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初湖南留日作家群及其创作特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黎跃进
-
机构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规划立项课题"湖南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湘宣字[2000]23号A125)。
-
文摘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诗人、作家有三种类型:1)革命志士、政治活动家,他们以反清革命为大业,文学创作只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创作对促进社会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2)专家学者,他们在精研专业的同时以文学创作为余业;3)职业作家艺人,他们为文学倾注主要心血,留日期间开始创作,回国后活跃在文艺界。作为群体,他们的创作表现出共同特点:1)由传统古典文学向现代新文学过渡;2)充满强烈的反帝反封精神;3)创办、发行报刊杂志,推动文学发展。
-
关键词
20世纪初
留日作家群
湖湘精神
反帝爱国
文化转型
-
Keywords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 group of writers from hunan in japan
the spirit of hunan
oppose imperialism and have patriotism
culture transform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乡邦世族与晚清诗学传承——以湘社为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郑学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217-222,183,共7页
-
文摘
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还会浸染进作家的创作个性。家族在文化圈子内和地方上的影响力,能帮助作家获取文化资源,掌握传播领域话语权,并促成第一读者给出正面的权威批评。女性文学的传承附庸于家族文学。
-
关键词
家族文学
晚清湖南
诗学传承
湘社
-
Keywords
family learning
hunan province
late Qing Dynasty
poetics inheritance
the Xiang-she Writer group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黎跃进
-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南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湘宣字[2000]23号A125).
-
文摘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
关键词
湖南留日作家
日本文学
田汉
-
Keywords
hunan writers studying in japan
japanese literature
Tianhan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湖南现代留日作家群及其特点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黎跃进
-
机构
湖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
文摘
辛亥革命后至30年代湖南留学日本的作家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920年前留日的成仿吾、李六如、白薇、易君左、田汉、钱歌川等继承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作家的余绪,以改造社会的实用目的留日,却出于兴趣而与文学结缘;1920年后留学日本的孙良工、刘大杰、黎烈文、蔡仪、周扬、谢冰莹、魏猛克是真正为文学而东渡扶桑。他们的文学活动具有共同特点:1)以文学为终身事业;2)自觉借鉴外国文学;3)创作与理论并重。
-
关键词
湖南留日作家群
文学自觉意识
借鉴
理论建树
-
Keywords
The group of writers of hunan studying in japan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re in seif- knowledg
appreciate theory contribution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