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ro-thermal heating constrained midcourse guidance using state-constrained model predictive static programming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FU Bin GUO Hang +3 位作者 CHEN Kang FU Wenxing WU Xingyu YAN J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263-1270,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ple-constraints-guaranteed midcourse guidance law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the hypersonic targets. In traditional midcourse law desig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aero-thermal heating are rarely ...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ple-constraints-guaranteed midcourse guidance law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the hypersonic targets. In traditional midcourse law desig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aero-thermal heating are rare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may be degraded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may be induced.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 state-constrained model predictive static programm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such that both terminal constraints(position and angle) and optimal energy consumption can be ensured. As a result, a sub-optimal midcourse guidance,guaranteeing the aforementioned multiple-constraints to be never violated, is synthesiz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course guidanc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state constra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HMM based delay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2
2
作者 Shuang Cong Yuan Ge +2 位作者 Qigong Chen Ming Jiang Weiwei S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14-1024,共11页
In the forward channel of a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NCS), by defining the network states as a hidden Markov chain and quantizing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s to a discrete sequence distributing over a finite time in... In the forward channel of a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NCS), by defining the network states as a hidden Markov chain and quantizing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s to a discrete sequence distributing over a finite time interval,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etwork states and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s is modelled as a discrete-time hidden Markov model (DTHMM). The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derive the 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DTHMM. Based on the derived DTHMM, the Viterbi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predict the controller-to-actuator (C-A) delay during the current sampling perio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ling and predicting method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discrete-time hidden Markov model network state dela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党超亮 蒋泽豪 +3 位作者 王艺华 同向前 刘丁 宋卫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针对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存在并网电流纹波大、计算资源占用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ET-MPC)。首先,通过构建系统状态和动态事件触发条件之间的解析表达方程,揭示... 针对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存在并网电流纹波大、计算资源占用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ET-MPC)。首先,通过构建系统状态和动态事件触发条件之间的解析表达方程,揭示误差阈值对触发条件和静态性能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系统状态实时反馈设置跟踪电流误差阈值的事件触发条件以减少系统计算复杂度并改善网侧电流质量;最后,从静态、暂态和改变动态系数等多个维度进行仿真和实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改善并网电流质量,同时降低计算资源负担与开关损耗,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事件触发 开关损耗 多目标优化 直流电力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PC的欠驱动AUV三维路径跟踪控制避障研究
4
作者 余明裕 姜国洪 +1 位作者 宫会彬 王思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在跟踪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控制输入存在约束、以及外部环境扰动和动力学模型均未知的条件下的三维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方法。首先,在传统视线制导策略中引入基于路径... 针对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在跟踪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控制输入存在约束、以及外部环境扰动和动力学模型均未知的条件下的三维路径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避障功能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方法。首先,在传统视线制导策略中引入基于路径偏差的自适应制导纵荡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改进的人工势场制导方案,使用势场合力来计算避障航向角。然后,设计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未知动力学模型和环境扰动组成的总扰动进行估计。最后,利用总扰动的估计值重构动力学模型,完成基于NMPC三维路径跟踪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完成对三维轨迹的跟踪并有效躲避障碍物。研究成果可为AUV的水下探测作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模型预测控制 路径跟踪 变速视线制导 有限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MA数值预报模式代码质量检测方法与实现
