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云县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
1
作者 惠立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畜产品规模化养殖既是提高农民养殖收益的主要途径,更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化牧畜业的必由之路,对畜牧部门而言,加强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以左云县为例,介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地规模养殖场... 畜产品规模化养殖既是提高农民养殖收益的主要途径,更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化牧畜业的必由之路,对畜牧部门而言,加强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以左云县为例,介绍了当地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地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左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养殖场 防疫 监管 左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云县店湾镇春季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伟 牛俊杰 赵景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左云县店湾镇春季不同植被条件下0—6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变化特征,分别对该区乔木(白榆和小叶杨)林地、灌木(柠条和沙棘)林地和草地5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剖面... 为了研究左云县店湾镇春季不同植被条件下0—6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变化特征,分别对该区乔木(白榆和小叶杨)林地、灌木(柠条和沙棘)林地和草地5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规律不同。左云县矿区春季各土层平均含水量草地最高,柠条林地次之,白榆林地最少。其中草地各土层平均含水量比柠条林地高0.3%,比白榆林地高3.8%。该区各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主要呈难效水状态。且各植被条件下土壤在200—400cm深度范围内都存在干层,有轻度干层、中度干层和重度干层发育。该区水循环主要是地表水循环,地下水循环基本不存在,形成了土壤—植物—大气的水分循环模式,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干层 水循环与水平衡 左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作云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仙林 曹书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孙作云的神话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既有对闻一多的全面继承,又有一定的突破。在研究理论方面,他批判地吸收了疑古辨伪思想、图腾遗痕理论以及语言学派神话学说;在研究方法上,他在对古史材料进行审慎利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三重证据法、... 孙作云的神话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既有对闻一多的全面继承,又有一定的突破。在研究理论方面,他批判地吸收了疑古辨伪思想、图腾遗痕理论以及语言学派神话学说;在研究方法上,他在对古史材料进行审慎利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三重证据法、文字音韵学等方法,拓展了中国神话研究的视野,在神话传说研究领域有着重大的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作云 中国神话 神话研究 神话理论 闻一多 三重证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左云地区下白垩统左云组沉积相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黎阳 伊剑 +3 位作者 刘颖超 续世朝 王锁柱 张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最近,山西左云地区下白垩统左云组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剑龙化石,笔者对左云组的沉积相、剑龙的埋藏环境及当时的古气候和进行了分析。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左云组为一套典型的洪积扇沉积,是由泥石流和暂时性水流作用交替发育而形成的产... 最近,山西左云地区下白垩统左云组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剑龙化石,笔者对左云组的沉积相、剑龙的埋藏环境及当时的古气候和进行了分析。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左云组为一套典型的洪积扇沉积,是由泥石流和暂时性水流作用交替发育而形成的产物。根据岩性特征和剖面结构,可将左云组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及扇间四个亚相,剖面上可进一步识别出泥石流沉积、主槽—河道、漫洪—漫流带、辫流线四个微相。结合孢粉及古生物数据分析,早白垩世晚期,左云地区总体为亚热带沙漠边缘干旱环境,但仍体现出干旱和潮湿的无规律变化,突发的季节性暴雨或特大暴雨(千年一次)的出现,形成特大洪峰,短时间内形成巨厚的洪积扇砾岩—泥岩。剑龙埋藏环境为扇根—扇中部位漫洪—漫流带,是特大洪水期溢出主槽而于山前形成的"片汜沉积",剑龙陷于厚层泥质中而被埋藏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云组 剑龙 沉积相 洪积扇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中新世汉诺坝玄武岩中木化石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黎阳 王瑾 +1 位作者 郝思宇 吕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0-1824,共5页
首次在晋北中新统汉诺坝玄武岩沉积夹层中发现了木化石。通过木化石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其为洪积扇上发育的辫状河道环境。对树木高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为中等高大的乔木。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中国北方孢粉、古植物、哺乳动物化石等的... 首次在晋北中新统汉诺坝玄武岩沉积夹层中发现了木化石。通过木化石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其为洪积扇上发育的辫状河道环境。对树木高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为中等高大的乔木。结合前人对中新世中国北方孢粉、古植物、哺乳动物化石等的分析认为,中中新世晋北左云一带处于湿润的森林,且已向较干旱的疏林草原环境过渡,季节性降水导致的洪水携带大量砂砾将平缓地带的乔木迅速埋藏。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中新世时中国北方古气候变化及植物地理区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云 汉诺坝玄武岩 木化石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继宗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1年第4期38-40,共3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新型发电方式,近年来,在我省快速发展。但光伏电厂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项目区内地貌、土壤及植被造成扰动和破坏,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以左云县东马潘循环经济园区同发东周窑5兆瓦分布式光...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新型发电方式,近年来,在我省快速发展。但光伏电厂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项目区内地貌、土壤及植被造成扰动和破坏,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以左云县东马潘循环经济园区同发东周窑5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分析总结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目的为提高其综合发电经济效益,促进光伏电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光伏发电 左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