育扶贫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块数据作为大数据真正到来的标志,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契机。与大数据教育扶贫相比,块数据促成了教育扶贫思维、理念和路线向整合辩证、开放共享与精准决策转向,将教育扶贫不断地推向精准化。块数据特有的主体性、集聚性、关联性、多维性和强活性与教育精准扶贫中工作重点的精准定位、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教育的精准帮扶、信息的精准管理和监测具有内在耦合性,这为块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使得块数据教育扶贫在模式上实现识别路径、数据解读、科学决策和精细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块数据 教育精准扶贫 耦合性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天山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7年第3期43-77,42+227,共37页
消除贫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扶贫工作走过了福利救济、经济开发、综合精准的发展轨迹,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大格局的组成部分,相... 消除贫困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扶贫工作走过了福利救济、经济开发、综合精准的发展轨迹,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大格局的组成部分,相应地经历了从扶贫配角到独立再到治本之策的发展阶段。针对现存贫困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2.9%的状况,教育扶贫需要更加精准施策,着重提高质量效益,突出能力建设,既扶教育之贫,又通过教育扶贫充分发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提升脱贫致富技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治本之策 扶贫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教育扶贫的新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明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部分偏远山区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教育扶贫任重道远。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 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部分偏远山区依然面临许多困难,教育扶贫任重道远。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其方向明确,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教育扶贫常态化,达到互利互赢的效果,在国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农村 教育扶贫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