5
作者 李佳静 杨泽 +3 位作者 王彬 刘易凡 董泽信 孟涛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中国气象局(CMA)数值预报的统筹研发对支撑平台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数值预报模式代码的质量检测能力。目前缺乏有效针对数值预报模式代码的质量检测方法和工具,尤其对于性能缺陷和大规模代码的检测不能满... 中国气象局(CMA)数值预报的统筹研发对支撑平台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数值预报模式代码的质量检测能力。目前缺乏有效针对数值预报模式代码的质量检测方法和工具,尤其对于性能缺陷和大规模代码的检测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针对子程序定义、数组操作和I/O操作等常见编程规则设计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程序代码解析、抽象语法树匹配和流敏感的静态程序检测等关键技术,其中对分支和循环语句的分析方法有效避免了路径爆炸问题。基于该方法的检测工具在数值预报科创平台V1.0代码协同开发栏目提供使用,并应用于CMA区域数值模式的国省统筹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模式代码 代码质量 抽象语法树匹配 流敏感程序分析 有穷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nna整流器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冯兴田 代站疆 宋旭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183,共12页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 为了解决Vienna整流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控制精度依赖于采样频率的问题,同时降低Vienna整流器的开关频率,提出一种应用于Vienna整流器的低开关频率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压预测的代价函数,并在进行预测计算之前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以减少参与预测计算的矢量个数。其次,在控制周期中引入第二矢量与最优矢量共同作用,以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减小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对采样频率的依赖。再者,为了减小系统的开关损耗,对输出的双矢量组合进行限定并对矢量的作用顺序进行调整。此外,利用冗余矢量对中点电压的相反影响解决直流侧中点电压的波动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双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开关频率 低计算量 中点电压平衡 代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文翌铖 陈亦文 +2 位作者 童筱涵 江加辉 监浩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96,共11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过基波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对所有谐波的控制。首先,使用PI加重复控制的电流环复合控制得到上、下桥臂预导通子模块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步交流侧电流模型预测,最终得到桥臂投入子模块数的最优解,缩小了寻找目标函数最优电平的搜索范围,无需设计权重因子,每相桥臂子模块的总投入数为[N-1,N+1],交流侧输出电平数最大可达2N+1,提高了MMC-APF交流侧电流补偿精度,并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了MMC-APF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非线性负载 PI加重复控制 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VIENNA整流器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子育 于新红 +2 位作者 许立斌 黄东晓 汪凤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8,共8页
针对VIENNA整流器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精确模型构建复杂及权重系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构造超局部模型来替代整流器精确模型,降低模型参数依赖性;其次,设计级联扩张状态观测... 针对VIENNA整流器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精确模型构建复杂及权重系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构造超局部模型来替代整流器精确模型,降低模型参数依赖性;其次,设计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来观测超局部模型的集总扰动,提高估计精度和噪声抑制能力;最后,建立串行代价函数以消除权重因子,实现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及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串行代价函数 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无刷双馈电机无位置传感器鲁棒控制
9
作者 陈晗 张永昌 +2 位作者 蒋涛 杨长山 何俊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3,共10页
为取消级联无刷双馈电机系统中成本高、布线难且脆弱的位置传感器,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控制绕组电流的无位置控制方法。通过将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转换到同步坐标系下,减少了磁链观测器的使用,... 为取消级联无刷双馈电机系统中成本高、布线难且脆弱的位置传感器,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控制绕组电流的无位置控制方法。通过将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转换到同步坐标系下,减少了磁链观测器的使用,并将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的误差进行线性化,在简化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同时提高了动态性能。将其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鲁棒预测控制相结合,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高性能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转速观测器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不同转速下稳态脉动和电流谐波更小;动态阶跃响应速度略慢但估计的转速位置信息更精确;在参数变化时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位置和转速,表现出参数强鲁棒性,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无刷双馈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预测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参数鲁棒性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路车辆混动变速器切换过程可拓优化控制
10
作者 赵鑫鑫 李兵 杨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4,共9页
