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初湖南留日作家群及其创作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黎跃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诗人、作家有三种类型:1)革命志士、政治活动家,他们以反清革命为大业,文学创作只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创作对促进社会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2)专家学者,他们在精研专业的同时以文学创作为余业;3)职...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诗人、作家有三种类型:1)革命志士、政治活动家,他们以反清革命为大业,文学创作只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创作对促进社会的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2)专家学者,他们在精研专业的同时以文学创作为余业;3)职业作家艺人,他们为文学倾注主要心血,留日期间开始创作,回国后活跃在文艺界。作为群体,他们的创作表现出共同特点:1)由传统古典文学向现代新文学过渡;2)充满强烈的反帝反封精神;3)创办、发行报刊杂志,推动文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留日作家群 湖湘精神 反帝爱国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邦世族与晚清诗学传承——以湘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217-222,183,共7页
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 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还会浸染进作家的创作个性。家族在文化圈子内和地方上的影响力,能帮助作家获取文化资源,掌握传播领域话语权,并促成第一读者给出正面的权威批评。女性文学的传承附庸于家族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晚清湖南 诗学传承 湘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留日作家的日本文学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黎跃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留日作家 日本文学 田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现代留日作家群及其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黎跃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70,共5页
辛亥革命后至30年代湖南留学日本的作家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920年前留日的成仿吾、李六如、白薇、易君左、田汉、钱歌川等继承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作家的余绪,以改造社会的实用目的留日,却出于兴趣而与文学结缘;1920年后留学日本的孙良工... 辛亥革命后至30年代湖南留学日本的作家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920年前留日的成仿吾、李六如、白薇、易君左、田汉、钱歌川等继承辛亥革命前湖南留日作家的余绪,以改造社会的实用目的留日,却出于兴趣而与文学结缘;1920年后留学日本的孙良工、刘大杰、黎烈文、蔡仪、周扬、谢冰莹、魏猛克是真正为文学而东渡扶桑。他们的文学活动具有共同特点:1)以文学为终身事业;2)自觉借鉴外国文学;3)创作与理论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留日作家群 文学自觉意识 借鉴 理论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