混合动力非公路车辆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不合理的控制策略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及车辆的平顺性.以功率分流式混动专用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拓控制算法建立矛盾特征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调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权重矩阵干... 混合动力非公路车辆具备多种工作模式,模式切换过程不合理的控制策略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及车辆的平顺性.以功率分流式混动专用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拓控制算法建立矛盾特征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调整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权重矩阵干涉可拓控制器,将矛盾特征量转化.建立非公路车辆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结果显示采用可拓控制器的模式切换过程车辆冲击度小于10 m/s^(3),比MPC减小约20%,滑摩功约为18 kJ,冲击度和滑摩功效果较传统MPC均有所改善,可拓控制提高了非公路车辆模式切换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变速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可拓控制 模式切换 滑摩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精度混合视觉伺服机械臂控制方法
11
作者 刘新 王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6-2277,共12页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系统误差函数中旋转部分和平移部分的动态变化特性,推导误差与相机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控制方法,通过结合系统误差和相机速度信息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实时预测系统的未来动态并优化控制输入,实现误差补偿和快速收敛。最后,在ViSP仿真平台和实物运动控制平台上分别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稳态误差,提高了控制精度,特别是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混合视觉伺服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空间模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布式预测控制的大型铝电解槽下料策略
12
作者 李擎 高继伟 +2 位作者 阎群 王佩宁 李震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5-1354,共10页
针对大型铝电解槽氧化铝浓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布式子空间预测控制的下料策略。首先,依据下料口的空间分布将铝电解槽划分为多个相互耦合的子系统,通过在线数据直接构建各子系统氧化铝浓度自适应分布式子空间的... 针对大型铝电解槽氧化铝浓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布式子空间预测控制的下料策略。首先,依据下料口的空间分布将铝电解槽划分为多个相互耦合的子系统,通过在线数据直接构建各子系统氧化铝浓度自适应分布式子空间的预测模型;然后,设计了残差驱动模型切换机制,仅在模型偏差超出阈值时触发模型参数更新,平衡计算效率与模型精度;最后,基于纳什最优理论构建分布式预测控制器,实现了铝电解槽全局协同下料优化。基于某铝厂实际生产数据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显著改善了大型铝电解槽氧化铝浓度的时空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自适应子空间辨识 分布式预测控制 氧化铝浓度 模型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电动机模型预测控制实验平台研究
13
作者 昝小舒 朱震宇 +3 位作者 于书韵 徐瑞东 冷旭东 王怀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 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将单扰动观测器引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系统低频扰动的补偿;同时,引入通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对时延扰动补偿。基于此策略,设计出一种基于双扰动观测器的开关磁阻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此外,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理解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及其应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模型预测控制 双扰动观测器 实践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
14
作者 王渝红 周奕辰 +3 位作者 高仕林 张巍 廖建权 郑宗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1,共11页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 电磁暂态仿真对于掌握直流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模块化变流器高速等效建模方法对非隔离型变压器较少提及。同时,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存在开关状态计算复杂、内部节点数多的问题,导致系统仿真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开关状态预测和戴维南等效的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中子模块的开关状态预测方法。其次,基于开关状态得到直流变压器桥臂的等效电路,并对其进行戴维南等效,得到桥臂的两节点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建立自耦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综合桥臂和自耦变压器等效电路,获得直流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据此建立直流变压器的节点电压方程。最后,基于高斯消元对方程进行降阶,实现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仿真模型的内节点收缩。算例分析表明,所提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的快速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与传统详细建模方法精度接近,仿真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戴维南等效 电磁暂态仿真 等效建模 开关状态预测 内节点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状态约束下多车协同编队与分布式优化方法
15
作者 袁振洲 周博涵 +1 位作者 陈沫 杨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145,共10页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 传统研究主要关注车辆间交互和以稳定间距为主导的编队分析,缺乏从多维状态角度对编队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交通控制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期望状态约束的车辆编队优化方法,优化纵向控制过程。首先,定义编队期望状态,涵盖编队完成时间、距离、速度、加速度和间距这5个维度;随后,针对编队头车前方无其他车辆干扰的理想场景,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无前车干扰的编队控制优化模型,并进一步针对存在前车干扰的常见场景,提出相应的编队控制模型;采用基于相邻车辆对的分布式计算策略,在降低计算压力的同时提升编队过程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最后,基于Python搭建可视化仿真程序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过短的期望距离和期望时间是阻碍编队可行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期望距离和期望速度的提高,编队可行的最短时间阈值将相应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行期望状态下编队的实际执行效果良好,最终编队状态与期望编队状态的偏离率小于1‰,同时能够确保轨迹的安全和平滑;在计算效率上,分布式比集中式策略有优势,并且优势会随编队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在由9辆车组成的较大规模编队任务中,最长计算时间不超过0.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期望编队状态 模型预测控制 车辆编队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矩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单绕组BSRMWR预测控制
16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泽远 刘程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116-6128,I0030,共14页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 由于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供电方式和双凸极结构,其在应用传统电流斩波控制策略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以及悬浮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文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适用于该电机的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结合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转矩分配函数和悬浮力分配函数的预测转矩和预测悬浮力控制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及硬件平台,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电机的稳定悬浮运行,而且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转矩分配函数 悬浮力分配函数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气隙磁通解耦控制技术
17
作者 汤龙飞 陈明俊 栾世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41-2450,2463,共11页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共用磁路,导致分合闸气隙磁通相互耦合,难以灵活控制永磁开关的动作特性,制约着开关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引入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分合闸气隙磁通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共用磁路,导致分合闸气隙磁通相互耦合,难以灵活控制永磁开关的动作特性,制约着开关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引入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分合闸气隙磁通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操动机构矢量磁力变化的本质参量“分合闸气隙的磁通平方差”;其次,设计磁通预测模型,对下一时刻分合闸气隙磁通进行预测;然后,将分合闸气隙磁通及机构驱动电路视作整体,构建开关状态集与代价函数;最后,在多个控制周期的滚动优化过程中,使分合闸气隙磁通快速趋近于各自参考值,实现解耦控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在显著降低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操作功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机构的响应速度与控制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永磁开关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
18
作者 刘春喜 林枝伟 +1 位作者 刘志乐 徐可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4,共13页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 针对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置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和预测值的比较来确定下一周期的开关状态,在非直通状态时则采用归一化思想将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的目标函数设计为基于动态变化的函数,将误差限制在[0,1]范围内,从而不需要任何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的调整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与传统FCS-MPC策略相比,在无权重系数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性能相同,动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无权重系数 目标函数 伏秒平衡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垂向振动研究
19
作者 李仲兴 程淇谦 李忠远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7,628,共9页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不平衡电磁力引起的垂向振动恶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简称MPC)理论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由轮毂电机和空气悬架(hub motor-air suspension,简称HM-AS)系统组成...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不平衡电磁力引起的垂向振动恶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简称MPC)理论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由轮毂电机和空气悬架(hub motor-air suspension,简称HM-AS)系统组成的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七自由度半车模型,并基于随机路面进行实车试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次,根据车辆综合性能指标构建成本函数,以悬架动行程和可调阻尼减振器生成的阻尼力为约束条件,建立模型预测控制器;最后,模型预测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辆状态参数求解最优阻尼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C的半主动悬架可以有效改善不平衡电磁力带来的垂向振动恶化问题,且车辆各项评价指标的功率谱密度在人体敏感频域范围内下降明显,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电动汽车 半主动悬架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轮腿机器人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景硕 韩立金 +3 位作者 刘辉 任晓磊 侯泓钰 商庆一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0,共15页
针对串联式四轮腿机器人精确控制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的运动控制框架。所涉及的模型为考虑机身、腿部和车轮的质量分布而建立的合成质心动力学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思想,将模型的未建模特性视为扰动,建立... 针对串联式四轮腿机器人精确控制姿态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的运动控制框架。所涉及的模型为考虑机身、腿部和车轮的质量分布而建立的合成质心动力学模型,并且基于自抗扰控制思想,将模型的未建模特性视为扰动,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和补偿;为解决姿态调节过程中车轮易滚动导致腿部外展的问题引入关节闭环控制,同时设计额外的车轮控制策略以辅助约束腿部状态。在串联式轮腿机器人上进行了硬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的运动控制框架能够准确跟踪期望姿态信号,有效抑制地形扰动和外力扰动,确保机器人的行驶平稳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式轮腿机器人 姿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无偏差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